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宝石(二题) (小小说)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fi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袋宝石
  满玉和肖远从小一块长大,他们是真正的“发小”。
  这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直到高中毕业才正式分开。原因是满玉没考上大学,他也不想再复读,先是回家种地,后来又跟人做起了生意。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肖远大学毕业,回到县城参加了工作,接着就是娶妻生子,建造小窝,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忽一日,满玉到单位来找肖远。他穿戴寒酸,手里提着一个布袋子,很沉重的样子。见面就说:唉,兄弟我走投无路了。
  肖远急忙把他拉到附近的一家小饭店,点菜要酒,不断安抚。
  满玉说,哥们儿做生意被人骗了,现在是一无所有了。
  肖远马上意识到了什么,急忙诉说自己的不易。后来满玉只好说道,肖远你不必害怕,我不是来向你借钱的。我这
  里有一袋宝石,你看你能不能帮我找个买主。
  说着,他打开了布袋子,那里面呈现出来的,是满满一袋条状或块状的鸡血石。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都知道鸡血石是好东西,但是还不懂得它的真正价值。肖远也只是听人说起过鸡血石,这还是第一次看到。他想了想说,这一堆石头,一时去哪里找买主呢。我也不知道谁喜欢这东西呀!
  满玉说,就是因为一时没人要我才来找你的。肖远,这些宝石最少也得值万把块钱,现在我急着用钱,便宜不能让别人占了。你就把它留下吧。
  肖远看着这一袋宝石,若有所思地说,我哪里有钱,你到底想要多少钱呀?
  满玉说,你看着给吧。
  那时候手机还不多见,肖远就去饭店柜台给夫人打了个电话,一会儿,他夫人拿着500块钱来了。肖远说,家里就这些钱了,你别嫌少。我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满玉显然有点失望,但最后还是给他们两口子鞠了一躬,拿上钱走了。
  一晃,又是七八年时间过去了。这期间,世界变化很快。其中一项,就是鸡血石的价格在不断飙升。
  这一天,已经成为单位二把手的肖远正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有人进来找他。抬头一看,竟是满玉。此时的满玉,与当年相比已经鸟枪换炮了,但穿戴依然掩饰不住土气。他大大咧咧地坐到沙发上,粗声粗气地跟肖远说话。
  肖远皱了一下眉头,过去把门关上,然后问,怎么样,这些年你发财了?
  赚了几个小钱吧,满玉说。接着从兜里掏出500元钱放在茶几上,肖远,我今天来找你,是想拿回那袋宝石的,怎么样,还在吧?
  肖远看了看那500块钱,张了张嘴又闭上,沉吟半晌才说,这事你不说我都忘了。那些破石头,我早就扔了啊!那天你走了我就扔了。
  满玉一下子惊跳起来,瞪大眼睛喊,什么,你扔了!我的妈呀,你知道那一袋子上等的宝石,现在值多少钱吗?起码上千万呀!你给扔了,快说,你扔到哪里去了?
  肖远淡淡地说,你让我想想哈,对,就扔到那个小饭店旁边的垃圾桶里了。
  满玉急得拍手跺脚,最后抓起那500元钱装兜里,就往外走,不行,我得去那里找找,看看有啥线索没有。
  满玉凭着记忆,跑到那地方一看,还找个屁!那里早就变成了一片高楼,哪里还有小饭店的影子。满玉急得在那里不断地转圈,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
  事情又过去了两年,鸡血石价格持续暴涨。这时,没当上单位一把手的肖远突然辞职下海,并很快发达起来。据说他在市区买了豪宅,购了豪车,而且把媳妇也换了。
  这时候的满玉,却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境地。他听说了肖远的情况,立刻起了疑心,于是便到市区去找他。但是现在再找肖远,却没有那么容易了。终于查到了他的手机号码,打过去,不是关机,就是不接。满玉没办法,就发短信,直截了当地问,肖远,你现在发财,是不是和我那一袋鸡血石有关?你不能一个人吃独食吧!
