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肝脾失调 舒肝行气健脾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质的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病理表现。研究中医文献及结合临床实践,经过研究探索,发现从肝脾失调论治血脂异常,更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调整血脂代谢。
从肝脾失调论治高脂血症的理论依据
文献方面:《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这说明水谷精微的运化输布,无不在于脾,当然也包括了血中膏脂的生成与转输。而血中膏脂来源于水谷精微,对人体具有濡润、补益、充养的作用,膏脂的生成与转输有赖于脾的生理功能[1]。而肝与脾在生理上又是相互联系的。五行中,肝为刚脏属木,脾为阴脏属土,二者之间存在“木克土”的关系;克制之中又存在相互为用,即肝木必得脾土供给血液濡养,方遂其条达之性,即所谓“土旺荣木”;脾土必得肝木疏泄,方不呆滞而运化正常。故只有肝脾调和,才能升降有常,气血冲和,精微的运化输布正常。
病因方面:肝脾失调是产生高脂血症的主要病理基础。饮食、情志因素在高脂血症发病及治疗过程上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从临床所见,高脂血症多发生于饮食不节者和脑力劳动者。饮食不节者多因过食肥甘厚昧,脾胃受损,中焦壅阻,痰浊内生,土壅木郁而致肝之疏泄升发失常。脑力劳动者则因用脑过度,思虑忧郁,情志失调伤及肝脾,气机不畅,运化失职,最终均可导致肝脾失调。肝郁常横克脾土,或过食肥甘厚昧,脾胃受损,使脾运失职,水谷精微不得输布,聚湿生痰,酿成脂膏,发为本病[2]。
辨证方面:肝脾功能失调应是本病核心病机,痰浊、瘀血、膏脂为主要病理产物,治疗应标本兼治,肝脾同调[3]。应以健脾疏肝理气为主,兼以祛痰活血。临床上各阶段治疗要有所侧重,早期以邪实为主,肝脾功能失调,输布代谢异常,产生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停滞脉中,气郁、血瘀、痰浊互为因果,交互为患,气机郁滞为早期的基本病理环节。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标实日久,中脏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虚运化无力为主。针对各个阶段不同的病机特点,治法亦有所区别。早期阶段,治疗当侧重于疏理肝气为主,佐以健脾;后期因累及气血、亏虚明显,因以虚为主,当侧重于健脾益气养血为主,佐以行气之药。
方药及病案
方药:基于高脂血症的发生、进展与肝脾经的密切关系,拟用舒肝行气健脾为主,或佐以化痰湿,或佐以活血,或佐以益气,每奏良功。药用:柴胡12g,党参9g,半夏9g,白芍15g,炙甘草6g,川芎9g,当归12g。方解:方中以小柴胡加川芎为底方舒利肝胆之气;白芍、当归涵养肝血,益肝体;党参、甘草益气,且能实脾,意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时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随症灵活加减:痰湿者,加泽泻9g,茯苓15g,陈皮6g;血瘀者,加丹参12g,红花9g,郁金12g。
病案举例:患者,女,39岁。患者因发现血脂偏高1年余而来就诊。诊见头目眩晕,神疲乏力,善太息,纳食一般,夜寐多梦。舌苔薄白,脉细。证属肝失疏泄、木郁乘土、脾失健运。治拟疏肝健脾化湿,处方:柴胡、茯苓、炒白术各12g,天麻、党参各9g,陈皮、炙甘草6g,白芍、当归、丹参、首乌藤、麦芽各15g水煎,早晚分服。7剂后,头晕神疲缓解,夜寐转佳。舌淡红,苔薄,脉细。治拟疏肝健脾养血,处方:柴胡、半夏各9g,党参、菊花、泽泻各12g,陈皮、炙甘草6g,白芍、当归、丹参、合欢花、鸡血藤各15g。又进7剂,头晕明显减轻,上方去菊花、泽泻,加生地、香附各12g,佛手片6g。以后以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脂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讨 论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质的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病理表现,属中医杂病范畴,主要症状有肥胖肢麻眩晕、胸闷心悸、疲乏无力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使相当一部分人肥甘厚腻不绝于口,而身体锻炼日趋减少,体重日趋上升。加之情志失调,肝之疏泄升发失常,脾胃功能日益受损,运化日益减弱。脾主运化,运化布散水谷精微于周身。若脾失健运,不能布散津液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内停,易化生痰湿,瘀血内生,痰瘀互结,酿成脂膏,而为高脂血症之中医病机。治宜调理肝脾,重在调畅气机,以体现叶天士的“补脾必宜疏肝,疏肝即所以补脾也”之意。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论》中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具有和里、疏肝、健脾、燥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柴胡的有效成分为柴胡皂苷、挥发油、多糖、黄酮类及有机酸等,柴胡皂苷具有抗炎和促进血浆胆固醇代谢周转作用[4]。党参中党参总皂苷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具有显著调节血脂的作用[5]。白术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6]。川芎、当归、泽泻诸药经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脂作用[7],诸药合用,临床效果较好。
此外,在临床治疗中应注重综合治疗,除积极用药外,对患者进行膳食及运动指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坤元,赵惠.李七一论治高脂血症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3):24-25.
2 马月香,乔明崎,张惠云.论肝主疏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3):14-16.
3 凌锡森,王行宽,陈大舜,等.中西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697-701.
4 叶晓平,宋纯清.柴胡皂苷药理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4,12(35):1434.
5 聂松柳,徐先祥,夏伦祝.党参总皂苷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NO含量的影响.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40-41.
6 吕清源,李万里,刘明哲.白术的抗衰老作用研究[J].现代应用药学,1996,13(50):565.
