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建设是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下,我国的农村经历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但是在文化建设方面,才刚刚起步。日本在经历了三次的农村建设之后,成效显著。如何借鉴、吸取日本的建设经验,对我国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日本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三农
2015年2月2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一号文件中,继续锁定“三农”问题。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三农”问题在我国“重中之重”的地位更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更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2 日本的新农村建设
2.1 日本新农村建设的历程
2.1.1 日本的新农村建设有三次大的建设活动,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第三次农村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造村运动”。以振兴农村产业来带动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其中最典型的是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
2.1.2 “一村一品”基本理念:为提高农村地区活力,挖掘或者创造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可以使当地特色产品或者项目,并尽快将其培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产品和项目的农村开发模式。这些项目主要以当地的农特产品为主,但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和周边的特色旅游项目,比如温泉、民宿等。
立足“一村”,以人为本,发展主导产业,做足“一品”文章,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里的“一品”,主要指特色农产品,或文化、旅游等项目。换言之,“一村一品”就是按照区域化布局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进而形成产业群,从而尽可能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保证农民的收入增加,从而达到建设新农村的目的。
2.2 日本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2.2.1 农村基础建设的完善。日本政府对各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高度重视,结合日本实际的地理环境条件,兴建了许多农村水利设施,注重改善农村内部和村与村之间的交通状况。在这方面花大力气,终于在1990年底基本实现了全国各地的公路建设,称为“路路通”建设。
2.2.2 “一村一品”带动了文化建设。日本农村各地特色产业的兴起并发展,是日本农村建设的最大成就。在“一村一品”的运动中,日本农村开发了本地最具特色的产品及文化产业项目,同时也发展成了“1.5次产业”,促进了日本农村的发展。例如,汤布院町,借助温泉文化,依靠原有的温泉资源,成功地打造出了世界一流的温泉观光地;又如在打造了“富仓荞麦面”的同时,也发展了当地的民宿产业。
2.2.3 提高农民素质。日本在各村建立了专门服务于当地农业的同步研究体系并加以深入研究,同时加强对农民种植等方面的扶持,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技水平。
3 日本经验对我国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启示
3.1 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政府指导功能
在多年的经济建设中,事实表明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而农村建设中需要投入的许多方面,如教育培训、社会福利、卫生环保等社会问题、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等,都属于公共产品的类别。政府有义务和责任投入相应的资金和支持。
3.2 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民主动性
目前,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这与国际发展的大趋势不相符合,也与农民的需求背道而驰。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国际市场的严酷竞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陷于停滞状态,农民们也迫切希望能够开展联合与合作。在他们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建立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是目前所需。
3.3 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的教育引导
政府和村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只有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能力,才能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才能培养农村的职业技术人才,逐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4 发展区域特色,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要发掘地区特色,打造区域文化特点。“一村一品”运动的先进代表——日本大分县的汤布院町,人口尽管不足1万,但是每年却有380多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旅游。除温泉之外,在资源上几乎一无所有的由布院(人口约1.16万人),却以旅游为主导产业进行开发,打造出一流的旅游业。
3.5 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仅要打造出服务于经济的地区特色,同时对当地的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要重视,让当地群众的生活从富裕和生活乐趣角度都得到满足。
4 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农村在前阶段已经实现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收入增加,但文化建设不可忽视。在借鉴日本经验的基础上,使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保护和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也会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关键词:日本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三农
2015年2月2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一号文件中,继续锁定“三农”问题。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三农”问题在我国“重中之重”的地位更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更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2 日本的新农村建设
2.1 日本新农村建设的历程
2.1.1 日本的新农村建设有三次大的建设活动,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第三次农村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造村运动”。以振兴农村产业来带动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其中最典型的是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
2.1.2 “一村一品”基本理念:为提高农村地区活力,挖掘或者创造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可以使当地特色产品或者项目,并尽快将其培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产品和项目的农村开发模式。这些项目主要以当地的农特产品为主,但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和周边的特色旅游项目,比如温泉、民宿等。
立足“一村”,以人为本,发展主导产业,做足“一品”文章,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里的“一品”,主要指特色农产品,或文化、旅游等项目。换言之,“一村一品”就是按照区域化布局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进而形成产业群,从而尽可能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保证农民的收入增加,从而达到建设新农村的目的。
2.2 日本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2.2.1 农村基础建设的完善。日本政府对各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高度重视,结合日本实际的地理环境条件,兴建了许多农村水利设施,注重改善农村内部和村与村之间的交通状况。在这方面花大力气,终于在1990年底基本实现了全国各地的公路建设,称为“路路通”建设。
2.2.2 “一村一品”带动了文化建设。日本农村各地特色产业的兴起并发展,是日本农村建设的最大成就。在“一村一品”的运动中,日本农村开发了本地最具特色的产品及文化产业项目,同时也发展成了“1.5次产业”,促进了日本农村的发展。例如,汤布院町,借助温泉文化,依靠原有的温泉资源,成功地打造出了世界一流的温泉观光地;又如在打造了“富仓荞麦面”的同时,也发展了当地的民宿产业。
2.2.3 提高农民素质。日本在各村建立了专门服务于当地农业的同步研究体系并加以深入研究,同时加强对农民种植等方面的扶持,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技水平。
3 日本经验对我国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启示
3.1 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政府指导功能
在多年的经济建设中,事实表明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而农村建设中需要投入的许多方面,如教育培训、社会福利、卫生环保等社会问题、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等,都属于公共产品的类别。政府有义务和责任投入相应的资金和支持。
3.2 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民主动性
目前,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这与国际发展的大趋势不相符合,也与农民的需求背道而驰。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国际市场的严酷竞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陷于停滞状态,农民们也迫切希望能够开展联合与合作。在他们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建立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是目前所需。
3.3 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的教育引导
政府和村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只有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能力,才能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才能培养农村的职业技术人才,逐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4 发展区域特色,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要发掘地区特色,打造区域文化特点。“一村一品”运动的先进代表——日本大分县的汤布院町,人口尽管不足1万,但是每年却有380多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旅游。除温泉之外,在资源上几乎一无所有的由布院(人口约1.16万人),却以旅游为主导产业进行开发,打造出一流的旅游业。
3.5 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仅要打造出服务于经济的地区特色,同时对当地的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要重视,让当地群众的生活从富裕和生活乐趣角度都得到满足。
4 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农村在前阶段已经实现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收入增加,但文化建设不可忽视。在借鉴日本经验的基础上,使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保护和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也会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