  过了几天,肖远给他回了电话,约他在一个叫做“鹿鸣春”的饭店见面。肖远告诉满玉,我发财,靠的是我自己的人脉关系,和你那袋鸡血石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如果你来求我,我可以帮你,但是如果你来耍赖,那我只好对不起你了。
  满玉想了一下,感觉自己确实抓不到对方什么把柄,而且当年人家也确实帮过自己,于是他的话头就软了下来,最后竟然变成恳求了。
  这时候,肖远打开随身带的一个包,从里面拿出一个报纸卷来,递给满玉说,这里面有两块石头,是我当年从你那袋宝石里留下来的,别的都扔了!那次本想给你,可是你……哼!现在我把它还给你,也算对得起你了。以后你就不要再来找我了。
  肖远说完,买了单,开起豪车绝尘而去。
  满玉打开报纸卷,两块条状鸡血石出现在他的眼前:品相很好,至少可以出六副印章料,值不少钱。但他却高兴不起来,内心冰冷沉重,就像眼前这两块石头一样。
  两块宝石
  那一年,李劍和孙浩应邀到鸡血石矿去采访,临走的时候,矿长送给他们两块石头。矿长说,这两块毛石,你们拿去玩下吧。
  说着,递给他们每人一个沉甸甸的袋子。
  那时候,鸡血石的价格还没有上来,懂石头的人也不多。李剑和孙浩当然也不是玩家,所以他们当时也没看看两块石头长啥样。接过来,道完谢,就一起上了车。
  路上没事,他们把袋子打开了。一看之下,李剑的心里就有点不爽。原来他发现,自己拿到的这块石头,远没有孙浩那块漂亮。人家那块石头,红黄相间,石面上还有图案;自己这块,虽然也有一些鸡血样的花纹,但整体看上去灰不溜秋的,毫不起眼。他心里就想,一样是记者,一样来采访,为什么待遇不同呢,难道因为孙浩是日报记者,我是晚报记者?
  李剑和孙浩,虽然不是一家报社的,但是他们的关系一直不错,经常一起外出采访,平日里也经常一起出席社会活动、聚餐,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但是眼前这个话,李剑却说不出口。他唯一的表示,是拿着孙浩那块石头翻过来看,倒过去看,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后来孙浩就看出了端倪,他说,李剑,你喜欢这块石头?   李剑当然不好意思承认,说,一块石头而已,有啥喜欢不喜欢的。后来又说,你的这块,的确比我这块漂亮。
  孙浩一听,立刻把他的袋子拿过去说,那这样吧,咱俩换下不就完了吗。李剑假意谦让了一番,下车时,还是拿着本属于孙浩的那块石头,乐颠颠地回家了。
  过了几天,李剑把这块石头上了油,打上石蜡,摆到了办公桌上,谁见谁夸。这块石头,让李剑颇为得意了几年。
  不知怎么,忽然就兴起了石头热。到李剑办公室来的人,开始不从审美的角度欣赏他的石头,现在拿经济的眼光来审视了。有懂点石头的人说,你这块石头呀,看着漂亮,其实是一块彩石,是值不了几个钱的。
  李剑一下子就想到了他跟孙浩交换的那块石头,哎呀,那块石头是不是鸡血石呢,如果是,那自己可是吃了大亏了。一连几天,李剑都没有睡好觉。
  这一天,因为采访他们又凑到了一起。休息时,李剑装作很随意地问,哎,哥们,那年我们去鸡血石矿拿回的那块石头,你还留着吧。
  孙浩想了想说,应该还在吧,不过忘了放哪里了。
  李剑“哦”了一声,就知道孙浩根本不了解现在的石头行情。第二天,他來到孙浩家串门,进了书房说,哎呀,你的写字台上应该摆一块石头呀。
  孙浩说,摆什么石头,上次那块石头能摆出来?
