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创新力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mur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力既是衡量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支撑因素。2015-2017年路透社最具创新力大学排行榜显示:美国大学在创新方面有着绝对优势,欧洲和日韩的大学创新力提升明显。创新力排名靠前的大学在专利申请及授权率和商业影响力方面表现优异,与产业界联系密切,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技术转移制度和环境保障。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积极创建区域创新网络,增强科教融合,构建以创新力为评价导向的大学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大学的总体创新力。
  关键词:创新力;大学;排行榜;创新网络;科教融合
  大学创新力是指大学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创新资源,通过知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管理创新等各种创新活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科研创新能力[1]。创新力既是大学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的源动力,又是大学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我国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的创新力,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创新力提升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创新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
  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问题[2]。较高的知识产出与扩散应用能力是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之一。国际科技论文(SCI论文)发表量及其影响力,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量作为测度知识产出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创新活跃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与国家创新组织体系中的其他主体相比,大学本身具有独特的知识、人才等资源优势,使其成为开展重大研究、交叉学科协同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欧美发达国家中,研究型大学通常是基础研究,尤其是创新性基础研究的最主要源头,其原创性基础研究水平都非常高[3]。在我国,大学是国家协同创新网络的主体力量,在科技创新、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等方面产出诸多成果。“十二五”以来,大学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约占全国的1/3,承担的国家“863”项目超过1/3,承担的“973”项目超过2/3。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大学已成为我国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阵地。但通过国际比较发现,我国大学作为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的创造者和供给者的基础性地位还没有完全到位。大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足[4],高新技术转移能力不足。大学要更好地发挥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器”的作用,为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必须不断进行基础学科的前沿研究,开展新技术发明创造,以及相关技术的产业孵化,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领域,提升创新能力。[5]
  (二)大学创新力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培育、积淀而形成的,并深深融入其特质形成和内涵建设中的,能使大学在与同类组织竞争中保持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系统,是建立在大学战略性资源基础之上的获取、创造、整合资源的独特能力[6]。创新力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7],作为新知识生产的基地和源泉,大学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及时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营造创新环境,不断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创造性知识和创新型人才。而这种生产能力,最核心的因素只能是来源于大学自身的创新基因。也就是说,在知识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背景下,自主创新能力是大学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能力,是大学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随着知识“资本化”的发展,创新能力也日益成为衡量大学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大学对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的引领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8],“双一流”建设及《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迫切要求大学加强学科建设,制定参与国际竞争的总体战略,组建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更好地整合大学的知识和人才资源,促进学科融合,培育学科增长点,进行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创造大学的竞争优势。
  二、大学创新力的国际比较
  从2015年开始,路透社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利用其旗下的InCites、Web of Science数据库、Derwent 创新索引、Derwent世界专利索引、专利引文索引等数据平台,对全球 600 多个组织进行统计,包括对教育机构、非营利慈善机构以及政府资助的实验室发表的最具学术性的研究开展评价,遴选出那些促进科学发展、发明创新技术、帮助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学。该榜单的遴选采用了路透社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独有的数据和分析工具,并通过分析一系列与专利和科研相关的指标来体现创新的精髓和本质。不同于完全或部分基于主观调查的排名,路透社使用 10 个不同的指标来评估候选大学(见表1),注重有商业价值的研究产出,以及大学在产业界的影响力。2015-2017年,路透社发布了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大学排名,并分别发布了欧洲和亚洲高校的排名。通过比较发现,最具创新力的大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共同的特点。
  (一)最具创新力大学的区域分布
  1.美国的大学在创新力排行榜上占据绝对优势,是学术创新的领导者
