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二五”期间,实现“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备受亿万农民关注。县市(区域)报离农村最近,对农业最了解,与农民感情最深,对农村的变化感受最深。在新农村建设报道中,县市(区域)报要在报道中更加倾注“人文关怀”,反映农民需求,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共同建设好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新农村 多元化 人文关怀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成为备受全社会特别是亿万农民关注的新热点。要实现“十二五”目标,不仅要依靠党和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合力,也需要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宣传作用,让“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和宏伟目标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凝聚起农民群众的向心力。作为县市(区域)报来说,如何宣传好、引导好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无疑是当前新闻宣传工作中亟需把握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贯穿整个“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重要宣传任务。本文从新农村建设报道中 “人文关怀”的角度,结合《海门日报》的采编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什么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一个人体现出的一种处世为人的胸怀和态度,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对草根的怜悯、对社会的关注、对道义的守望。有了这种情怀,在新农村建设报道中,记者和编辑的眼里就不会仅仅是纯粹的新闻事实,还会有“人”,有对农民、农村、农业的关怀和关注。具体到县市(区域)报的报道就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宣传政策法规,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由于信息渠道不畅,消息闭塞,许多地方的农民对这些政策和相关法规并不知情。县市(区域)报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理应担当政策法规的宣传者,在为农民宣传政策法规的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县市(区域)报首先要准确、快捷地传达党和政府“强农惠农”和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宣传解释,耐心讲解,释疑解惑,让农村干部群众知道这些政策,让农民朋友了解自己的权益。如《海门日报》2011年3月26日A2要闻版刊登消息《今年秸秆还田率要超过5成 财政划拨专项资金155万元》,将这项惠农政策及时告知农民朋友。又如《海门日报》2011年3月28日A1要闻版头条刊登《村级经济实施3年攻坚计划 今年70%的村集体收入要超20万元》,在推进富民的同时,海门市委市政府推进强村工程,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抓手。
二、传播科技信息,引导农民发家致富
在新农村建设中,县市(区域)报要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信息的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担当科技和信息的传播者,充分发挥引导优势,引领农村受众开阔视野,变革观念,提高素质,自主创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共同发家致富,走上小康之路。
《海门日报》作为海门市的区域报,真心想农民之所想、急农业之所急,特别注重根据不同时令,解决农民朋友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每年春耕、夏收、秋播、秋收时节,海门日报及时推出有针对性的栏目“农事提要”,推介典型经验,并在经济信息中注意选取一些有关农业生产资料方面的信息,及时介绍给农民朋友。在关键时节,《海门日报》每周刊登农技专家的“友情提醒”,具体指导农民适时抓住棉花、水稻防虫防病,放水施肥的关键战机,让专家的智慧变成了千家万户的收益。这些稿件农民朋友看了深受启发,他们纷纷来电来信,表示感谢。因此,县市(区域)报的记者只有深入基层,贴近生活,真心实意地去结交农民兄弟,体会感受农民的处境,将报道的主题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将记者的关注与农民的喜怒哀乐紧密相连,将报纸的生命与农民的生命紧密相连,才会给农民朋友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采编的稿件才具有真正的报道价值和社会意义。
三、倾听农情民声,关注农民多元需求
其一,在强化与农民沟通的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县市区域报离农村最近,对农业最了解,与农民最亲,对农村的变化感受最深。采编人员要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头,真切地了解农民朋友的所思、所想、所求,真心实意地做他们的代言人,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多年来,《海门日报》新农村报道,采取平民视角,以平视的角度,平等的态度,通过《全面小康村村行》、《百姓安康村村行》《乡村现代化》等栏目,多方与农民交朋友,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在与农民朋友的沟通中让农民朋友体会到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从而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交口称赞。
