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中父权桎梏下的悲剧性女性形象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国父权制度的历史根深蒂固由来已久,封建时代的女性常常被笼罩在父权制度的阴影下,生活缺乏独立与自由。《金锁记》作为张爱玲考察那一时代女性普遍悲剧性命运的重要作品,在反映当时社会的这一问题上具有特殊意义。通过文本细读与特定的父权视角,分析《金锁记》独特的女性形象,把握其受父权桎梏下的悲剧性命运,有利于更好地揭示父权制度与女性文学的关系。
   关键词:张爱玲 《金锁记》 女性文学 父权
  1943年,张爱玲在上海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这个时候的上海本来就是一个浮华的名利场,中西文化激流碰撞,传统思想与现代观念不断杂糅,一切都井然有序地向前走着,却又显得那么不可思议。而张爱玲笔下的《金锁记》中所描述的上海恰恰就是如此情景,繁华却不真实,在这儿没有人情味只有物质和欲望。与此同时,战争与死亡也充斥着整个上海。人性的真善恶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金锁记》出现了,这部作品将那个时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同时也展现出作家本人的人生背景及其经验。
  张爱玲笔下的《金锁记》中有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凸出的要数“曹七巧”这一人物了,在封建父权制度束缚下,七巧没有自己的独立与自由。从丫鬟的对话中得知,曹七巧出身贫寒,娘家原是开麻油店的,她的哥哥贪图富贵,把她卖到姜家给患骨痨的姜二少爷当妻子,对于自己的婚姻她无法选择,只能舍弃自己的爱情,都说长兄如父,她不得不顺从哥哥安排嫁到姜家,而嫁到姜家之后的她,必须得听从夫家的三从四德,卑贱的出身使她受到无尽的蔑视。而最后一点对于爱情的希望也因为季泽的欺骗荡然无存,此后她就如同玻璃匣中的蝴蝶标本,虽然已死,但仍然焕发出凄凉之色。七巧的心理逐渐扭曲,从而由受害者转向施害者,对于自己的女儿长安,儿子长白而言,她就是父权制度实行的代替者。当看到长白幸福婚姻之时,七巧便心生妒忌,日日霸占自己的儿子,横插一脚,由于儿媳芝寿膝下无子,便自作主张将丫鬟娟儿作为其儿子的姨太太,即使娟儿后面生下了儿子,她也因吞食鸦片而死,这是曹七巧想要的结局吗?不,这只不过是她的心理扭曲所采取的方式极端罢了。
  一.父权制度的拥护者
  父权制也可称为“男权制”,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古国,面对这样的国情也注定了封建时代的男性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男性的社会地位也是非常高的,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宗教、法律抑或是家庭里面,男性是拥有绝对的权威的。这就造成了社会之中男女的极大不平等,男性永远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女性的各个方面处于弱势和被支配地位,而且这样的历史久远。
  白水纪子在《中国女性的20世纪》一书中指出:“封建社会的女性也会是父权制度的拥护者,当一个家庭中男性缺席时,那么女性往往就会代替男性实行父权,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宗教上、军事上抑或是家庭当中,父权制度逐渐被强化。就张爱玲的《金锁记》来说,这部作品以女性的视角出发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使父权制度得到了强化。”①
  对《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相关研究有很多,小说中的七巧在他丈夫死了之后,便分了家,或许此时,真正的七巧已经死了,而活着的是有着浓重的父亲的影子的七巧。她行使着父亲的权力,一直压迫自己的女儿长安和儿子长白,干涉着她们的生活甚至是婚姻。
  对于自己子女的教育,这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七巧作为家庭的代理人,非但没有把孩子教育好,反而让儿子和女儿染上了鸦片。不仅破坏了儿子的婚姻还把女儿那令人看好的爱情也给毁灭掉,甚至把自己媳妇给逼死。她的这一行为可以说是恐怖的父权制度的代理人,她就是封建旧社会中父权制度的忠实的拥护者。
  二.锁得住的是肉身,锁不住的是情欲与不甘
  《金锁记》中的主人公曹七巧,她的娘家是开麻油店的,自己的哥哥曹大年因为贪图钱财希望自己的妹妹嫁进姜家,不仅能够让他获得一大部分钱财,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攀高枝改变曹家社会地位。七巧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情,只能被迫接受这种封建制度下的包办婚姻。嫁进姜家之后的曹七巧由于自己的出身,不仅受姜家人的蔑视,更是连丫鬟都看不上她。自己的丈夫常年瘫痪在床,不仅帮不到她,还不能给她正常的婚姻生活,七巧只能够长期压抑自己的情欲,从而找到了季泽。但是现实的无情和对金钱的渴望,激起了她对金钱的无限占有,她只能赶走季泽。
  她由受害者变成了施虐者,对身边的亲人进行了疯狂的报复,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用那沉重的枷锁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女儿是她的第一个牺牲品。她让长安裹小脚,这使得周围的人无不嘲笑她;长安能够去新式学堂里面学习,却因为七巧的无理取闹,让长安在同学老师们面前颜面尽失,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业;长安好不容易有了让世人都称好的爱情,七巧却从中破坏,故意让童世舫瞧见她吸食大烟的场景,从此把长安推进了无底深渊。儿子长白也在七巧的诱惑下吸食大烟。七巧不仅探讨儿子、儿媳的生活隐私,而且还大肆宣传,让寿芝在伤心、绝望中,凄凉的死去。而后面的娟姑娘也不到一年吞鸦片自杀了。曹七巧因为自身的不幸,使得她也不能容忍别人幸福。在内心极度的扭曲下,她毁掉了女儿、儿子的幸福,造成了更多人的悲剧。
