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总量交易机制下的碳排放权交易二阶段视角,将企业持有的碳排放权分为经营性持有和交易性持有两大类,并参照2015年11月19日出台的《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经营性持有部分分为生产排放和日常排放核算,以期为碳排放核算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构想。
【关键词】 碳排放权; 总量交易机制; 分类核算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5-0054-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变暖愈演愈烈,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都密切关注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我国国家标准委员会于2015年11月19日发布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并对10个重点排放行业如钢铁、民航、发电、水泥等提出了具体的核算方法与报告要求。新标准不仅吸收了其他国家在制定核算标准方面的经验,而且充分研究了国内碳交易试点的实际情况,让涉及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有了一致口径,是国家标准从零到有质的飞跃。2016年6月1日起,相关企业按统一的要求对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测量和报告。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二阶段分析
苑泽明等(2013)指出目前国际上的交易机制有两种:基线信用机制和总量交易机制[ 1 ]。基线信用机制中包括管理当局、排放企业和测算机构,在每个会计年度初期,管理当局为排放机构的排放量划一个基准线,会计年度结束时由独立的测算机构核定排放企业的排放量,并与期初的基准线比较,典型的是清洁发展机制(CDM)。总量交易机制中只包括管理当局和排放企业,在会计年度开始的时候,管理当局给排放企业发放一定数量的排放总额,在会计年度结束的时候,企业应当再将这部分排放量提交给管理当局。
目前可以将国内的相关交易分为两个环节:一是CDM项目阶段,二是基于总量交易机制下的交易阶段。在CDM项目中,有些发达国家的减排量达不到基准线,可以将一部分减排量在我国完成,付出的成本就是一定的资金投入和减排方法的使用权。在参与项目之前,企业将项目交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再由联合国理事会审查批准后可在CDM项目注册,会计年度末由测算机构测算减排量,取得认证的减排量就可以与发达国家交易。我国在出售时并不是直接与承担减排任务的发达国家交易,而是由国际银行等第三方完成,且这个阶段我国国内没有活跃的碳交易市场。
沈剑飞等(2015)认为我国正式进入碳排放权交易二阶段的标志是被联合国纳入强制减排行列并且碳市场建立和碳交易普及[ 2 ]。虽然我国还未被纳入强制减排的行列,但已经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减排压力,且随着我国七个省市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建立,碳交易市场已现雏形,一旦进入二阶段,就要建立相应的交易体系。政府应首先根据往年的排放情况,为各企业设定当期的可排放总量,期末时超额排放主体可从市场中购买所需的排放权,超额减排主体可以将超额排放部分公开交易,也可以留作以后年度待用。此时碳市场已经全面建成,各排放主体都参与进来,这就需要国家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来规范将要形成的碳市场及各交易主体的行为[ 3 ]。
三、碳排放核算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对于碳排放权如何在会计上进行核算,国内外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和经验。首先,在碳排放权的确认方面,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会计要素中的资产已经没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碳排放权的不可视是由于“肉眼”的局限性,但它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测量,应该确认为存货,可是碳排放权的有效期限最长达五年,与存货的流动性特征不符合;大多数学者赞同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或类比“交易性金融资产”。李晨晨(2012)认为由于我国暂时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无法为碳排放权的买方卖方和投资者提供完备的金融交易服务,从而其流动性受到限制,所以暂时不能纳入金融资产;刘美华(2011)将碳排放权归类于企业污染物排放权,而排污权没有物理形态,目前先列为无形资产,将来市场条件允许时,再另设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其次,在碳排放权的核算方面,很多学者对如何设置科目、如何编制分录进行了研究。张薇等(2014)提出有必要从投资方与消费方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会计确认,以获取碳产权为目的的消费方可设“环境资产——碳排放权”,以获取碳财权为目的的开发方(碳汇生产者)和中间投资方(原本用于消费的碳排放权有剩余而转为交易)可设“投资性环境资产——碳排放权”[ 4 ];沈剑飞(2015)则将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分为“CDM项目阶段”和“后京都时代阶段”,在“CDM项目阶段”直接在无形资产下设明细科目“碳排放权”核算,在“后京都时代阶段”根据持有意图,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持有的计入“碳经营资产”,作交易用途的计入“碳金融资产”。
