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允价值存在很大分歧,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这种分歧演化为愈发激烈的争论。以下通过公允价值会计与历史成本会计在确认、计量与披露三个环节的比较,重新审视公允价值会计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历史成本
一、会计确认环节的比较
对于会计确认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认为,“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的确认标准,即可定义、可计量性、相关性与可靠性。其中,可靠是确认标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即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由于会计要素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一般要求要有真实可靠的原始凭证作为确认依据,具有较强的可验证性和可核实性,由此确认的金额更能为会计信息需求者所接受。然而,是否以公允价值为标准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目前具有较大的争议。主要争议的焦点是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值得关注,如将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无疑是将会计要素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在会计报表表内进行披露。由于公允价值在对这些项目计量时更多的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此相对于历史成本来讲,其可靠性和可验证性较差。实证研究表明,如果计量缺少可靠性,那么就会给收益计量带来与股票价值无关的“噪音”,使得信息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计量可靠性是决定能否采用公允价值确认的重要条件。
二、会计计量环节的比较
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历史成本作为一种传统的计量属性,目前大多数的会计事项都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方式,但历史成本越来越受到公允价值的挑战。
首先,在历史成本计量下,不管现时境变化与否,计量金额固定不变,是一劳永逸的静态观。公允价值的特点表现为公允价值强调公平、双方熟悉情况、自愿交易,因而是趋于现时的均衡价格,是趋于计量对象的客观价值,同时公允价值是在交易中实现的金额,即现行公平市价,因而强调了资产计价必须立足现在时点,坚持动态的会计反映观。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增加会计信息含量,利于投资者决策的需要。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以市场评价为基础,不受时间、计量主体等客观因素影响,无论在纵向的时间还是横向的空间中均可比,能够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胡旭微、杨隽萍和薛卫孝以我国A股市场2007年年报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在我国A股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信息更具有信息含量。
三、披露环节的比较
会计信息披露是将会计信息加工结果向企业信息需求者传达的机制,分为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现阶段,我国应用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仍然是以历史成本为主体的信息披露,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主要是“嵌入式”的散见于各具体准则中,上市公司对于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处于原始自发状态,公司披露与否,披露的多少都是公司自己决定,没有统一的披露形式。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充分性两个方面。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主要是针对于表内信息,即由于报表项目在确认、计量过程中的不可靠,直接影响了最终披露信息的可靠性。通常认为,由于公允价值在计量过程中更多的时候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估计和判断,因此在表内项目中,以历史成本计量的项目的可靠性要强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会计信息的充分性主要针对于表外信息披露不足。在现在的会计模式下,表内项目相对固定,并受到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外界对企业信息的需求。因此,表外信息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表内披露不同的是,表外披露信息不必受到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限制,它更多体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原则”。因此,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加有利于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历史成本会计的优势在确认,而公允价值会计的优势在计量与披露。在当前会计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的情况下,基于会计稳健性的考虑,表内项目应以历史成本披露为主,公允价值要在条件充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对于表外项目披露有时需要结合计量即披露财务信息或其他定量信息,有时则不需要,即只披露定性信息。因此要鼓励企业更多的使用公允价值进行披露,特别对于大量不确定的交易和事项,虽然不能在表内确认,但对于投资者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时可以发挥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披露资产或负债交易价格的区间,以及价值估计的概率分布(PD)或概率密度函数(PDF)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公允价值披露有关企业风险价值的信息,即通过对公允价值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做稳健性披露,该信息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主表中的公允价值是十分有用的。
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会计模式下,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并没有形成,特别是公允价值在确认和计量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本人认为发挥公允价值在披露环节的优势,特别是通过公允价值在表外披露中的作用,可以极大的增加会计信息含量,做到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關性最大程度上的统一。当然,由于目前尚未出台关于公允价值披露的相关规范,对公允价值的披露不可能做到强制性披露,但以此为思路,相信定能促进公允价值的更好应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历史成本
一、会计确认环节的比较
对于会计确认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认为,“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的确认标准,即可定义、可计量性、相关性与可靠性。其中,可靠是确认标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即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由于会计要素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一般要求要有真实可靠的原始凭证作为确认依据,具有较强的可验证性和可核实性,由此确认的金额更能为会计信息需求者所接受。然而,是否以公允价值为标准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目前具有较大的争议。主要争议的焦点是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值得关注,如将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无疑是将会计要素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在会计报表表内进行披露。由于公允价值在对这些项目计量时更多的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此相对于历史成本来讲,其可靠性和可验证性较差。实证研究表明,如果计量缺少可靠性,那么就会给收益计量带来与股票价值无关的“噪音”,使得信息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计量可靠性是决定能否采用公允价值确认的重要条件。
二、会计计量环节的比较
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历史成本作为一种传统的计量属性,目前大多数的会计事项都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方式,但历史成本越来越受到公允价值的挑战。
首先,在历史成本计量下,不管现时境变化与否,计量金额固定不变,是一劳永逸的静态观。公允价值的特点表现为公允价值强调公平、双方熟悉情况、自愿交易,因而是趋于现时的均衡价格,是趋于计量对象的客观价值,同时公允价值是在交易中实现的金额,即现行公平市价,因而强调了资产计价必须立足现在时点,坚持动态的会计反映观。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增加会计信息含量,利于投资者决策的需要。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以市场评价为基础,不受时间、计量主体等客观因素影响,无论在纵向的时间还是横向的空间中均可比,能够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胡旭微、杨隽萍和薛卫孝以我国A股市场2007年年报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在我国A股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信息更具有信息含量。
三、披露环节的比较
会计信息披露是将会计信息加工结果向企业信息需求者传达的机制,分为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现阶段,我国应用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仍然是以历史成本为主体的信息披露,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主要是“嵌入式”的散见于各具体准则中,上市公司对于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处于原始自发状态,公司披露与否,披露的多少都是公司自己决定,没有统一的披露形式。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充分性两个方面。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主要是针对于表内信息,即由于报表项目在确认、计量过程中的不可靠,直接影响了最终披露信息的可靠性。通常认为,由于公允价值在计量过程中更多的时候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估计和判断,因此在表内项目中,以历史成本计量的项目的可靠性要强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会计信息的充分性主要针对于表外信息披露不足。在现在的会计模式下,表内项目相对固定,并受到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外界对企业信息的需求。因此,表外信息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表内披露不同的是,表外披露信息不必受到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限制,它更多体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原则”。因此,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加有利于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历史成本会计的优势在确认,而公允价值会计的优势在计量与披露。在当前会计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的情况下,基于会计稳健性的考虑,表内项目应以历史成本披露为主,公允价值要在条件充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对于表外项目披露有时需要结合计量即披露财务信息或其他定量信息,有时则不需要,即只披露定性信息。因此要鼓励企业更多的使用公允价值进行披露,特别对于大量不确定的交易和事项,虽然不能在表内确认,但对于投资者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时可以发挥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披露资产或负债交易价格的区间,以及价值估计的概率分布(PD)或概率密度函数(PDF)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公允价值披露有关企业风险价值的信息,即通过对公允价值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做稳健性披露,该信息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主表中的公允价值是十分有用的。
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会计模式下,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并没有形成,特别是公允价值在确认和计量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本人认为发挥公允价值在披露环节的优势,特别是通过公允价值在表外披露中的作用,可以极大的增加会计信息含量,做到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關性最大程度上的统一。当然,由于目前尚未出台关于公允价值披露的相关规范,对公允价值的披露不可能做到强制性披露,但以此为思路,相信定能促进公允价值的更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