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股骨反转子骨折采用近端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股骨反转子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和近端髓内钉(PFN)两种术式治疗,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PFN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失血量效果优于LCP组,平均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情况均优于L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术中出血量较少,所用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近端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股骨反转子间骨折
近年来,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好发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主要因肢体不灵活,骨质疏松,当下肢扭转发生大转子直接触地或跌倒致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股骨反转子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和近端髓内钉(PFN)两种术式治疗,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50-79岁,平均71.5岁。23例为左侧,38例为右侧;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17例,跌倒33例,坠落伤1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伤后至入院就诊时间为4h-6d,平均2.5d。其中合并胸外伤5例,糖尿病8例,颅脑外伤4例,高血压4例,腰椎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均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实施,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嘱患者在骨科牵引床上取仰卧位,对患肢牵引呈满意骨折复位。在术后常规止痛、抗感染和消肿,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主动功能锻炼。
1.2.1PFN组 切口为6cm,由大粗隆顶点向近端皮肤直切,并将臂大肌筋膜切开,臀中肌肌纤维部分钝性分开,在股骨大粗隆顶点偏向内缘处触及找到转子窝,沿大粗隆顶点用弯锥顺行至转子窝,凿穿此部位骨皮质,将球形导针放入,直接沿股骨中心在透视下扩髓,将相应大小的髓钉针在扩髓后放入,将近端髓内钉用手连接器插入至髓腔。若骨折端未呈理想复位,可行纵切口5-8cm在粗隆下,复位在直视下进行,透视满意后,经套管和定位器在大粗隆下缘打入导针2枚,通过骨颈进入到股骨头内,透视检查呈满意效果后,用近端拉力螺钉经导向器拧入至股骨头关节面下1cm,现将防旋螺钉探入,使大粗隆顶点与拉力螺钉和防旋螺钉末端在一条直线上,依此方法拧入远端效锁螺钉2枚。
1.2.2LCP组:纵行切口12-15cm,取外侧从大转子下实施,切开股外侧肌和阔筋膜肌,将大转子下及外侧暴露,先将钢板用1枚普通螺钉单皮质固定,后用3枚导针打入近端。透视下位置满意后,拧入自攻锁定钉,后固定骨折远端。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PFN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失血量效果优于LCP组,平均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情况均优于L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术量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住院时间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结果 [n,(%)]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两组骨折愈合结果比较(n)
3讨论
股骨反转子骨折为临床特殊的骨折类型,在机械力学与解剖结构上都具有独特性,与其它转子间骨折存在差异性。近年来有报道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对于股骨转子间A3型骨折,骨折端内侧有碎骨和小转子骨折块,维持及骨折复位均有一定难度,与PFN比较失血量较多,所需手术时间较长[1]。PFN属于髓内固定系统,使骨折块的血运保留,降低了对骨折周围的干扰和手术的失血量,将股骨干、骨折部、股骨头颈部牢固连为一体,髓腔内径与主钉直径较好匹配,可承受股骨内外侧较大应力。使内固定整体稳定性增加,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得到保障。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中较为适用,对内侧骨皮质、股骨转子下、反转子间骨折无法恢复时,采用髓内固定系统具有一定优势。本次研究显示,LCP固定相对稳定性差,可下地活动的时候较长,骨折愈合时间长。PFN术中出血量较少,所用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Jewell DP,Cheduzzi S,Mitchell MS,et al.Locking plates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dynamic hip screws.Injury,2008,39:209-212
【关键词】近端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股骨反转子间骨折
近年来,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好发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主要因肢体不灵活,骨质疏松,当下肢扭转发生大转子直接触地或跌倒致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股骨反转子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和近端髓内钉(PFN)两种术式治疗,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50-79岁,平均71.5岁。23例为左侧,38例为右侧;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17例,跌倒33例,坠落伤1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伤后至入院就诊时间为4h-6d,平均2.5d。其中合并胸外伤5例,糖尿病8例,颅脑外伤4例,高血压4例,腰椎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均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实施,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嘱患者在骨科牵引床上取仰卧位,对患肢牵引呈满意骨折复位。在术后常规止痛、抗感染和消肿,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主动功能锻炼。
1.2.1PFN组 切口为6cm,由大粗隆顶点向近端皮肤直切,并将臂大肌筋膜切开,臀中肌肌纤维部分钝性分开,在股骨大粗隆顶点偏向内缘处触及找到转子窝,沿大粗隆顶点用弯锥顺行至转子窝,凿穿此部位骨皮质,将球形导针放入,直接沿股骨中心在透视下扩髓,将相应大小的髓钉针在扩髓后放入,将近端髓内钉用手连接器插入至髓腔。若骨折端未呈理想复位,可行纵切口5-8cm在粗隆下,复位在直视下进行,透视满意后,经套管和定位器在大粗隆下缘打入导针2枚,通过骨颈进入到股骨头内,透视检查呈满意效果后,用近端拉力螺钉经导向器拧入至股骨头关节面下1cm,现将防旋螺钉探入,使大粗隆顶点与拉力螺钉和防旋螺钉末端在一条直线上,依此方法拧入远端效锁螺钉2枚。
1.2.2LCP组:纵行切口12-15cm,取外侧从大转子下实施,切开股外侧肌和阔筋膜肌,将大转子下及外侧暴露,先将钢板用1枚普通螺钉单皮质固定,后用3枚导针打入近端。透视下位置满意后,拧入自攻锁定钉,后固定骨折远端。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PFN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失血量效果优于LCP组,平均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情况均优于L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术量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住院时间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结果 [n,(%)]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两组骨折愈合结果比较(n)
3讨论
股骨反转子骨折为临床特殊的骨折类型,在机械力学与解剖结构上都具有独特性,与其它转子间骨折存在差异性。近年来有报道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对于股骨转子间A3型骨折,骨折端内侧有碎骨和小转子骨折块,维持及骨折复位均有一定难度,与PFN比较失血量较多,所需手术时间较长[1]。PFN属于髓内固定系统,使骨折块的血运保留,降低了对骨折周围的干扰和手术的失血量,将股骨干、骨折部、股骨头颈部牢固连为一体,髓腔内径与主钉直径较好匹配,可承受股骨内外侧较大应力。使内固定整体稳定性增加,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得到保障。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中较为适用,对内侧骨皮质、股骨转子下、反转子间骨折无法恢复时,采用髓内固定系统具有一定优势。本次研究显示,LCP固定相对稳定性差,可下地活动的时候较长,骨折愈合时间长。PFN术中出血量较少,所用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Jewell DP,Cheduzzi S,Mitchell MS,et al.Locking plates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dynamic hip screws.Injury,2008,39:20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