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充分创造条件,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空中,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45-02
传统的物理教学,大多还停留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上,课上教师满堂灌,课下学生死记硬背的。这样学生只能是机械地记忆教材的基础知识,缺乏对知识的理解,更不用说对知识的应用了。长此以往,不能不让人对学生物理能力的发展担心: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这些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势在必行。
一、变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教学过程,只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教师只注重研究的是教法,教师想法设法让自己的课使学生容易接受,在教学全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师的过程作用,忽视了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讲得太多太细,生怕学生有什么地方不懂,这种教法是给学生“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完全是接受式学习,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去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是依赖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而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的首创精神,不是更多依赖传统的教科书,而是有效地利用各种知识媒介获取信息。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内容的教与学上结成授受关系,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发挥知识较多、社会经验比较丰富的优势,很好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的知识,充分发展智力,但是,教学过程并不是单项传输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可以进一步系统地掌握相关文化知识,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撒手不管,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全过程的设计中,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学习内容的安排、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等做出合理分配。明确了学习目标后,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思考,认真地探究,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活动、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排除学生单一的思维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获得新知识,形成综合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使学生获得成功。
二、巧妙设计实验课题,题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实验中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小的实验课题,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做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只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学生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浮力”的复习课中,让学生带两个大小不同的饮料瓶(大瓶去掉顶部,小瓶去掉底部)、适量的水、沙子和胶布,给他们一些勾码,然后提出如下的引导性问题:
在大瓶内装适量的水,你能想办法让小瓶竖直浮在水面上吗?
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出浮在水面上的小瓶的质量?
你能用这个装置做什么?还需要做哪些工作?它还能干什么?
对于第一要求,学生很容易做到,他们把小瓶倒过来,拧紧瓶盖,从开口的底部装入沙子,经过几次调整沙子的多少,小瓶终于竖直浮在水面上。还有几个小组把勾码放入瓶内或挂在瓶下,也使小瓶浮在了水面上。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积极性很大,颇费了一番脑筋。学生通过紧张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在思考中动手、计算,在失败后重新思考、讨论、分析,再动手、计算,终于求出了小瓶的质量,那份成功之感,使学生强烈感受到学习和研究的乐趣。
还来不及过多地享受成功的乐趣,第三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又使学生陷入沉思……整个探究过程充满了科学研究的气氛,不仅达到了复习有关“浮力”基础知识的目的,而且拓宽了知识面,对长度的测量、面积、体积的计算,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密度知识、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仪器的制作原理等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程度的感悟和体验。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动脑,亲身经历过才会对学习所得的知识记忆更深更牢,更永久。而且也带动了那些对物理兴趣不是很高的学生,让他们也能从别人身上学到动手动脑的能力,看到别人取得的成果,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通过自己的尝试,也会取得成功,也能让这些学生获得成就感,改变了他们对物理学科畏惧的看法,他们就能喜欢上了物理,也能成为物理学科的佼佼者。
三、在课堂上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现代教育需要的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创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从教师的“启发”到学生的“自主”,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零零碎碎互不关联的,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为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自主学习是遵循“人本”理念的,学生是一个个积极能动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具有充分发展个性的需要。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真正的“内在”的学习。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可以多次将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沟通,培养思维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有效时间和空间里共同去研究、探索、发现,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教学,必须是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条件、尽可能使学生走向成功的引导者,而不能包办、代替学生学习。学生自始至终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45-02
传统的物理教学,大多还停留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上,课上教师满堂灌,课下学生死记硬背的。这样学生只能是机械地记忆教材的基础知识,缺乏对知识的理解,更不用说对知识的应用了。长此以往,不能不让人对学生物理能力的发展担心: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这些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势在必行。
一、变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教学过程,只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教师只注重研究的是教法,教师想法设法让自己的课使学生容易接受,在教学全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师的过程作用,忽视了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讲得太多太细,生怕学生有什么地方不懂,这种教法是给学生“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完全是接受式学习,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去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是依赖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而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的首创精神,不是更多依赖传统的教科书,而是有效地利用各种知识媒介获取信息。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内容的教与学上结成授受关系,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发挥知识较多、社会经验比较丰富的优势,很好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的知识,充分发展智力,但是,教学过程并不是单项传输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可以进一步系统地掌握相关文化知识,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撒手不管,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全过程的设计中,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学习内容的安排、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等做出合理分配。明确了学习目标后,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思考,认真地探究,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活动、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排除学生单一的思维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获得新知识,形成综合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使学生获得成功。
二、巧妙设计实验课题,题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实验中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小的实验课题,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做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只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学生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浮力”的复习课中,让学生带两个大小不同的饮料瓶(大瓶去掉顶部,小瓶去掉底部)、适量的水、沙子和胶布,给他们一些勾码,然后提出如下的引导性问题:
在大瓶内装适量的水,你能想办法让小瓶竖直浮在水面上吗?
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出浮在水面上的小瓶的质量?
你能用这个装置做什么?还需要做哪些工作?它还能干什么?
对于第一要求,学生很容易做到,他们把小瓶倒过来,拧紧瓶盖,从开口的底部装入沙子,经过几次调整沙子的多少,小瓶终于竖直浮在水面上。还有几个小组把勾码放入瓶内或挂在瓶下,也使小瓶浮在了水面上。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积极性很大,颇费了一番脑筋。学生通过紧张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在思考中动手、计算,在失败后重新思考、讨论、分析,再动手、计算,终于求出了小瓶的质量,那份成功之感,使学生强烈感受到学习和研究的乐趣。
还来不及过多地享受成功的乐趣,第三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又使学生陷入沉思……整个探究过程充满了科学研究的气氛,不仅达到了复习有关“浮力”基础知识的目的,而且拓宽了知识面,对长度的测量、面积、体积的计算,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密度知识、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仪器的制作原理等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程度的感悟和体验。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动脑,亲身经历过才会对学习所得的知识记忆更深更牢,更永久。而且也带动了那些对物理兴趣不是很高的学生,让他们也能从别人身上学到动手动脑的能力,看到别人取得的成果,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通过自己的尝试,也会取得成功,也能让这些学生获得成就感,改变了他们对物理学科畏惧的看法,他们就能喜欢上了物理,也能成为物理学科的佼佼者。
三、在课堂上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现代教育需要的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创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从教师的“启发”到学生的“自主”,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零零碎碎互不关联的,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为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自主学习是遵循“人本”理念的,学生是一个个积极能动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具有充分发展个性的需要。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真正的“内在”的学习。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可以多次将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沟通,培养思维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有效时间和空间里共同去研究、探索、发现,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教学,必须是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条件、尽可能使学生走向成功的引导者,而不能包办、代替学生学习。学生自始至终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