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杭州市出台了《下姜村及周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简称“1+4”规划),枫树岭镇28个行政村和大墅镇4个行政村在交通、旅游、农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结成“共同体”,计划到2020年,要将淳安下姜村及周边村庄基本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区”。2020年是实施《下姜村及周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2020年7月6日至20日,市委改革辦调研组对大下姜区域进行调研走访,全面了解“1+4”规划落实及成效情况,区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1+4”规划推动大下姜区域走上共富道路
“1+4”规划于2018年实施以来,按照“大融合、大手笔、大治理”理念,跳出下姜、发展下姜,扎实推进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大下姜区域逐步走出了一条下姜村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坚持共富工作机制。2019年6月成立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构建党建引领、规划统筹、市场运作、共建共享机制。运作中,联合体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理事会起到市场渠道作用,大下姜振兴发展公司负责经营活动(承担大下姜区域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增收任务),从组织架构上保障“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2020年6月全面实施大下姜“我们一起富”行动方案,推进落实强村富民、强村带弱村、先富带后富、周边融合带动“四个计划”。创新入股联营模式。下姜村鼓励村民以人口、现金、资源入股,在全国率先招聘职业经理人,开展专业运营。建立民宿加盟、游客分流等机制,推动下姜村游客向周边村庄分流。
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实施枫常公路改建工程、大下姜自来水厂等项目,改善大下姜区域基础设施和区域环境。因地制宜分片打造特色产业带,形成毛竹、山茶油2个万亩基地和中药材、中华蜂、红高粱等9个千亩基地,实现产业大统筹。注册“大下姜”区域品牌,借力品牌效应带动农产品销售,壮大培训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吸引乡贤和年青人来到大下姜创业。
坚持“四种人”意识。以农民精神风貌改善为突破口,激励大下姜区域广大党员和干部人人争当“四种人”,形成“心怀感恩、励志奋进”的“大下姜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干群关系的融洽、乡风文明的提升,“融入大下姜、共享大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1+4”规划实施三年以来,惠及大下姜区域340平方公里,21872人,涵盖淳安县枫树岭镇域原28个行政村和大墅镇4个行政村,其中9个核心村69.3平方公里,7164人。规划明确到2020年完成的4类19项指标中,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处理率、旅游总收入、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等16项指标于2019年提前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经济总收入、家庭医生规范签约率等3项指标于2020年完成。(图1)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大下姜区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10元(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96.4%)、村集体经营性收入93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3%、140.4%,与2017年相比,分别增加7516元、577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6元,同比增长16.2%,与2018年相比,增加1697元。(图2)
下姜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93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9.5%)、集体经营性收入16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3%、43.8%,与2017年相比,分别增加13253元、94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8671元,同比增长19.7%,与2018年相比,增加3073元。(图3)
当前大下姜区域发展问题及分析
目前,大下姜区域交通条件日益改善、公共服务不断健全、整体环境大幅提升,但对照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存在农民稳定增收来源不多、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区域带动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农民收入来源渠道不多,实现稳定增收任务艰巨。大部分农民收入构成仍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和养殖为主,以工资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为主的农户为数不多,收入来源的可持续性不强且缺乏一定的抵御风险能力。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质效不高,持续增收后劲不足。大下姜区域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增长率虽然保持高位,但收入结构的质量和效益不高。除土地流转收入和其他租金收入较稳定外,其他收入都存在变数。
农民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产业链延伸比较难。大部分的土地分散成点,且集中在一些低丘缓坡上,实施规模化、机械化耕种比较困难。在小农经济思想主导下,部分农户不愿意将手中的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本身有限的土地资源要素更加难以集中利用。
区域联动紧密度不高,带动效应未完全显现。“1+4”规划实施以来,大下姜区域生态旅游产学研一体化运作模式,对周边区域带动效应主要集中在民宿业,更多农户缺乏有效的渠道参与到大下姜区域整体发展中。
大下姜区域共同富裕之路的相关建议
