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12年年底,华新水泥在海外投资的第一个水泥厂就要建成了。这条年产100万吨的生产线位于塔吉克斯坦,是该国第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也是华新水泥向国际化、现代化纵深的最新注脚。
华新水泥,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晚清,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迈过改革的沉浮,今年整整105岁了!回眸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最早开办的三家水泥厂,惟剩华新历经沧桑,依旧生机勃发。“始终保持国际化、现代化,是华新百年传奇的生存密码。”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现任总裁李叶青如是说。
105年前诞生 始终保持技术领先
1907年,清政府筹建南北大动脉——粤汉铁路,需要大量“洋灰”,也就是现代人说的水泥。洋务运动主将、湖广总督张之洞,仿佛看到了中国水泥工业的曙光。他派员各处考察,在绵延数十里的黄荆山上找到了水泥原料,随即寄样品至德国,经德化学家“叠次考验精详”,得出“大冶黄荆山的矿石乃是生产水泥的石灰石最佳原料”的结论。
张之洞兴奋地向朝廷呈递奏折,光绪帝朱批“依议,钦此”。福建候补道员、上海清华实业公司总经理程祖福,筹集到股本42万两白银,购进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两条德国日产200吨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华新水泥从此诞生。
1938年,日本侵华战争的炮火扩大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民族危亡关头,曾留学德国的华新总工程师王涛下令拆卸机器,分装在几十条木船,经长江、过洞庭,经过近一年辗转,将3000多吨的设备全部运抵湖南辰溪。工人们在战火硝烟中重新建厂支援抗战。
1946年,华新回到阔别8年的故乡。百废待兴,华新再次引进当时国际最先进的设备,从美国购买了两条日产600吨水泥熟料湿法回转窑生产线。聪明的华新人吸收和掌握了这些技术,形成了“华新窑”,并成为当时中国水泥业的主要定型产品和基本装备,并推广到朝鲜、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在世界水泥工业史上传为佳话。
引进设备,革新技术,华新从未止步。20世纪末,其又从丹麦引进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线。经过技术吸收和创新,如今华新可以自行承担新型干法大型建设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始终保持水泥行业技术领先的地位。
全球融资扩张 走出黄石走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末,过惯了“皇帝女儿”般生活的华新人猛然发现危机来临:40年代的一流设备已老态龙钟,占70%的老设备超期服役。“当时到了亏损的边缘,职工的福利待遇也很低,连续十年没有招工。”现任华新副总裁、在华新工作了40年的纪昌华说,当时内外夹击下的华新被逼到了“出局”的边缘。
“只有进行改革,才能保持在行业中领先。”1993年,华新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我国建材行业A、B股股票上市的第一家公司。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百年老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然而危机还没有远离,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国水泥业群雄并起面临洗牌。是墨守成规、坐以待毙,还是开拓进取、杀出重围?华新人面临着重大抉择。
2000年,刚刚成为华新掌舵人的李叶青,理性分析国内水泥业发展趋势后断言:华新必须走出黄石。为此,他提出“十字型”发展战略:以武汉为中心,沿长江黄金水道向西南和东南延伸,沿京广线南北发展,用最经济的投资、最先进的技术,在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和市场前景看好的地区建厂。
公司许多员工对此不理解,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表示怀疑:已经负债十几亿,扩张需要的大量资金从哪里来?万一扩张失败,4000多名员工怎么办?
面对种种质疑和压力,李叶青坚定“扩张”。困境中的华新再次以国际化视野,大胆引入瑞士豪瑞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股票,引进资金和国际先进管理理念。
此后,华新在湖南、江苏、云南、西藏、河南、四川等地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华新抢滩海外市场,今年9月,在塔吉克斯坦兴建了第一个境外水泥厂。
目前,华新已拥有40余个分(子)公司和80多家各类工厂,年水泥生产能力由100年前的不足5万吨突破至6000万吨,总资产达220亿元,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和财富中国500强。
果断转型环保 吃进垃圾产出水泥
作为一家传统的“两高一资”型(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型)企业,华新水泥被置身于环保风暴的风口浪尖,发展陷入困境。
扩大产能与节能减排是一个难解的矛盾,如何化解?华新来了一次大胆变革和尝试:脱掉污染的灰袍,穿上环保的绿衣——主动进军治污领域。这也是华新敢为人先、走得更远的秘诀。
今年10月17日,华新与北京另一家公司就环保领域方面的合作签署了战略协议,利用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对北京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吃进”垃圾,“产出”水泥,而且没有二次污染。
其实,华新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它的环保步履。当年,华新处置了数十吨毒鼠强及其污染物、13吨滴滴涕废弃物,成为国内首家处置这些危废物的水泥企业,处置的硬件设施和技术达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标准。
