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与价值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b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下,一切价值似乎皆可价格化。国家的价值用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增速来衡量,公司用度量资产规模的市值来比较,各大电商在每个节假日用数以亿计的数字宣传着成交额或是补贴力度,而对许多成年人而言,一年的勤恳劳动,换来将创造出商业价值的一小部分,养育小家和未来劳动力——其个人价值则是用年薪来衡量。
  待价而沽的习惯使得社会难以达到处处公平。外卖小哥之所以风雨交加仍四处奔波,是因为他们的收入来自完成的订单数和好评率,的士司机时常上夜班或因接送任务繁重无法准时用餐,但同时,外卖网站、社交平台、打车软件等平台收获上亿估值。坐在办公室的上班族点着外卖、叫着专车,接受服务却无须忍受此类风吹日晒。不过只要是打工一族,便逃不过被剥削剩余价值的命运。哪怕年入百万,白领们创造的价值往往是自己工资的十数倍,而老板和股东们仅凭“资本”二字便能生生不息、做大做强。
  人们惯用价格来评估价值,但评估价值的奥妙多半来自“需求平衡”原理。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深有体会,外卖和出租车等行业实在太过重要。因为交通拥堵和排队等因素调整了人们对于时间成本的考量,叫外卖和打车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再分工,对于被服务方来说形成了时间成本的转移。通俗讲就是“金钱换时间”,此类服务对于拥有“寸金难买寸光阴”理念的人来说是十分珍贵的。
  而对于所有服务方来说,大多是出卖时间和精力获得劳动收入,无非是服务对象不同罢了。上市公司的CEO出卖时间服务于广大股东,职员出卖时间实现管理层的决策从而服务于公司,合同上的乙方用工程、创意等服务于甲方,C2C(个人与个人)以及B2C(商业对个人)的平台服务于各种用户,律师在法律范围内服务于委托人,再到不可或缺的“快递小哥”服务于电子商务链上的买家和卖家。
  服务的本质大同小异,服务人与被服务人不分贵贱,那么服务本身也不分贵贱。但为何从估价的表象上看,不同职业被赋予的价值却相差甚远呢?社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个人行为微观而不可测,但供需关系却从宏观上量化出相互交织的关系。若社会中的某个职位可替代性太强,而准入门槛太低,那么哪怕它再重要也很难在价格上胜出。若有人执意定出高价,则有很多人快速涌入这个行业(门槛低),为被服务方提供替代原有服务者的可能(可替代性强),供给增大造成价格下滑。反之若定价过低,则迫使原有从业者寻求新的工作和变化,造成供给稀缺和价格激增。
  但在另一端,一些工作对职业和专长的要求为非凤毛麟角不可胜任,于是估价亦让人不可想象。在美国,CEO与普通员工平均工资比达到265:1,中国则是127:1。这并非说美国CEO一天半可以达到普通员工一整年的工作量,而实在也是并无许多CEO候選人能够产生将此比例拉到200甚至是100以下的价格压力。
  分析这么多,是想说明价格关系的确立实非社会中有意或无意的不公平,而是基本经济原理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虽然价格经常被用来佐证价值,但诚然无法替代价值。飞速发展的祖国迟早带领着十数亿人民踏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我们的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却不及美国的一半。公共医疗是国民幸福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低廉价格绝不意味着落后,反而更能体现代表公众利益的高效“医保”制度。半周时间从江南抵达东北的快递,全国联网的身份证ID,开到深夜的地铁和便利店,贯穿南北东西的动车和高铁,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无论价格高低,它们都为你我的生活提供了珍贵的便利和幸福。
其他文献
韩国女性导演郑在恩,这也许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她并不是一位高产的导演,至今不过留下了三部长篇作品。其中,2001年的《猫样少女》是郑在恩从艺术学校毕业后拍摄的长篇处女作。  作品讲述了无话不谈的五个女高中生,毕业后没有上大学,在看重学历的韩国各自选择面对残酷社会的过程。五人中,父母离异的慧珠在证券公司打杂,梦想可以成为职业女性;父母双亡,想成为绘画设计师却找不到工作的智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个似乎
期刊
