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学生正是陶冶情操、培养习惯、强健身体、吸收知识的黄金时代,他们经过数年乃至十几年的校园洗礼,是否健康成长,能否适应当今社会至关重要。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好他们应是当务之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切实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成才、成人。
【关键词】压力 挫折 健康 成长
一、当下学生的多重角色
(一)升学竞争的“受害者”
现代教育虽然经历了多次改革,并不断呼吁“减负”“素质教育”,但不少学校对学生教育的结果却是与“素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当下学生承受着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导致了他们普遍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甚至厌学。此外,还引发各种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这让人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怪现象”?
现象一:“拉杆书包”
小小的孩子肩上背着半人大小的书包,家长在校门口目送孩子进教室。后来,为帮助学生解放双肩,小学的校门口常会见到这样一幕:许多学生拉着类似行李箱的“拉杆书包”风风火火地赶来上学。看那重量至少有6千克。“拉杆书包”已成为当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形象写照。
当初三令五申要减轻学生的负担,目的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可是看看现在实际情况,一些学校很少给学生足够全面发展的时间。看着每天有一大堆作业要做的学生,看着路上拿着糕点匆匆赶往下个补习班的学生,看着被街角电视里放动画片而吸引住的学生,我们怎能不感慨万千!学生难道就要一直这么过下去吗?为什么就不能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给他们宽松的时间,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去学习呢?
现象二:疲于奔波去学习
笔者曾随机采访过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听他说起他的一周安排: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参加校外辅导班;周六上午参加奥数辅导班,周日参加剑桥英语学习班。这个学生就这样日复一日遵循着这个安排,真不知道这孩子瘦弱的身躯是否能够承受得起。现在的小学生各科考级铺天盖地,剑桥英语必须上五六级,钢琴也要到八级……本来学习很不错的学生,还要在课余“加餐”。
诸如此类事件不胜枚举。其实,大多数教师早已“授之以渔”,如果学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必然是有所收获的。可家长要的却是多多益善甚至要“竭泽而渔”,但是“网”住的也是自己孩子的幸福童年。他们又可曾听见自己的孩子想要“网开一面”的心声?总是要自己的子女赢在“起跑线”上,不惜花钱把孩子整天桎梏在笼子里,可谁能知道终点在哪儿呢?每天向自己的孩子灌输着“奋斗”“成功”“比谁谁谁强”的“激素”“鸡血”,也不怕孩子过早“发育成熟”。
人具有社会属性,在社会中不得不被他人审视和比较,儿童亦是如此。所以他们必须承受一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接受必要的考核,这是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需。但教育,更应着重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信息社会的“迷途羔羊”
上海曾对全市39所760名中小学生进行采访调查,学生的书包里除了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之外,手机、动漫书、游戏机是书包中的重要物品,成为儿童“最容易想到”的新玩具。调查如下:
面对如此境况,家长应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积极为孩子创造合理的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例如,孩子如果爱打篮球,家长可以让孩子发展这个兴趣,即使没有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孩子也在运动中锻炼了身体。让孩子产生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培养他的能力、丰富知识,也可以增强他的求知欲、自信心。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做到不沉迷于各类诱惑中。不然,试想一下,一个在麻将桌上的家长,怎么能叫在外玩耍小孩认真读书?作为一个“低头族”的家长,又如何说服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保护视力?
二、“溺”风成长的学生
如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是很多家长想避免却“无心中招”。
(一)在“幸福”中煎熬
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总是期待子女比自己更好,但是他们更知道光“望”是不够的,于是“补”就显得特别被重视。正常的校园学习在家长看来,就像是平日的“一日三餐”,吃饱有余,而营养不足,粗糙而不精细,还得让自己的孩子多“补”一点,才能“教子成龙,教女成凤”。所以为了把子女培养成材,部分家长为孩子买“参考”,请家教,慷慨解囊把大把的学费投入补习班,规定孩子每天要完成多少作业、看完多少书,与孩子的交流离不开“成才、成功”的话题,生怕自己的孩子在 “起跑线”上慢一小步,不管孩子们是否“吸收”得了,总认为比不补要好,于是就不停地恶补。
(二)在“溺爱”中成长
现在的生活确实比以前要好多了,通“罗马”的路多了,路也宽了,但同样人也多了,这就要比“车速”了。如何在“人满为患”的道路上“一骑绝尘”,这就是时代给予的压力。而年轻的“80后”“90后”家长们,年少的“00后”孩子们,必须学会支配和利用好所拥有的资源,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当下孩子面对的现状不得不令笔者反省和深思:如今,数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什么都“服务”得很好,关心得无微不至。家长的放任与长辈们的格外关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理能力差。往往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如今娇惯的孩子,如今过溺的关爱,如今飞速的时代……是辛勤的付出,是繁重的学业,是潮流的代价……唯有充满智慧的爱,才能真正呵护孩子健康地成长。
三、当今学生成长的正确指引
“00后”的学生受到了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必将被清除。“00后”的孩子必将奋起,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这就使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家长们在重视孩子们学习的同时,却忽视了孩子们的身体锻炼。让孩子们只知道学习而不知道怎么玩了,原本应该是快乐的童年,现在变成了一个满脑子都是文字和数字的童年。家长们有没有反思孩子们是怎么想的,这样做他们快乐吗?
