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7日、8日,雷光夏在香港举行了三场音乐会“Summer Lei Summer Live”。8日下午那场是临时加开的。9日,移师澳门。如果从17岁开始创作算起,雷光夏已在音乐的光阴中度过了22年。
7日晚8点15分,香港艺术中心,Agnes b电影院,一群在香港可称之为另类的乐迷挤满了可容纳150人的房间。剪了齐耳短发、戴着眼镜的雷光夏走到舞台中央,坐在她两旁的两位女性音乐人,台湾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陈主惠和钢琴演奏家彭郁文。三件黑衣,就这样轻柔地拉开了黑暗的幕布。
她先唱了一首《情节》,这是1988年创作的歌,然后她告诉大家,2001年,她曾经来香港举行过一场演出,也是在这里。她把2007年这场音乐会的主题定义为“时光倒流旅程之继续”。
6年过去了,歌迷似乎仍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圈子里,而歌手也依然执著地沉迷于小剧场的表演。歌手没有被歌迷遗忘,也没有被热捧,而歌依然在继续——这是台湾乐坛30多年来包容性的一种庆幸。
但有几家唱片公司愿意签一位隔四年或三年才出一张专辑的歌手呢?在漫长的等待中,曾经有谣传:雷光夏已经退出歌坛了。雷光夏从不急于去澄清。
因为从来就没有进入过歌坛,当然也就不存在退出。
但是,她一直被视为女性知性音乐的一缕幽光。
自1995年后,人们隐隐有了这样一阵感觉,在台湾的女性乐坛,唱歌与歌唱渐渐有了一种清晰的界线。划出这条线的人名字叫雷光夏。
1996年侯孝贤电影《南国再见》的原声唱片中,雷光夏以两首清冷的作品《小镇的海》和《老夏天》让人们记住了她。打破时间、空问、角色、剧情的逻辑性,随性地展示深刻记忆自然凝结的那部分,让藏在故事里不为人知的秘密和低语显露出来——这是雷光夏剧场里的恒久主题。
雷光夏是台湾乐坛的一个异数。无论是民歌时代、包装时代,还是独立时代,她从来没有和任何一个时代、一场运动、一种风潮,甚至一场明星荟革的大型音乐有过任何瓜葛。她一直习惯一个人行动。十余年来,雷光夏把创作一直浸泡在一个人的下潜世界里。
和别的歌手不同,她的主职是在台北爱乐电台主持一档古典乐节目《雷光夏的异想世界》。10年的播音旅程中,她的听众见证了台湾乐坛的进化:林强、秀秀、交工乐队、陈珊妮、王雁盟(手风琴)、夏宇愈混乐队……在潮流之外,在人群之外,在现代孤立的坐标上,雷光夏自如且自信的发出了呼声,“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感受与释放,‘创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雷光夏曾经给自己的创作这样注脚,“以虚构为起始,以真实作终结”。她音乐的主题经常是关于“逝世”,一个逝去的世界。她的音乐,和我们之前听过的“歌曲”有着很大的落差。在她的歌词之外,我们发现一些更细微和生动的东西。在西方,我们管这种声音艺术称之为环境氛围音乐。
没有开头,没有发展,也没有结尾,只有过程、片段与细节。这种不张扬的音乐,没有迎合与取悦的居心,是自甘冷场的决定。雷光夏承认,“在台湾做这种音乐的资源是很少的,大家在互相帮助与鼓励。”只有在空无一人的地方,一个人才会回忆起心的结局与梦的延续。
《你静静听》《昨天晚上我梦见你》《我的80年代》《脸颊贴紧月球》《黑暗之光》,在她恍惚的歌声中,那些忽远忽近的场景具有一种共通性:它们不约而同的缺失一层明亮的色调。它们是湿润的,却又一起躲到了现实的幕后。她说,今天,我们总是习惯于忘记那些古老的东西,去记住新的东西。而她一直记得小时候家里住的一间小房子,那些地板踩上去会发出声音。她说要唱一首歌,送给那段记忆,于是有了《发光房子》。作为著名作家兼画家雷骧的女儿,雷光夏继承了对文字与影像的敏感与眷恋。
雷光夏用歌声实现了某种漂移或流浪。在起伏不定的缓缓移动中,她知道可以撞见浮生一梦,也可以窥见奔波的片段。
她还知道,歌声应该是一张网,可以捞起时光中意外遗失掉的一些东西。
