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惯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潜能,一种行为,一种资本。它伴随一个人的始终,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其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会使其受益匪浅。但良好的习惯养成并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它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良好习惯;教学方法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在初始阶段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养成的一种正确学习行为意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素质,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潜移默化地形成的一种自动自发的意识行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更耐心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人生积聚更大的力量。
一、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其思考分不开的,只有勤于思考,开动脑筋,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作为教师,我们要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与提问中逐渐甩掉头脑中的惰性因子。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知识内容时,在学生理解各种图形的形状后,教师应继续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运用这些图形搭建又高又稳的积木塔?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有怎样的不同?观察教室,你发现教室里的门、窗是什么图形?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这些图形呢?通过提问,课堂上思维敏锐的学生就会纷纷举起手,但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思考,就愿意写答案,这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意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出答案。这样,就可以强制那些不愿意思考的学生积极思考。如此,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就会被逐渐调动起来。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知欲。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这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重要保证。只有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对于自我约束力差的小学生来讲,只有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才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长期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让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比如,通过深入浅出的提问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一边听同学的回答,一边思考并完善自己的思路,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这个问题让自己来回答的话,自己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回答,通过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分类与整理》内容时,这节的内容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容易溜号走神,学习的效率也不高。基于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一些动态图片,将小学生喜欢的动漫形象融入其中。学生的兴趣瞬间被激发了起来,积极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有效地保证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习惯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需要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比如,提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印有人民币图案的卡片,提出问题,检验学生是否认识人民币,当教师发现学生几乎全部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使用人民币。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超市的情境,让学生拿着虚拟人民币选购商品,然后计算自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使用人民币,还复习了加减法的内容。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语文知识有限,所以,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读不明白题目或者马虎大意的情况。基于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在计算应用题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二步法”。第一步梳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提出题目要求。第二步掌握题目中的数量变化,分析其中的关系。例如,计算:“明明有18个苹果,西西有12个苹果,问明明和西西同时拿出4个苹果,他们还剩下多少个苹果?”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二步计算法,第一步,分别列出明明和西西的苹果数量,结果是问还剩下多少个,这明显是减法;第二步,数量变化是在明明18个苹果的基础上拿出4个,就是18-4=14个,西西是在12个基础上拿出4个,就是12-4=8个。教师引导学生分二步进行计算,能够有效减少学生马虎大意和审题不细的问题,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在日常的生活中便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进而培养出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饶英.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活动课程设计--以成都市群星美术学校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2.1-65.
[2]范文.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1-50.
关键词:小学数学;良好习惯;教学方法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在初始阶段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养成的一种正确学习行为意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素质,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潜移默化地形成的一种自动自发的意识行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更耐心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人生积聚更大的力量。
一、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其思考分不开的,只有勤于思考,开动脑筋,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作为教师,我们要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与提问中逐渐甩掉头脑中的惰性因子。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知识内容时,在学生理解各种图形的形状后,教师应继续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运用这些图形搭建又高又稳的积木塔?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有怎样的不同?观察教室,你发现教室里的门、窗是什么图形?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这些图形呢?通过提问,课堂上思维敏锐的学生就会纷纷举起手,但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思考,就愿意写答案,这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意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出答案。这样,就可以强制那些不愿意思考的学生积极思考。如此,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就会被逐渐调动起来。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知欲。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这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重要保证。只有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对于自我约束力差的小学生来讲,只有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才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长期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让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比如,通过深入浅出的提问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一边听同学的回答,一边思考并完善自己的思路,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这个问题让自己来回答的话,自己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回答,通过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分类与整理》内容时,这节的内容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容易溜号走神,学习的效率也不高。基于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一些动态图片,将小学生喜欢的动漫形象融入其中。学生的兴趣瞬间被激发了起来,积极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有效地保证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习惯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需要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比如,提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印有人民币图案的卡片,提出问题,检验学生是否认识人民币,当教师发现学生几乎全部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使用人民币。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超市的情境,让学生拿着虚拟人民币选购商品,然后计算自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使用人民币,还复习了加减法的内容。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语文知识有限,所以,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读不明白题目或者马虎大意的情况。基于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在计算应用题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二步法”。第一步梳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提出题目要求。第二步掌握题目中的数量变化,分析其中的关系。例如,计算:“明明有18个苹果,西西有12个苹果,问明明和西西同时拿出4个苹果,他们还剩下多少个苹果?”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二步计算法,第一步,分别列出明明和西西的苹果数量,结果是问还剩下多少个,这明显是减法;第二步,数量变化是在明明18个苹果的基础上拿出4个,就是18-4=14个,西西是在12个基础上拿出4个,就是12-4=8个。教师引导学生分二步进行计算,能够有效减少学生马虎大意和审题不细的问题,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在日常的生活中便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进而培养出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饶英.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活动课程设计--以成都市群星美术学校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2.1-65.
[2]范文.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