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系列建议都围绕着一个“新”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7日在老挝万象举行的第19次中国-东盟(10 1)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讲话,积极评价中国和东盟多年来各领域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就进一步发展双方关系提出五点建议。
专家认为,这一系列建议都围绕一个“新”字。这是因为,走过25年历程的中国与东盟关系正在由“成长期”转入“成熟期”,由快速发展阶段转向提质升级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关系既面临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因此需要新举措。
为未来定调
李克强总理把“谱写中国-东盟关系新篇章”摆在五点建议的首位。他提出,双方应加强发展目标和路径对接,继续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国智库察哈尔学会研究员葛红亮认为,李克强总理提到“新篇章”,意在为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奠定一个基调。“中国与东盟关系正在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复杂的情况。总理这么说,就是希望大家把握住发展的主流。”
从1991年开启对话进程,到2003年将双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从政治安全互信、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不断加强,到如今进行发展战略对接,中国与东盟关系正在各领域走向深入,日趋成熟。
在老挝经济学家佐松看来,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双方关系已由利益共同体提升为命运共同体,为国家间的互利合作树立了榜样。
商签“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第二点建议是:构建政治安全合作新平台。其中包含一系列具体措施,比如尽早同东盟国家商签“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支持东盟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的努力,早日实现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机制化,促进双方防务和军事交流等。
老挝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丰西·劳丰认为,中国与东盟拥有巨大共同利益,因此要继续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加深互信,让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在他看来,中国是先进的发展中大国,可以帮助东盟各国加强公共安全、维护和平。
葛红亮指出,政治安全对话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支柱之一,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政治安全互信的加深。因此,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成为一个关键举措。此外,从具体操作层面看,双方防务交流机制的正式建立也将有利于加强沟通了解,消除疑虑误解。
升级自贸区,推进“一带一路”
经贸合作一直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重头戏。李克强总理的第三点建议是“培育经贸合作新动能”,包括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相关议定书有关成果尽快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大项目,深化有关产业合作,提升工业化水平。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储殷说,当前中国与东盟关系整体走势良好,尤其是经贸合作更有扩大深入的态势,但也不可否认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东南亚一些国家对于对华贸易逆差扩大非常担心;另一方面,中国在一些国家的项目仍比较集中于资源、能源方面,容易引起一些误解。
储殷认为,正因为如此,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培育经贸合作新动能的建议。在双方今后扩大经贸合作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共赢与释疑。既要让东南亚各国从中国的巨大市场中获得好处,又要在境外基础建设项目中积极引入民资、外资,淡化国家色彩。
以教育和旅游为优先方向
中国和东盟地缘相连、人文相亲。在政治、经贸之外,人文交流也是双方的重点合作领域。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第四点建议是:打造人文交流合作新支柱。以教育和旅游合作为优先方向,进一步拓展人文交流合作内涵,丰富交流形式,提升合作水平,将人文交流打造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第三大支柱。
目前,中国和东盟双向人员往来已从2003年的387万人次增至去年的2300万人次,双方互派留学生达18万人次,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境外游客来源地。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协会长功·塔帕朗西认为,人文交流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一大亮点,也是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畅通的民间渠道,加强人文交流,可以持续推动和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在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驻东盟大使徐步也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应当不断丰富人文交流内涵,把民心相通工作进一步做实走深。通过更广泛的民间往来,夯实中国同东盟友好的社会基础。
抓好澜湄合作
李克强总理的第五点建议是:共同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中国与东盟应当共同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这主要涉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问题。澜湄合作是中方在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响应泰方有关建议提出的倡议,旨在帮助东盟缩小内部发展差距,是双方合作的新亮点。
储殷认为,提出加强区域合作有三方面原因。其一,东南亚情况复杂,各国差异较大,很难用一个框架来带动。区域合作是一个比较好的抓手;其二,区域合作与道路联通能够无缝对接,有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其三,目前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内有一些比较紧迫的共同问题需要通过合作来解决,比如水资源分配、地区安全、毒品与犯罪问题以及贫困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很有可能会激化区域矛盾甚至引发冲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7日在老挝万象举行的第19次中国-东盟(10 1)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讲话,积极评价中国和东盟多年来各领域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就进一步发展双方关系提出五点建议。
