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听家长们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享福,什么都不缺,正常的愿望几乎都可以得到满足。孩子真的什么都不缺吗?如果什么都不缺,孩子为什么要“郁闷”?为什么要“纠结”?为什么要“悲催”?孩子除了物质需求,是否还有精神方面的需求?有哪些精神需求?本期,我们邀请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俞子涵先生,与家长朋友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关爱和尊重
应云鹏(小学三年级男生的父亲):我儿子小小年纪天天把“郁闷”“纠结”“悲催”挂嘴边,好像他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我不明白,他是觉得这些网络新词时髦,还是真的没有幸福感?生活中,他吃的、喝的、用的、玩的样样不缺,怎么就不知足呢?
秦天薇(小学五年级女生的母亲):我女儿也是这样,整天跟我怄气,好像有一肚子的委屈。要说小学五年级的学习压力也不算大,她怎么就这么不开心呢?该不是有什么心理疾病吧?难道是得了抑郁症或者自闭症?
主持人:孩子不开心,未必是物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造成的,如果精神需求长期被忽视,孩子更容易出现抑郁倾向。
应云鹏:精神需求?小孩子有什么精神需求?听音乐吗?MP3、MP4我儿子都有。
主持人:还是请俞先生系统地谈谈吧。
俞子涵(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至少有八种精神需求。下面我分别阐述。
孩子的第一种精神需求是关爱。这种需求似乎很容易满足,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需要的关爱,不是父母百依百顺的溺爱,不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宠爱,而是父母着眼于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真爱。而且,父母要善于向孩子表达爱。中国人讲究含蓄,长辈通常不习惯向孩子表达爱,可是,孩子还小,领会能力尚弱,父母不表达他就以为父母不爱他。另外,父爱和母爱有所不同,应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现在我们身边的单亲孩子越来越多,家庭不完整势必造成爱的不完整,他们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要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即使真的离婚了,也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享受哪怕是短暂的完整的爱。
孩子的第二种精神需求是尊重。孩子成长的标志之一是自我意识和自尊感越来越强。事实上,从幼儿期开始,孩子就有被尊重的需要。如果家长不习惯夸孩子,习惯拿自家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尤其是拿自家孩子的短处比别的孩子的长处,自家孩子肯定会不开心,他会由此判断父母不爱他,而父母不爱他的原因是自己不够好。长此以往,孩子的自我评价就会降低,自信心就会不足,快乐值也不会高。还有的父母习惯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动辄指责和嘲笑孩子,同样会对孩子造成隐性的伤害。孩子的自尊是通过父母的尊重慢慢培养起来的。尊重意味着父母必须将孩子看成独一无二的个体,尊重他的个性,允许他发展自己的爱好,要多地对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榜样和陪伴
李浩(初一男生的父亲):我在一家大型企业做销售工作,经常天南海北地跑业务,很少和儿子在一起,不过我经常和儿子通电话,尽量弥补孩子父爱的缺失。最近一段儿我发现,儿子胆子很小,做事磨蹭,言行有点“娘娘腔”,还特别敏感,动不动就生气,哭鼻子。我不知道怎么办好。
高子齐(高二男生的母亲):现在的社会风气太糟糕了,我儿子沾染了一身毛病:抽烟、喝酒、早恋、通宵打网游……我批评他,他就顶撞我,还出言不逊!我是一个单亲母亲,不知道怎么跟青春期男孩打交道,孩子的爸爸则不管不问,眼看孩子就要废了!
