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独立的个体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172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我想要一块巧克力糖!”孩子大声叫喊。
  “嘘,这里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会影响到别人的。这星期我们计划要买的东西已经全在这里了。”说着,这位德国妈妈指了指购物筐,“如果你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块巧克力糖的话,你可以去买。如果没有,那你就只能放弃了。”孩子眨了眨双眼,无奈却顺从地跟随着妈妈去了收银台。
  这是在德国超市发生的一幕。德国家长习惯于将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德国的孩子们也不像我们的孩子那样将哭闹作为自己达到目的的“武器”。在德国,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都很少出现家长责骂或者孩子哭喊的现象,你能听到的,只是他们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对话交谈。
  孩子哭闹该怎么办?
  孩子哭闹,这对很多家长而言是件很头疼的事情。不少中国父母采取的办法是大声喝止,有的家长则听之任之,假装听不到、看不见,甚至把耳朵塞上。溺爱孩子的父母会走过去说:“亲爱的宝贝,我可以为你做什么呢?你需要什么,我帮你去买。”
  然而,上述做法的负面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喝止孩子的哭闹,给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不容低估;对孩子的哭闹不管不顾,孩子的反应是更加使劲地大声喊叫;而采取顺从的做法,孩子从此知道:“我想要什么,可以通过喊叫来得到。”
  在德国人看来,还可以有更好的办法。首先应该告诉孩子:“喊叫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东西,这是你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能力。”其次要告诉孩子:“哭喊需要分清场合和对象。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喊叫。比如一个人在外面,陌生人把你拉走的时候,你需要喊叫,但在正常情况下,尤其是面对父母,喊叫是不合适的。你想要什么,只要问我就好了,不用大喊大叫。”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知道喊叫的意义,也知道在哪种情况下不应该喊叫。于是,孩子就会学习到有用的行为,他会知道,要把行为用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这样才有意义。通过这种行为选择,他有意识地构建了新的行为模式。孩子长大后,他就会成长为一个能选择多种行为方式的人,因为他已经学会了什么行为适合于什么样的环境。
  其实,德国的教育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战后流行强制性的教育,家长管教非常严格,对孩子设立了很多限制,这个不许、那个不可以,这是非常强权的教育方式,其结果是孩子长大后意识里全是“必须、压迫、条例、规则、不允许”这样的词汇。他们大都缺少自我价值感,很多事情不敢去做,行为模式僵化。但物极必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人的教育方式突然反过来:孩子做的都是对的,没有不对的行为和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家长。于是形成了反强权的教育,结果是孩子长大后没有规则、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社会的凝聚力大为下降。
  经过战后至今的反思,德国教育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用新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行为选择,让孩子在不同的情景下选择不同的行为,通过平等理性的沟通来改变孩子。
  孩子在新墙壁乱画该怎么办?
  举个例子:你刚买了一套房子,经过几个月的装修,全家搬了进去。孩子很兴奋,他在粉刷一新的墙上画了很多画,很高兴地告诉你并拉你去看他的作品。
  多数家长看到这一情景都蒙了。这时,你有一种选择,把他痛骂一顿:“你为什么把墙弄脏了?”当然,家长愤怒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把孩子骂完后,他学到的是什么呢?他可能会想,通过画画来取悦别人是不对的,画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是孩子被骂后学到的东西。
  或者你是反强权方式教育的父母,你认为反正那是他个人的房间,在里面像猪圈一样也行,让他自己去睡吧!我无所谓。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则什么都没有学到。
  父母应该怎么做更好呢?
