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中,换热设备使用极其广泛,而管式换热设备就是常见的一种。在这些管式换热设备中,采用U形弯管是非常普遍的。在实践中如何加工这些U形管有许多方法,如机械手或手动弯曲等。液压技术由于其潜在的许多优点,把他应用在弯管机上,简便易行,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
关键词:液压技术、弯管机、故障分析、排除
中图分类号:S9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0-0011-01
一、弯管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一)、结构特点
如图一所示,弯管机的执行机构采用两条夹紧缸1、2,一条弯曲缸3,三条液压缸呈“T”型布置在同一水平上,并借助一些辅助机构组成一体,整机由液压实现驱动和与控制。
图一 液压结构图
(2)工作原理
弯管机液压原理如图二所示,在图示状态,所有电磁铁均处于断电状态,柱塞泵2输出的液压油径二位四通电磁阀3卸荷,同时所有执行元件的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液压系统工作时,首先使7YA通电,此时整个液压系统工作在调定的工作压力下。按下操作按钮,使电磁阀1YA、3YA同时得电,此时三位四通电磁阀6、7处于左位,液压油经减压阀5进入夹紧缸17、18无杆腔,有杆腔的液压油经单向节流阀的单向阀口回到油箱;夹紧缸17、18的速度大小由单向节流阀12、13调节;调整到两夹紧缸基本同步为止。当两缸间距离到设定位置时使1YA、3YA失电,使三位四通电磁阀6、7处于中位,夹紧缸停止进给,此时两缸间距离应稍大于胎膜直接;而后使5YA得电,液压油进入弯管成型缸无杆腔,有杆腔液压油回到油箱,弯曲成形缸开始运动并推动管料,使之产生弯曲变形,值得所需的半圆形时,弯曲成形缸运动到这两个辅助成形轮后停止,电磁阀8处于中位,弯曲成形缸压力由双液控单向阀保持;接着使电磁阀6、7的1YA、3YA二次得电,两夹紧缸17、18二次进给,使管材的弯曲大于180度,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压力继电器15、20给三位四通电磁阀6、7发信,使之处于中位保压,保证U型的成形度;最后,使电磁阀6、7的2YA、4YA得电,两夹紧缸返回,跟着电磁阀8的6YA得电,弯曲成形缸也返回,取下成形弯管,完成一次完整的弯管工作循环。
图二 液压原理图
二、弯管机液压系统基本回路
1、卸荷回路 此回路由溢流阀4和二位四通电磁阀3构成。启动液压泵后,二位四通电磁阀3在常态下处于卸荷状态,此时液压泵的输出全部经电磁阀回油箱。当电磁铁7YA得电时,电磁阀换向处于工作状态,调整溢流阀4至工作压力。为便于选阀,本回路使用堵二位四通电磁阀A/B口的方式来代替二位二通阀,二者完全等效。
2、速度控制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采用进油节油调速,容易采用压力继电器实现压力控制;这种调节方式具有调节方便、节约能源的特点,进入液压缸的流量受到限制,可以减小启动冲击,弯管时,要求液压缸有较低的速度,进油节流调速可方便的达到这个要求。
3、保压回路 在回路中分别设置双液控单向阀9、10、11,当回路中的电磁阀6、7、8处于中位,使液压缸能保持其压力。另外考虑到液压缸的泄漏问题,在回路中加上蓄能器16、19,一补偿其泄漏量。
三、弯管机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1)液压缸推力不足
①过载或承受过大偏载荷,此时应根据弯管直径大小以及管子壁厚调整溢流阀的工作压力。
②油缸有内泄漏,此时应检查活塞上的密封件是否损坏或者缸内壁有无严重划伤。
③回油不畅引起背压过高。
④油温过高,导致泄漏增加,采用相应降温措施。
(2)液压缸爬行
①空气入侵,首先检查吸油管口是否完全埋人油面以下,然后检查油泵与吸油管连接处的密封垫是否泄漏,螺母是否拧紧。若油缸已经进入空气,则应该打开放气阀,驱动油缸反复动作几次,直到排尽为止。
②偏载过大
③活塞與缸体、活塞杆与端盖之间的配合精度较差,或装配是紧固螺母的紧固力不均衡,若属于后者,则应作适当调整。
④液压泵漏气,应更换。
(3)液压缸有冲击、压力继电器频繁动作
①系统连接处泄漏的原因。检查与液压缸无杆腔连接部位的泄漏情况并排除。
②蓄能器原因。充气压力偏高或蓄能器气囊破裂,蓄能器不起作用。
③压力继电器原因。压力继电器高低压值差值太小,造成频繁动作。
四、弯管机特点
① 弯曲管材所需的力由液压装置提供,可产生很大的动力。尤其适用于加工管径大、壁厚的管件。另外弯管液压机调节方便,当弯曲工件的力需要变化时,仅需调整溢流阀的工作压力即可。
②电动机与液压柱塞泵采用立式连接,泵处于油面以下,大大改善了柱塞泵的吸油状况,同时减少了液压系统工作时的噪声,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③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价格合理、装卸快速、便于携带、一机多用等众多优点。还能卸下弯管部件(油缸)作为分离式液压起顶机使用。
总之,液压技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液压设备以它独特的优点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液压技术的特殊性,不像其他机械那么直观,它的故障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及不确定性。因此,如何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怎样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是有待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刘延俊著,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