华新让水泥企业不再是高污染的标志者,不再是高能耗的代名词。李叶青说:“也许,以后我国水泥企业的存在,不是为了生产水泥,而是为了解决环保难题。”
(来源:楚天都市报)
华新水泥,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晚清,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迈过改革的沉浮,今年整整105岁了!回眸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最早开办的三家水泥厂,惟剩华新历经沧桑,依旧生机勃发。“始终保持国际化、现代化,是华新百年传奇的生存密码。”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现任总裁李叶青如是说。
105年前诞生 始终保持技术领先
1907年,清政府筹建南北大动脉——粤汉铁路,需要大量“洋灰”,也就是现代人说的水泥。洋务运动主将、湖广总督张之洞,仿佛看到了中国水泥工业的曙光。他派员各处考察,在绵延数十里的黄荆山上找到了水泥原料,随即寄样品至德国,经德化学家“叠次考验精详”,得出“大冶黄荆山的矿石乃是生产水泥的石灰石最佳原料”的结论。
张之洞兴奋地向朝廷呈递奏折,光绪帝朱批“依议,钦此”。福建候补道员、上海清华实业公司总经理程祖福,筹集到股本42万两白银,购进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两条德国日产200吨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华新水泥从此诞生。
1938年,日本侵华战争的炮火扩大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民族危亡关头,曾留学德国的华新总工程师王涛下令拆卸机器,分装在几十条木船,经长江、过洞庭,经过近一年辗转,将3000多吨的设备全部运抵湖南辰溪。工人们在战火硝烟中重新建厂支援抗战。
1946年,华新回到阔别8年的故乡。百废待兴,华新再次引进当时国际最先进的设备,从美国购买了两条日产600吨水泥熟料湿法回转窑生产线。聪明的华新人吸收和掌握了这些技术,形成了“华新窑”,并成为当时中国水泥业的主要定型产品和基本装备,并推广到朝鲜、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在世界水泥工业史上传为佳话。
引进设备,革新技术,华新从未止步。20世纪末,其又从丹麦引进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线。经过技术吸收和创新,如今华新可以自行承担新型干法大型建设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始终保持水泥行业技术领先的地位。
全球融资扩张 走出黄石走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末,过惯了“皇帝女儿”般生活的华新人猛然发现危机来临:40年代的一流设备已老态龙钟,占70%的老设备超期服役。“当时到了亏损的边缘,职工的福利待遇也很低,连续十年没有招工。”现任华新副总裁、在华新工作了40年的纪昌华说,当时内外夹击下的华新被逼到了“出局”的边缘。
“只有进行改革,才能保持在行业中领先。”1993年,华新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我国建材行业A、B股股票上市的第一家公司。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百年老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然而危机还没有远离,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国水泥业群雄并起面临洗牌。是墨守成规、坐以待毙,还是开拓进取、杀出重围?华新人面临着重大抉择。
2000年,刚刚成为华新掌舵人的李叶青,理性分析国内水泥业发展趋势后断言:华新必须走出黄石。为此,他提出“十字型”发展战略:以武汉为中心,沿长江黄金水道向西南和东南延伸,沿京广线南北发展,用最经济的投资、最先进的技术,在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和市场前景看好的地区建厂。
公司许多员工对此不理解,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表示怀疑:已经负债十几亿,扩张需要的大量资金从哪里来?万一扩张失败,4000多名员工怎么办?
面对种种质疑和压力,李叶青坚定“扩张”。困境中的华新再次以国际化视野,大胆引入瑞士豪瑞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股票,引进资金和国际先进管理理念。
此后,华新在湖南、江苏、云南、西藏、河南、四川等地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华新抢滩海外市场,今年9月,在塔吉克斯坦兴建了第一个境外水泥厂。
目前,华新已拥有40余个分(子)公司和80多家各类工厂,年水泥生产能力由100年前的不足5万吨突破至6000万吨,总资产达220亿元,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和财富中国500强。
果断转型环保 吃进垃圾产出水泥
作为一家传统的“两高一资”型(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型)企业,华新水泥被置身于环保风暴的风口浪尖,发展陷入困境。
扩大产能与节能减排是一个难解的矛盾,如何化解?华新来了一次大胆变革和尝试:脱掉污染的灰袍,穿上环保的绿衣——主动进军治污领域。这也是华新敢为人先、走得更远的秘诀。
今年10月17日,华新与北京另一家公司就环保领域方面的合作签署了战略协议,利用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对北京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吃进”垃圾,“产出”水泥,而且没有二次污染。
其实,华新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它的环保步履。当年,华新处置了数十吨毒鼠强及其污染物、13吨滴滴涕废弃物,成为国内首家处置这些危废物的水泥企业,处置的硬件设施和技术达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标准。
华新让水泥企业不再是高污染的标志者,不再是高能耗的代名词。李叶青说:“也许,以后我国水泥企业的存在,不是为了生产水泥,而是为了解决环保难题。”
(来源: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