家长、教师们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给繁忙的孩子以锻炼的时间,给孩子一个健壮的体魄。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刻不容缓。
(二)“成由勤俭败由奢,止奢当自年少始”
现在的家长们宁可自己苦一点,也要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
但在孩子人格形成的雏形期,应该适当地让他们经历一些挫折,更多地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之不易,珍惜用汗水换得的劳动成果。艰苦奋斗,玉汝于成,对其未来善莫大焉。对孩子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关爱,使他们乐于接受各种挑战,学会自我教育,促成转化,让他们自己真正地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自信心和远大理想,让他们体会到深切的爱,贴心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自觉做到自尊、自爱、自我控制,最终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之目的。
(三)快乐伴成长
快乐的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情绪和人的智力是息息相关的。研究发现:情绪能影响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0,两者相差十分明显。因而开心的学和郁闷的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由此可见,快乐的情绪能调节出更高效应的思维能力,让人显得更聪慧、更能干。
因此,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让学生对学习知识充满乐趣才是当务之急。
而家长们需要改变老做法,重新制订实际有效的学习计划。家长们言行上不能再不拘小节,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不能痛恨孩子的恶习,却意识不到自己“其身不正”,而必须要“先正己”;要从过去奔波于工作中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到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交谈,耐心聆听孩子的话,用心观察孩子的活动;要注重孩子身体素质,关注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重視对孩子人格的塑造,转变相处方式,让心与心进一步交融。
我们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快速提高,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让我们擦亮眼睛,用高度的责任感为我们的教育寻找失去的平衡。
【关键词】压力 挫折 健康 成长
一、当下学生的多重角色
(一)升学竞争的“受害者”
现代教育虽然经历了多次改革,并不断呼吁“减负”“素质教育”,但不少学校对学生教育的结果却是与“素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当下学生承受着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导致了他们普遍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甚至厌学。此外,还引发各种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这让人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怪现象”?
现象一:“拉杆书包”
小小的孩子肩上背着半人大小的书包,家长在校门口目送孩子进教室。后来,为帮助学生解放双肩,小学的校门口常会见到这样一幕:许多学生拉着类似行李箱的“拉杆书包”风风火火地赶来上学。看那重量至少有6千克。“拉杆书包”已成为当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形象写照。
当初三令五申要减轻学生的负担,目的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可是看看现在实际情况,一些学校很少给学生足够全面发展的时间。看着每天有一大堆作业要做的学生,看着路上拿着糕点匆匆赶往下个补习班的学生,看着被街角电视里放动画片而吸引住的学生,我们怎能不感慨万千!学生难道就要一直这么过下去吗?为什么就不能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给他们宽松的时间,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去学习呢?
现象二:疲于奔波去学习
笔者曾随机采访过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听他说起他的一周安排: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参加校外辅导班;周六上午参加奥数辅导班,周日参加剑桥英语学习班。这个学生就这样日复一日遵循着这个安排,真不知道这孩子瘦弱的身躯是否能够承受得起。现在的小学生各科考级铺天盖地,剑桥英语必须上五六级,钢琴也要到八级……本来学习很不错的学生,还要在课余“加餐”。
诸如此类事件不胜枚举。其实,大多数教师早已“授之以渔”,如果学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必然是有所收获的。可家长要的却是多多益善甚至要“竭泽而渔”,但是“网”住的也是自己孩子的幸福童年。他们又可曾听见自己的孩子想要“网开一面”的心声?总是要自己的子女赢在“起跑线”上,不惜花钱把孩子整天桎梏在笼子里,可谁能知道终点在哪儿呢?每天向自己的孩子灌输着“奋斗”“成功”“比谁谁谁强”的“激素”“鸡血”,也不怕孩子过早“发育成熟”。
人具有社会属性,在社会中不得不被他人审视和比较,儿童亦是如此。所以他们必须承受一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接受必要的考核,这是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需。但教育,更应着重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信息社会的“迷途羔羊”
上海曾对全市39所760名中小学生进行采访调查,学生的书包里除了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之外,手机、动漫书、游戏机是书包中的重要物品,成为儿童“最容易想到”的新玩具。调查如下:
面对如此境况,家长应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积极为孩子创造合理的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例如,孩子如果爱打篮球,家长可以让孩子发展这个兴趣,即使没有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孩子也在运动中锻炼了身体。让孩子产生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培养他的能力、丰富知识,也可以增强他的求知欲、自信心。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做到不沉迷于各类诱惑中。不然,试想一下,一个在麻将桌上的家长,怎么能叫在外玩耍小孩认真读书?作为一个“低头族”的家长,又如何说服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保护视力?