  聪明的父母会把孩子的行为与某种框架联系起来,让孩子从中学到知识。他会告诉孩子:“你要是画在纸上,可能会更好看,我也会更高兴。”这时孩子就知道,“如果我在纸上画画,父母会非常高兴。”于是他就不会继续在墙上作画了,他马上就会学会了这种行为方式。父母要做的工作就是这样:给孩子找到关联的情景。
  当然,有时候找到关联的情景对于普通的父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会让孩子解释,他这样乱画画的好处是什么?其实没有这么麻烦,孩子有时候比大人想象的要聪明得多。你可以问他:还有什么地方适合去画画?于是他就会想,也许在室外、在黑板上、在森林里等。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到了在其他地方画画而不必在墙上乱画的可能性。
  孩子比成人可能更有创造力,他们总能找到答案。如果你想不出来答案就可以去问孩子,这样他就能学会更多行为方式的选择。
  青春期孩子逆反该怎么办?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比较逆反,也需要用新的方式来对待。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他提出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理论:“每个人都是少数派,都有少数派的感觉,因此每个人或多或少有种卑微感。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学习到或者感知到的只有一样东西:成年人的权威。他们知道,家长可以决定我能玩什么,什么不能玩;家长可以骂我或者不骂,家长给我吃的东西,所以我得靠他们,我不会自己去买东西,我也没有钱买东西。”
  孩子每天都感知到自己对于成人的依赖,这就给孩子一种卑微感。当然这不是卑微情结,卑微情结是一种病态。
  当孩子感觉到卑微的时候,脑子里会衍生出来一种潜意识:我要长大,我要脱离我的父母!这就是孩子青春期逆反的由来之一。这种卑微感慢慢成为孩子发展、成长的动力,他们会模仿成年人做的事情,想复制父母的行为。因此,他们会训练自己扮演爸爸妈妈、玩过家家的游戏。孩子的目的就是想不再依赖父母,他自己能够做事情。这个理论告诉我们,过分强权的父母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卑微感,仿佛在告诉孩子:你太小了,你还不行,你还不会,你还不够大!在这种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走向另一种极端,就是从不反对父母和他人的意见!他的一生永远是失败的。他从来不会主动去做事情,从一种失败走向另外一种失败,他会越来越差劲,因为他不太相信自己。   另外一种极端是,虽然孩子的经历和刚才所说的一样,但他们会努力追求成就感,他们会驱动一个成就到另外一个成就,永不满足,目的是为了证明给父母看:你看我就是行!他们一生都在这种加满油的状态,一生不会享受到成就感,一生都在不停追求成功、事业和金钱。表面看来,他们好像非常成功,但实际上非常可怜,因为他们得到的都是虚幻而遥远的东西。比如他们开一辆奔驰车,不是因为车很好、很漂亮、很舒适,他只是需要这种车来定位自己,只是想让人看。这些人从外表给别人的感觉好像是非常自信,别人会说:“这人好自信!”但只要稍微把他的外皮剥掉一点,就可以看到他的内心是一个受过伤害的孩子。但是他不会允许别人这么做,因为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他会给自己一层一层戴上面具。
  因此,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当大家觉得他们已经长大可以独立了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孩子变得非常极端,与父母格格不入!为什么呢?回答也非常简单,这就是孩子在这个阶段必然要做的事情:他们想把父母所给予的信息都反馈回去,一定要跟父母对着干,这样才能完成与父母的最后脱离,然后走进自己的生活之中。
  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孩子在青春期的任务就是反对你,父母必须忍受这个阶段。这时父母要做的是:不是把门关上,而要让门有一丁点儿开着。不要一吵架就把交流的门关上,就算是他做了什么事让你一点都不能理解,甚至想把他从家里扔出去,你都要告诉自己:孩子还没有真正长成,他只不过在试验而已。这时候的父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意识到: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你还是可以来找我。这就是孩子需要的感觉,即使他对你说:我根本就不需要你。
  别担心!孩子长到二十一二岁的时候,他们又想回来和父母在一起了。这时大家的思想都非常合拍,因为孩子已经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他们会突然开窍,开始发现父母所做的事情有些还是对的。他们会想:那件事情其实我爸妈说得对,他们当初这么教育我,也没有什么坏处。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放松,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当孩子有不恰当行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将行为与情景联系起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改进行为的方式。
  中国孩子与德国孩子玩玩具的差别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外国的小女孩也像中国小女孩一样喜欢玩布娃娃。布娃娃对于中国父母而言,无非是在孩子哭闹时用来安抚他们的工具,而在德国,我却看到了我从小就熟悉的布娃娃竟然有另外一种“玩法”。
  我的德国邻居有一对很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他们总是喜欢到我们家来串门子,每次来还都是一人推着一个小婴儿车,车里睡着一个芭比娃娃。我心想,两个才刚满三岁的小孩,自己不坐婴儿车就已经不错,谁想竟然还一人推了一个假娃娃,真不知这个邻居是怎么想的。
  有一次说起了这事,邻居笑着对我说:“这个芭比娃娃可不是光用来给她们玩的,而是让她们从小就要有关心和照顾他人的习惯。在照顾芭比娃娃的同时,她们自己也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吃饭。照顾芭比娃娃的这件事会使她们更有责任心,也更加自律。”看着两个话都还说得不是很清楚的小不点儿,一边给小娃娃盖被子,一边给小娃娃讲刚从幼儿园里学来的童谣,我和她的妈妈相视而笑。同样是一个玩具,德国的家长却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子女,让孩子从被照顾的对象成为去照顾他人的人,如此的角色转变,让孩子在快乐中得到成长。
