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到群艺馆,社会角色变了,发现群众文化的天地无比广阔,世界太精彩了”
他能演戏,擅唱歌,会导演,懂创作,演过小品,拍过影视, 更曾编、导、演过舞蹈。更“神”的是,他但凡参赛,都能获奖。
“那些港台明星‘三栖’好像就不得了了,你数数我有多少‘栖’?”坐在略显逼仄的梧州群艺馆馆长办公室里,吴家俊幽默且恬然。
从事群众文化事业和舞台艺术30多年,尽管荣誉等身、成就斐然,他却开玩笑似的说:“其实,我真正还是喜欢体育多一点。从小学六年级就是校篮球队队员,一直打到现在。”
没有选择的选择
1976年,知青返城。20岁的吴家俊结束了2年多的农村生活,被分配到梧州市粤剧团工作。但他当时最想去的地方是企业、工厂。“过去说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我们这代人是比较信那个的。”他笑着说。
其实,不想进粤剧团还有更深的顾虑。虽然吴家俊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直是文艺骨干,但属于业余爱好,并没有经过系统、扎实的专业训练。而且,他喜欢的是唱歌,不是粤剧。更何况,“搞文艺的一般从十三到十五六岁练童子功,这个年龄到专业团体最好,但是我们错过了,到乡下去了。入剧团时我已经二十岁,发育成熟了,骨头都硬了,基本功就很难打了。”
但是,他想退出的想法刚一提出便被驳回。因为,无论当学生还是知青,吴家俊都是不可或缺的文艺骨干。甚至,连下乡当知青被分到郊区,都是由组织上特意安排,以便随时抽调演出。粤剧团更是“盯”了他许久,岂会说放就放!
身处那个时代,他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随遇而安。到剧团后,外表英俊、音色出众的吴家俊立时成为剧团的重点培养对象。尽管没有童子功,但好在悟性高。“因为我读过高中,所以领会得快,老师教起来不费劲,一点就通。”天分毕竟不能弥补一切,吴家俊深知这个道理。勤奋,是他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早中晚,一天三练,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短短两年,吴家俊便从一个粤剧的门外汉变成主角。他至今记得,“扮小生、演主角的第一部戏,是从黄梅戏移植过来的粤剧《女驸马》。”他唱:“贤妹赠我玉麒麟,见此物犹如见吾妹亲人……”
这部戏更像是一场难以烛照现实的梦,个中滋味只有吴家俊自己知晓。就在刚入团时,吴家俊获得了一个保送到广西艺术学院读大学的机会,却被团领导以“该同志为重点培养对象”为借口拒不放人,使他与大学失之交臂,成为终生遗憾。
如同一个隐喻,虽然在现实中与大学无缘,但在吴家俊担纲主角的古装戏里,他扮演的角色却大都是“金榜题名状元郎”。这无形中也激励着吴家俊,追求在艺术道路上争当“状元”。
幸福来得很快。1983年,他担纲的现代剧《刺桐花》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展演获得了二等奖。这是吴家俊平生第一次捧得大奖,也让他体验到了“金榜题名”般的喜悦,“当时,《广西文艺》的第三版就是我的大头像”。
一朝成名天下知。1984年,广州青年粤剧团向吴家俊伸出了橄榄枝。国际大都市、粤剧表演艺术中心、可以无限想象的未来……这些不言而喻的诱惑却被吴家俊以一个简简单单的理由拒之门外——“我女儿太小了”。
群艺馆升起的“多栖”明星
1984年底,在粤剧团正如日中天,并且在刚刚结束的梧州第一届艺术节上大放异彩的吴家俊,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坚决要求调离。至于原因,他不愿提及。
1985年元月,吴家俊被调到群众艺术馆,开始了他在群文之路上的长途跋涉。
“改行”了的吴家俊,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在业务上的短板: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不甘人后的他毫不犹豫地报读函授大学,一边进修学习,一边排练演出。
