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瓣成形环差异化缝合治疗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40例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尖瓣成形环差异化缝合治疗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的近、中期效果。

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的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40例,其中中度22例,重度1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7例,老年性心脏瓣膜病8例,成年人先天性心脏病15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瓣膜置换(成形)或心内畸形矫治,同期使用人工瓣环差异化缝合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的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情况。

结果

40例患者术前三尖瓣反流束面积(10.06±2.41)cm2,术后1年三尖瓣反流束面积(1.40±0.34)cm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三尖瓣舒张期瓣环内径(41.14±2.65)mm,术后1年三尖瓣舒张期瓣环内径(30.47±0.75)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肺动脉压力不同程度下降,心功能均有所提高,随访期间无死亡发生。

结论

三尖瓣成形环差异化缝合治疗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安全有效,但其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其他文献
1例22岁女性患者因间断性发热自行不规律口服尼美舒利100 mg/次及布洛芬400 mg/次(给药次数不详),共计27 d。服药第23天患者出现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尿液呈豆油色。4 d后入院
目的探究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患者行常规降血压治疗,叶酸组93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叶酸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同型半胱氨酸(Hcy)、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6.14±6.1
期刊
@@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孔(IMH),手术中空气填充和全氟丙烷(C3F8)填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的IMH 167例(179只眼)的临床资料。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进行空气填充和C3F8填充。空气组87例(92只眼),C3F8组80例(87只眼)。术后患者保持俯卧位,当气体吸收能看清黄斑区视网膜时行OCT检查。于术后1周、2周和1个月进行随
目的探讨miR-429对大鼠胰腺星状细胞(PSCs)活化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调控作用。方法用组织块法提取、培养和分离PSCs,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结蛋白(desmin)、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鉴定PSCs。取新鲜分离的第2代PSCs,采用脂质体法将miR-429的模拟物(miR-429 mimic) 和无意义小分子阴性对照片段(miR-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改变。方法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39例(39眼)为DR组,再根据是否合并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ME),分为ME+组和ME-组。选择同期无DR者的超声乳化术为对照组。以OCT观察术前和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区(半径500 μm内)的视网膜厚度和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变化。结果DR组中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