二、“溺”风成长的学生
如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是很多家长想避免却“无心中招”。
(一)在“幸福”中煎熬
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总是期待子女比自己更好,但是他们更知道光“望”是不够的,于是“补”就显得特别被重视。正常的校园学习在家长看来,就像是平日的“一日三餐”,吃饱有余,而营养不足,粗糙而不精细,还得让自己的孩子多“补”一点,才能“教子成龙,教女成凤”。所以为了把子女培养成材,部分家长为孩子买“参考”,请家教,慷慨解囊把大把的学费投入补习班,规定孩子每天要完成多少作业、看完多少书,与孩子的交流离不开“成才、成功”的话题,生怕自己的孩子在 “起跑线”上慢一小步,不管孩子们是否“吸收”得了,总认为比不补要好,于是就不停地恶补。
(二)在“溺爱”中成长
现在的生活确实比以前要好多了,通“罗马”的路多了,路也宽了,但同样人也多了,这就要比“车速”了。如何在“人满为患”的道路上“一骑绝尘”,这就是时代给予的压力。而年轻的“80后”“90后”家长们,年少的“00后”孩子们,必须学会支配和利用好所拥有的资源,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当下孩子面对的现状不得不令笔者反省和深思:如今,数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什么都“服务”得很好,关心得无微不至。家长的放任与长辈们的格外关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理能力差。往往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如今娇惯的孩子,如今过溺的关爱,如今飞速的时代……是辛勤的付出,是繁重的学业,是潮流的代价……唯有充满智慧的爱,才能真正呵护孩子健康地成长。
三、当今学生成长的正确指引
“00后”的学生受到了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必将被清除。“00后”的孩子必将奋起,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这就使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家长们在重视孩子们学习的同时,却忽视了孩子们的身体锻炼。让孩子们只知道学习而不知道怎么玩了,原本应该是快乐的童年,现在变成了一个满脑子都是文字和数字的童年。家长们有没有反思孩子们是怎么想的,这样做他们快乐吗?
家长、教师们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给繁忙的孩子以锻炼的时间,给孩子一个健壮的体魄。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刻不容缓。
(二)“成由勤俭败由奢,止奢当自年少始”
现在的家长们宁可自己苦一点,也要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
但在孩子人格形成的雏形期,应该适当地让他们经历一些挫折,更多地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之不易,珍惜用汗水换得的劳动成果。艰苦奋斗,玉汝于成,对其未来善莫大焉。对孩子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关爱,使他们乐于接受各种挑战,学会自我教育,促成转化,让他们自己真正地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自信心和远大理想,让他们体会到深切的爱,贴心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自觉做到自尊、自爱、自我控制,最终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之目的。
(三)快乐伴成长
快乐的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情绪和人的智力是息息相关的。研究发现:情绪能影响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0,两者相差十分明显。因而开心的学和郁闷的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由此可见,快乐的情绪能调节出更高效应的思维能力,让人显得更聪慧、更能干。
因此,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让学生对学习知识充满乐趣才是当务之急。
而家长们需要改变老做法,重新制订实际有效的学习计划。家长们言行上不能再不拘小节,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不能痛恨孩子的恶习,却意识不到自己“其身不正”,而必须要“先正己”;要从过去奔波于工作中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到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交谈,耐心聆听孩子的话,用心观察孩子的活动;要注重孩子身体素质,关注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重視对孩子人格的塑造,转变相处方式,让心与心进一步交融。
我们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快速提高,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让我们擦亮眼睛,用高度的责任感为我们的教育寻找失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