俞子涵:两位的烦恼,正是我接下来要谈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少不了模仿,而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做人做事的规则。
第三种精神需求是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非常重要。其中,“身教”即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模仿。心理学有一个术语,叫“亲缘认同”,即孩子有心理归属的需求,不自觉地要成为父母那样的人。比如,爸爸是酒鬼,儿子从小就讨厌爸爸喝酒发酒疯,等儿子长大了,偏偏成为爸爸那样的酒鬼。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遗传”,其实是孩子亲缘认同的心理在作祟。所以,父母一定要洁身自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别忘了你身边有孩子的眼睛在看着你。父或母长期不在家的家庭,我们称之为“假性单亲家庭”。虽然不是真正的单亲家庭,但孩子同样不能享受完整的爱,当然也就没有学习的榜样。
第四种精神需求是陪伴。对孩子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好的幼儿园或学校也代替不了父母的陪伴。但是,现实情况如何呢?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孩子,平均每天和父母一起游戏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20%的孩子不到15分钟,另有近20%的孩子经常一整天见不着父母。父母的陪伴是爱孩子的体现,对孩子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同时,父母的陪伴也是给孩子提供模仿长辈言行的机会。所以,即使工作再忙再累,父母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玩耍、运动、聊天,只要是有益的,做什么都行。陪伴孩子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真正投入,不要应付,否则孩子会很难过。
主持人:有调查显示,孩子们普遍认为父母太严肃,缺乏幽默感。相比之下,很多孩子觉得电视剧里的父母更出色。不少父母有传统意识,觉得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严肃,这样才有威信。其实,爱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生活轻松和愉快的一面,让孩子对生活充满信心。所以,陪伴孩子的时候,父母们要快乐一点、自然一点,最好有三分童心。
俞子涵:主持人补充得好。
习惯和目标
谢本东(初二男生的父亲):俞先生越说我越不安!现在我才意识到亏欠儿子太多太多。我这个当父亲的真不够格!
关梦石(初三女生的母亲):我也有同感。在物质方面,我女儿过的是公主般的生活,可在精神方面,我女儿简直是破衣烂衫的灰姑娘!
主持人:俞先生请接着说,别给家长们留情面。
谢本东:对,家长们需要专家的棒喝,否则吃亏的是孩子。
俞子涵:孩子的第五种精神需求是好习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现在父母们已经有所察觉,需要强调的是,习惯具有“延展性”,孩子生活上比较自立,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学习上也会自觉、刻苦;平时做事有自信,追求成就感和荣誉感,学习上也会如此。反之,生活上散漫、娇气的孩子,学习也不会专心、用功,生活上依赖父母,学习上也不愿独立思考。所以,父母想让孩子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应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好习惯不仅对学习有好处,对孩子的一生都好处多多。
孩子的第六种精神需要是目标。现在的孩子都不缺奋斗目标,缺的是适合孩子的个性并可以轻松达到的目标,缺的是可以激发孩子勇气并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带来快乐的目标。目标过高,孩子的压力会过大,目标不适合孩子,孩子更会郁闷,这些都不会使孩子快乐。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标要求。
主持人:有些孩子厌学,多半是目标不合理造成的。比如,这次孩子语文考了75分,而父母要求孩子下次必须考90分以上,孩子难免会泄气。如果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比如要求孩子下次考到80分,孩子就不会那么为难,努力起来也会感觉轻松。事实上,孩子只要努力了,考试自然会有进步,能考90分的,孩子不会故意只考80分。但反过来看,90分和80分,对孩子来说是完全不同的目标,前者压力更大。
规则和伙伴
刘嘉琦(初三男生的母亲):我儿子学习成绩尚可,可人际交往能力很差,在学校没有知心朋友,老师说他不懂事,同学嫌他矫情,所以他很郁闷,性格越来越内向。请问,知心朋友是不是也算一种精神需求?
俞子涵:我正要谈到这个问题。
孩子的第七种精神需求是规则。除了给孩子做榜样,父母有必要让孩子遵守更多的规则,比如上课发言要举手、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见了长辈要问好、力所能及的家务要自己做、与人交往要讲诚信等。只有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孩子才能懂得自我约束,长大以后才能成为守法公民。父母给孩子制订规则时,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规则,而且规则一定要是正确的、公平的。
孩子的第八种精神需求是伙伴。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有同龄伙伴,一方面是因为只有和同龄伙伴在一起玩耍、学习,孩子才能学会同情、合作、妥协、责任,渐渐学到人际交往的技巧。另一方面,同龄伙伴组成的关系网是孩子成长的参照系,他们能找到更多共同的兴趣,也更容易有共同的感受。这些共同构成了孩子的社会安全感。但是,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小缺少玩伴,孤独成为孩子的共同烦恼。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融进社区小朋友的圈子,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欢迎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玩,邀请孩子的小伙伴一起过生日,等等。
以上八种精神需求,每一种都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来讲。希望家长朋友细心琢磨、体会,努力改善家庭教育。您给孩子提供的精神营养越多,孩子就成长得越健康,这是毋庸置疑的。
【编辑:陈彤】
关爱和尊重
应云鹏(小学三年级男生的父亲):我儿子小小年纪天天把“郁闷”“纠结”“悲催”挂嘴边,好像他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我不明白,他是觉得这些网络新词时髦,还是真的没有幸福感?生活中,他吃的、喝的、用的、玩的样样不缺,怎么就不知足呢?