县市区域报是当地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除了政策的上情下达,还担负着反映农民的意见和呼声、下情上达的重大使命。由于农村缺乏城市所具有的相对完善、便捷的反映渠道,农民无法通畅地向上反映情况,县市区域报要发挥自身功能,及时反映农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海门日报》“民生速递”专栏自开设以来一直深受农民欢迎,成为报纸在乡镇发行中最大的“卖点”。
其二,在关注农民多元化的需求中倾注人文关怀。关注人、关注人的社会行为、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是“人文关怀”题中应有之义。谈到人文关怀,我们必须了解当前农民朋友迫切需要哪些方面的关怀。只有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新农村报道有针对性,从而收到预期的效果。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村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转变,农产品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逐步转移。如今的农民朋友对新闻与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县市(区域)报采编人员要充分研究他们的求近心理、求新心理、求实心理、求知心理、平等心理和消费心理,充分考虑受众对新闻栏目、娱乐栏目、农业科技资讯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拓宽新农村报道内容,不断满足农民朋友多元化需求。
其三,在为农民仗义执言中倾注人文关怀。县市(区域)报要体现对农民群体的人文关怀,就要切实为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鼓与呼,切实为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贡献。一方面,要深入农民中去,主动地找他们谈困难和问题,取得他们的信任;另一方面,通过设立投诉信箱、地址,开通、公布为民服务热线,为农民的正当投诉提供方便和渠道,对于他们的投诉要严肃对待,认真调查,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促使问题的合理解决。
维护农民权益,这也是新农村报道的落脚点。农民权益包括经济权益、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利。农民的经济权益最主要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财产权以及合法劳动获得报酬的权益;农民的民主权利主要是在农村社区内部的选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农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是农民的国民待遇以及这个群体在政府部门决策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四、创新报道形式,适应农民阅读口味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权威性与指导性是从传者的角度来规定的,而针对性与实效性则是从受者的角度来规定的。不考虑受者的传播,只单方面从传者的意愿出发,这不是有效的传播。因此,我们要在创新报道形式和时效中倾注人文关怀,以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营造平等交流的气氛,从而使新农村报道深入人心,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是开辟实用性专栏。《海门日报》针对农民对农业信息和科技的需求,开辟“当前农事”、“百姓之声”等专栏;为了报道乡村达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开辟“全面小康村村行”、“乡村现代化”专栏;为了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开辟“走近村支书”专栏;为了便于农民群众得到通俗易懂的法律援助,开辟了“以案说法”专栏;为了展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人、新事、新风尚,开辟了“身边故事” 专栏。这些专栏不仅以充足的信息量满足了农民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需求,而且也为农民读者之间提供了交流平台。
二是充分运用版面语言。报道内容、形式与语言直接反映了一份报纸是否贴近农民群众,是否想农民群众之所想、急农民群众之所急、盼农民群众之所盼。
版面语言中的视觉语言主要是指图片、图表、漫画等非文字类的符号语言形式,它不但可以方便较低文化水平的农民阅读,还能增强版面美感和视觉快感,而且也是刊登一些不便于长篇累牍、不适于文字书写的新闻的有效手段。在新农村的报道形式中,《海门日报》图片占有25%的比例,加上刊登以图表和数字说话的“数字农村”,视觉语言在新农村报道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是强化故事性和通俗性。目前,新闻媒体新农村建设报道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硬”。内容硬,只见工作不见人,缺少情节和细节,没有故事性;笔调硬,空泛俗套的叙述和议论多,生动感人的描写少,语言干涩僵硬,不符合农民朋友的口味。为此,作为县市(区域)报的记者要不当“新闻官”,担当“故事员”——向读者传递有效信息,传递感人故事。记者走进农家,真实地报道农民朋友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他们眼中看到了什么样的变化,也可以写出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如《海门日报》2011年3月21日“一线风采”栏目刊登的《大学生村官的“亏本生意”》,讲述了常乐镇为群村大学生村官何艺翀“你来种大棚,成本我来出,赚了是你的,亏了归我的”,鼓励农民种植大棚蔬菜的故事,道出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致富农民的美好愿望。
又如“社会观察”栏目中刊登的《乡村期待文化夜生活》,以“夜间结伴跑步”、“想要读书充电”、“丰富精神生活”三个小标题,反映海门乡村农民夜间生活的悄然变化和对丰富文化夜生活的期盼。