专家认为,这一系列建议都围绕一个“新”字。这是因为,走过25年历程的中国与东盟关系正在由“成长期”转入“成熟期”,由快速发展阶段转向提质升级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关系既面临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因此需要新举措。
为未来定调
李克强总理把“谱写中国-东盟关系新篇章”摆在五点建议的首位。他提出,双方应加强发展目标和路径对接,继续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国智库察哈尔学会研究员葛红亮认为,李克强总理提到“新篇章”,意在为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奠定一个基调。“中国与东盟关系正在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复杂的情况。总理这么说,就是希望大家把握住发展的主流。”
从1991年开启对话进程,到2003年将双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从政治安全互信、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不断加强,到如今进行发展战略对接,中国与东盟关系正在各领域走向深入,日趋成熟。
在老挝经济学家佐松看来,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双方关系已由利益共同体提升为命运共同体,为国家间的互利合作树立了榜样。
商签“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第二点建议是:构建政治安全合作新平台。其中包含一系列具体措施,比如尽早同东盟国家商签“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支持东盟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的努力,早日实现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机制化,促进双方防务和军事交流等。
老挝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丰西·劳丰认为,中国与东盟拥有巨大共同利益,因此要继续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加深互信,让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在他看来,中国是先进的发展中大国,可以帮助东盟各国加强公共安全、维护和平。
葛红亮指出,政治安全对话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支柱之一,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政治安全互信的加深。因此,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成为一个关键举措。此外,从具体操作层面看,双方防务交流机制的正式建立也将有利于加强沟通了解,消除疑虑误解。
升级自贸区,推进“一带一路”
经贸合作一直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重头戏。李克强总理的第三点建议是“培育经贸合作新动能”,包括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相关议定书有关成果尽快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大项目,深化有关产业合作,提升工业化水平。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储殷说,当前中国与东盟关系整体走势良好,尤其是经贸合作更有扩大深入的态势,但也不可否认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东南亚一些国家对于对华贸易逆差扩大非常担心;另一方面,中国在一些国家的项目仍比较集中于资源、能源方面,容易引起一些误解。
储殷认为,正因为如此,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培育经贸合作新动能的建议。在双方今后扩大经贸合作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共赢与释疑。既要让东南亚各国从中国的巨大市场中获得好处,又要在境外基础建设项目中积极引入民资、外资,淡化国家色彩。
以教育和旅游为优先方向
中国和东盟地缘相连、人文相亲。在政治、经贸之外,人文交流也是双方的重点合作领域。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第四点建议是:打造人文交流合作新支柱。以教育和旅游合作为优先方向,进一步拓展人文交流合作内涵,丰富交流形式,提升合作水平,将人文交流打造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第三大支柱。
目前,中国和东盟双向人员往来已从2003年的387万人次增至去年的2300万人次,双方互派留学生达18万人次,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境外游客来源地。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协会长功·塔帕朗西认为,人文交流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一大亮点,也是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畅通的民间渠道,加强人文交流,可以持续推动和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在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驻东盟大使徐步也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应当不断丰富人文交流内涵,把民心相通工作进一步做实走深。通过更广泛的民间往来,夯实中国同东盟友好的社会基础。
抓好澜湄合作
李克强总理的第五点建议是:共同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中国与东盟应当共同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这主要涉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问题。澜湄合作是中方在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响应泰方有关建议提出的倡议,旨在帮助东盟缩小内部发展差距,是双方合作的新亮点。
储殷认为,提出加强区域合作有三方面原因。其一,东南亚情况复杂,各国差异较大,很难用一个框架来带动。区域合作是一个比较好的抓手;其二,区域合作与道路联通能够无缝对接,有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其三,目前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内有一些比较紧迫的共同问题需要通过合作来解决,比如水资源分配、地区安全、毒品与犯罪问题以及贫困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很有可能会激化区域矛盾甚至引发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