秦天薇(小学五年级女生的母亲):我女儿也是这样,整天跟我怄气,好像有一肚子的委屈。要说小学五年级的学习压力也不算大,她怎么就这么不开心呢?该不是有什么心理疾病吧?难道是得了抑郁症或者自闭症?
主持人:孩子不开心,未必是物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造成的,如果精神需求长期被忽视,孩子更容易出现抑郁倾向。
应云鹏:精神需求?小孩子有什么精神需求?听音乐吗?MP3、MP4我儿子都有。
主持人:还是请俞先生系统地谈谈吧。
俞子涵(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至少有八种精神需求。下面我分别阐述。
孩子的第一种精神需求是关爱。这种需求似乎很容易满足,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需要的关爱,不是父母百依百顺的溺爱,不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宠爱,而是父母着眼于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真爱。而且,父母要善于向孩子表达爱。中国人讲究含蓄,长辈通常不习惯向孩子表达爱,可是,孩子还小,领会能力尚弱,父母不表达他就以为父母不爱他。另外,父爱和母爱有所不同,应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现在我们身边的单亲孩子越来越多,家庭不完整势必造成爱的不完整,他们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要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即使真的离婚了,也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享受哪怕是短暂的完整的爱。
孩子的第二种精神需求是尊重。孩子成长的标志之一是自我意识和自尊感越来越强。事实上,从幼儿期开始,孩子就有被尊重的需要。如果家长不习惯夸孩子,习惯拿自家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尤其是拿自家孩子的短处比别的孩子的长处,自家孩子肯定会不开心,他会由此判断父母不爱他,而父母不爱他的原因是自己不够好。长此以往,孩子的自我评价就会降低,自信心就会不足,快乐值也不会高。还有的父母习惯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动辄指责和嘲笑孩子,同样会对孩子造成隐性的伤害。孩子的自尊是通过父母的尊重慢慢培养起来的。尊重意味着父母必须将孩子看成独一无二的个体,尊重他的个性,允许他发展自己的爱好,要多地对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榜样和陪伴
李浩(初一男生的父亲):我在一家大型企业做销售工作,经常天南海北地跑业务,很少和儿子在一起,不过我经常和儿子通电话,尽量弥补孩子父爱的缺失。最近一段儿我发现,儿子胆子很小,做事磨蹭,言行有点“娘娘腔”,还特别敏感,动不动就生气,哭鼻子。我不知道怎么办好。
高子齐(高二男生的母亲):现在的社会风气太糟糕了,我儿子沾染了一身毛病:抽烟、喝酒、早恋、通宵打网游……我批评他,他就顶撞我,还出言不逊!我是一个单亲母亲,不知道怎么跟青春期男孩打交道,孩子的爸爸则不管不问,眼看孩子就要废了!
