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笔者也在这条教学之路上不断尝试,让学生在同一作者不同文本、不同作者相同主题、不同文本同一内容复现的形式中进行群文阅读,旨在让学生在群文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得到收获。
一、同一作者不同文本的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对学生是新的挑战,对教师更是专业素养的提升。如果一开始以为群文阅读的课堂上只有静默地阅读和翻看,那想法必定有失偏颇,“教有千法,读为上策”,如何有效地运用课堂的40分钟时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们体会语文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选择和组合文章的能力,将文章进行筛选、整合,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外联系到生活。关于同一作者不同文本的群文阅读,我选了老舍的文章。在人教版的教材中编者一共选取了老舍先生的七篇文章,数目可观。包括《北京的春节》《养花》《趵突泉》《草原》《林海》《猫》《母鸡》,这些文章有写生物、写风景的,更有写风俗的,既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又体现了语言风格的独特,是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
在上六年级上册《林海》一文时,我把这些文章进行了融合,以同样出自《内蒙风光》的《草原》入题,抓住文本中“绿色”这一意象,为学生们呈现了《风景区》《五月的青岛》《非正式的公园》《济南的冬天》等一组文字,通过反复地朗读,巧妙地把时间交给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感受作者悦人悦己的“乐活”情怀。老舍先生对绿色的喜爱,正源于对生活的挚爱,那种随风灵动的色彩,将在六年级的学生心里留下重彩的一笔,为其在之后的学习中,对老舍文章主旨的把握,埋下伏笔,多一份笃定。
我想,理解作者最好的方法,不过就是让学生在更多的文字对比中感知和升腾。周作人在《儿童的文学》中指出,小学里的正当的文学教育,其中的一个作用是:唤起儿童以前没有的新的兴趣与趣味。老舍语言的通俗易懂与幽默风趣把文学和儿童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老舍语言的诗性之美就可以唤醒儿童对文学新的兴趣和趣味。尝试从“单篇的精读”走向“群文阅读”,需要的就是老师下功夫地发掘和串联。这样,老舍的文章便成了一条光彩熠熠的项链,成为儿童感受生活、认识母语文字之美的开始。
二、不同作者相同主题的群文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组是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中有三篇是写老师的文章,我把这三篇《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第五组里的《最好的老师》,课堂作业本中的阅读材料魏巍的《我的老师》组织起来,主題是“难忘的老师”。在连续的两节课70分钟时间里,让学生完成五篇文章的阅读,并书面完成老师的两个阅读任务:(1)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喜欢的理由是什么?(2)在关于老师的记忆中,相信你也储存了许多珍宝,把你最美的记忆捧出来与大家分享。
上课过程中,老师除了开头布置阅读任务、中途巡视学生阅读情况,教室里很安静,学生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记录、答题,也可以说是两节很清冷的课。课堂教学效果呢?我们来看看学生们的答案吧。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最喜欢王老师,理由是他尊重每一个学生,心中没有“差生”的概念;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最喜欢怀特森老师,理由是他教导学生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关于记忆中的珍宝,学生们或喜欢善良温柔、心灵手巧的赵老师,或喜欢有时严厉有时幽默却又和蔼的王老师,或喜欢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的陈老师,还有学生喜欢会讲冷笑话的孟老师。从学生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看,学生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学生们的语言是稚嫩的,但感情是真挚的。他们用带有诗意的语言写出了记忆中的“珍宝”,那些教给他们真、善、美的老师,永远留在他们记忆的沙滩上。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和运用,只有能够举一反三,方能谈得上理解。”在这样的群文阅读课上,老师没有不停地追问,没有不停地对知识条分缕析,学生怀着对老师的思念,用各自的情怀保留了一种心境,成了一个精神丰盈的独立的个体。
三、不同文本同一内容复现式群文阅读
六年级上册有一篇文学大儒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同为人母,初读之,已顿生感怀,再入文本,不觉泪眼婆娑,学生又有怎样的阅读体会呢?他们会如何感悟和表达?是想说说不出来的伤感,还是不知从何说起的忧戚?群文,给予了我方向。
教学之初,我用心阅读了季老先生的《留德十年》,从中体会心有梦想的作者留德的缘起,追梦途中历经的孤独、战争和思念,《怀念母亲》正是其中的一个篇章,那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恰好在季老先生《赋得永久的悔》中也充分地流露了出来。“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的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这简简单单却充满情感的内心独白,让六年级的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思母之切”,也学会了情感的表达。一个平时淘气好动的男生不能自已地说:“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就只要在母亲的身边就好。”我至今仍然记得那堂课,在石进《一个人的时光》轻音乐的萦绕中,学生们读懂了母爱,读懂了一个游子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挂念和愧疚。
不同文本中的情感复现,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精神内涵,真正理解作者为什么说“一个母爱缺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报终天之恨”。这其中深切的自责和悔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用爱的方式进行心灵的触碰。
从课内的单元整合,以增加阅读的整体性,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以一篇带多篇,确定核心主题的“主题阅读教学”。再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走向更宽广的作者的内心、阅读世界的整本书阅读,这条路我们在旖旎中前行,沿途都是学生们学有所得的笑靥。想到朱永新教授的两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我想群文阅读也因此彰显了它的魅力和意义。
