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救赎”的象征意义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以其细腻、张弛有节的构思手法给读者呈现了一段凄美、朦胧而又饱含着无限心酸和敬佩的爱情。其中,陌生女人的形象塑造是很成功的一笔,笔者从象征层面对女主人公的一生进行解读,挖掘文本中“陌生女人”被救赎的象征内涵。
  关键词:陌生女人;救赎;象征意义
  一、内心挣扎与主动反抗
  作家R在陌生女人心目中的神秘面纱被一层一层剥开,陌生女人对作家R持有的敬仰之情也越来越弱。经过几天几夜的相濡以沫后,对于陌生女人来说,作家R不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从陌生女人回到维也纳到最后一口气,在此期间她与作家R一共见过十二次,其中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的见面,每一次见面陌生女人都强烈的渴望作家R能认出自己来,可是作家R没有。即使在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中,陌生女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试图通过过往的一些画面来勾起作家R对陌生女人的回忆,然而作家R仍然只是把她当做一个随时可被替代的消费品。要是换成13岁时的心态,陌生女人会再力比多的刺激下主动说出她与作家R之前的往事,可是现在陌生女人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在眼泪掉下来之前选择了离开,尽管有不心甘、不舍,但是最后陌生女人还是留着了女性那束可贵的尊严之光。
  越是得不到作家的认可,陌生女人的心开始变得越急躁。陌生女人从一开始只是躲在自家屋子里偷偷窥视作家的一举一动,到每天去巷子里等候作家出入希望能与作家偶遇,再到现在主动自由出入作家的生活,这一系列发生在陌生女人身上的变化其实是陌生女人自己对于这段情感态度的一个回应,也是对女性主义追求的一种强烈释放。作为一个缺乏父爱、独自抚养儿女的一个母亲女性形象,陌生女人在各种肮脏、唾弃与耻辱的折磨下,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对绝对的男权主义进行反抗,对被忽视的女性主义进行呼吁,警戒现在的女性为了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勇于与压迫势力进行抗争,为女性赢得一片自由的领地。
  二、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女人
  从意识到男女之间这回事以来,陌生女人就视男女之间的感情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尽管在与作家R分开的那段时间里有很多陌生女人的仰慕者向她示好,但她始终没有背叛作家R。“从我委身于你的那一刻起,到这孩子从我肚子里生出来这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男人接触过我的身子。我的身子任你紧紧贴过之后,我就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就算最后因为生计原因陌生女人与除作家R之外的其他男人们共享了自己的身体,那也是陌生女人在无意识情况下的善意举动,不能被判决陌生女人为没有节操、没有贞洁的女性。自始至终陌生女人都视其他男人为过客,一直保持着一个女性应该有的自尊心,只承认作家R才拥有过并且始终拥有着她的身体。
  “但是我要保持我的自尊心,我要让你这辈子想起我的时候没有一丝忧虑。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也不愿让你背上个包袱,我要使自己成为你所钟情过得女人中独一无二的一个,让你永远怀着爱情和感激来思念她。”陌生女人不想她与作家R的孩子成为作家R生活中的一个包袱、一个牵绊,陌生女人所有的所思所为都是站在作家R的角度上进行的,她考虑的首先永远是作家R的利益。她知道作家R是一个在生活上崇尚自由,在学术上追求严谨的双重性格的人物,她不想让任何的人或事去干扰到作家R的正常生活,宁愿一个人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通过出卖肉体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就算一直没有被认出来依然一次又一次的答应作家R的请求,信中没有一字责怪作家R的言语,这是一种多么无私、高尚的情怀啊?直到今天,读者们在给这个陌生女人送去一丝丝同情目光的同时,也应该对这位母亲怀有更多的敬意。
  三、必须说的秘密
  完整的故事是从作家R打开那封没有署名、没有邮寄地址的信开始的,陌生女人在信中多次流露出她这一生对于作家R的神秘性,并且多处强调如果自己还存在人世的话,这个对陌生女人来说一生的秘密就会被一直隐藏下去。但是当读者仔细读完整片文章后就会质疑:“竟然陌生女人这么爱作家R,不想去打扰作家R的正常生活,那为什么到死的时候还要通过信件将作家R之前伤害陌生女人的点点滴滴都毫无保留的倾诉给作家R呢?这难道不是想要作家R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一直活在愧疚和自责中吗?”读者的这种想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我们更应感受到的是女性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陌生女人把自己的一生都输给了男权主义,输给了现实的压迫,在爱情之路上陌生女人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一次又一次的爬起,但还是抵不过命运的戏弄,在孩子失去的那一刻,她对作家R 的情感也随之而去了。她最后需要做的就是勇敢的站出来维护所有女性的权利与尊严,呼吁整个社会来关爱女性,对于其他所有女性来说,她的一生是必须说出来的秘密。
  四、结语
  茨威格通过天衣无缝的心灵战术,将一段看似不切实际却又真实存在的爱情故事描写的淋漓尽致。从作家R出现那一刻,陌生女人的整个生活状态不仅在为自己努力赢得爱情的权利和尊严,而且当她开始提笔写这封信的时候,也在为整个人类的女权主义争取话语权。整个故事不仅仅只有陌生女人悲情命运的解脱,更有现实女性精神与灵魂的救赎,这难道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吗?