这些文字质朴、故事生动的新闻作品,反映的都是农民朋友的身边人、身边事,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乡村味,从而大大增强了新农村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日报编辑部)
实习编辑:张兴宇
责编:周蕾
【关键词】新农村 多元化 人文关怀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成为备受全社会特别是亿万农民关注的新热点。要实现“十二五”目标,不仅要依靠党和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合力,也需要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宣传作用,让“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和宏伟目标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凝聚起农民群众的向心力。作为县市(区域)报来说,如何宣传好、引导好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无疑是当前新闻宣传工作中亟需把握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贯穿整个“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重要宣传任务。本文从新农村建设报道中 “人文关怀”的角度,结合《海门日报》的采编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什么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一个人体现出的一种处世为人的胸怀和态度,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对草根的怜悯、对社会的关注、对道义的守望。有了这种情怀,在新农村建设报道中,记者和编辑的眼里就不会仅仅是纯粹的新闻事实,还会有“人”,有对农民、农村、农业的关怀和关注。具体到县市(区域)报的报道就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宣传政策法规,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由于信息渠道不畅,消息闭塞,许多地方的农民对这些政策和相关法规并不知情。县市(区域)报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理应担当政策法规的宣传者,在为农民宣传政策法规的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县市(区域)报首先要准确、快捷地传达党和政府“强农惠农”和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宣传解释,耐心讲解,释疑解惑,让农村干部群众知道这些政策,让农民朋友了解自己的权益。如《海门日报》2011年3月26日A2要闻版刊登消息《今年秸秆还田率要超过5成 财政划拨专项资金155万元》,将这项惠农政策及时告知农民朋友。又如《海门日报》2011年3月28日A1要闻版头条刊登《村级经济实施3年攻坚计划 今年70%的村集体收入要超20万元》,在推进富民的同时,海门市委市政府推进强村工程,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抓手。
二、传播科技信息,引导农民发家致富
在新农村建设中,县市(区域)报要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信息的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担当科技和信息的传播者,充分发挥引导优势,引领农村受众开阔视野,变革观念,提高素质,自主创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共同发家致富,走上小康之路。
《海门日报》作为海门市的区域报,真心想农民之所想、急农业之所急,特别注重根据不同时令,解决农民朋友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每年春耕、夏收、秋播、秋收时节,海门日报及时推出有针对性的栏目“农事提要”,推介典型经验,并在经济信息中注意选取一些有关农业生产资料方面的信息,及时介绍给农民朋友。在关键时节,《海门日报》每周刊登农技专家的“友情提醒”,具体指导农民适时抓住棉花、水稻防虫防病,放水施肥的关键战机,让专家的智慧变成了千家万户的收益。这些稿件农民朋友看了深受启发,他们纷纷来电来信,表示感谢。因此,县市(区域)报的记者只有深入基层,贴近生活,真心实意地去结交农民兄弟,体会感受农民的处境,将报道的主题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将记者的关注与农民的喜怒哀乐紧密相连,将报纸的生命与农民的生命紧密相连,才会给农民朋友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采编的稿件才具有真正的报道价值和社会意义。
三、倾听农情民声,关注农民多元需求
其一,在强化与农民沟通的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县市区域报离农村最近,对农业最了解,与农民最亲,对农村的变化感受最深。采编人员要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头,真切地了解农民朋友的所思、所想、所求,真心实意地做他们的代言人,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多年来,《海门日报》新农村报道,采取平民视角,以平视的角度,平等的态度,通过《全面小康村村行》、《百姓安康村村行》《乡村现代化》等栏目,多方与农民交朋友,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在与农民朋友的沟通中让农民朋友体会到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从而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交口称赞。
县市区域报是当地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除了政策的上情下达,还担负着反映农民的意见和呼声、下情上达的重大使命。由于农村缺乏城市所具有的相对完善、便捷的反映渠道,农民无法通畅地向上反映情况,县市区域报要发挥自身功能,及时反映农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海门日报》“民生速递”专栏自开设以来一直深受农民欢迎,成为报纸在乡镇发行中最大的“卖点”。