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中之重。大幅提高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创新多元化的资源流转形式,加快区域内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宅基地、房屋等资源的盘活增值,积极引进引导市场主体,通过规模化、产业化运作,提升资源资产向资金资本的转化效益。稳步拓宽经营性收入。探索“公司+农户”合作机制、“电商+农户”收购营销机制等创新机制,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加销全产业链,提高山茶油、蜂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品质,实现区域品牌溢价效应下的农产品优质优价。持续增加工资性收入。继续加大对大下姜区域生态环境、交通设施、社会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落地符合区域特色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服务功能,通过项目带动农民就近就业。
把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作为关键一招。优化业态布局。以枫常线开通为契机,结合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规划、精准布局沿线业态模式和要素配置,因地制宜挖掘落地各村差异化、特色化的主导产业,由点及面、串珠成链,逐步形成涵盖特色农品、休闲旅游、红色文化、深绿制造、文化创意等区域产业集群,让各个点上的产业互为补充、有机链接。培育新型模式。探索发展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参与主体多的农业发展融合模式,培育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等“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形成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研助力、金融支撑、政府协调的区域共同体,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化水准和市场性基础。汇聚各类人才。加大人才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引导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和市场信息的乡贤在农村创业,积极引进高等院校、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等落户大下姜,强化新型农业科技等新元素的核心作用,形成“大下姜”农业产业化高端智库。
把推动区域联动共同富裕作为长效机制。更好发挥下姜村龙头带动作用。持续放大核心区核心村的龙头带动作用,稳妥推动更多改革创新举措在下姜村先行先试,加快建立以下姜村为枢纽的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区域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有效提升核心区集体企业、产业平台等示范引领作用。更强实现区域整体联动发展。持续深化大下姜联合体机制,着力增强紧密度,探索核心村结对边缘村、核心村跨村抱团发展等新模式新机制,推进大下姜区域规划统筹、利益补偿、激励约束、资金分担、信息共享、政策协调等合作共赢机制落地见效。更优提升村集体创收能级。积极探索以产业发展型、为农服务型、资产租赁型、资源开发型等多种集体经济增收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区域化集体企业的资源整合和市场经营优势,搭建区域新型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探索区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载体与渠道,以市场资本牵引资产运营,实行大下姜区域各村集体资产的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经营,提高村集体的融资投资能级和经营性收入占比,通过核心区核心村的招商引资效能,带动周边区域实现美丽延伸、富裕共享。
本文节选自2020年度杭州市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获奖文章《下姜村及周边地区“1+4”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1+4”规划推动大下姜区域走上共富道路
“1+4”规划于2018年实施以来,按照“大融合、大手笔、大治理”理念,跳出下姜、发展下姜,扎实推进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大下姜区域逐步走出了一条下姜村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坚持共富工作机制。2019年6月成立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构建党建引领、规划统筹、市场运作、共建共享机制。运作中,联合体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理事会起到市场渠道作用,大下姜振兴发展公司负责经营活动(承担大下姜区域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增收任务),从组织架构上保障“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2020年6月全面实施大下姜“我们一起富”行动方案,推进落实强村富民、强村带弱村、先富带后富、周边融合带动“四个计划”。创新入股联营模式。下姜村鼓励村民以人口、现金、资源入股,在全国率先招聘职业经理人,开展专业运营。建立民宿加盟、游客分流等机制,推动下姜村游客向周边村庄分流。
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实施枫常公路改建工程、大下姜自来水厂等项目,改善大下姜区域基础设施和区域环境。因地制宜分片打造特色产业带,形成毛竹、山茶油2个万亩基地和中药材、中华蜂、红高粱等9个千亩基地,实现产业大统筹。注册“大下姜”区域品牌,借力品牌效应带动农产品销售,壮大培训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吸引乡贤和年青人来到大下姜创业。
坚持“四种人”意识。以农民精神风貌改善为突破口,激励大下姜区域广大党员和干部人人争当“四种人”,形成“心怀感恩、励志奋进”的“大下姜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干群关系的融洽、乡风文明的提升,“融入大下姜、共享大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1+4”规划实施三年以来,惠及大下姜区域340平方公里,21872人,涵盖淳安县枫树岭镇域原28个行政村和大墅镇4个行政村,其中9个核心村69.3平方公里,7164人。规划明确到2020年完成的4类19项指标中,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处理率、旅游总收入、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等16项指标于2019年提前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经济总收入、家庭医生规范签约率等3项指标于2020年完成。(图1)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大下姜区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10元(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96.4%)、村集体经营性收入93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3%、140.4%,与2017年相比,分别增加7516元、577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6元,同比增长16.2%,与2018年相比,增加1697元。(图2)