  蝴蝶标本虽然美丽,但终究是死的——但最令人悲惜的是死了都无人在意。从七巧进入姜公馆的那一刻起,她再也不是那个鲜活的女孩儿,而是一个被人任人观赏,玩弄的对象。做一个美丽的没有生命的标本,是她余生的使命。没有人好奇过她是否悲伤和意愿,没有人能够停下脚步听她诉说欲望与凄凉。
  三.带着黄金枷锁的苍凉人生
  小说中的主人公曹七巧性格乖张、多疑、善变、刻薄、嫉妒心与破坏性极强,张爱玲笔下所写的七巧这个人物极具情感渲染力与艺术震撼力,是少见的“彻底”人物。②曹七巧的悲剧是典型的传统封建下的女性的悲剧形象。作者表现出了传统封建伦理下的可悲的门第观念,封建伦理下要求女性丈夫死后必须保持贞洁,放弃自己的爱情,生是夫家的人,死时夫家的鬼。这种传统封建思想压抑了她的正常情欲,然而更为悲剧的是她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这种深深的无力感与不安感讓她背上了黄金的枷锁,沉重的桎梏了她的生命。她的命运也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一个典型的极端悲剧形象。③   《金锁记》这部小说中有着令人无法忽视的意象——月亮,出现过九次,而七巧这个名字也与七夕乞巧节有关,也说明张爱玲巧妙地将月亮与曹七巧的命运来比喻,产生了耐人寻味的意境。④小说中的开头就写出“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朵云轩信筏上落了一滴泪珠”把读者带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芝寿眼中的月亮是“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把月亮描绘成一个“灼灼地小儿白的太阳”这种极具地反差恰恰表现出芝寿内心的凄凉与绝望之情。⑤当女儿长安的爱情被摧毁之后,这轮带着阴影的圆月终于出现了,“七巧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锁。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滚圆的胳膊……当然这不过是谣言。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⑥小小的人儿与大大的月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她的心中是有月亮的,不过早就被黄金枷锁锁上了。世事难料,循环向前,月亮终究会被金子掩去光芒。⑦运用意象的描写,工笔写实的繁复描写无不带着苍凉的意味。
  曹七巧这个女人,被金锁困住了一生,人性是可恶的,但是命运是悲惨的,封建时代中曹七巧是多少女性的真实写照啊!⑧即便“清澈”如七巧,不断追寻自我,但仍然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个人挣扎注定是徒劳的,只会被一次次的无情抹杀,或被人推进无情的深渊……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七巧好像从不信命,她或许想要努力摆脱自己身为女性的悲哀,却无形让自己的儿女走上了自己的路,她以为让他们摆脱在父权制度桎梏下的不幸,却不知她做了一生的努力都是为了自己。《金锁记》不仅完美体现出在封建父权制度下的女性几乎以悲剧收尾,而且作品中也隐含了旧时代女性如果想要独立,则会被视为疯子,女性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的主旨观念。张爱玲看得透彻,玻璃匣中的蝴蝶再美,也不如随心所欲地飞。
  参考文献
  [1][日]白水纪子.中国女性的20世纪[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9:61.
  [2]宋向阳.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导读[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04.
  [3]张之薇著.品戏卮言[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09.
  [4]温儒敏著.温儒敏谈读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332.
  [5]宋声泉.在“男女”与“时代”之间——重论《金锁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04):123- 132.
  注 释
  ①[日]白水纪子.中国女性的20世纪[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9:61.
  ②宋向阳.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导读[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04.
  ③宋向阳.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导读[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04.
  ④張之薇著.品戏卮言[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09.
  ⑤宋向阳.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导读[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04.
  ⑥张之薇著.品戏卮言[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09.
  ⑦温儒敏著.温儒敏谈读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332.