关键词:液压技术、弯管机、故障分析、排除
中图分类号:S9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0-0011-01
一、弯管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一)、结构特点
如图一所示,弯管机的执行机构采用两条夹紧缸1、2,一条弯曲缸3,三条液压缸呈“T”型布置在同一水平上,并借助一些辅助机构组成一体,整机由液压实现驱动和与控制。
图一 液压结构图
(2)工作原理
弯管机液压原理如图二所示,在图示状态,所有电磁铁均处于断电状态,柱塞泵2输出的液压油径二位四通电磁阀3卸荷,同时所有执行元件的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液压系统工作时,首先使7YA通电,此时整个液压系统工作在调定的工作压力下。按下操作按钮,使电磁阀1YA、3YA同时得电,此时三位四通电磁阀6、7处于左位,液压油经减压阀5进入夹紧缸17、18无杆腔,有杆腔的液压油经单向节流阀的单向阀口回到油箱;夹紧缸17、18的速度大小由单向节流阀12、13调节;调整到两夹紧缸基本同步为止。当两缸间距离到设定位置时使1YA、3YA失电,使三位四通电磁阀6、7处于中位,夹紧缸停止进给,此时两缸间距离应稍大于胎膜直接;而后使5YA得电,液压油进入弯管成型缸无杆腔,有杆腔液压油回到油箱,弯曲成形缸开始运动并推动管料,使之产生弯曲变形,值得所需的半圆形时,弯曲成形缸运动到这两个辅助成形轮后停止,电磁阀8处于中位,弯曲成形缸压力由双液控单向阀保持;接着使电磁阀6、7的1YA、3YA二次得电,两夹紧缸17、18二次进给,使管材的弯曲大于180度,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压力继电器15、20给三位四通电磁阀6、7发信,使之处于中位保压,保证U型的成形度;最后,使电磁阀6、7的2YA、4YA得电,两夹紧缸返回,跟着电磁阀8的6YA得电,弯曲成形缸也返回,取下成形弯管,完成一次完整的弯管工作循环。
图二 液压原理图
二、弯管机液压系统基本回路
1、卸荷回路 此回路由溢流阀4和二位四通电磁阀3构成。启动液压泵后,二位四通电磁阀3在常态下处于卸荷状态,此时液压泵的输出全部经电磁阀回油箱。当电磁铁7YA得电时,电磁阀换向处于工作状态,调整溢流阀4至工作压力。为便于选阀,本回路使用堵二位四通电磁阀A/B口的方式来代替二位二通阀,二者完全等效。
2、速度控制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采用进油节油调速,容易采用压力继电器实现压力控制;这种调节方式具有调节方便、节约能源的特点,进入液压缸的流量受到限制,可以减小启动冲击,弯管时,要求液压缸有较低的速度,进油节流调速可方便的达到这个要求。
3、保压回路 在回路中分别设置双液控单向阀9、10、11,当回路中的电磁阀6、7、8处于中位,使液压缸能保持其压力。另外考虑到液压缸的泄漏问题,在回路中加上蓄能器16、19,一补偿其泄漏量。
三、弯管机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1)液压缸推力不足
①过载或承受过大偏载荷,此时应根据弯管直径大小以及管子壁厚调整溢流阀的工作压力。
②油缸有内泄漏,此时应检查活塞上的密封件是否损坏或者缸内壁有无严重划伤。
③回油不畅引起背压过高。
④油温过高,导致泄漏增加,采用相应降温措施。
(2)液压缸爬行
①空气入侵,首先检查吸油管口是否完全埋人油面以下,然后检查油泵与吸油管连接处的密封垫是否泄漏,螺母是否拧紧。若油缸已经进入空气,则应该打开放气阀,驱动油缸反复动作几次,直到排尽为止。
②偏载过大
③活塞與缸体、活塞杆与端盖之间的配合精度较差,或装配是紧固螺母的紧固力不均衡,若属于后者,则应作适当调整。
④液压泵漏气,应更换。
(3)液压缸有冲击、压力继电器频繁动作
①系统连接处泄漏的原因。检查与液压缸无杆腔连接部位的泄漏情况并排除。
②蓄能器原因。充气压力偏高或蓄能器气囊破裂,蓄能器不起作用。
③压力继电器原因。压力继电器高低压值差值太小,造成频繁动作。
四、弯管机特点
① 弯曲管材所需的力由液压装置提供,可产生很大的动力。尤其适用于加工管径大、壁厚的管件。另外弯管液压机调节方便,当弯曲工件的力需要变化时,仅需调整溢流阀的工作压力即可。
②电动机与液压柱塞泵采用立式连接,泵处于油面以下,大大改善了柱塞泵的吸油状况,同时减少了液压系统工作时的噪声,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③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价格合理、装卸快速、便于携带、一机多用等众多优点。还能卸下弯管部件(油缸)作为分离式液压起顶机使用。
总之,液压技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液压设备以它独特的优点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液压技术的特殊性,不像其他机械那么直观,它的故障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及不确定性。因此,如何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怎样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是有待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刘延俊著,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