笔者认为不论是从会计主体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持有目的的角度出发来区分不同的碳排放权,其实并不矛盾,都是对其实质的深刻解读,且随着京津沪渝等七大碳交易试点的建成和运行,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加入到减排的队伍中来,我国离2017年建成全国碳交易大市场的目标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先从环境污染重、碳排放量大、减排任务艰巨的行业入手。工业是碳排放的行业巨头,随着《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的出台,希望本文对生产经营用碳排放进行生产排放和日常排放的细分,能为会计准则的构建提供参考。
四、基于碳排放权交易二阶段视角下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构建
(一)经营性持有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
在二阶段下,企业为了生产而持有的碳排放权要设置“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进行核算,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列报,并在实际耗用时摊销至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
1.碳排放权的初始确认
获得碳排放权的途径一般有期初监管者免费分配和从市场购置两种。对于期初的碳排放权,有“净值法”和“总值法”两种初始确认方法。“净值法”是指对政府免费发放的不予确认,仅对购买的碳排放权按历史成本确认,这种方法被国外学者指出会造成会计信息缺乏一致性的缺陷。因为不管是购买的配额还是免费发放的配额,都会产生排污的利益流入,而仅对外购的排污权确认,并不能反映企业排污的全部成本。因此,本文建议采用“总值法”对碳排放权进行初始确认,从公开市场上购置的碳排放权按实际支付的价款确认,而政府发放的排放额以公允价值计入递延收益。 (1)取得外购的碳排放权
借: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
贷:银行存款
(2)取得政府发放的碳排放额
借: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
贷:递延收益
2.实际产生碳排放的分类
新标准要求企业划分温室气体的核算边界,包括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净购入的电力与热力产生的排放和特殊排放四大部分,并在所确定的核算边界范围内对各类温室气体源进行识别,对排放源部分举例说明如表1。
在企业对温室气体来源进行核算分类后,会计上可以将碳排放分为生产排放和日常排放,设置明细科目进行分别核算。生产排放用于核算为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部分,包含:“燃料燃烧排放”中固定燃烧源的排放和用于货物运输的移动燃烧源的排放;“过程排放”;“净购入的电力与热力产生的排放”中用于生产的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特殊排放”中用于生产活动的生物质燃料燃烧。日常排放则指维持企业日常运作而排放的温室气体,包括:“燃料燃烧排放”中企业人员出差往来产生的移动燃料源的排放;“净购入的电力与热力产生的排放”中用于日常使用大小电器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特殊排放”中企业人员出差往来产生的生物质燃料燃烧的排放。根据具体的排放源实际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转入相应的成本费用。
(1)生产排放
借:生产成本等
贷:碳经营资产——生产排放
(2)日常排放
借:管理费用等
贷:碳经营资产——日常排放
3.政府分配额的摊销核算
期初收到政府分配量时,已经确认了碳经营资产和递延收益两个科目,如上文所述碳经营资产已经按照实际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公允价值转入了相应的成本费用科目,递延收益也应在每月末平均确认为利得。
4.期末剩余排放权的会计核算
期末企业有剩余的碳排放权未使用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留到下期使用或者在市场上转手。留到下期使用的部分根据“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减值测试并披露;如果拟出售,则持有意图已经改变,不是为了生产经营而是为了近期出售而获利,这时在会计上应按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碳金融资产”核算,并与原来的账面价值比较,增加的部分计入利得,减少的部分计入损失。
(1)期末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碳经营资产减值准备
(2)转换为交易性持有
借:碳金融资产——碳排放权
营业外支出(差额)
贷: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
营业外收入(差额)
(二)交易性持有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
在二阶段,碳排放权除了为生产经营持有外,还有一部分是在市场上销售而获利,这部分性质接近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因此设置“碳金融资产——成本”和“碳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进行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
1.碳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
从取得时就意图出售以赚取差价的碳排放权,购买获得的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入账,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如果是政府免费下发的,仍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月末再转入利得。
借:碳金融资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递延收益等
借: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等
