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渭死时睡在稻草上,盖着破棉絮。曾自修年谱,取名《畸谱》。
公元1566 年,45 岁的徐渭疯了, 他写就《自为墓志铭》,然后抄起一颗钉子,捅进了自己的耳朵,血流如注。
癫狂师爷
徐渭原本在胡宗宪的总督府当幕僚。幕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师爷。徐渭是浙江绍兴人,绍兴出师爷,徐渭就是众多绍兴师爷的前辈。徐渭在胡宗宪的手下干得顺风顺水,做为师爷,他给东家代写过《进白鹿表》,博得龙颜大悦,胡宗宪对他也更加倚重。
写篇给皇帝的表文,对于文学奇才徐渭来说信手拈来。他的书法、绘画都有着很高成就,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就称自己是“青藤门下走狗”(徐渭号青藤道人),大师齐白石更是“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徐渭看起来前途似锦,但徐渭志不在此。胡宗宪所管的是明朝的抗倭前线。徐渭在军事战略上多有筹划,胡宗宪采纳他的策略擒获了海盗首领徐海等人。明代袁宏道在《徐文长传》里说他“好奇计,谈兵多中”。
徐渭像大多数中国读书人一样,希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徐渭的文章写得很好,但他更想在战争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但出身行伍、研习兵法的胡宗宪对他的军事建议倒不怎么看重,他想要的徐渭就是一写手。
可能是以才华自负,也可能是排遣不得志的郁闷,徐渭在总督府我行我素,根本没有什么纪律概念。军队里的大小官吏对胡宗宪诚惶诚恐,见了他大气不敢喘一口。只有徐渭,戴着破头巾,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长驱直入,和胡宗宪谈笑自若,从不把上下的礼节放在眼里。有紧急情况的时候,徐渭在闹市喝酒喝得醉卧不起,严重违反军队纪律。胡宗宪知道了,竟也不恼,还笑笑说,让他睡吧,这样最好。
徐渭不在
用钉子穿了自己耳朵后第二年,1567 年,徐渭杀了自己续娶的老婆,他怀疑这个妇人有出轨行为。徐渭被投进了监狱,后来明末散文家张岱的曾祖父张元忭把他救出。徐渭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疯狂晚年。
长钉穿耳后,这样的事情他还干过数次,比如用斧头劈自己的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但徐渭没有死去,经过治疗都痊愈了。
徐渭放荡不羁,轻视礼法,像叛逆的青春期少年。他反抗礼教,不像唐伯虎还要装个样子,他的反抗不事修饰,直来直去。
59 岁时,张元忭邀请他到北京,帮助处理一些文字事务。
徐渭本来是不受世俗约束的人,身为翰林院修撰的张元忭比不得胡宗宪,有财政军事大权,可以让徐渭享受生活,他自然不适应。为了生计,给人代作诗文,三教九流的人都去找他,对徐渭来说“不幸若马耕耳”。张元忭可能也没想到,和徐渭交流交流写文章的心得体会是不错,但要让徐渭勉强作文会生出很多麻烦。
在北京,徐渭一如既往,放浪形骸,四处交游。张元忭看不下去,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就常常和徐渭说要遵守礼法之类的。徐渭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怎么会理会这些,“我本来杀人是该抵罪的,那不过脖颈上挨一刀罢了。现在这样约束我,这不就像细细地剐我的肉吗”。俩人最终翻脸,徐渭把恩人张元忭一顿臭骂,扭脸不干了。
徐渭回到了南方,这时他更加痛恨富贵者和礼法之士。交往的多是他过去的朋友和自己的学生,知府想见他都不行。有时候,有人登门拜访,已经推开了门,他一见来客是官员模样,立马从后面顶住门,对来人大叫:“徐渭不在!”
这时的生活也很是吃紧。在外闯荡多年,徐渭没有什么积蓄,而且还不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用当时人的话说是“不事生业”。曾经有人送给他十余匹绒布,如果好好计划计划,这些东西也可以变卖点钱,做点投资,可他却在一天之内,剪剪裁裁,把这些绒布用了个精光。
幸好他还会写字画画,卖点字画还可以谋生。徐渭用画换东西,给什么画什么,给蟹画蟹,给鱼画鱼,给酒画酒,酒好画好,酒多画多。但徐渭有个怪癖,就是当他稍有点小钱的时候,别人带着银钱找他作书作画,任凭人家百般哀求,说破嘴皮,他也不会去写字作画。穷得不行,无路可走了,又变卖自己家中的藏书藏画。
迟暮之年,徐渭和两个儿子回到绍兴老家,本来可以安度晚年了。可在62 岁的时候,他和他的大儿子又吵了一架。因为儿子的品行不端,父子俩经常吵架,徐渭大骂“前世不知作何业,有此恶种”,受不了侮辱的大儿子最终和徐渭分了家。
徐渭死的时候颇为凄凉,睡在稻草上,盖着破棉絮。他曾自修年谱,取名《畸谱》。
原本有病
很多文章在写徐渭的时候,都说他自杀若干次,这可能有些臆断。徐渭好好一个人怎么就疯了?