  参考文献:
  [1]高中甫等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3]陈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四中解读[J].译林,2008(5).
其他文献
摘 要:前苏联著名的小说家和电影艺术家舒克申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一百二十多部短篇小说、几部中篇和长篇小说,他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是苏联文坛上创作短篇小说巨匠的代表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短篇小说反映出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苏联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折射出苏联农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舒克申创作的这些小说大多数为农村题材小说,不仅思想内容丰富、小说人物颇具特色,而且笔触幽默风趣、语言犀利极具
摘 要:《英国病人》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突显出物质环境所遭受的“身体”创伤,卡拉瓦焦和“英国病人”奥尔马西的肉体创伤、哈纳的精神创伤以及基普的文化创伤。从而令人深思:究竟谁是真正的“病人”? 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执意留下来照顾“英国病人”的哈纳、失去了大拇指的卡拉瓦焦和深受文化创伤之害的基普才是真正的病人。  关键词:创伤;战争;帝国主义  《英国病人》是一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 要:挖掘出集体无意识领域的荣格,将自我(self)看作整个心理的主体,而自我的成长也即个体化的过程,就是个体获得完整统一人格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完整的个体化是个体意识自我和无意识自我的整合,即从毫无独特性的统一走向具有独特性的统一的过程。与成人的自我相比,儿童的自我是未成熟的,正处在从无意识自我的土壤中生长出意识自我的阶段。自我的生长离不开文化环境的支持,儿童的自我生长之根是无意识自我,但适宜的
摘 要:在高中现代文教材部分,《舞女》仍然被作为选定教材被选读,但现实中,很多教师都认为:“对于高中生来说,《舞女》太过晦涩难懂。”这种看法不能被忽视,因为《舞女》是一篇多个主题交织的作品(是丰太郎与爱丽丝的言情小说,是丰太郎的教育小说,是近代围绕自我确立的故事,是柏林的都市小说、社会小说、历史小说,同时也兼具森鸥外对自己留学生活描述的自传要素。其中对丰太郎受了挫折又再次出世,及贵族群体没落的描绘
摘 要:十九世纪的英国女作家盖斯凯尔在其社会问题小说中对女主角的设定都是年幼便失去了母亲,在周围女性角色的帮助下,成长为独立自强的女性。正是由于这样的设定,使得角色更加丰满,更加接近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物。  关键词:盖斯凯尔;《玛丽·巴顿》;《南方与北方》;母爱;成长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也被称为盖斯凯尔夫人,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小说家。盖斯凯尔共创作六部长篇小说,都是以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以此
摘 要:法国童话小说《小王子》可以说是老少皆宜,每读一次《小王子》都会有新的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文主要谈谈作者数十遍阅读中的一点理解和体会。主要从书中各个不同的意象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方面阐述。着重详说了穿华服的学者,猴面包树和玫瑰花这三个意象。  关键词:小王子;道理;象征  一、《小王子》的作者简介  安东尼一生喜欢冒险和自由,他是一位将生命奉献给法国航空事业的飞行家。安东尼于二
摘 要:本文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的译文。这篇小说选词质朴无华,通俗易懂,但却字字精选,意味深长,典型地表现了海明威的“冰山效应”风格。除此之外,作者还采用了象征手法、读者参与、意识流等手法鼓励读者积极参与解读,努力捕捉小说意义,达到最大阅读效应。重复修辞法也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作者用此修辞法来突出主题。小说情节十分简单,仅有三个人物,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