  ⑧宋声泉.在“男女”与“时代”之间——重论《金锁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04):123- 132.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指导老师:张文浩)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飘》是描述美国内战期间种族歧视的优秀文学作品,从中可以看到黑人蓄奴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和即使蓄奴制废除后人们心中仍根深蒂固存在着的歧视。   关键词:美国南北战争 种族歧视 《飘》 《汤姆叔叔的小屋》  美国的种族歧视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奴隶贸易时期,通过三角贸易路线,欧洲人将黑人作为廉价劳动力出售给美洲的种植园。在此过程中,黑人没有人权可言。奴隶贩子总是使黑人人数增
内容摘要:本文围绕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三方面,通过探讨《夜叉国》与《鲁滨逊漂流记》两则故事的文化背景、主人公、情节走向,展现明清之际中西方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之巨大差异。   关键词:《夜叉国》 《鲁滨逊漂流记》 世界观 人生观 民族观  《夜叉国》记录了商人徐某在夜叉国的故事。《鲁滨逊漂流记》记录了商人鲁滨逊流落孤岛的故事。两者不乏相似。首先,两则故事的大致创作于同一时段,蒲松龄生于1640
内容摘要:《人面桃花》作为格非沉寂十年之后的回归之作,诞生于21世纪初。虽然是面向新世纪的小说,但文中的怀旧气息与革命想象跃然纸上,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世纪的创作者如何穿越八九十年代众声喧哗的文学潮涌,依靠经验与想象重返历史现场。   关键词:《人面桃花》 新启蒙主义 文学思潮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追溯三代人的百年追梦史讲述了桃源遗梦的建构与节节溃败,其开卷之作《人面桃花》从革命女性陆秀米的视角切
内容摘要:近年来,关于“非虚构”的研究愈加火热。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经典外国文学的译介引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非虚构小说的开山之作,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代表作In Cold Blood曾经55周雄踞美国畅销书榜第一,先后被译成37种文字,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通过WorldCat Identities发现,In Cold Blood由全球10,191个会员图书馆馆藏,中国馆藏量却不大;该
内容摘要:《厨房的钟》是德国作家沃尔夫冈·博尔歇特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故事从旁观者视角描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在战争中失去亲人,孤苦无依,只能和一只厨房的钟相依为命的悲惨命运。本文将结合叙事学理论,分析博尔歇特经典短篇小说《厨房的钟》的叙事特色,剖析其中的深刻内涵。战争的痕迹渐行渐远,但仍然要铭记,战争带来的沉重伤痛。  关键词:沃尔夫冈·博尔歇特 《厨房的钟》 叙述特色 叙述视角 象征符号  
内容摘要:英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割裂了作者、读者以及作品三者之间的关系,跳脫出传统诗学的框架,倾向于对文本语言与形式的分析,并以此突出文本的个性。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在文本细读中呈现出三种反差特征:亮与暗的色彩反差;近与远的场景反差;实与虚的物象反差。这三种反差特征保留了诗意的想象空间,平衡了诗中感性的诗情与理性的诗思,在意象的跳跃以及新奇的联想中完成了生命体验向生命哲思的转化,“金黄的稻束”最终
内容摘要: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运用“小说中的小说”这一独特手法在《第五号屠宰场》中充分展现出来的历史现实主义。本文主要分析冯内古特在《第五号屠宰场》中关于虚构小说手法的运用,并以书中三部小说为例分析其对《第五号屠宰场》的作用。   关键词:小说中的小说 《第五号屠宰场》 作用  《第五号屠宰场》作为享誉世界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作者巧妙运用“小说中的小说”这一叙述手法,扩大小说的意义范围,突出一系列中
内容摘要: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与新罗《殊异传》同属于描写奇人异事的文学作品。《殊异传》诞生之时,六朝志怪小说已经非常成熟。新罗与中国(唐)朝等交好,使得魏晋六朝志怪小说具备在新罗传播的潜在条件。此外两者流行的时间相近,作品内容、主题、思想等高度相似,两者具有可对比性。文章就《殊异传》对六朝志怪小说的接受进行对比后发现,魏晋六朝发展成熟的志怪小说为其在新罗的辐射提供了文学层面、输出层面的可能,新罗的汉文
内容摘要:英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第一位重要诗人威廉·布莱克创作了两本著名的诗集《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 1783)和《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 1794)。在两本诗集中有两首同名的诗歌《扫烟囱的孩子》(The Chimney Sweeper)。在这两首同名的诗歌里,作者描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上一群替人打扫烟囱的孩子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内容摘要:我们要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各自的潜能、重视他们的思维能力,给学生们营造一个积极的课堂氛围。本文从认知参与、思维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四个方面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 大学生 课堂参与  当质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升学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时,我国迫切需要反思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堅持“提高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