当年胡宗宪攀附奸相严嵩,徐渭代笔写了篇给严嵩贺寿的文章。但胡宗宪抱错了大腿,过完80 大寿第二年,严嵩就倒台了。胡宗宪也遭到弹劾,那篇贺表就是明证。胡宗宪倒台,徐渭也就没有了活计。但那篇贺表却成了一块心病,不时地发痛。徐渭感激胡宗宪的知遇之恩,他决心肝胆相报。现在自己的顶头身陷囹圄,自己又写过阿谀严嵩的贺表,徐渭心中惴惴不安,老想有一天会大祸临头。《明史》记载,徐渭就是整天担心这个才疯的。
他又为什么要自杀?
徐渭的文章谈到长钉穿耳时,并没有说自己是想要自杀。这很可能是患精神疾病后的自残行为。徐渭是庶出,也就是父亲的小妾生的孩子,只有百天多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后来,生母又被赶出家门。兄长都大他二三十岁,他在家里没什么地位,生活得很不愉快。成年后又入赘潘家,当了倒插门女婿,过得也不自在。一个敏感机智的人,身处这样的环境,很自然地形成了执拗和偏激的性格。
从徐渭写的《亡妻潘墓志铭》可以了解到,他年轻的时候就多猜疑,人格和常人不一样。
40 岁时,徐渭还在胡宗宪的幕下。在写给胡的书信中,他说他自己精神有些问题,经常有说梦话、口干、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焦虑症症状。焦虑症可能已经折磨他很长时间了。41 岁第七次参加科举落榜加重了他的病情。胡宗宪死在狱中后,因害怕受牵连,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徐渭不是在装疯,更不是突然发疯。
这些精神疾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徐渭是有抱负、有理想的大好青年。当年入胡宗宪帐下,本来是想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国效力,可最后却玩的是笔墨功夫,郁郁不得志,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徐渭写文章汪洋恣肆,不受拘束,可科举考的是八股文,他考了七次也没考中个举人,眼看着大展身手的机会溜走,对时局有不同看法,癫狂一下也顺理成章。
公元1566 年,45 岁的徐渭疯了, 他写就《自为墓志铭》,然后抄起一颗钉子,捅进了自己的耳朵,血流如注。
癫狂师爷
徐渭原本在胡宗宪的总督府当幕僚。幕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师爷。徐渭是浙江绍兴人,绍兴出师爷,徐渭就是众多绍兴师爷的前辈。徐渭在胡宗宪的手下干得顺风顺水,做为师爷,他给东家代写过《进白鹿表》,博得龙颜大悦,胡宗宪对他也更加倚重。
写篇给皇帝的表文,对于文学奇才徐渭来说信手拈来。他的书法、绘画都有着很高成就,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就称自己是“青藤门下走狗”(徐渭号青藤道人),大师齐白石更是“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徐渭看起来前途似锦,但徐渭志不在此。胡宗宪所管的是明朝的抗倭前线。徐渭在军事战略上多有筹划,胡宗宪采纳他的策略擒获了海盗首领徐海等人。明代袁宏道在《徐文长传》里说他“好奇计,谈兵多中”。
徐渭像大多数中国读书人一样,希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徐渭的文章写得很好,但他更想在战争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但出身行伍、研习兵法的胡宗宪对他的军事建议倒不怎么看重,他想要的徐渭就是一写手。
可能是以才华自负,也可能是排遣不得志的郁闷,徐渭在总督府我行我素,根本没有什么纪律概念。军队里的大小官吏对胡宗宪诚惶诚恐,见了他大气不敢喘一口。只有徐渭,戴着破头巾,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长驱直入,和胡宗宪谈笑自若,从不把上下的礼节放在眼里。有紧急情况的时候,徐渭在闹市喝酒喝得醉卧不起,严重违反军队纪律。胡宗宪知道了,竟也不恼,还笑笑说,让他睡吧,这样最好。
徐渭不在
用钉子穿了自己耳朵后第二年,1567 年,徐渭杀了自己续娶的老婆,他怀疑这个妇人有出轨行为。徐渭被投进了监狱,后来明末散文家张岱的曾祖父张元忭把他救出。徐渭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疯狂晚年。
长钉穿耳后,这样的事情他还干过数次,比如用斧头劈自己的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但徐渭没有死去,经过治疗都痊愈了。
徐渭放荡不羁,轻视礼法,像叛逆的青春期少年。他反抗礼教,不像唐伯虎还要装个样子,他的反抗不事修饰,直来直去。
59 岁时,张元忭邀请他到北京,帮助处理一些文字事务。
徐渭本来是不受世俗约束的人,身为翰林院修撰的张元忭比不得胡宗宪,有财政军事大权,可以让徐渭享受生活,他自然不适应。为了生计,给人代作诗文,三教九流的人都去找他,对徐渭来说“不幸若马耕耳”。张元忭可能也没想到,和徐渭交流交流写文章的心得体会是不错,但要让徐渭勉强作文会生出很多麻烦。
在北京,徐渭一如既往,放浪形骸,四处交游。张元忭看不下去,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就常常和徐渭说要遵守礼法之类的。徐渭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怎么会理会这些,“我本来杀人是该抵罪的,那不过脖颈上挨一刀罢了。现在这样约束我,这不就像细细地剐我的肉吗”。俩人最终翻脸,徐渭把恩人张元忭一顿臭骂,扭脸不干了。
徐渭回到了南方,这时他更加痛恨富贵者和礼法之士。交往的多是他过去的朋友和自己的学生,知府想见他都不行。有时候,有人登门拜访,已经推开了门,他一见来客是官员模样,立马从后面顶住门,对来人大叫:“徐渭不在!”