机会喜欢垂青有准备的人。1986年3月,全国第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启动,各地市要派出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三名代表参赛,吴家俊参加了业余组通俗唱法比赛。
他唱的是粤语歌曲《火烧圆明园》,一曲打动评委。“我一站出去,舞台感觉就出来了,明星范儿十足,其他选手没法比。”此情此景让吴家俊自豪至今。
自治区选拔赛有八十多人参加,最后只留下十名,吴家俊顺利晋级“十佳歌手”。
也是在1986年,吴家俊和同事曾群莲编排的舞蹈《渔歌唱晚》参加自治区音乐、舞蹈调演,获创作一等奖。这一年,吴家俊恰好30岁。“人说,三十而立,我那一年还真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他颇为感慨地说。
难以置信的是,吴家俊的舞蹈功底竟然来自于读初中时的暑期培训班,只练了一个半月,而且那段时间他也只会跳《白毛女》里的大春哥。巧合的是,当年和他一起跳喜儿的舞伴,就是后来一起创作《渔歌唱晚》的曾群莲。
凭借着堪称“惊艳”的表现,调入还不到两年的吴家俊,在人才济济的群艺馆犹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实至名归,他也逐渐成为大家公认的“获奖专业户”。群星闪耀的群文战线,有此称谓的不少。但吴家俊不同,他跨界获奖的领域实在太多了:优秀演员奖、创作奖、导演奖、辅导奖、组织奖……
“人都是这样,永远不满足的。”他这样评价当年的自己。
但他还是喜欢挑战。1994年9月,梧州电视台第一部电视音乐艺术片《花山寻梦》开机拍摄,吴家俊担纲主角,从主人公16岁演到70岁,年龄跨度大,表演难度高,但他顺利完成,很少NG。这部片子在中央电视台播映后,观众对吴家俊精湛的演技颇多赞誉。旧事重提,他笑着说:“那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当时演技还可以,但你现在要我演就不是那个水平了。”
获奖节目不胜枚举,但最难忘的演出,恐怕要算《夜了天》。这是一首梧州群艺馆的原创作品,由陈汉泉作词,刘艾、曾铿然作曲,吴家俊和另一位“获奖专业户”梁美云合唱,不折不扣的“全明星”阵容。参加的是1996年的“群星奖”——这是广西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并最终获得创作、演出双金奖。
“歌曲的旋律很美,舞台处理手法又好,所以很成功。”16年后,他用诗意的语言对记者描述当时演出的情景,宛如昨日。“静谧的夜色下,明月当空,一根布满鲜花的藤条飘来荡去,音乐响起,一男一女两名演员在舞台中间荡着秋千唱啊跳啊。我先在内场里唱,‘夜,夜,夜了天……’边唱边走向舞台中央;然后女声唱,也走到舞台中央,我们再一起合唱……彼此一对一答,那种渲染出来的意境太美了,台下的掌声潮水一般。” 吴家俊萌生退意离开舞台,是在2003年,他47岁,已近知天命之年。那年,群艺馆为参加第三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集中金牌力量创作了表演唱《上茶楼》,力邀吴家俊和梁美云演唱。“我说我都47岁了,你们还让我上场?他们说:‘看上去不像的’。”
不出所料,这次参赛又拿到了奖项——自治区金奖、全国铜奖。但吴家俊此时决心已定,“足球运动员说最后一场是‘挂靴’,我说这次比赛后就‘挂麦克风’了。”
自此,他再没登上过比赛舞台。但是,每逢下基层、到农村、进社区举行公益表演,他从不拒绝。
“群众文化的天地太广阔了”
岁月留痕,从事群众文化事业27年,吴家俊已不复“当年翩翩少年郎”。但他觉得,此生有憾无悔,值得!
“1976年到85年,我在剧团里做演员,只要台下练好功,台上演好戏,就是生活的全部,太单调了。一到群艺馆,社会角色变了,发现群众文化的天地太广阔,世界太精彩了。”他略显激动地说:“为什么这么说?作为一名群文干部,组织辅导是我们首要的工作,这让我们结识了太多的朋友,哪一条战线、哪个系统、哪个单位我们没去过?整个梧州市几乎我们都到过,1988年我去广东舞蹈学校,5天学10个舞蹈,学完回来教,什么概念啊?激情燃烧的岁月!”