下姜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93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9.5%)、集体经营性收入16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3%、43.8%,与2017年相比,分别增加13253元、94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8671元,同比增长19.7%,与2018年相比,增加3073元。(图3)
当前大下姜区域发展问题及分析
目前,大下姜区域交通条件日益改善、公共服务不断健全、整体环境大幅提升,但对照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存在农民稳定增收来源不多、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区域带动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农民收入来源渠道不多,实现稳定增收任务艰巨。大部分农民收入构成仍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和养殖为主,以工资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为主的农户为数不多,收入来源的可持续性不强且缺乏一定的抵御风险能力。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质效不高,持续增收后劲不足。大下姜区域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增长率虽然保持高位,但收入结构的质量和效益不高。除土地流转收入和其他租金收入较稳定外,其他收入都存在变数。
农民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产业链延伸比较难。大部分的土地分散成点,且集中在一些低丘缓坡上,实施规模化、机械化耕种比较困难。在小农经济思想主导下,部分农户不愿意将手中的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本身有限的土地资源要素更加难以集中利用。
区域联动紧密度不高,带动效应未完全显现。“1+4”规划实施以来,大下姜区域生态旅游产学研一体化运作模式,对周边区域带动效应主要集中在民宿业,更多农户缺乏有效的渠道参与到大下姜区域整体发展中。
大下姜区域共同富裕之路的相关建议
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中之重。大幅提高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创新多元化的资源流转形式,加快区域内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宅基地、房屋等资源的盘活增值,积极引进引导市场主体,通过规模化、产业化运作,提升资源资产向资金资本的转化效益。稳步拓宽经营性收入。探索“公司+农户”合作机制、“电商+农户”收购营销机制等创新机制,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加销全产业链,提高山茶油、蜂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品质,实现区域品牌溢价效应下的农产品优质优价。持续增加工资性收入。继续加大对大下姜区域生态环境、交通设施、社会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落地符合区域特色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服务功能,通过项目带动农民就近就业。
把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作为关键一招。优化业态布局。以枫常线开通为契机,结合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规划、精准布局沿线业态模式和要素配置,因地制宜挖掘落地各村差异化、特色化的主导产业,由点及面、串珠成链,逐步形成涵盖特色农品、休闲旅游、红色文化、深绿制造、文化创意等区域产业集群,让各个点上的产业互为补充、有机链接。培育新型模式。探索发展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参与主体多的农业发展融合模式,培育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等“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形成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研助力、金融支撑、政府协调的区域共同体,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化水准和市场性基础。汇聚各类人才。加大人才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引导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和市场信息的乡贤在农村创业,积极引进高等院校、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等落户大下姜,强化新型农业科技等新元素的核心作用,形成“大下姜”农业产业化高端智库。
把推动区域联动共同富裕作为长效机制。更好发挥下姜村龙头带动作用。持续放大核心区核心村的龙头带动作用,稳妥推动更多改革创新举措在下姜村先行先试,加快建立以下姜村为枢纽的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区域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有效提升核心区集体企业、产业平台等示范引领作用。更强实现区域整体联动发展。持续深化大下姜联合体机制,着力增强紧密度,探索核心村结对边缘村、核心村跨村抱团发展等新模式新机制,推进大下姜区域规划统筹、利益补偿、激励约束、资金分担、信息共享、政策协调等合作共赢机制落地见效。更优提升村集体创收能级。积极探索以产业发展型、为农服务型、资产租赁型、资源开发型等多种集体经济增收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区域化集体企业的资源整合和市场经营优势,搭建区域新型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探索区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载体与渠道,以市场资本牵引资产运营,实行大下姜区域各村集体资产的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经营,提高村集体的融资投资能级和经营性收入占比,通过核心区核心村的招商引资效能,带动周边区域实现美丽延伸、富裕共享。
本文节选自2020年度杭州市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获奖文章《下姜村及周边地区“1+4”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