这时的生活也很是吃紧。在外闯荡多年,徐渭没有什么积蓄,而且还不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用当时人的话说是“不事生业”。曾经有人送给他十余匹绒布,如果好好计划计划,这些东西也可以变卖点钱,做点投资,可他却在一天之内,剪剪裁裁,把这些绒布用了个精光。
幸好他还会写字画画,卖点字画还可以谋生。徐渭用画换东西,给什么画什么,给蟹画蟹,给鱼画鱼,给酒画酒,酒好画好,酒多画多。但徐渭有个怪癖,就是当他稍有点小钱的时候,别人带着银钱找他作书作画,任凭人家百般哀求,说破嘴皮,他也不会去写字作画。穷得不行,无路可走了,又变卖自己家中的藏书藏画。
迟暮之年,徐渭和两个儿子回到绍兴老家,本来可以安度晚年了。可在62 岁的时候,他和他的大儿子又吵了一架。因为儿子的品行不端,父子俩经常吵架,徐渭大骂“前世不知作何业,有此恶种”,受不了侮辱的大儿子最终和徐渭分了家。
徐渭死的时候颇为凄凉,睡在稻草上,盖着破棉絮。他曾自修年谱,取名《畸谱》。
原本有病
很多文章在写徐渭的时候,都说他自杀若干次,这可能有些臆断。徐渭好好一个人怎么就疯了?
当年胡宗宪攀附奸相严嵩,徐渭代笔写了篇给严嵩贺寿的文章。但胡宗宪抱错了大腿,过完80 大寿第二年,严嵩就倒台了。胡宗宪也遭到弹劾,那篇贺表就是明证。胡宗宪倒台,徐渭也就没有了活计。但那篇贺表却成了一块心病,不时地发痛。徐渭感激胡宗宪的知遇之恩,他决心肝胆相报。现在自己的顶头身陷囹圄,自己又写过阿谀严嵩的贺表,徐渭心中惴惴不安,老想有一天会大祸临头。《明史》记载,徐渭就是整天担心这个才疯的。
他又为什么要自杀?
徐渭的文章谈到长钉穿耳时,并没有说自己是想要自杀。这很可能是患精神疾病后的自残行为。徐渭是庶出,也就是父亲的小妾生的孩子,只有百天多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后来,生母又被赶出家门。兄长都大他二三十岁,他在家里没什么地位,生活得很不愉快。成年后又入赘潘家,当了倒插门女婿,过得也不自在。一个敏感机智的人,身处这样的环境,很自然地形成了执拗和偏激的性格。
从徐渭写的《亡妻潘墓志铭》可以了解到,他年轻的时候就多猜疑,人格和常人不一样。
40 岁时,徐渭还在胡宗宪的幕下。在写给胡的书信中,他说他自己精神有些问题,经常有说梦话、口干、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焦虑症症状。焦虑症可能已经折磨他很长时间了。41 岁第七次参加科举落榜加重了他的病情。胡宗宪死在狱中后,因害怕受牵连,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徐渭不是在装疯,更不是突然发疯。
这些精神疾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徐渭是有抱负、有理想的大好青年。当年入胡宗宪帐下,本来是想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国效力,可最后却玩的是笔墨功夫,郁郁不得志,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徐渭写文章汪洋恣肆,不受拘束,可科举考的是八股文,他考了七次也没考中个举人,眼看着大展身手的机会溜走,对时局有不同看法,癫狂一下也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