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改变传统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适应新环境下的教学,一直困扰着历史与社会教师。历史与社会课互动式教学法主要通过课内外相结合,创立师生互动的平台;积极引导,促进互动;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更新观念,回应互动等途径实施。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 互动式 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历史与社会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统摄下的课程必须是一种“活”的课程,这是一种生命课堂、合作课堂,是广泛的沟通、交流、对话,并渗入人的情感、态度、体验、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关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型课堂生活的主旋律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教师、学生、文本的三重对话。我们应指导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体,片面强调老师的教,这就形成了教师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互动式教学法是从满足学生求学有效需求,适应社会人才产生需要出发,以促进教师自身水平与教学效益提高为目的,通过教与学全方位的相互促进和沟通来达到上述目的的过程,称之为互动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重在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
一、课内外相结合,创立师生互动的平台
历史与社会的周课时较少,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发言的机会受各方面限制。如何建立平台,让师生交流畅通无阻,是一个难题。经过考虑,我在讲台上放一本本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把有关问题写在记录本上。或许这可以看成是教育的预设。“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看似很简单的一本本子,却是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平台,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到极致。每周双休后,本子上常会出现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和很有水平的提问。如:有学生称,阿基米德发现的浮力定律应该是曹冲发明的,为什么没有称曹冲为科学家?经过整理,我作了如下解释:曹冲虽然能够把大象称出来了,但是没有从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的先人在这个事情以后也没有在这上面再下功夫,在理论上再深化和提高。而阿基米德不但有联想能力、逻辑能力、抽象能力,而且有理论升华能力,注重科学实证。最后我还给学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概念。这个互动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民主和平等。很多问题我都会在课内外一一给予回答。当然,我们应因问而答,因人而答,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传道、授业、解惑,在现代学校教学中找到一个较好的途径。
二、积极引导,促进互动
问题是进行互动的前提,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度。问得太深或太陌生都无法唤起学生探寻的兴趣,问得太浅太容易则无法使学生获得发展。教师要加工感性材料和创造一定的启思环境(如:创设故事情境、漫画情境、触模拟情境等),让学生面临矛盾,在“好奇”、“迷惑”、“疑问”的感觉中,在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和教师对话,从而打破“熟视无睹”的无思维习惯,主动探求真理。教师的引导要体现“新、巧、奇、乐”等特点,要有新意,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体现寓教于乐,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设计的思路走,步步深入,环环紧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的《应对资源危机》时,我提出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导入时,我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个短片来感受现实中家乡水资源危机,运用“东白湖(陈蔡)水库引水工程”相关材料导入,或者说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口,直接转入资源危机的教学。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具体水资源危机的感受,又使教学直奔主题,可谓独具匠心。当然,这个导入还有一个目的是联系实际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教学生活化的原则。我从生活入手,从小处入手,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萌发提问题的念头,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鼓励学生,参与互动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做永远的赞扬者。“道人之长,越道越长;指人之短,越指越短”。赞扬和鼓励可以迁移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某种情境中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能迁移到另一情境中。老师的鼓励与赞扬恰恰是学生形成知识、技能、习惯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持续发展,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更好地参与互动。为此,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理论和传统观点进行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敢于探究。对学生在争辩过程中表露出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和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该给予鼓励。其次,对于学生参与过程中遇到困难,应及时为其打气,予以激励,在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与学生一起庆贺。这样,通过鼓励,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不害怕出错误,不回避错误,勇于参与互动。比如,在讲解八年级下册《最后的盛世》时,有学生提问:明清时人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是怎样的?明清时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古代科举考试有没有作弊行为?通过古今对比,学生明白了社会生活的进步,明白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四、更新观念,回应互动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能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有价值”。因此,对于学生可贵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的积极性,老师要把它当作荷叶上的露珠,小心翼翼地加以呵护,并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和回应。互动式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提疑”、“质疑”,老师“答疑”、“解疑”的有机融合。然而透视当前的中学课堂,不少老师害怕学生讨论出问题,怕耽误教学时间,打乱了教学计划。若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老师预设的范围,老师会立即予以制止或者避开不谈。同时也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影响到自己的形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变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同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本学科前沿热点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提问才能从容以对。教师对于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回应,有利于及时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当时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如《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77页:“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洗衣机。”有学生就提出疑问:那时电还没有发明,洗衣机怎么使用呢?我一时无法回答,课后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才明白该洗衣机的主件是一只圆桶,桶内装有一根带有桨状叶子的直轴。轴是通过摇动和它相连的曲柄转动的。但这台洗衣机使用费力,且损伤衣服,因而没被广泛使用,但这却标志了用机器洗衣的开端。经过一番解释,学生终于明白。教学相长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学乐趣在这里得到展现。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认为在互动式教学的实践中,必须考虑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如果只是为了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而专门提出一些事实性的、记忆性的,却根本无须学生思维的问题(例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那互动也就毫无意义了。成功的一堂互动课应是教师能收放自如,如何收?如何让互动不沦为哗众取宠?如何更多挖掘学生个体经验参与讨论,让经验与知识相结合,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互动式教学应该体现的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让学生这一主体真正“动”起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应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读书、思考、质疑等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之终身受益。同时,这也能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面对学生的各种挑战。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 互动式 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历史与社会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统摄下的课程必须是一种“活”的课程,这是一种生命课堂、合作课堂,是广泛的沟通、交流、对话,并渗入人的情感、态度、体验、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关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型课堂生活的主旋律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教师、学生、文本的三重对话。我们应指导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体,片面强调老师的教,这就形成了教师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互动式教学法是从满足学生求学有效需求,适应社会人才产生需要出发,以促进教师自身水平与教学效益提高为目的,通过教与学全方位的相互促进和沟通来达到上述目的的过程,称之为互动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重在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