其二,在关注农民多元化的需求中倾注人文关怀。关注人、关注人的社会行为、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是“人文关怀”题中应有之义。谈到人文关怀,我们必须了解当前农民朋友迫切需要哪些方面的关怀。只有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新农村报道有针对性,从而收到预期的效果。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村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转变,农产品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逐步转移。如今的农民朋友对新闻与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县市(区域)报采编人员要充分研究他们的求近心理、求新心理、求实心理、求知心理、平等心理和消费心理,充分考虑受众对新闻栏目、娱乐栏目、农业科技资讯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拓宽新农村报道内容,不断满足农民朋友多元化需求。
其三,在为农民仗义执言中倾注人文关怀。县市(区域)报要体现对农民群体的人文关怀,就要切实为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鼓与呼,切实为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贡献。一方面,要深入农民中去,主动地找他们谈困难和问题,取得他们的信任;另一方面,通过设立投诉信箱、地址,开通、公布为民服务热线,为农民的正当投诉提供方便和渠道,对于他们的投诉要严肃对待,认真调查,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促使问题的合理解决。
维护农民权益,这也是新农村报道的落脚点。农民权益包括经济权益、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利。农民的经济权益最主要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财产权以及合法劳动获得报酬的权益;农民的民主权利主要是在农村社区内部的选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农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是农民的国民待遇以及这个群体在政府部门决策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四、创新报道形式,适应农民阅读口味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权威性与指导性是从传者的角度来规定的,而针对性与实效性则是从受者的角度来规定的。不考虑受者的传播,只单方面从传者的意愿出发,这不是有效的传播。因此,我们要在创新报道形式和时效中倾注人文关怀,以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营造平等交流的气氛,从而使新农村报道深入人心,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是开辟实用性专栏。《海门日报》针对农民对农业信息和科技的需求,开辟“当前农事”、“百姓之声”等专栏;为了报道乡村达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开辟“全面小康村村行”、“乡村现代化”专栏;为了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开辟“走近村支书”专栏;为了便于农民群众得到通俗易懂的法律援助,开辟了“以案说法”专栏;为了展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人、新事、新风尚,开辟了“身边故事” 专栏。这些专栏不仅以充足的信息量满足了农民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需求,而且也为农民读者之间提供了交流平台。
二是充分运用版面语言。报道内容、形式与语言直接反映了一份报纸是否贴近农民群众,是否想农民群众之所想、急农民群众之所急、盼农民群众之所盼。
版面语言中的视觉语言主要是指图片、图表、漫画等非文字类的符号语言形式,它不但可以方便较低文化水平的农民阅读,还能增强版面美感和视觉快感,而且也是刊登一些不便于长篇累牍、不适于文字书写的新闻的有效手段。在新农村的报道形式中,《海门日报》图片占有25%的比例,加上刊登以图表和数字说话的“数字农村”,视觉语言在新农村报道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是强化故事性和通俗性。目前,新闻媒体新农村建设报道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硬”。内容硬,只见工作不见人,缺少情节和细节,没有故事性;笔调硬,空泛俗套的叙述和议论多,生动感人的描写少,语言干涩僵硬,不符合农民朋友的口味。为此,作为县市(区域)报的记者要不当“新闻官”,担当“故事员”——向读者传递有效信息,传递感人故事。记者走进农家,真实地报道农民朋友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他们眼中看到了什么样的变化,也可以写出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期盼。
如《海门日报》2011年3月21日“一线风采”栏目刊登的《大学生村官的“亏本生意”》,讲述了常乐镇为群村大学生村官何艺翀“你来种大棚,成本我来出,赚了是你的,亏了归我的”,鼓励农民种植大棚蔬菜的故事,道出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致富农民的美好愿望。
又如“社会观察”栏目中刊登的《乡村期待文化夜生活》,以“夜间结伴跑步”、“想要读书充电”、“丰富精神生活”三个小标题,反映海门乡村农民夜间生活的悄然变化和对丰富文化夜生活的期盼。
这些文字质朴、故事生动的新闻作品,反映的都是农民朋友的身边人、身边事,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乡村味,从而大大增强了新农村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日报编辑部)
实习编辑:张兴宇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