一、同一作者不同文本的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对学生是新的挑战,对教师更是专业素养的提升。如果一开始以为群文阅读的课堂上只有静默地阅读和翻看,那想法必定有失偏颇,“教有千法,读为上策”,如何有效地运用课堂的40分钟时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们体会语文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选择和组合文章的能力,将文章进行筛选、整合,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外联系到生活。关于同一作者不同文本的群文阅读,我选了老舍的文章。在人教版的教材中编者一共选取了老舍先生的七篇文章,数目可观。包括《北京的春节》《养花》《趵突泉》《草原》《林海》《猫》《母鸡》,这些文章有写生物、写风景的,更有写风俗的,既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又体现了语言风格的独特,是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
在上六年级上册《林海》一文时,我把这些文章进行了融合,以同样出自《内蒙风光》的《草原》入题,抓住文本中“绿色”这一意象,为学生们呈现了《风景区》《五月的青岛》《非正式的公园》《济南的冬天》等一组文字,通过反复地朗读,巧妙地把时间交给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感受作者悦人悦己的“乐活”情怀。老舍先生对绿色的喜爱,正源于对生活的挚爱,那种随风灵动的色彩,将在六年级的学生心里留下重彩的一笔,为其在之后的学习中,对老舍文章主旨的把握,埋下伏笔,多一份笃定。
我想,理解作者最好的方法,不过就是让学生在更多的文字对比中感知和升腾。周作人在《儿童的文学》中指出,小学里的正当的文学教育,其中的一个作用是:唤起儿童以前没有的新的兴趣与趣味。老舍语言的通俗易懂与幽默风趣把文学和儿童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老舍语言的诗性之美就可以唤醒儿童对文学新的兴趣和趣味。尝试从“单篇的精读”走向“群文阅读”,需要的就是老师下功夫地发掘和串联。这样,老舍的文章便成了一条光彩熠熠的项链,成为儿童感受生活、认识母语文字之美的开始。
二、不同作者相同主题的群文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组是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中有三篇是写老师的文章,我把这三篇《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第五组里的《最好的老师》,课堂作业本中的阅读材料魏巍的《我的老师》组织起来,主題是“难忘的老师”。在连续的两节课70分钟时间里,让学生完成五篇文章的阅读,并书面完成老师的两个阅读任务:(1)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喜欢的理由是什么?(2)在关于老师的记忆中,相信你也储存了许多珍宝,把你最美的记忆捧出来与大家分享。
上课过程中,老师除了开头布置阅读任务、中途巡视学生阅读情况,教室里很安静,学生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记录、答题,也可以说是两节很清冷的课。课堂教学效果呢?我们来看看学生们的答案吧。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最喜欢王老师,理由是他尊重每一个学生,心中没有“差生”的概念;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最喜欢怀特森老师,理由是他教导学生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关于记忆中的珍宝,学生们或喜欢善良温柔、心灵手巧的赵老师,或喜欢有时严厉有时幽默却又和蔼的王老师,或喜欢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的陈老师,还有学生喜欢会讲冷笑话的孟老师。从学生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看,学生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学生们的语言是稚嫩的,但感情是真挚的。他们用带有诗意的语言写出了记忆中的“珍宝”,那些教给他们真、善、美的老师,永远留在他们记忆的沙滩上。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迁移和运用,只有能够举一反三,方能谈得上理解。”在这样的群文阅读课上,老师没有不停地追问,没有不停地对知识条分缕析,学生怀着对老师的思念,用各自的情怀保留了一种心境,成了一个精神丰盈的独立的个体。
三、不同文本同一内容复现式群文阅读
六年级上册有一篇文学大儒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同为人母,初读之,已顿生感怀,再入文本,不觉泪眼婆娑,学生又有怎样的阅读体会呢?他们会如何感悟和表达?是想说说不出来的伤感,还是不知从何说起的忧戚?群文,给予了我方向。
教学之初,我用心阅读了季老先生的《留德十年》,从中体会心有梦想的作者留德的缘起,追梦途中历经的孤独、战争和思念,《怀念母亲》正是其中的一个篇章,那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恰好在季老先生《赋得永久的悔》中也充分地流露了出来。“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的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这简简单单却充满情感的内心独白,让六年级的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思母之切”,也学会了情感的表达。一个平时淘气好动的男生不能自已地说:“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就只要在母亲的身边就好。”我至今仍然记得那堂课,在石进《一个人的时光》轻音乐的萦绕中,学生们读懂了母爱,读懂了一个游子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挂念和愧疚。
不同文本中的情感复现,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精神内涵,真正理解作者为什么说“一个母爱缺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报终天之恨”。这其中深切的自责和悔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用爱的方式进行心灵的触碰。
从课内的单元整合,以增加阅读的整体性,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以一篇带多篇,确定核心主题的“主题阅读教学”。再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走向更宽广的作者的内心、阅读世界的整本书阅读,这条路我们在旖旎中前行,沿途都是学生们学有所得的笑靥。想到朱永新教授的两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我想群文阅读也因此彰显了它的魅力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