7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质的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病理表现。研究中医文献及结合临床实践,经过研究探索,发现从肝脾失调论治血脂异常,更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调整血脂代谢。
从肝脾失调论治高脂血症的理论依据
文献方面:《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这说明水谷精微的运化输布,无不在于脾,当然也包括了血中膏脂的生成与转输。而血中膏脂来源于水谷精微,对人体具有濡润、补益、充养的作用,膏脂的生成与转输有赖于脾的生理功能[1]。而肝与脾在生理上又是相互联系的。五行中,肝为刚脏属木,脾为阴脏属土,二者之间存在“木克土”的关系;克制之中又存在相互为用,即肝木必得脾土供给血液濡养,方遂其条达之性,即所谓“土旺荣木”;脾土必得肝木疏泄,方不呆滞而运化正常。故只有肝脾调和,才能升降有常,气血冲和,精微的运化输布正常。
病因方面:肝脾失调是产生高脂血症的主要病理基础。饮食、情志因素在高脂血症发病及治疗过程上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从临床所见,高脂血症多发生于饮食不节者和脑力劳动者。饮食不节者多因过食肥甘厚昧,脾胃受损,中焦壅阻,痰浊内生,土壅木郁而致肝之疏泄升发失常。脑力劳动者则因用脑过度,思虑忧郁,情志失调伤及肝脾,气机不畅,运化失职,最终均可导致肝脾失调。肝郁常横克脾土,或过食肥甘厚昧,脾胃受损,使脾运失职,水谷精微不得输布,聚湿生痰,酿成脂膏,发为本病[2]。
辨证方面:肝脾功能失调应是本病核心病机,痰浊、瘀血、膏脂为主要病理产物,治疗应标本兼治,肝脾同调[3]。应以健脾疏肝理气为主,兼以祛痰活血。临床上各阶段治疗要有所侧重,早期以邪实为主,肝脾功能失调,输布代谢异常,产生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停滞脉中,气郁、血瘀、痰浊互为因果,交互为患,气机郁滞为早期的基本病理环节。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标实日久,中脏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虚运化无力为主。针对各个阶段不同的病机特点,治法亦有所区别。早期阶段,治疗当侧重于疏理肝气为主,佐以健脾;后期因累及气血、亏虚明显,因以虚为主,当侧重于健脾益气养血为主,佐以行气之药。
方药及病案
方药:基于高脂血症的发生、进展与肝脾经的密切关系,拟用舒肝行气健脾为主,或佐以化痰湿,或佐以活血,或佐以益气,每奏良功。药用:柴胡12g,党参9g,半夏9g,白芍15g,炙甘草6g,川芎9g,当归12g。方解:方中以小柴胡加川芎为底方舒利肝胆之气;白芍、当归涵养肝血,益肝体;党参、甘草益气,且能实脾,意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时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随症灵活加减:痰湿者,加泽泻9g,茯苓15g,陈皮6g;血瘀者,加丹参12g,红花9g,郁金12g。
病案举例:患者,女,39岁。患者因发现血脂偏高1年余而来就诊。诊见头目眩晕,神疲乏力,善太息,纳食一般,夜寐多梦。舌苔薄白,脉细。证属肝失疏泄、木郁乘土、脾失健运。治拟疏肝健脾化湿,处方:柴胡、茯苓、炒白术各12g,天麻、党参各9g,陈皮、炙甘草6g,白芍、当归、丹参、首乌藤、麦芽各15g水煎,早晚分服。7剂后,头晕神疲缓解,夜寐转佳。舌淡红,苔薄,脉细。治拟疏肝健脾养血,处方:柴胡、半夏各9g,党参、菊花、泽泻各12g,陈皮、炙甘草6g,白芍、当归、丹参、合欢花、鸡血藤各15g。又进7剂,头晕明显减轻,上方去菊花、泽泻,加生地、香附各12g,佛手片6g。以后以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脂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讨 论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质的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病理表现,属中医杂病范畴,主要症状有肥胖肢麻眩晕、胸闷心悸、疲乏无力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使相当一部分人肥甘厚腻不绝于口,而身体锻炼日趋减少,体重日趋上升。加之情志失调,肝之疏泄升发失常,脾胃功能日益受损,运化日益减弱。脾主运化,运化布散水谷精微于周身。若脾失健运,不能布散津液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内停,易化生痰湿,瘀血内生,痰瘀互结,酿成脂膏,而为高脂血症之中医病机。治宜调理肝脾,重在调畅气机,以体现叶天士的“补脾必宜疏肝,疏肝即所以补脾也”之意。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论》中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具有和里、疏肝、健脾、燥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柴胡的有效成分为柴胡皂苷、挥发油、多糖、黄酮类及有机酸等,柴胡皂苷具有抗炎和促进血浆胆固醇代谢周转作用[4]。党参中党参总皂苷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具有显著调节血脂的作用[5]。白术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6]。川芎、当归、泽泻诸药经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脂作用[7],诸药合用,临床效果较好。
此外,在临床治疗中应注重综合治疗,除积极用药外,对患者进行膳食及运动指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坤元,赵惠.李七一论治高脂血症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3):24-25.
2 马月香,乔明崎,张惠云.论肝主疏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3):14-16.
3 凌锡森,王行宽,陈大舜,等.中西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697-701.
4 叶晓平,宋纯清.柴胡皂苷药理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4,12(35):1434.
5 聂松柳,徐先祥,夏伦祝.党参总皂苷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NO含量的影响.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40-41.
6 吕清源,李万里,刘明哲.白术的抗衰老作用研究[J].现代应用药学,1996,13(50):565.
7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