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建设和信贷退出视角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讨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x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的关键环节。笔者陈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建议:第一是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第二是完善信贷市场退出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制度;退出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036-01
  
  1 前言
  
  风险是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基本属性之一。风险分析和管理活动是商业银行所从事的全部业务和管理活动中最核心的内容。我们甚至可以把银行活动比喻为一种以承担风险换取收益的游戏。而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最关键也最具挑战性的领域。随着金融市场日趋复杂、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暴露开始成倍增长,性质也更为复杂。银行业迫切需要一种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自由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贷款仍占银行总资产的绝对比重,因此商业银行面临最大的风险便是信贷风险。从令人瞠目的巨额不良资产到屡见不鲜的金融丑闻,无不根源于信贷风险问题。本论文致力于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問题
  
  2.1 增量贷款风险不断增加
  由于贷款存量结构制约,银行贷款资金在增量配置上难以做到优化和按效益原则进行。再加上体制不合理,无序竞争和规则约束不健全,贷款的增量配置扭曲,又转化为存量风险,日渐累积,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方面,贷款大量向交通、能源、电力、电信等垄断性行业或大项目以及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上市公司等大企业集中,存在着风险集聚和形成新的不良贷款的可能。一旦这些家企业面临经营风险,而不得不破产时,很可能蚀空银行资本金,进而引发银行危机。
  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加剧了银行增量风险。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开放,一大批有实力、有效益的外资银行己经来华抢滩设点,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优质客户流失、客户群体边缘化的危险。新增贷款质量的下降意味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不断加大。
  2.2 贷款流动性较差
  商业银行贷款投向过于集中。贷款集中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贷“大”,即贷款向大企业、大城市、大项目集中,大量资金集中于少量项目。二是贷“长”,就是投放贷款的期限与企业实际用款周期不匹配,这样就隐藏了贷款的短期风险,将风险暴露的时间延长。三是贷“上”,贷给上市公司或准上市公司,也使得一部分资金流入股市,离开生产领域,从而造成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总体不足,大量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被长期占用,周转缓慢。由于商业银行信贷客户大部份是国有工业客户,近年来国有工业客户整体效益不佳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3 原不良资产生成机制仍在不断催生着新的不良资产
  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虽有所下降,但不良资产绝对额却在不断上升。1994年国有商业银行(原工、农、中、建)不良贷款总额5323亿,至2006年底不良贷款总额还有10557.6亿(这其中需要剔除1999年不良资产剥离的1.4万亿和中行、建行、工行上市前财务重组时的政策性剥离和核销的数据)。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增长并没有被有效遏制住,原不良资产生成机制仍旧不断地催生着新的信贷不良资产,这还不包括一部分隐性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就像一个恶性肿瘤困扰着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3 完善我国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措施
  
  3.1 建设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
  3.1.1 授权审批与内部稽核制度的相互补充
  商业银行业务授权审批制度是确保银行稳健运营、抑制风险发生与扩大的重要制度。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应做到以下三点:①设立三人信贷委员会批准制度。②坚持有限授权原则。③内部组织授权要与职责分离相结合。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稽核制度要做到:①保证内部稽核部门的独立性。对原有稽核部门进行重组,在董事会下设立总稽核部,中心分行与城市分行实行派驻制,派驻地稽核部门由上级行直接管理。②完善非现场稽核制度。只有改进稽核的手段,实现非现场稽核,才能够有效解决稽核任务与稽核力量的矛盾。在具体的操作中,一是采用制度基础稽核的方法。对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与有效性进行审查与评价,根据内部控制系统的优点与缺点确定稽核的范围。
  3.1.2 规范信贷业务操作制度
  规范的信贷业务操作制度一般包括贷前审查、贷中控制、贷后管理三个部分。贷前调查及贷款评审工作是防范贷款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贷中控制主要贷款审批时控制风险。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时有一个特点就是贷款审查委员会以及信贷审批人员往往由一定行政职务的行领导或部门领导担任,难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信贷业务的审批中,在这方面商业银行应该向西方先进商业银行学习,将信贷审批工作交由专职人员担任。信贷风险防范的贷后管理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控制借款企业的“道德风险”,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3.2 完善信贷市场退出途径
  首先:选择合适的信贷退出时机信贷退出时机是信贷退出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般来说,信贷退出的最佳点是企业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交接处,这一时期的企业在银行的贷款形态常处于关注类,此时借款企业能够寻找到新的信贷资源,退出成本较低。其次:设立行业与区域的信贷退出机制在区域信贷资金的配置上,可以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办法进行改进。具体操作上可以将到期的固定资产全部贷款和AA级以下的流动资金贷款按一定比例上收集中到一级分行,同时改革现行的考核机制,按主要业务建立以条为主,以块为辅的效益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世清.试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2003(07):25-32.
  [2] 陈正.信贷资金使用环节风险及其控制[J].安徽农村金融,2005(12):35.
  [3] 崔胜实.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吉林金融研究,2004(12):31-33.
  [4] 何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中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J].金融与保险,2003 (9): 73-74.
  [5] 姜建清,银行信贷退出理论和实践研究[J].金融研究,2004(01).
其他文献
继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三大国有银行上市后,中国农业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准备公开上市,因存在的历史任务(服务"三农")和眼前任务(商业化运营),如何在服务"
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也进一步证明和巩固了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商业银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
区域经济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发展的区域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共识。培养复合型经贸英语人才
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具有单一专业资质的企业很难获得较大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更多的组织以联盟形式对项目进行管
[摘要]早年以来,我国就一直提出要对国有四大银行改造,因为国有四大银行以及大型的城市商业银行针对的一直是大企业,大城市,以及“大客户”的金融业务需求,而小型企业以及农场主贷款难,融资门槛高的问题一直是我国金融行业面对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在中国大范围内建立社区银行是有必雾的。本文通过SWOT分析,得出在中国特别是发达城市建立社区银行,让资金只在本社区流动,不仅能让银行赢利。而且可以为中小企业解决贷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从当前危机时代来临开始展开,重点分析危机管理的特殊性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提出了政府应当树立诚信、责任、服务的政府形象。
[摘 要]随着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变迁,学术界试图用理论来解释现实。然而形势的改变,是否还可以用以前的理论解释,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本文将说明规模经济、产业集聚和国际分工的含义,用其三者之间的三角体系来解释现在发展的新形势,从而说明贸易理论的可延续性和新特点。  [关键词]规模经济:产业集聚:国际分工  中图分类号:F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
【摘 要】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主体的人口大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却只有很小的覆盖面,水平低,区域差异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农村社会保障己不能适应农民对其新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完善。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DF3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
金融危机及其所带来的经济衰退对我国入境旅游收入、旅游企业投资和国内旅游消费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制约我省旅游市场发展的因素,为我省旅游经济摆脱金融危机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劳动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基于不同的目的,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固定资产初始确认,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固定资产预计弃置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