2004年7月,众望所归的吴家俊被任命为馆长。这在别人看来值得庆贺的事情,于他却似千斤重负。
他跑去找上级领导,说:“您还是别让我干了。”领导听了也生气:“组织程序都走完了,岂能说不干就不干!”
吴家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不愿当官”是他对艺术自由的向往,不愿受束缚,而非力有不逮。尽管心中勉勉强强,但他抓工作却不含糊。
策划、组织全市性大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当时,梧州市群众文艺的重头戏,是“璀璨广场”群众文化活动。
作为这项活动的策划、组织者之一,吴家俊有更大的抱负,他相信,方兴未艾的“璀璨广场”文化活动有潜力被打造成梧州乃至全区甚至全国群众文化的著名品牌。从年初的整体策划部署安排,到年中的各次实施和各场演出,再到年终的总结颁奖,他事无巨细,呕心沥血。十年来,每年数十场的群众文艺展演,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如今,“璀璨广场”不仅成为绿城水都梧州的一道文化风景,而且在自治区也有了一定影响。
吴家俊当馆长后面临的一大难题,是人才队伍结构老化、青黄不接。为解决这个问题,在他主导下,群艺馆近年来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多名,充实了群文队伍。同时强化培训,近年开办多期文化馆站培训班,使基层群文队伍的业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同事们都知道,吴家俊虽然谦和随性,但对于艺术创作却精益求精,标准极高。几年来,他强调树立精品意识,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创作,奖励表演和辅导,使拥有辉煌历史的梧州市群艺馆渐有复兴之势。今年,该馆在传统粤剧基础上经重新创作、改编而成的歌舞剧《女·驸马》演出后大获成功。
记者问他,该剧的创作初衷是否与他未圆的大学梦有关。他笑得很开心,坦率地说:“是。”
责任编辑 张小华
他能演戏,擅唱歌,会导演,懂创作,演过小品,拍过影视, 更曾编、导、演过舞蹈。更“神”的是,他但凡参赛,都能获奖。
“那些港台明星‘三栖’好像就不得了了,你数数我有多少‘栖’?”坐在略显逼仄的梧州群艺馆馆长办公室里,吴家俊幽默且恬然。
从事群众文化事业和舞台艺术30多年,尽管荣誉等身、成就斐然,他却开玩笑似的说:“其实,我真正还是喜欢体育多一点。从小学六年级就是校篮球队队员,一直打到现在。”
没有选择的选择
1976年,知青返城。20岁的吴家俊结束了2年多的农村生活,被分配到梧州市粤剧团工作。但他当时最想去的地方是企业、工厂。“过去说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我们这代人是比较信那个的。”他笑着说。
其实,不想进粤剧团还有更深的顾虑。虽然吴家俊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直是文艺骨干,但属于业余爱好,并没有经过系统、扎实的专业训练。而且,他喜欢的是唱歌,不是粤剧。更何况,“搞文艺的一般从十三到十五六岁练童子功,这个年龄到专业团体最好,但是我们错过了,到乡下去了。入剧团时我已经二十岁,发育成熟了,骨头都硬了,基本功就很难打了。”
但是,他想退出的想法刚一提出便被驳回。因为,无论当学生还是知青,吴家俊都是不可或缺的文艺骨干。甚至,连下乡当知青被分到郊区,都是由组织上特意安排,以便随时抽调演出。粤剧团更是“盯”了他许久,岂会说放就放!