2.碳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每期末,应该对碳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重新测量,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碳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同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碳金融资产出售的会计处理
将以交易为目的的碳排放权出售的时候,售价和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余额在贷方为例)也转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等
贷:碳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三)两种碳排放权的相互转换
毛政珍(2015)从成本管理视角出发,认为两种持有动机允许企业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后按最优效益进行转换。当购买新的碳排放权成本小于市场售价时,企业有动机将经营性持有转换为交易性持有;反之,当交易性持有碳排放权的售价小于购买新的经营性持有碳排放权时,企业也有动机将现有的交易性持有碳排放权转为自用。在前文的期末处理中对剩余的碳排放权改变持有意图而出售就是将经营性持有转换为交易性持有的一个特例,而将交易性持有转换为经营性持有时,按转换时的公允价值计入碳经营资产。
借: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
营业外支出(差额)
贷:碳经营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
营业外收入(差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五、结论
随着七个交易试点的成立,越来越多的排放主体加入到节能环保行列中来,我国进入碳排放权交易第二阶段后,将建立类似于EU ETS的交易体制,相关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必经之路。本文设想将企业的碳排放权按用途分为经营性持有和交易性持有,经营性持有部分计入无形资产而交易性持有部分作为金融资产,阐述了从初始确认到最终处置这一完整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二阶段下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苑泽明,李元祯.总量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确认与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13(11):8-15.
[2] 沈剑飞,伊静,孙俏.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两阶段下会计核算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15(13):122-124.
[3] 刘会芹.碳排放权分配、确认和计量[J].会计之友,2015(6):65-68.
[4] 张薇,伍中信,王蜜,等.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14(3):88-96.
【关键词】 碳排放权; 总量交易机制; 分类核算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5-0054-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变暖愈演愈烈,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都密切关注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我国国家标准委员会于2015年11月19日发布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并对10个重点排放行业如钢铁、民航、发电、水泥等提出了具体的核算方法与报告要求。新标准不仅吸收了其他国家在制定核算标准方面的经验,而且充分研究了国内碳交易试点的实际情况,让涉及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有了一致口径,是国家标准从零到有质的飞跃。2016年6月1日起,相关企业按统一的要求对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测量和报告。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二阶段分析
苑泽明等(2013)指出目前国际上的交易机制有两种:基线信用机制和总量交易机制[ 1 ]。基线信用机制中包括管理当局、排放企业和测算机构,在每个会计年度初期,管理当局为排放机构的排放量划一个基准线,会计年度结束时由独立的测算机构核定排放企业的排放量,并与期初的基准线比较,典型的是清洁发展机制(CDM)。总量交易机制中只包括管理当局和排放企业,在会计年度开始的时候,管理当局给排放企业发放一定数量的排放总额,在会计年度结束的时候,企业应当再将这部分排放量提交给管理当局。
目前可以将国内的相关交易分为两个环节:一是CDM项目阶段,二是基于总量交易机制下的交易阶段。在CDM项目中,有些发达国家的减排量达不到基准线,可以将一部分减排量在我国完成,付出的成本就是一定的资金投入和减排方法的使用权。在参与项目之前,企业将项目交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再由联合国理事会审查批准后可在CDM项目注册,会计年度末由测算机构测算减排量,取得认证的减排量就可以与发达国家交易。我国在出售时并不是直接与承担减排任务的发达国家交易,而是由国际银行等第三方完成,且这个阶段我国国内没有活跃的碳交易市场。
沈剑飞等(2015)认为我国正式进入碳排放权交易二阶段的标志是被联合国纳入强制减排行列并且碳市场建立和碳交易普及[ 2 ]。虽然我国还未被纳入强制减排的行列,但已经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减排压力,且随着我国七个省市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建立,碳交易市场已现雏形,一旦进入二阶段,就要建立相应的交易体系。政府应首先根据往年的排放情况,为各企业设定当期的可排放总量,期末时超额排放主体可从市场中购买所需的排放权,超额减排主体可以将超额排放部分公开交易,也可以留作以后年度待用。此时碳市场已经全面建成,各排放主体都参与进来,这就需要国家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来规范将要形成的碳市场及各交易主体的行为[ 3 ]。