  在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的排行榜中,美国的大学占据近半壁江山。2015-2017年的排行榜前100名中,美国大学的数量分别是50所、46所、49所(见图1);而且,位次多居于前列,在前10名中,三年均入榜的美国大学数量为9所、8所、8所。上榜的大学几乎都是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靠前的研究型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一直保持着前三的位置。其中,斯坦福大学连续三年蝉联冠军,每一项计量指标的得分都很优秀。
  2.欧洲的大学在创新力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
  在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大学排行榜中,欧洲大学的入选数量仅次于美国,法、德、英等欧洲传统强国具有较强的创新实力。2015-2017年,三国进入创新力榜单的大学数量分别为21所、20所、15所。瑞士和比利时的大学表现不凡。瑞士共有3所大学连续3年进入榜单,而瑞士的人口仅为837万,比利时人口为1135万,以均值计算,这两个国家的创新力非常强。其中,比利时的鲁汶大学表现抢眼。2015-2017年,魯汶大学在全球创新力大学排名中的位次从第16位上升到第5位。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和瑞士的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创新力排名也处于前列。从分布区域来说,上榜的最具创新力大学集中在西欧和北欧地区,且所在国绝大多数为欧盟成员国。人口最多的东欧国家俄罗斯和土耳其没有大学上榜。在2017年欧洲大学创新力排行榜中,德国、英国、法国分别有23所、 17所、17所大学上榜,和其在欧洲的GDP排名一致。英国“脱欧”后,是否会对其人才流动和高等教育竞争力有较大影响仍需审慎评估。   3.日本和韩国大学的创新力在亚太区域内优势明显
  日本和韩国的大学在创新力方面表现优异。2015-2017年,日本入选创新力榜单的大学分别是9所、9所、8所,韩国入选的大学每年均为8所,在入榜大学数量上分别排名二、三位,仅次于美国。其中,韩国的科学技术学院(KAIST)连续三年进入榜单前10名,浦项科技大学(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其他文献
2018年12月18日,德国北威州政府通过了一份新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大学法草案。该法案废除了一系列全州范围内集中控制高等院校的工具和手段,以确保高等院校重新享有自主权。新的大学法草案将对以下四个方面做出调整与改革。  一是州与大学的关系。原先由教育部制定和颁布的、具有约束力的州立高校发展规划将被取消,教育部门不再有权力单独制定和颁布类似规划,大学和教育部门将共同协商并决定一系列的战略目标。此外,
据爱尔兰教育和技能部官网2019年5月22日消息,《2018年资格和质量保证(教育和培训)法案(修订)》在上议院完成审议。该法案对《2012年资格和质量保证(教育和培训)法案》进行了修订,2012年《法案》设立了爱尔兰质量和資格管理局(Quality and Qualifications Ireland,QQI),负责高等教育领域的外部质量保证和资格认证。  新《法案》在教育质量保证方面做出了一些
据芬兰教育与文化部网站2017年3月6日消息,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已向基础教育供应方开展的96个不同项目提供了401.4万欧元的特别援助,以便在早期儿童教育、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方面开发、增加和引进语言教学。促进早期语言教学是政府改革综合学校重要项目的一部分。  政府决定通过语言多样化来扩展所提供的语言范围,鼓励不同性别、地区、种族、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选择和学习语言。  援助还用于支持教育提供方探索新
摘 要:由于美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一直饱受争议,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提高公立学校效能。美国华盛顿特区东部高中在学校文化、课程设置、支持系统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实现了薄弱公立高中的成功改进。文章探究东部高中的改进经验,以期为中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国;公立高中;质量改进;学校文化;课程;支持系统  美国公立学校饱受争议,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提高其效能。东部高中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UIS)网站2017年6月1日报道,UIS发布了重要的教育数据,并且开发了一系列用来明确“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指标和更广泛的数据,包括从早期教育发展项目到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数据。  UIS发布包括众多主题的全球指标,以此监测可持续发展目标4。数据使用者可以下载超过3785项指标和1970年以来的教育数据。UIS首次发布了可持续发展目标4.5.4的相关数据,其中包括每
摘 要: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Education,IITE)在莫斯科成立,其主要职责是在会员国内传播全球教育信息和通信技术的经验,并提供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网络部门(Sec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Netwo
编者按:在历史进程中的个体因时代变迁和境遇选择而经历不同的人生,带着深刻时代烙印的潘懋元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起起伏伏而拥有波澜壮阔的人生。  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的民国时期,潘懋元的教育之路开启。15岁初中毕业时潘懋元成为揭阳私立树德小学的一名教师,但因缺乏经验,第一次上课以失败告终。“第一次”的失败使潘懋元认识到“教育是门学问”,随后潘懋元进入了汕头私立海滨中学高中师范科
近期,英国教育部和财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IFS)开展了相关研究,并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就读高校、专业、学位等因素对毕业生就业收入影响的报告。报告以英国教育部抽取的部分高校和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作为样本,对其进行信息跟踪与采集,形成纵向教育成果管理数据库,并对不同学科、不同教育机构、不同学位课程的劳动力市场回报率(即学生毕业5年后的收入和就业情况)进行了评估
《亚太地区全民教育目标五之十年回顾:性别平等》(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 Goal 5: Gender Equality)显示,当初等教育在性别均等(Gender Parity)方面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中等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性别差异。报告指出,为确保男童和女童不失学,并能平等地从教育中获益,需要更加关注其学习过程和
为推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开展应用型科研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整体推进德国科研体系的数字化建设,2018年11月16日,德国举行联邦和州科学联席会议(GWK),并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联邦和州政府将联合实施以下四项计划。  一是进一步落实应用科技大学的科研和发展计划。该计划始于2005年,旨在推动应用科技大学开展应用型研究。过去10年,相关研究项目已获得联邦政府提供的4亿多欧元的直接经费资助,州政府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