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综述与前景展望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l6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校体育;产业化;前景展望
  高校体育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各行各业在体育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做了许多理论与实践探究,在诸多领域取得成效,为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高校体育教育增添了新活力。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高校体育也要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当下我国高校体育学术探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实现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化是新时期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顺应体育事业发展必然结果。在高校体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要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必须结合实际状况,面向市场和社会,实现产业化、市场化经营,保障高校体育产业化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综述
  (一)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年改善,正由计划体制模式向市场体制模式转变;与此同时,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普及也使得人们的观念随之改变,为体育健身消费的意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体育走产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作为体育产业的一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化也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客观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促使体育教育能够充满活力地探寻适合的道路自我发展;是改革现存体育教育体制的新机遇。
  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体育划归为第三产业的第三个层次,这是体育产业得以确立的理论和政策依据;1994年8月国家体委设立产业办公室为体育产业管理的职能部门;1995年国家体委又制定并发布了《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加快推动了体育产业发展,也使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呈良好态势。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力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从而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全面发展,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而高校体育产业作为我国体育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产业化发展为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同时也极大促进了高校体育教育体制改革。然而由于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更是在长年累月中积存了诸多问题,远不能满足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需求。
  (二)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研究现状
  受历史与传统观念影响,我国高校的主要精力仍集中在体育课教学与课余训练上,观念未曾转变,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没有形成市场机制的思维,未能认识到体育产业化的性质与发展前景,极大限制了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而经费保障是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从实际情况上看,高校体育经费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来源渠道单一,仍需“等、要、靠”,挫伤了高校发展体育产业的积极性,使高校体育产业化进入困境,发展受阻。同时大部分高校的场馆与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管理,师资力量也仅用于校内教学与训练,在教学休息期间形成极大的浪费,其功能与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率低,这对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首先,体育产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体育产业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它对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规范体育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也是国家宏观指导、调控、优化和监督体育产业发展和运行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其次,高校体育产业作为应时代发展而生的新兴产业,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健全,有关政策仍然空白,在不同地区,各个部门对高校体育的扶持力度也不尽相同,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与统一规范的政策文件,真正可行的发展方式与经验严重欠缺,导致近年来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缓慢。
  最后,高校虽然拥有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师资人才,然而对于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却缺少相关开拓性人才。高校体育产业的管理者,在具备体育经营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高校体育产业的特点并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时刻摸清发展方向,将高校体育产业与市场经济环境两相结合,把握机遇,大力发展高校体育产业。而我国高校目前的有關管理者缺乏产业意识,在主观认知上保守滞后,不接纳市场经济;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不到位,效率低下等问题。由于我国高校对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不够重视,培养力度不够,也使得体育产业化专业人才数量少,专业素质偏低。正是由于缺乏优秀的体育复合型人才,高校体育的各方面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二、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尽管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研究与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与阻碍,面对的问题也多,肩上的任务重,但随着我国体育市场已逐步形成规模并获得了良好发展,高校体育产业也能够以知识为先导,从改革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探索规律,一定能找到一条扩大高校体育产业特点与优势的发展道路,建立完善的发展体系。
  (一)转换经营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做大做强高校体育市场的未来可期