身处那个时代,他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随遇而安。到剧团后,外表英俊、音色出众的吴家俊立时成为剧团的重点培养对象。尽管没有童子功,但好在悟性高。“因为我读过高中,所以领会得快,老师教起来不费劲,一点就通。”天分毕竟不能弥补一切,吴家俊深知这个道理。勤奋,是他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早中晚,一天三练,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短短两年,吴家俊便从一个粤剧的门外汉变成主角。他至今记得,“扮小生、演主角的第一部戏,是从黄梅戏移植过来的粤剧《女驸马》。”他唱:“贤妹赠我玉麒麟,见此物犹如见吾妹亲人……”
这部戏更像是一场难以烛照现实的梦,个中滋味只有吴家俊自己知晓。就在刚入团时,吴家俊获得了一个保送到广西艺术学院读大学的机会,却被团领导以“该同志为重点培养对象”为借口拒不放人,使他与大学失之交臂,成为终生遗憾。
如同一个隐喻,虽然在现实中与大学无缘,但在吴家俊担纲主角的古装戏里,他扮演的角色却大都是“金榜题名状元郎”。这无形中也激励着吴家俊,追求在艺术道路上争当“状元”。
幸福来得很快。1983年,他担纲的现代剧《刺桐花》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展演获得了二等奖。这是吴家俊平生第一次捧得大奖,也让他体验到了“金榜题名”般的喜悦,“当时,《广西文艺》的第三版就是我的大头像”。
一朝成名天下知。1984年,广州青年粤剧团向吴家俊伸出了橄榄枝。国际大都市、粤剧表演艺术中心、可以无限想象的未来……这些不言而喻的诱惑却被吴家俊以一个简简单单的理由拒之门外——“我女儿太小了”。
群艺馆升起的“多栖”明星
1984年底,在粤剧团正如日中天,并且在刚刚结束的梧州第一届艺术节上大放异彩的吴家俊,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坚决要求调离。至于原因,他不愿提及。
1985年元月,吴家俊被调到群众艺术馆,开始了他在群文之路上的长途跋涉。
“改行”了的吴家俊,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在业务上的短板: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不甘人后的他毫不犹豫地报读函授大学,一边进修学习,一边排练演出。
机会喜欢垂青有准备的人。1986年3月,全国第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启动,各地市要派出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三名代表参赛,吴家俊参加了业余组通俗唱法比赛。
他唱的是粤语歌曲《火烧圆明园》,一曲打动评委。“我一站出去,舞台感觉就出来了,明星范儿十足,其他选手没法比。”此情此景让吴家俊自豪至今。
自治区选拔赛有八十多人参加,最后只留下十名,吴家俊顺利晋级“十佳歌手”。
也是在1986年,吴家俊和同事曾群莲编排的舞蹈《渔歌唱晚》参加自治区音乐、舞蹈调演,获创作一等奖。这一年,吴家俊恰好30岁。“人说,三十而立,我那一年还真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他颇为感慨地说。
难以置信的是,吴家俊的舞蹈功底竟然来自于读初中时的暑期培训班,只练了一个半月,而且那段时间他也只会跳《白毛女》里的大春哥。巧合的是,当年和他一起跳喜儿的舞伴,就是后来一起创作《渔歌唱晚》的曾群莲。
凭借着堪称“惊艳”的表现,调入还不到两年的吴家俊,在人才济济的群艺馆犹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实至名归,他也逐渐成为大家公认的“获奖专业户”。群星闪耀的群文战线,有此称谓的不少。但吴家俊不同,他跨界获奖的领域实在太多了:优秀演员奖、创作奖、导演奖、辅导奖、组织奖……
“人都是这样,永远不满足的。”他这样评价当年的自己。
但他还是喜欢挑战。1994年9月,梧州电视台第一部电视音乐艺术片《花山寻梦》开机拍摄,吴家俊担纲主角,从主人公16岁演到70岁,年龄跨度大,表演难度高,但他顺利完成,很少NG。这部片子在中央电视台播映后,观众对吴家俊精湛的演技颇多赞誉。旧事重提,他笑着说:“那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当时演技还可以,但你现在要我演就不是那个水平了。”
