激发教师自觉 促进教师成长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66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来重视教师培养,致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在具体实践中,学校通过“目标引领”“任务驱动”“资源助力”“分享激励”四种方式促进教师发展。
  目标引领
  作为北师大的附属中学,二附中一直肩负着改革与创新的使命和出人才、出经验、出理论的责任,以成为一所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理想、有情怀的学校为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道德堪为学生的楷模,言行堪为学生的榜样,才学堪为学生的师表”成为二附中教师的共识与奋进的方向。
  回顾学校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不等、不靠、不要”的习惯使二附人真正成为办学的主人,教师们有了自主发展的空间。课程变革本质上是教师变革,没有教师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没有更高水平、更高素质教师的积极参与,改革不可能有效实施。因此,在新的挑战与问题面前,学校的责任是引导教师不断深化对于所教学科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的理解与把握,提炼升华专业理想、精神、伦理情感及社会责任,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成熟中形成教育智慧。
  在二附中,教师们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规划专业发展,把专业成长渗透到日常的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将自我的发展与学校的使命紧紧联系在一起。
   任务驱动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教师之成为教师,更多的是“自造”,而不是“被造”。也就是说,教师发展的实质是教师内在的主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应该给予每一位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和参与改革的权利。在二附中,项目团队式的科研方式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项目团队以推进改革为目标,按照团队模式建设——团队设1名项目负责人、5至6名核心成员,团队对项目有决策、执行、调研的权利,并承担完成项目目标的责任。
  自2010年以来,以项目团队方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二附中教育科研的最大特色。学校先后构建了“项目课程”“学生发展指导”“文史哲联合阅读”“大学先修课程”等项目团队,每个团队拥有一项明确而具体的任务,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工作、以工作的方式研究。这样的“真实情境”将科研和工作紧密结合,辅之以专家的支持、同伴的配合、基于兴趣的分工、争鸣辩论的氛围,为促进教师发展提供了保障。
   资源助力
  学校是教师的立业之基、成才之本。学校拥有大量的教师发展资源,只有引导教师意识到资源的存在并自主运用资源,才能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学生,教师成长的助推剂。基于学生差异的课程改革是二附中近些年改革的主线索,面向学习基础、学习方式、未来发展的改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显示出学生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估量的资源。基于此,二附中先后创办了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项目式学习特色班、数字化特色班、社科特色班,实现了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志趣发展的学生资源的分类。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我发展目标,构建了E、R、F三级学科课程,开发了基础、兴趣、特色、精尖四个层级的科技课程,创设了舞蹈、创意、乐声等门类的艺术课程……这些课程结构的设计,本质上是引导教师树立学生资源观,搭建教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平台。“学生反哺”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来自学生的“反哺”越多,教师成长的动力就会越强,成长速度就会越快。
  论坛,教师成长的催化剂。论坛是引导教师在输出中成长的最好资源。输出是基于输入的反思、沉淀、升华,是一个阶段教师智慧的最大体现,是教师集体智慧的集成,每一个论坛都是加速教师成长的节点。为此,二附中不遗余力地举办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论坛活动。每学期定期举办教学论坛,或个人,或备课组,或教研组,在不同层面共同反思,达成教育的共识;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活动中,以31节研究课为载体,39位教师参与,全面梳理了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工程、体育艺术和学生发展指导等领域进行的项目教学、单元教学、小組合作学习、跨学科联合教学等探索。
  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各种制度和活动为教师的成长保驾护航:《教学顾问制度》《师徒关系制度》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脚手架”;《研修培训支持方案》为教师专业学习提供时间和资金保障;《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是集体教育教学成果的展示,更是团队碰撞、交流、实践、沉淀之后的智慧集成。
   分享激励
  长久以来,教师一直被比作“红烛”“春蚕”等奉献类角色,可本质上,教师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职业”——千差万别的学生、千姿百态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和创造性思维,以把握学生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这些均显示出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意义。由此,我们认为,关怀教师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让教师获得职业的内在尊严和欢乐、体验职业的幸福感,是催生教师发展的动力。二附中通过开展“分享激励系列活动”,带领教师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之旅,点燃了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教育教学名师系列活动: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营养库。二附中的教育教学名师系列活动至今已举办18届。教学名师系列活动从“鱼渔欲:对教学三维目标的理解与实践”开始,历经“情境教学”“生本备课”“活力课堂”“概念建构”等主题研讨,旨在分享骨干教师对学科本质的理解与追寻,引导团队共同探讨学科的育人价值;教育名师系列活动则依托班主任、年级组长从事德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搭建分享教育智慧的平台,最终产出教育智慧的种子库。
  讲述教师心中的故事系列活动:烹饪教师精神成长的营养餐。在二附中,我们认为:每一个教师的特点,在育人方面都具有价值;教师们的每一种观点和做法,都具有尝试的意义。在这样一种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中,大家通过广泛的交流,以不同风格、方式展示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分享教育人与事背后的故事——其中既有老教师们对二附中文化深入骨髓的认同,也有中年教师在生活与工作两难中的抉择,还有一群长期工作在幕后的非学科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与热忱。
  引领、驱动、助力、激励,二附中四管齐下,走出了一条更具活力与效率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培养出一大批“有追求,善学习,勤思考,勇实践,实践中能反思,遇问题会探究,学术上有专攻,教研上出成果”的优秀教师。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刘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应用于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2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样本,采用Illumina Next Seq500
"沉默政策"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英国有产阶级报刊回避报道工人运动政策的称谓。马克思和恩格斯细致观察了当时有产阶级报刊对工人运动的报道,揭示了报刊的阶级性质。
水泥厂烧成窑尾系统的改造,由于每条生产线的条件等因素不同,再加上业主要求的提产幅度、施工周期等各项不同,那么技术改造方案也就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针对不同的生产线特
为满足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高速率传输的要求,LTE-A系统引入了无线中继技术,用户终端可通过中继节点接入网络以获得高质量的服务。但是随着中继节点及用户的增加会导致系统的
自清朝严复提出"信达雅"翻译原则之后,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但是争议也颇多,主要问题集中在"信"上,该文主要以霍克斯译本的《红楼梦》为例浅析"信"的重要性。从忠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旅游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该文以衡阳旅游景点为例,通过分析旅游景点英语翻译的现状,提出了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探
本文通过对高密度电法(温纳α装置)受地形影响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地形二维空间数据假设,建立视电阻率异常数据处理正反演模型计算公式,得出带地形的二维联合改正方法能够有效
广州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政府的管理、服务等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政务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电子政务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