  高校体育产业属新兴产业,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的管理人员及相关领导应树立正确的产业发展新理念,转变旧观念,更加全面、充分地认识到产业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领导阶级中进行相关培训与讲座,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化的了解,结合高校自身优势与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工作,进行积极实践,实现大胆革新,在确保正确领导方向的同时,做出科学决策。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制定高校体育产业长期发展计划,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投入与支持,学习借鉴国外高校体育产业化成功案例,积累相关理论知识,总结发展经验,引导高校体育产业化健康持续发展,将高校体育经济开发落到实处。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扶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为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也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建立非政府的社会化管理机构。减少学校行政过多的干预,实现自主经营,独立运作,扩大发展范围,在保证教学的同时,开发利用教育和物质资源,完善体育产业结构,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创造出更多可观效益。   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市场的开发,适应市场需求是体育产业化的先决条件,我国高校应面向市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与服务意识,多渠道、多形式的发展高校体育产业。高校可以主动搭建产业平台,吸引企业合作投资,采取融资或股份制形式拓宽经费来源,在解决发展经费不足的难题的同时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发展产业化的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进行体育市场的营销,提升高校竞技体育水平,扩大高校体育比赛的规模,吸引更广泛人群的关注,获取门票收益的同时,在寻求赞助、网络直播与转播、提升广告效应等诸多方面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与发展空间,使高校体育产业产生自身造血机能,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体育市场。高校也应提高经营与管理水平,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市场开发,丰富体育市场供给,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体育服务内容,使高校体育产业的效益不断提高,形成良性循环经营模式,繁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
  (二)发挥高校特色优势体育竞争力,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培育将可观
  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关键是市场的培育,而要拓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领域,则要优先选择良好的发展项目。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要做有市场需求的项目,面向大众,吸引不同消费群体。利用高校自身物质优势基础,在不影响教学、训练的基础上,开放场馆,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有偿健身与体育培训活动等,建立全民健身网络,大力开拓全民健身路径。以此作为契机,丰富体育娱乐项目,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使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化,增强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不断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娱乐、休闲活动,把握群众的消费心理,使更多的人在业余时间愿意投入体育活动中来,增强体育产业活力。同时也可以对外租赁场馆、承办体育比赛等,提高校内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利益更大化。
  高校可以发挥巨大的人才优势,提供有偿性社会服务,诸如对外提供有偿咨询服务、相关体育培训指导业务、开办各类各种体育培训班等,利用教学资源,培育潜在体育消费群体。目前,我国的体育消费尚且主要集中在物质消费上,体育用品是大多數人的基本消费之一,高校既可将体育用品的销售作为单独经营活动,也可将其作为体育产业开发的配套服务。加大体育用品的开发与创新,提高产业附加值,不断丰富和拓宽体育产业的发展渠道,也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大力开发高校体育赛事,建立高校体育联赛体制,提升高校体育的知名度,扩大学校声誉,繁荣高校体育产业市场。同时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吸引企业投资冠名,通过竞技表演项目等实现创收双赢,产业联动。
  随着我国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基层群众的体育活动与设施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高校内的体育课程时间也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推行和发展体育社团及俱乐部经营模式是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趋势的。社团及俱乐部可以通过缴费入会及有偿使用场地器械,提供多种课程及专业指导等方式获得收益,还能促进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为更多的人提供体育运动的平台;高校自身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壮大高校体育产业发展队伍,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体育消费观,使其从潜在消费群体真正转变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助力。
其他文献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环境问题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保护环境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家利益。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人类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治理环境污染工作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环境工程应运而生迅速发展起来。环境工程管理在遵循我国现行的法律条文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主要是利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通过垃圾焚烧锅炉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回收利用,达到变废为宝。但随着相关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国家环保部门出台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并要求行业企业严格控制NOx、S02HCl、CO以及颗粒物等,实现达标排放。目前,在生活垃圾焚烧
为了更好地了解尤溪县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现状以及群众对地震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尤溪县防震减灾中心的工作人员于2020年5月—2020年8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地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问卷调查,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的受众人员进行走访、调查、收集情况,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情况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剖析,找出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普及面临的问题,研究出科学高效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关键词:高层住宅;工程;铝膜板;应用  1在高层建筑项目中使用铝膜板板的特点  1.1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有效使用铝膜板大大缩短了项目的总体施工周期  使用传统土木工程中使用的铝膜板,在施工过程中拆卸速度更快,同时,每次使用和拆卸铝膜板所需的工作时间较少。因此,铝膜板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高层建筑的整体建筑效率,同时减少了施工期间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并改善了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铝膜板在施工过程中的工作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我国的经济在发展的进程中,也促进着人类的活动规模扩大,过度地自然资源开发或者利用将进一步加剧生态资源的减少,影响生态社会的建设。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水土流失是自然界的一種现象,由于地球表面受到外力的磨损导致地表土壤、母质和岩石及水本身受到极大的破坏,加上中国地理环境较为特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法;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UCINET  社会网络分析是应用于探究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方法。“社交网络”是社会行动者和它们的关系的集合。阅读推广是一项侧重阅读的推广活动。同时,阅读推广正成为图书馆服务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目前,阅读推广不仅是图书馆吸引读者的主要方式,而且它最充分地体现图书馆的本质所在。因此,将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到阅读推广中来,对被引频次较高的期刊论文的关键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