俞子涵:两位的烦恼,正是我接下来要谈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少不了模仿,而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做人做事的规则。
第三种精神需求是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非常重要。其中,“身教”即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模仿。心理学有一个术语,叫“亲缘认同”,即孩子有心理归属的需求,不自觉地要成为父母那样的人。比如,爸爸是酒鬼,儿子从小就讨厌爸爸喝酒发酒疯,等儿子长大了,偏偏成为爸爸那样的酒鬼。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遗传”,其实是孩子亲缘认同的心理在作祟。所以,父母一定要洁身自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别忘了你身边有孩子的眼睛在看着你。父或母长期不在家的家庭,我们称之为“假性单亲家庭”。虽然不是真正的单亲家庭,但孩子同样不能享受完整的爱,当然也就没有学习的榜样。
第四种精神需求是陪伴。对孩子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好的幼儿园或学校也代替不了父母的陪伴。但是,现实情况如何呢?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孩子,平均每天和父母一起游戏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20%的孩子不到15分钟,另有近20%的孩子经常一整天见不着父母。父母的陪伴是爱孩子的体现,对孩子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同时,父母的陪伴也是给孩子提供模仿长辈言行的机会。所以,即使工作再忙再累,父母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玩耍、运动、聊天,只要是有益的,做什么都行。陪伴孩子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真正投入,不要应付,否则孩子会很难过。
主持人:有调查显示,孩子们普遍认为父母太严肃,缺乏幽默感。相比之下,很多孩子觉得电视剧里的父母更出色。不少父母有传统意识,觉得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严肃,这样才有威信。其实,爱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生活轻松和愉快的一面,让孩子对生活充满信心。所以,陪伴孩子的时候,父母们要快乐一点、自然一点,最好有三分童心。
俞子涵:主持人补充得好。
习惯和目标
谢本东(初二男生的父亲):俞先生越说我越不安!现在我才意识到亏欠儿子太多太多。我这个当父亲的真不够格!
关梦石(初三女生的母亲):我也有同感。在物质方面,我女儿过的是公主般的生活,可在精神方面,我女儿简直是破衣烂衫的灰姑娘!
主持人:俞先生请接着说,别给家长们留情面。
谢本东:对,家长们需要专家的棒喝,否则吃亏的是孩子。
俞子涵:孩子的第五种精神需求是好习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现在父母们已经有所察觉,需要强调的是,习惯具有“延展性”,孩子生活上比较自立,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学习上也会自觉、刻苦;平时做事有自信,追求成就感和荣誉感,学习上也会如此。反之,生活上散漫、娇气的孩子,学习也不会专心、用功,生活上依赖父母,学习上也不愿独立思考。所以,父母想让孩子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应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好习惯不仅对学习有好处,对孩子的一生都好处多多。
孩子的第六种精神需要是目标。现在的孩子都不缺奋斗目标,缺的是适合孩子的个性并可以轻松达到的目标,缺的是可以激发孩子勇气并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带来快乐的目标。目标过高,孩子的压力会过大,目标不适合孩子,孩子更会郁闷,这些都不会使孩子快乐。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标要求。
主持人:有些孩子厌学,多半是目标不合理造成的。比如,这次孩子语文考了75分,而父母要求孩子下次必须考90分以上,孩子难免会泄气。如果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比如要求孩子下次考到80分,孩子就不会那么为难,努力起来也会感觉轻松。事实上,孩子只要努力了,考试自然会有进步,能考90分的,孩子不会故意只考80分。但反过来看,90分和80分,对孩子来说是完全不同的目标,前者压力更大。
规则和伙伴
刘嘉琦(初三男生的母亲):我儿子学习成绩尚可,可人际交往能力很差,在学校没有知心朋友,老师说他不懂事,同学嫌他矫情,所以他很郁闷,性格越来越内向。请问,知心朋友是不是也算一种精神需求?
俞子涵:我正要谈到这个问题。
孩子的第七种精神需求是规则。除了给孩子做榜样,父母有必要让孩子遵守更多的规则,比如上课发言要举手、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见了长辈要问好、力所能及的家务要自己做、与人交往要讲诚信等。只有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孩子才能懂得自我约束,长大以后才能成为守法公民。父母给孩子制订规则时,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规则,而且规则一定要是正确的、公平的。
孩子的第八种精神需求是伙伴。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有同龄伙伴,一方面是因为只有和同龄伙伴在一起玩耍、学习,孩子才能学会同情、合作、妥协、责任,渐渐学到人际交往的技巧。另一方面,同龄伙伴组成的关系网是孩子成长的参照系,他们能找到更多共同的兴趣,也更容易有共同的感受。这些共同构成了孩子的社会安全感。但是,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小缺少玩伴,孤独成为孩子的共同烦恼。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融进社区小朋友的圈子,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欢迎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玩,邀请孩子的小伙伴一起过生日,等等。
以上八种精神需求,每一种都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来讲。希望家长朋友细心琢磨、体会,努力改善家庭教育。您给孩子提供的精神营养越多,孩子就成长得越健康,这是毋庸置疑的。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