三、碳排放核算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对于碳排放权如何在会计上进行核算,国内外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和经验。首先,在碳排放权的确认方面,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会计要素中的资产已经没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碳排放权的不可视是由于“肉眼”的局限性,但它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测量,应该确认为存货,可是碳排放权的有效期限最长达五年,与存货的流动性特征不符合;大多数学者赞同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或类比“交易性金融资产”。李晨晨(2012)认为由于我国暂时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无法为碳排放权的买方卖方和投资者提供完备的金融交易服务,从而其流动性受到限制,所以暂时不能纳入金融资产;刘美华(2011)将碳排放权归类于企业污染物排放权,而排污权没有物理形态,目前先列为无形资产,将来市场条件允许时,再另设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其次,在碳排放权的核算方面,很多学者对如何设置科目、如何编制分录进行了研究。张薇等(2014)提出有必要从投资方与消费方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会计确认,以获取碳产权为目的的消费方可设“环境资产——碳排放权”,以获取碳财权为目的的开发方(碳汇生产者)和中间投资方(原本用于消费的碳排放权有剩余而转为交易)可设“投资性环境资产——碳排放权”[ 4 ];沈剑飞(2015)则将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分为“CDM项目阶段”和“后京都时代阶段”,在“CDM项目阶段”直接在无形资产下设明细科目“碳排放权”核算,在“后京都时代阶段”根据持有意图,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持有的计入“碳经营资产”,作交易用途的计入“碳金融资产”。
笔者认为不论是从会计主体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持有目的的角度出发来区分不同的碳排放权,其实并不矛盾,都是对其实质的深刻解读,且随着京津沪渝等七大碳交易试点的建成和运行,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加入到减排的队伍中来,我国离2017年建成全国碳交易大市场的目标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先从环境污染重、碳排放量大、减排任务艰巨的行业入手。工业是碳排放的行业巨头,随着《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的出台,希望本文对生产经营用碳排放进行生产排放和日常排放的细分,能为会计准则的构建提供参考。
四、基于碳排放权交易二阶段视角下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构建
(一)经营性持有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
在二阶段下,企业为了生产而持有的碳排放权要设置“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进行核算,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列报,并在实际耗用时摊销至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
1.碳排放权的初始确认
获得碳排放权的途径一般有期初监管者免费分配和从市场购置两种。对于期初的碳排放权,有“净值法”和“总值法”两种初始确认方法。“净值法”是指对政府免费发放的不予确认,仅对购买的碳排放权按历史成本确认,这种方法被国外学者指出会造成会计信息缺乏一致性的缺陷。因为不管是购买的配额还是免费发放的配额,都会产生排污的利益流入,而仅对外购的排污权确认,并不能反映企业排污的全部成本。因此,本文建议采用“总值法”对碳排放权进行初始确认,从公开市场上购置的碳排放权按实际支付的价款确认,而政府发放的排放额以公允价值计入递延收益。 (1)取得外购的碳排放权
借: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
贷:银行存款
(2)取得政府发放的碳排放额
借: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
贷:递延收益
2.实际产生碳排放的分类
新标准要求企业划分温室气体的核算边界,包括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净购入的电力与热力产生的排放和特殊排放四大部分,并在所确定的核算边界范围内对各类温室气体源进行识别,对排放源部分举例说明如表1。
在企业对温室气体来源进行核算分类后,会计上可以将碳排放分为生产排放和日常排放,设置明细科目进行分别核算。生产排放用于核算为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部分,包含:“燃料燃烧排放”中固定燃烧源的排放和用于货物运输的移动燃烧源的排放;“过程排放”;“净购入的电力与热力产生的排放”中用于生产的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特殊排放”中用于生产活动的生物质燃料燃烧。日常排放则指维持企业日常运作而排放的温室气体,包括:“燃料燃烧排放”中企业人员出差往来产生的移动燃料源的排放;“净购入的电力与热力产生的排放”中用于日常使用大小电器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特殊排放”中企业人员出差往来产生的生物质燃料燃烧的排放。根据具体的排放源实际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转入相应的成本费用。