张淑英看了一眼墙上的钟,10点10分了,一秒不差,两根针像张开的翅膀向上扬着。  课间休息了。  她放下报纸,慢慢站起来,走进卫生间解了个手,一层层整理好衣服,系好裤子。然后洗手,她从来不用洗手液,只用药皂。洗干净后走进客厅,用茶壶里的凉开水和热水瓶里的水,兑出一杯大概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喝掉。再然后走到门边,贴着门缝儿,倾听。今天气温有些低,防盗门微凉,不过耳朵原本很凉,还算和谐。  外面一点
期刊
住野夜的《胰脏物语》一书曾被翻拍成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在充盈着泪水与感动的影片结束后,我翻开了这本书,读完后不免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在十余岁的年纪罹患难以疗愈的疾病,是否是一种真正的不幸?  我想我会给予否定的回答。即便会失去未来几十余年的人生,但我认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其实是幸运的。她有支持她的家庭,有与她长期相伴的挚友,也有素不相识之人赠予她最大的善意,支撑着她将想要完成的事情一一达成。  故事从男
期刊
记得有一期兰姐推荐过果麦的《给孩子读诗》,那本书从选诗到书本的装帧都透着一种天真童稚的味道,很适合小学、初中的同学阅读。本期兰姐要推薦由诗人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诗》,它更适合初高中生读,尤其是曾被2019年山东省高考模拟题那首《刈禾女之歌》“惊吓过”的同学,更适合拿这本诗集来练练手。  可以说在现代文阅读板块,现代诗的读懂门槛比小说和散文都高。很多同学常常拿着一首现代诗束手无策。之所以会看不懂,最
期刊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杜牧在转发一条唐朝的锦鲤。  君不见,板凳十年冷,寒窗十年苦;千军帐前羽扇纶巾,君不见,二十年来《六韬》不易。哪里有什么东风之便?一千五百年前赤壁那场漫天战火,不过是上天给勤奋刻苦的少年周瑜的一点小奖励。换句话说,好运只不过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现代人对锦鲤的热衷,对好运的崇拜,实则是一种焦虑的体现:担心忍让之后换不回理解,担心努力之后换不来结果,担心被“
期刊
我听过一个很短却很经典的寓言故事:一个人遇到了上帝,上帝看在他辛勤劳作的分上,答应实现他一个愿望,无论他想要什么都行。但同时,他的邻居会得到双倍他所得到的东西。这个人一开始很开心,但转念一想:如果他要一个大房子,那他旁边的邻居就会有两倍他那么大的房子;如果他要一台跑车,邻居便会有两台。他思索良久,说道:上帝,请你让我失去一条腿吧!这个故事讲的是人们的嫉妒心,也是资源分布不均将“双赢”生生变为“双输
期刊
“觀”,小篆写作“观”,典型的形声字,《说文解字》说是“从见雚声”。但这“雚声”之“雚”,且看,下边是“隹”,短尾鸟,上边是一双大眼睛,合起来就是猛禽瞪着大眼睛在看,再加上“见”,大概是强调“见”的不一般。《说文解字》解释为“谛视也”,即仔细地看,原来是形声兼会意字。《现代汉语词典》只说是“看”,应该是对于我们今天用“观”字如“看”字——比如“走马观花”——的一种迁就吧。而今天常用的“观察”可以为
期刊
我已经很久没读完一本书了,一年里,零零散散打开了很多书,却都只是翻开五六页,运气好的书会被我翻到中间,随后停止。我可以把未完成阅读功课归咎于日益繁忙的工作,也可以抱怨日常的信息接收愈发碎片化,导致无法专心,或许还可以强调,自己每天在工作、通勤上耗费了太多精力,回到家里只想躺平,丝毫提不起精神去做别的。总之,能找到一万种理由不去读书。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懒。  然而这并不影响我每个月购买2至
期刊
【作品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进士出身,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但其仕途坎坷,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晚年因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今海南省),后病逝于常州。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期刊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当王羲之在兰亭集会,微有醉意之时,他望向不断循环往复的流杯渠,是以何种心情写下序言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杯渠中的水,不会再次流回。我们不妨拥有对完成之事的祈福,但也要有如萧红所说的“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选择怎么爱怎么活,这就是我的黄金时代”,这样对生死之外一切事物的坚持与努力。  对已完成但结果未知的事件,我们不妨转发锦鲤,祈求好运。中国自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