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中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iu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有一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武术教学。武术教学既要承担加强中学生体质,提升中学生的习武水平的重任,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以技能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向新型的教学模式改进。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個新兴的教学模式,很符合在我国新课标的发展要求。因此,本文旨在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我国中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中学武术教学;应用
  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是一个内外兼修、术道并重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也是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前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最开始是在一些欧美国家的高等院校兴起,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已成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据研究表明:德国中小学除了体育课以外,在其他的体育活动中,特别是课外体育锻炼,都会以俱乐部的形式来实施。
  一、武术俱乐部的发展趋势
  (一)成立组织结构
  在组织中,能使工作任务得以分解、组合及协调的框架体系就是组织结构。同时,组织行为受组织结构的影响,并且也对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以及服务对象产生影响。武术爱好者为扩大俱乐部的影响力和吸纳更多的成员加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出负责培训、宣传、竞赛、场地、财务等方面的分管人员,而分管人员就具体的策划、安排和实施各项活动。中学武术俱乐部就是国内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一个缩影,虽然存在组织形式简单、组织规模小、以及组织人员各项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但组织框架正在逐渐完善,使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中学武术教学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二)完善规章制度
  中国有句话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共同遵守的办事的规程和行为准则。规章制度也是对组织正常运行的基本方面的活动框架,制度可将零散的个人行为变成集体化行为,并且,制度也是管理工作中最有利的基本依据和手段。对于刚成立的武术俱乐部,需制定专门的规定和要求,如针对成员的管理制度、准入制度、经费使用制度以及活动制度等。而后教学内容需根据俱乐部成员对武术技能掌握情况来科学合理的制定。同时,武术俱乐部实行会员制,加入俱乐部的会员需缴纳一定的会费,会员要遵守俱乐部的规定,积极参加俱乐部举办的活动以及宣传武术的健身价值及教育价值等。
  (三)以学校武术场馆和器材设施作为主要依托
  中学武术教学开展是以场馆作为物质保障。一般大型体育场都为综合性的运动场,基本标配就是建有标准田径场,以及在田径场内设有标准足球场,这属于室外的体育场。而体育馆则是进行室内体育运动的场地,由此,体育馆可分为比赛馆和练习馆两个使用性质。但目前大部分的中学只配有室外田径场,而只有少部分的中学配备有室内训练场地,并且,一些中学还拥有专门的室内武术训练馆,为武术俱乐部提供了实践基地,这也为武术俱乐部开展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了便利。并根据《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来配备武术器材,比如枪、棍、刀、剑等。
  (四)武术活动的开展
  活动的举办可向人们传达俱乐部存在的意义及价值。平常可借助学校联欢晚会及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展示武术“力与美”的展演活动,表演彰显校园文化的武术操等。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举办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也为了开发武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根源,经个人陈述和集体讨论等方式去真正认知武术的本质及真谛。邀请专业的武术教师和专家指导成员的训练方法及技能,可提高武术俱乐部成员的技能水平,或发挥俱乐部成员自身的优势,对其他成员进行指导。
  (五)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通常武术俱乐部的经费都非常有限,其是由依托单位的补贴、企业赞助、会员会费和经营创收等方面作为主要的经费来源。武术俱乐部的会员会费是一项固定的收入,因中学生还未有争取个人收入的能力的情况下只能以零花钱缴纳会费。而学校作为依托单位,会依据武术俱乐部的开展情况给予资金和物质上的支持。其中,武术俱乐部获得生存经费的主要途径就是经营创收,其成为自身造血能力的最重要指标。此外,中学生还可利用自身所学的教育技术知识,创造更多的宣传渠道,例如:注册微信公众号、制作网页、利用学校宣传栏等,充分扩大对中学武术俱乐部的宣传力度[2]。
  二、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与选择
  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使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及良好的习惯,并做学习的主人。新课标的理念是一个角度,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一个角度,而两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同一方向性的问题,即在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武术俱乐部的教学模式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出发,基于武术练习者的自觉结合,凭借着学校的运动场馆,以俱乐部组织的形式,根据武术这一项目,把课外武术、武术教学、武术训练及比赛等结合成为一体。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对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以及发展,并探究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中学武术教学中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武术俱乐部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还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组织及管理能力。另外,新课标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并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中学武术教学中,体育俱乐部作为新型教学模式是完全可以采用的。
  参考文献:
  [1]盛怡,杨洪,缪律.美国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启示——以布莱恩特大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 (6):90-100.
  [2]孙胜,李瑞杰.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6 (7):73-74.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的体育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树立良好的校风,有效提升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因此,本文对体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分析,以推动体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文化;高職院校;建设途径  体育校园文化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结合。体育校园文化又是一种群体文化,其主体是学生和所有教职员工,其内容是各种形式的体育项目
摘要:由于拉丁舞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拉丁舞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教师要将音乐与舞蹈相互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更好的与教师开展拉丁舞的学习和思考。本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多媒体在拉丁舞教学当中的优化作用进行深入性的探究和思考。希望能够在教学当中为学生的拉丁舞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拉丁舞
青政办[2018]16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教育部等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首先要保证幼儿愉快地、有益地自由活动”。乡土童谣以其俏皮生动的乡音、朗朗上口的乡韵、耐人寻味的乡情,给予幼儿独特而又有效的教育,帮助幼儿通过乡土童谣逐步认识自己出生成长的环境,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同时促进幼儿社会性及个性品德的发展。乡土童谣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融合,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娱乐身心、表达情
教师是课堂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是高质量课堂建设的关键,拥有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师教学团队,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让学生鲜活起来”的关键。  本科教育是保持卓越的看家本领和成就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放眼当下,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定目标和不懈追求。  加拿大高等教育研究学者格兰·琼斯(G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