  李剑立刻说,可以摆你跟我换的那块啊,我现在就去给你拿来!说完就飞一般出去了,没一会就抱着那块石头回来了。他把彩石往孙浩的写字台上一放,还真别说,满室生辉。
  孙浩就说,哎呀,这怎么好意思,我这不成了夺人之爱吗。
  李剑说,咱俩谁跟谁呀,再说这块石头本来就是你的嘛。说着,眼睛就四处撒目。
  孙浩忽然想起什么,说,对了,那我把你那块石头还给你吧。说着,他就开始翻箱倒柜地找,最后终于在床底下把那块落满灰尘的石头找出来了。李剑拿上,一溜烟回家,又冲又洗,然后抱着它来到一家宝石店,请老板帮忙鉴定。
  那个老板,不知道是二把刀还是另有图谋,在反复看了这块石头后说,你这石头貌似鸡血石,但是鸡血太少,不值什么钱的。
  李剑听了心中一沉,又拿出那张彩石的照片给他看,那个老板便说,嗯,这块石头嘛,还是值几个钱的,起码比你这块强。
  李剑一听,犹如五雷轰顶,肠子一时都悔青了。接着他就开始怀疑,孙浩给他的这块石头,不是当初的那块,也许被他调包了吧。想想又不像,心中十分纠结。
  又过了几年,石头热更甚,包括彩石、冻石的价格也在疯长。这一天,李剑硬起头皮给孙浩打了个电话,他说,哥们,咱俩的石头怕是还要换回来。最近市里要办个奇石展,我想拿它去参加一下。
  李剑大度地说,那你就过来取吧。
  于是,李剑就抱着那块不值钱的石头上门,把他的彩石又换回来了。临走,孙浩半开玩笑地说,哥们你可想好了,这回可不能再换了哈。
  没过几天,李剑就以几万元的价格,卖掉了那块彩石,心中颇为得意。
  又过两年,石头热愈加如火如荼。礼拜天,李剑到一家宝石店里溜达,忽见柜台里摆着的一块石头颇为眼熟,近前细看,这不就是他跟孙浩换来换去的那块石头吗?再看标价,他吓了一跳:300万元。他急问服务员,你这块石头,怎么会值这么多钱?
  服务员说,这块石头,是鸡血石中的上品,是我们老板在民间发现的。人家不卖,我们老板出了大价钱。不信你看,这切开的部分鸡血多好。
  服务员说着把石头转过来,果然后面有个切面,血色艳丽,分布均匀,光彩夺目。服务员继续说:先生你如果有意,就抓紧买,它的价格肯定还会上涨的。
  李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商店的,他觉得头昏脑涨,浑身冰凉。后来他走到一个僻静处,呆呆地坐着,一连扇了自己十几个耳光。
其他文献
四面体的四个面朝向不同,即每个人的叙事指向性不同。四面体有着一个六个中垂面共点,这个点是四面体外接球的中心,也是整个故事矛盾旋涡的中心。每个四面体都有唯一的外接球,指代唯一的真相。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所看见的光景自然也就不一样。  《安徒生四面体》采用了四个人不同的回忆谈叙述同一件事,他们的叙述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矛盾,构建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单独来看,他们的话都可
期刊
作者简介:吴帆,70后,海南海口人,公务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海南省作协会员、海口市作协副秘书长。中学开始发表作品,曾获全国大中专院校诗歌大赛二等奖,有作品被选入多种儿童文学选本,己出版儿童诗集《长翅膀的房子》等。  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开始要求写作文。我爸爸在村里小学当老师,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能读到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已经算是有文化的人了。他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抠出一点钱,给我订了一份《小学生》
期刊
1  我说的狐狸精不是你们想象中的狐狸精。你们想象中的狐狸精一眼就能看出来。我说的狐狸精,你看很多眼都看不出来。你怎么看她都像大家闺秀,像一朵纯洁无比的白莲花。  但我能看透她们,她们无非就是一只环保袋,无非就是能装。只要我手持照妖镜,晃一下就能让她们现出原形。  2  好吧,现在,我们开车出去兜一圈,最好的去处就是夜店,不是去喝酒,而是顺着店门前那条路滑过去,看看有没有狐狸精。  哎,慢点,有个