因为意外,所以会喜悦;因为遗失,所以还要等待。而浮光掠影般的雷光夏,只能让我们聆听,却不能传唱。
7日晚8点15分,香港艺术中心,Agnes b电影院,一群在香港可称之为另类的乐迷挤满了可容纳150人的房间。剪了齐耳短发、戴着眼镜的雷光夏走到舞台中央,坐在她两旁的两位女性音乐人,台湾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陈主惠和钢琴演奏家彭郁文。三件黑衣,就这样轻柔地拉开了黑暗的幕布。
她先唱了一首《情节》,这是1988年创作的歌,然后她告诉大家,2001年,她曾经来香港举行过一场演出,也是在这里。她把2007年这场音乐会的主题定义为“时光倒流旅程之继续”。
6年过去了,歌迷似乎仍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圈子里,而歌手也依然执著地沉迷于小剧场的表演。歌手没有被歌迷遗忘,也没有被热捧,而歌依然在继续——这是台湾乐坛30多年来包容性的一种庆幸。
但有几家唱片公司愿意签一位隔四年或三年才出一张专辑的歌手呢?在漫长的等待中,曾经有谣传:雷光夏已经退出歌坛了。雷光夏从不急于去澄清。
因为从来就没有进入过歌坛,当然也就不存在退出。
但是,她一直被视为女性知性音乐的一缕幽光。
自1995年后,人们隐隐有了这样一阵感觉,在台湾的女性乐坛,唱歌与歌唱渐渐有了一种清晰的界线。划出这条线的人名字叫雷光夏。
1996年侯孝贤电影《南国再见》的原声唱片中,雷光夏以两首清冷的作品《小镇的海》和《老夏天》让人们记住了她。打破时间、空问、角色、剧情的逻辑性,随性地展示深刻记忆自然凝结的那部分,让藏在故事里不为人知的秘密和低语显露出来——这是雷光夏剧场里的恒久主题。
雷光夏是台湾乐坛的一个异数。无论是民歌时代、包装时代,还是独立时代,她从来没有和任何一个时代、一场运动、一种风潮,甚至一场明星荟革的大型音乐有过任何瓜葛。她一直习惯一个人行动。十余年来,雷光夏把创作一直浸泡在一个人的下潜世界里。
和别的歌手不同,她的主职是在台北爱乐电台主持一档古典乐节目《雷光夏的异想世界》。10年的播音旅程中,她的听众见证了台湾乐坛的进化:林强、秀秀、交工乐队、陈珊妮、王雁盟(手风琴)、夏宇愈混乐队……在潮流之外,在人群之外,在现代孤立的坐标上,雷光夏自如且自信的发出了呼声,“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感受与释放,‘创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雷光夏曾经给自己的创作这样注脚,“以虚构为起始,以真实作终结”。她音乐的主题经常是关于“逝世”,一个逝去的世界。她的音乐,和我们之前听过的“歌曲”有着很大的落差。在她的歌词之外,我们发现一些更细微和生动的东西。在西方,我们管这种声音艺术称之为环境氛围音乐。
没有开头,没有发展,也没有结尾,只有过程、片段与细节。这种不张扬的音乐,没有迎合与取悦的居心,是自甘冷场的决定。雷光夏承认,“在台湾做这种音乐的资源是很少的,大家在互相帮助与鼓励。”只有在空无一人的地方,一个人才会回忆起心的结局与梦的延续。
《你静静听》《昨天晚上我梦见你》《我的80年代》《脸颊贴紧月球》《黑暗之光》,在她恍惚的歌声中,那些忽远忽近的场景具有一种共通性:它们不约而同的缺失一层明亮的色调。它们是湿润的,却又一起躲到了现实的幕后。她说,今天,我们总是习惯于忘记那些古老的东西,去记住新的东西。而她一直记得小时候家里住的一间小房子,那些地板踩上去会发出声音。她说要唱一首歌,送给那段记忆,于是有了《发光房子》。作为著名作家兼画家雷骧的女儿,雷光夏继承了对文字与影像的敏感与眷恋。
雷光夏用歌声实现了某种漂移或流浪。在起伏不定的缓缓移动中,她知道可以撞见浮生一梦,也可以窥见奔波的片段。
她还知道,歌声应该是一张网,可以捞起时光中意外遗失掉的一些东西。
因为意外,所以会喜悦;因为遗失,所以还要等待。而浮光掠影般的雷光夏,只能让我们聆听,却不能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