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200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颅内复杂动脉瘤共31例42个,包括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个,大脑前动脉瘤1个,后交通动脉瘤12个,脉络膜前动脉瘤2个,大脑中动脉瘤7个,前交通动脉瘤6个,基底动脉瘤2个[基底动脉与小脑上动脉(BA-SCA)分叉处动脉瘤,基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BA-SCA-PCA)分叉处动脉瘤各1个],椎动脉瘤2个,大脑后动脉瘤4个,眼动脉瘤4个.其中多发性动脉瘤10例,巨大动脉瘤14例,后循环动脉瘤7例8个,磨除前骨突后进行动脉瘤夹闭4例.分别采用眉弓锁孔入路、翼点锁孔入路、颞下锁孔入路、枕下外侧锁孔入路及乳突后锁孔入路进行手术.结果 动脉瘤夹闭术31个,微小动脉瘤包裹术2个,夹闭加巨大动脉瘤体切除术5个,孤立加瘤体部分切除术2个,孤立术1个,手术前破裂1个.术后近期GOS疗效评定,27例好,2例轻残,2例死亡.结论 锁孔入路可有效控制动脉瘤出血及进行前床突骨质磨除、巨大动脉瘤切除、载瘤血管塑型等操作.在个体化的手术设计及精湛的显微手术技术基础上,锁孔微创入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简捷、有效。

其他文献
脑卒中(stroke)过去称为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急性脑血管病、中风等.临床表现为以起病急,出现头痛、头晕或呕吐、昏迷、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和言语障碍等症状为特点的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其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缺失的功能,防治并发症,减轻后遗症,促进机体的代偿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尽早重返社会.由此可见,脑卒中后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3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促肝细胞生长素.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6%)明显优于对照组(68.8%)(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预后因素很多,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对TIA患者的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随访2年,探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不同类型粥样硬化斑块对TIA预后的影响。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3岁.因急起后体位性头痛伴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晨起后出现头颈部持续性剧烈胀痛,平卧后头痛减轻,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非喷射性.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目的 研究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 )水平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 30例晚期血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