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有效预防和控制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在神经外科ICU的传播,避免室内交叉感染,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33例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发生率大多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机械通气、留置胃管、气管切开、消毒和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床间距不规范等是引起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对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90%以上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好转出院,同时也降低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及交叉感染。结论:通过对多重耐药菌病人各方面的护理干预,合理应用抗生素,正确认识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是预防和减少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108―02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危重,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接受损伤性及侵入性操作多,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使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日趋严重。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院内的传播,通过深层次介入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保证其他患者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共3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39~85岁,平均62岁。所有病人经肺部X光检查提示肺部感染,体温38℃以上,通过病原学检查、药物敏感试验资料显示为院内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当出现有多重耐药菌,接到通知后,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医院制订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患者,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2护理措施
2.1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加强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向感控部门报告,并在科室内做好交接班,提高警惕性。当确诊病人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时,及时落实好隔离措施,并做好隔离标记(在病历、病房门口、床头卡标明隔离标识),安排病人住单间,如没有单间则安排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在同一房间.且做好床边隔离,控制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在60%~65%,室内通风换气2~3次/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
2.2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护人员的手常常是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细菌常通过外源性途径如医务人员的手获得。因此,洗手是阻断接触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所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范意识,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之重要。在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实施诊疗护理过程中,或者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感染其他病人。为了保证手的清洗和消毒,手卫生的设备尤为重要,我们配备了感应式水龙头,并将洗手示意图张贴在洗手池上方以推广六步洗手法。在治疗车上放置速干手消毒液,让医务人员养成自觉手卫生的习惯。
2.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病人使用的各类物品专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可有效预防交叉感染。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普通的医疗用品应做到“一用一消毒”;接触患者破损的皮肤黏膜的物品应做到“一用一灭菌”;对于持续使用的吸氧装置,每24h消毒、更换一次,消毒后的物品,应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备用的医疗用品要保持干燥,放置在便于消毒的容器中,以免保管过程中污染,或使用一次性管道,防止交叉感染。对医疗垃圾进行统一分类收集,严加管理,正确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切断病原菌传播途径,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2.4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护理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吸痰等操作时,尽可能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严格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尽早正确取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药物,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2.5严格限制探视为切断通过病人家属传播的途径,在探视上做到定时间、定人数,进入病室时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床旁备手消毒剂,并告知家属接触病人前后都要进行手卫生。
3护理体会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是患者自身的内环境、侵袭性治疗措施和医院环境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当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防止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保障其他患者的安全。
[1]王忠诚.神经外科手术学F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4.
[2]陶红,钱丽静,王为兵.护理人员手清洁方法的实验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3):226.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108―02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危重,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接受损伤性及侵入性操作多,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使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日趋严重。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院内的传播,通过深层次介入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保证其他患者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共3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39~85岁,平均62岁。所有病人经肺部X光检查提示肺部感染,体温38℃以上,通过病原学检查、药物敏感试验资料显示为院内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当出现有多重耐药菌,接到通知后,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医院制订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患者,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2护理措施
2.1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加强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向感控部门报告,并在科室内做好交接班,提高警惕性。当确诊病人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时,及时落实好隔离措施,并做好隔离标记(在病历、病房门口、床头卡标明隔离标识),安排病人住单间,如没有单间则安排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在同一房间.且做好床边隔离,控制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在60%~65%,室内通风换气2~3次/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
2.2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护人员的手常常是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细菌常通过外源性途径如医务人员的手获得。因此,洗手是阻断接触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所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范意识,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之重要。在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实施诊疗护理过程中,或者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感染其他病人。为了保证手的清洗和消毒,手卫生的设备尤为重要,我们配备了感应式水龙头,并将洗手示意图张贴在洗手池上方以推广六步洗手法。在治疗车上放置速干手消毒液,让医务人员养成自觉手卫生的习惯。
2.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病人使用的各类物品专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可有效预防交叉感染。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普通的医疗用品应做到“一用一消毒”;接触患者破损的皮肤黏膜的物品应做到“一用一灭菌”;对于持续使用的吸氧装置,每24h消毒、更换一次,消毒后的物品,应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备用的医疗用品要保持干燥,放置在便于消毒的容器中,以免保管过程中污染,或使用一次性管道,防止交叉感染。对医疗垃圾进行统一分类收集,严加管理,正确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切断病原菌传播途径,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2.4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护理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吸痰等操作时,尽可能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严格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尽早正确取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药物,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2.5严格限制探视为切断通过病人家属传播的途径,在探视上做到定时间、定人数,进入病室时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床旁备手消毒剂,并告知家属接触病人前后都要进行手卫生。
3护理体会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是患者自身的内环境、侵袭性治疗措施和医院环境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当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防止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保障其他患者的安全。
[1]王忠诚.神经外科手术学F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4.
[2]陶红,钱丽静,王为兵.护理人员手清洁方法的实验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