  角色的扮演,使孩子不仅自我融入其中,而且乐在其中。德国家长早已把游戏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孩子长大后,不但对家长的要求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也有利于责任意识的培养。
  (摘自2015年1月21日《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文化行”是一种旅行,更是语文课堂向课外延展的最好平台。“人教版”唐诗单元教材中,选入了杜甫的《秋兴八首》《咏怀古迹》和《登高》,这三首诗均为杜甫晚年旅居夔州时所作。活动定名为“寻找杜甫”,意在通过构建中学生文化地图,寻找诗人的同时,在诵读中体味诗歌的深层内蕴,寻找诗人的精神,亲身体味那份忧国忧民的壮志与悲天悯人的情怀。  课题策划: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  课题执行:申怡 赵玉娇  实施时间
现代大学在践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孰为核心,孰更为本原?是困扰不少大学发展的问题。最近读了青年学者张学文所著的《大学理性研究》一书,颇有些心得与感悟。  对大学理性的独到见解  “理性”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希腊语“逻各斯”,后成为哲学上广泛使用的术语。其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判断、推理等活动;二是指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在西方哲学史上,一般把将理性作为思想核心的学说统称为“理性
家庭教育专家、春成家教讲堂创建人杨春成认为:教育的本意是教人从善,即培养孩子善良的本性。所谓培养人的本性,就是从根基上育人。人一旦形成了好的本性,这一生恐怕也坏不到哪去。我们培养孩子的本性,不妨从培养孩子的品位、气质、心灵、性格、胸怀、交往和热心肠等方面着眼。  (2015年11月10日《南宁晚报》)
叶德元是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一名“80后”历史教师。2014年,叶德元被评选为“全国模范教师”。他说,他只是“一个有个性的班主任”。他的个性,体现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让活动的时间归活动,作业的时间归作业。课堂上的他,教学方法也是“个性”的:一是讲课时力求出彩,使得学生对每节课都充满期待;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课堂畅所欲言,通过观点交锋,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不抓成绩,抓平衡的班主
拥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用阳光式的工作方式,怀着阳光一样的生活态度,这就是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小学的“阳光”校长——陈玉霞。这个年轻的女校长用“阳光”的情怀解决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把窗户打开,让阳光照射进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小男孩,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封闭,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了。于是,兄弟两人拿着笤帚和簸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他们把簸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却没有了。妈妈看见
有教师曾提出,自己重视对于课文的独立阅读,可是怎么也读不出新意来。这是一个基本功问题。就教师一方看,阅读的新意从何而来呢?下面笔者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其一,来自于教师用心阅读,并带入个人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之后,形成的独到思考和感受。作者的创作意义,在人际隔膜和时间流逝中,丧失了很多,这也叫信息耗散。读者参与到阅读对话里,其实也在发现自己,即找到与文本的共鸣点。这就需要思考,哪一个地方让自己的目光
近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国际中学举办校园戏曲藝术节,旨在引导广大师生近距离接触戏曲文化,提高自身艺术底蕴和审美素养。此外,学校还开设了脸谱绘制、戏曲掌故、形体训练等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深入走进戏曲世界,感受其无穷魅力。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一个不抓教学的校长是不务正业的校长;一个不重视教学的校长是外行的校长;一个不懂教学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教育为本,质量为魂”,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一所学校怎样才能抓好教学工作呢?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在其中能起到核心作用。那么,什么是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校长又应怎样提高自己的教学领导力呢?  抓教学是校长的天职  作为学校的校长必须要有教学领导力,既要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为了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激发当代红军娃的爱国主义热情,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军训活动,学生身着红军军装进行军训,培养其吃苦耐劳的作风、团队协作精神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  摄影报道/张正友  ▲ 开展春季田径运动会  近日,山东省章丘市曹范镇中心小学举行春季田径运动会。春季田径运动会的举办落实了素质教育的具体行动,给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展示个性特长提供了
治校要适应教育“新常态”,应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