一、课内外相结合,创立师生互动的平台
历史与社会的周课时较少,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发言的机会受各方面限制。如何建立平台,让师生交流畅通无阻,是一个难题。经过考虑,我在讲台上放一本本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把有关问题写在记录本上。或许这可以看成是教育的预设。“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看似很简单的一本本子,却是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平台,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到极致。每周双休后,本子上常会出现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和很有水平的提问。如:有学生称,阿基米德发现的浮力定律应该是曹冲发明的,为什么没有称曹冲为科学家?经过整理,我作了如下解释:曹冲虽然能够把大象称出来了,但是没有从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的先人在这个事情以后也没有在这上面再下功夫,在理论上再深化和提高。而阿基米德不但有联想能力、逻辑能力、抽象能力,而且有理论升华能力,注重科学实证。最后我还给学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概念。这个互动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民主和平等。很多问题我都会在课内外一一给予回答。当然,我们应因问而答,因人而答,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传道、授业、解惑,在现代学校教学中找到一个较好的途径。
二、积极引导,促进互动
问题是进行互动的前提,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度。问得太深或太陌生都无法唤起学生探寻的兴趣,问得太浅太容易则无法使学生获得发展。教师要加工感性材料和创造一定的启思环境(如:创设故事情境、漫画情境、触模拟情境等),让学生面临矛盾,在“好奇”、“迷惑”、“疑问”的感觉中,在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和教师对话,从而打破“熟视无睹”的无思维习惯,主动探求真理。教师的引导要体现“新、巧、奇、乐”等特点,要有新意,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体现寓教于乐,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设计的思路走,步步深入,环环紧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的《应对资源危机》时,我提出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导入时,我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个短片来感受现实中家乡水资源危机,运用“东白湖(陈蔡)水库引水工程”相关材料导入,或者说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口,直接转入资源危机的教学。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具体水资源危机的感受,又使教学直奔主题,可谓独具匠心。当然,这个导入还有一个目的是联系实际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教学生活化的原则。我从生活入手,从小处入手,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萌发提问题的念头,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鼓励学生,参与互动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做永远的赞扬者。“道人之长,越道越长;指人之短,越指越短”。赞扬和鼓励可以迁移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某种情境中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能迁移到另一情境中。老师的鼓励与赞扬恰恰是学生形成知识、技能、习惯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持续发展,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更好地参与互动。为此,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理论和传统观点进行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敢于探究。对学生在争辩过程中表露出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和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该给予鼓励。其次,对于学生参与过程中遇到困难,应及时为其打气,予以激励,在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与学生一起庆贺。这样,通过鼓励,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不害怕出错误,不回避错误,勇于参与互动。比如,在讲解八年级下册《最后的盛世》时,有学生提问:明清时人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是怎样的?明清时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古代科举考试有没有作弊行为?通过古今对比,学生明白了社会生活的进步,明白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四、更新观念,回应互动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能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有价值”。因此,对于学生可贵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的积极性,老师要把它当作荷叶上的露珠,小心翼翼地加以呵护,并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和回应。互动式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提疑”、“质疑”,老师“答疑”、“解疑”的有机融合。然而透视当前的中学课堂,不少老师害怕学生讨论出问题,怕耽误教学时间,打乱了教学计划。若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老师预设的范围,老师会立即予以制止或者避开不谈。同时也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影响到自己的形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变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同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本学科前沿热点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提问才能从容以对。教师对于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回应,有利于及时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当时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如《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77页:“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洗衣机。”有学生就提出疑问:那时电还没有发明,洗衣机怎么使用呢?我一时无法回答,课后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才明白该洗衣机的主件是一只圆桶,桶内装有一根带有桨状叶子的直轴。轴是通过摇动和它相连的曲柄转动的。但这台洗衣机使用费力,且损伤衣服,因而没被广泛使用,但这却标志了用机器洗衣的开端。经过一番解释,学生终于明白。教学相长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学乐趣在这里得到展现。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认为在互动式教学的实践中,必须考虑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如果只是为了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而专门提出一些事实性的、记忆性的,却根本无须学生思维的问题(例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那互动也就毫无意义了。成功的一堂互动课应是教师能收放自如,如何收?如何让互动不沦为哗众取宠?如何更多挖掘学生个体经验参与讨论,让经验与知识相结合,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互动式教学应该体现的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让学生这一主体真正“动”起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应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读书、思考、质疑等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之终身受益。同时,这也能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面对学生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