(1)生产排放
借:生产成本等
贷:碳经营资产——生产排放
(2)日常排放
借:管理费用等
贷:碳经营资产——日常排放
3.政府分配额的摊销核算
期初收到政府分配量时,已经确认了碳经营资产和递延收益两个科目,如上文所述碳经营资产已经按照实际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公允价值转入了相应的成本费用科目,递延收益也应在每月末平均确认为利得。
4.期末剩余排放权的会计核算
期末企业有剩余的碳排放权未使用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留到下期使用或者在市场上转手。留到下期使用的部分根据“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减值测试并披露;如果拟出售,则持有意图已经改变,不是为了生产经营而是为了近期出售而获利,这时在会计上应按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碳金融资产”核算,并与原来的账面价值比较,增加的部分计入利得,减少的部分计入损失。
(1)期末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碳经营资产减值准备
(2)转换为交易性持有
借:碳金融资产——碳排放权
营业外支出(差额)
贷: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
营业外收入(差额)
(二)交易性持有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
在二阶段,碳排放权除了为生产经营持有外,还有一部分是在市场上销售而获利,这部分性质接近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因此设置“碳金融资产——成本”和“碳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进行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
1.碳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
从取得时就意图出售以赚取差价的碳排放权,购买获得的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入账,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如果是政府免费下发的,仍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月末再转入利得。
借:碳金融资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递延收益等
借: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等
2.碳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每期末,应该对碳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重新测量,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碳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同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碳金融资产出售的会计处理
将以交易为目的的碳排放权出售的时候,售价和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余额在贷方为例)也转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等
贷:碳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三)两种碳排放权的相互转换
毛政珍(2015)从成本管理视角出发,认为两种持有动机允许企业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后按最优效益进行转换。当购买新的碳排放权成本小于市场售价时,企业有动机将经营性持有转换为交易性持有;反之,当交易性持有碳排放权的售价小于购买新的经营性持有碳排放权时,企业也有动机将现有的交易性持有碳排放权转为自用。在前文的期末处理中对剩余的碳排放权改变持有意图而出售就是将经营性持有转换为交易性持有的一个特例,而将交易性持有转换为经营性持有时,按转换时的公允价值计入碳经营资产。
借:碳经营资产——碳排放权
营业外支出(差额)
贷:碳经营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
营业外收入(差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五、结论
随着七个交易试点的成立,越来越多的排放主体加入到节能环保行列中来,我国进入碳排放权交易第二阶段后,将建立类似于EU ETS的交易体制,相关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必经之路。本文设想将企业的碳排放权按用途分为经营性持有和交易性持有,经营性持有部分计入无形资产而交易性持有部分作为金融资产,阐述了从初始确认到最终处置这一完整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二阶段下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苑泽明,李元祯.总量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确认与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13(11):8-15.
[2] 沈剑飞,伊静,孙俏.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两阶段下会计核算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15(13):122-124.
[3] 刘会芹.碳排放权分配、确认和计量[J].会计之友,2015(6):65-68.
[4] 张薇,伍中信,王蜜,等.产权保护导向的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14(3):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