期刊
一  阿令家门口有个废品厂,大门朝内敞开着,像呕吐的人闭不上的嘴。  废品厂收纸箱,主要是收玻璃。大卡车每次运玻璃进来,喝醉酒一般,磕磕碰碰从门口漏了一路。阿令每次骑车路过时都要很小心,怕碾上某块锋利的碎片——虽然一次也没有轧到。那些碎玻璃似乎已经融入了水泥地,变成了表面平滑的凹凸。  今天放学回家的时候,阿令没有担心这个问题了。她在想怎么和爸爸开口说那件事,大中午的阳光很强,玻璃渣子在地面上闪着
期刊
作者简介:鲜维,四川巴中人,教师。巴中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 《巴中晚报》 《巴中文学》 《河埠头》 等文学刊物。  一块石头  站在一队梁上的堰塘埂子往下望,中午的太阳很亮,照在凌乱的片石上,晃得人眼睛生疼。这是从山的身上硬刨出来的一条路,炸碎的石块尖锐地朝着天,混乱地摆放着,这儿几块堆在一起,那儿一个坑。大大小小的石头歪歪斜斜,从山顶铺到山脚。  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新开出来的路。那些在山的身
期刊
作者简介:兰浅,本名范明,女,湖北武汉人,现居深圳。曾出版诗集 《多少日子淡成了浅蓝》 《听雨集》,散文随笔集《休息日》。有散文、诗歌作品发表于 《文艺报》 《芳草》 《诗歌月刊》 《汉诗》 《朔方》 《海燕》 《雪莲》 《飞天》 《特区文学》 等刊物及收录多个选本。  赤河是一条静静的河  赤河是一条静静的河  微微的细波被风吹起  像是要说话  那一弯流淌的情思  是不是来自望鹏山  它缓缓流
期刊
作者简介:尹光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过记者,现在某银行供职。  那年,一天上午,秋日的阳光从医院的窗户照进来。我在产房外等待泰儿出生。  我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一扫往日的焦急,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沉静。也许是长时间地活在期待之中,当幸福真的降临,整个人一下子懵了。稍许,便觉得这家医院变得如此这般美好!  泰儿生来非常瘦弱。有时看着,竟觉得心酸起来。妈妈常常搂抱着泰儿,下巴轻轻地摩着他的头发,脸上
期刊
作者简介:李霞,山东诸城人。作品散见于 《散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广州文艺》 《滇池》 《文学港》 《青海湖》 《福建文学》《青岛文学》 《散文诗世界》 《新国风诗刊》 《中国教师报》 等报刊。  一  邻座。上去火车找到座位号,正要把沉重的双肩包托举到行李架去,他恰好忙完转身给了我帮助,快速轻松做好了搁置事宜。这是自己所期盼的帮助。事后,我更愿意相信这种热情来自一个人好客的品性,而不仅仅出
期刊
2020年1月2日从北京回到海口,本计划春节去三亚过,5月去非洲游,不想遭遇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只好憋在陋室,以不出门为抗击疫情作贡献。直到9月4日,有幸参加文学期刊《椰城》杂志中国行的第二站活动,才有了脱离苦海的感觉,可以放飞自我了。  《椰城》杂志中国行第二站设定在茅台。对于国人来讲,说茅台,想起的是酒,就跟说中华,想起的是烟一样,说龙井,想起的是茶一样。其实茅台是个地名,也是个古镇。此镇隶属
期刊
初见仁怀  多彩贵州,印象仁怀。  有幸参加本次“《椰城》杂志中国行——走进贵州茅台邹旺酒业”的文学活动。  抵达仁怀高速收费站时,已夜幕降临。车辆渐多,贵州的九月,透过车窗吹进的风少了些燥热,还夹杂着一种像醋一样酸酸的气味,原来是发酵的酒糟味。下塌的颐嘉酒店位于玉液中路,灯火通明,熙熙攘攘的街道,车辆通行缓慢,初来乍到,一切都很新鲜。  一路舟车劳顿,大伙已是饥肠辘辘,空气中的酒糟味被城市中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