获奖节目不胜枚举,但最难忘的演出,恐怕要算《夜了天》。这是一首梧州群艺馆的原创作品,由陈汉泉作词,刘艾、曾铿然作曲,吴家俊和另一位“获奖专业户”梁美云合唱,不折不扣的“全明星”阵容。参加的是1996年的“群星奖”——这是广西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并最终获得创作、演出双金奖。
“歌曲的旋律很美,舞台处理手法又好,所以很成功。”16年后,他用诗意的语言对记者描述当时演出的情景,宛如昨日。“静谧的夜色下,明月当空,一根布满鲜花的藤条飘来荡去,音乐响起,一男一女两名演员在舞台中间荡着秋千唱啊跳啊。我先在内场里唱,‘夜,夜,夜了天……’边唱边走向舞台中央;然后女声唱,也走到舞台中央,我们再一起合唱……彼此一对一答,那种渲染出来的意境太美了,台下的掌声潮水一般。” 吴家俊萌生退意离开舞台,是在2003年,他47岁,已近知天命之年。那年,群艺馆为参加第三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集中金牌力量创作了表演唱《上茶楼》,力邀吴家俊和梁美云演唱。“我说我都47岁了,你们还让我上场?他们说:‘看上去不像的’。”
不出所料,这次参赛又拿到了奖项——自治区金奖、全国铜奖。但吴家俊此时决心已定,“足球运动员说最后一场是‘挂靴’,我说这次比赛后就‘挂麦克风’了。”
自此,他再没登上过比赛舞台。但是,每逢下基层、到农村、进社区举行公益表演,他从不拒绝。
“群众文化的天地太广阔了”
岁月留痕,从事群众文化事业27年,吴家俊已不复“当年翩翩少年郎”。但他觉得,此生有憾无悔,值得!
“1976年到85年,我在剧团里做演员,只要台下练好功,台上演好戏,就是生活的全部,太单调了。一到群艺馆,社会角色变了,发现群众文化的天地太广阔,世界太精彩了。”他略显激动地说:“为什么这么说?作为一名群文干部,组织辅导是我们首要的工作,这让我们结识了太多的朋友,哪一条战线、哪个系统、哪个单位我们没去过?整个梧州市几乎我们都到过,1988年我去广东舞蹈学校,5天学10个舞蹈,学完回来教,什么概念啊?激情燃烧的岁月!”
2004年7月,众望所归的吴家俊被任命为馆长。这在别人看来值得庆贺的事情,于他却似千斤重负。
他跑去找上级领导,说:“您还是别让我干了。”领导听了也生气:“组织程序都走完了,岂能说不干就不干!”
吴家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不愿当官”是他对艺术自由的向往,不愿受束缚,而非力有不逮。尽管心中勉勉强强,但他抓工作却不含糊。
策划、组织全市性大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当时,梧州市群众文艺的重头戏,是“璀璨广场”群众文化活动。
作为这项活动的策划、组织者之一,吴家俊有更大的抱负,他相信,方兴未艾的“璀璨广场”文化活动有潜力被打造成梧州乃至全区甚至全国群众文化的著名品牌。从年初的整体策划部署安排,到年中的各次实施和各场演出,再到年终的总结颁奖,他事无巨细,呕心沥血。十年来,每年数十场的群众文艺展演,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如今,“璀璨广场”不仅成为绿城水都梧州的一道文化风景,而且在自治区也有了一定影响。
吴家俊当馆长后面临的一大难题,是人才队伍结构老化、青黄不接。为解决这个问题,在他主导下,群艺馆近年来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多名,充实了群文队伍。同时强化培训,近年开办多期文化馆站培训班,使基层群文队伍的业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同事们都知道,吴家俊虽然谦和随性,但对于艺术创作却精益求精,标准极高。几年来,他强调树立精品意识,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创作,奖励表演和辅导,使拥有辉煌历史的梧州市群艺馆渐有复兴之势。今年,该馆在传统粤剧基础上经重新创作、改编而成的歌舞剧《女·驸马》演出后大获成功。
记者问他,该剧的创作初衷是否与他未圆的大学梦有关。他笑得很开心,坦率地说:“是。”
责任编辑 张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