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假在法华镇路一带修车,闲暇走走这条路,第一次发现它是很有趣的。
法华镇路一带曾经是个小镇。没多少人会记得这一点,因为如今,这里在上海版图内也算个“上只角”的好地段了。法华镇路,就好像是许多年前来自小镇的大姑娘,而今变成了出得厅堂明事理的起居于大城的“家主婆”,穿戴言语见了世面,但行事依然保留着一些淳朴与实惠。
连接着淮海西路、番禺路与定西路的法华镇路并不长,也不宽,弯弯扭扭的,走一走,也就一两站路,每走个几步,就有点心铺、理发店、超市、服装小店等与生活相关的内容,一直走到定西路那个十字路口,那种杂乱与热闹仿佛做了个小小的总结,四下看看,市声暮色景致倒也丰富。
国营饭店门口排着长队在买鲜肉大包,穿了不合身校服的少男少女在游戏网吧外调情,他们的喧哗并不影响旁边咖啡书吧里的幽静,不高的商务楼门口简陋的灯箱上表明这里有两个小酒吧,它们可不是滨江大道或者新天地里那些精心打造的“橱窗酒吧”,它们都是便宜而随意的。龙虎大药房挤在还未开始营业的酒吧中间,好像老叔公坐了把藤椅在小后生中瞪眼睛,一副“威风不减当年”的派头。旁边一条小弄堂通进去,里面有食堂、制药厂、菜场,对面一条羊肠小道旧称“牛桥浜”。
顺着一直往东走就是番禺路,那里面有新建造的高层住宅社区,也有老民房、老厂房、学校等。高的矮的新的旧的建筑密集连成一片,不成章法,小道也是干净一段脏一段,毫无姿色,但是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靠近番禺路路口的地方更有点小型集市的味道,蔬菜水果在街边卖,兰州牛肉面、福建馄饨、生煎锅贴、鸡蛋煎饼天天别苗头,冷不防两个居住在这里的老外在买煎饼吃,没人会多看他们一眼,这里的居民对这一带“混杂”的生活空间向来从容而知足,上海其它地方再怎么开发成商业金融集中的大世界,法华镇路上有钱没钱的上海人外地人却很乐惠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在一本香港文化杂志上,我看到一句评价法华镇路的文字。“法华镇路的生活代表着一种渐渐被城市规划所轻视的‘街道生活’,它并没有像陆家嘴、外滩那样作为城市的名片和样板被外人见到,却作为一种让大部分普通人安心的生活空间存在着。”
多年来,我们在大幅度地改建城市的同时,一直心存不安地在说“保护城市文化遗产”,而事实上,我们对所谓的历史文化始终抱有一种偏颇。上海,这座令人太过期望的城市已经逐渐被打造成了一个处处炫耀着消费的空间,它过多地称颂着商品和那些很大程度是被臆造出来的“文化品位”,却忽视了市民价值。而法华镇路的“小日子”就代表着一种不起眼的世俗文化,世俗的经验最容易转为人文视角,“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要留住城市里那些富有代表性的宏伟建筑,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保留住属于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
在西方很流行的新城市主义建设模式中,有一种“传统邻里开发”模式,据说就是提倡适合步行、建筑密集的小规模空间。想来,各个地方的人文首先是从人与人的流动与相处开始的,生活在法华镇路的人们可能很多都是从市中心那些老弄堂里搬迁过来的,他们已经忘记了几家人家公用一个卫生间的滋味,也未必知道西方人提出的先进模式,但是他们生活在狭窄而交错的法华镇路,在不紧不慢的小街巷里,或者走到新华路喝杯咖啡,或者踩个自行车到菜场里买条鱼,或者拉上朋友到定西路吃个火锅,回避了市中心大环境的拥堵与仓促,在自家门口绕来绕去,见了眼熟的小贩点个头,遇上对面社区的阿姨扯两句,这样的“小环境”倒也不会寂寞。
当城市被大幅度、一体化地改建成“国际脸”崭新的表皮时,类似法华镇路这样的街道就好像是上海那光鲜脸蛋上的一道抹不去的表情纹,你不细看亦不会注意到,但是它分明存在,它有时光的记忆,也有好看的人情味。
法华镇路一带曾经是个小镇。没多少人会记得这一点,因为如今,这里在上海版图内也算个“上只角”的好地段了。法华镇路,就好像是许多年前来自小镇的大姑娘,而今变成了出得厅堂明事理的起居于大城的“家主婆”,穿戴言语见了世面,但行事依然保留着一些淳朴与实惠。
连接着淮海西路、番禺路与定西路的法华镇路并不长,也不宽,弯弯扭扭的,走一走,也就一两站路,每走个几步,就有点心铺、理发店、超市、服装小店等与生活相关的内容,一直走到定西路那个十字路口,那种杂乱与热闹仿佛做了个小小的总结,四下看看,市声暮色景致倒也丰富。
国营饭店门口排着长队在买鲜肉大包,穿了不合身校服的少男少女在游戏网吧外调情,他们的喧哗并不影响旁边咖啡书吧里的幽静,不高的商务楼门口简陋的灯箱上表明这里有两个小酒吧,它们可不是滨江大道或者新天地里那些精心打造的“橱窗酒吧”,它们都是便宜而随意的。龙虎大药房挤在还未开始营业的酒吧中间,好像老叔公坐了把藤椅在小后生中瞪眼睛,一副“威风不减当年”的派头。旁边一条小弄堂通进去,里面有食堂、制药厂、菜场,对面一条羊肠小道旧称“牛桥浜”。
顺着一直往东走就是番禺路,那里面有新建造的高层住宅社区,也有老民房、老厂房、学校等。高的矮的新的旧的建筑密集连成一片,不成章法,小道也是干净一段脏一段,毫无姿色,但是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靠近番禺路路口的地方更有点小型集市的味道,蔬菜水果在街边卖,兰州牛肉面、福建馄饨、生煎锅贴、鸡蛋煎饼天天别苗头,冷不防两个居住在这里的老外在买煎饼吃,没人会多看他们一眼,这里的居民对这一带“混杂”的生活空间向来从容而知足,上海其它地方再怎么开发成商业金融集中的大世界,法华镇路上有钱没钱的上海人外地人却很乐惠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在一本香港文化杂志上,我看到一句评价法华镇路的文字。“法华镇路的生活代表着一种渐渐被城市规划所轻视的‘街道生活’,它并没有像陆家嘴、外滩那样作为城市的名片和样板被外人见到,却作为一种让大部分普通人安心的生活空间存在着。”
多年来,我们在大幅度地改建城市的同时,一直心存不安地在说“保护城市文化遗产”,而事实上,我们对所谓的历史文化始终抱有一种偏颇。上海,这座令人太过期望的城市已经逐渐被打造成了一个处处炫耀着消费的空间,它过多地称颂着商品和那些很大程度是被臆造出来的“文化品位”,却忽视了市民价值。而法华镇路的“小日子”就代表着一种不起眼的世俗文化,世俗的经验最容易转为人文视角,“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要留住城市里那些富有代表性的宏伟建筑,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保留住属于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
在西方很流行的新城市主义建设模式中,有一种“传统邻里开发”模式,据说就是提倡适合步行、建筑密集的小规模空间。想来,各个地方的人文首先是从人与人的流动与相处开始的,生活在法华镇路的人们可能很多都是从市中心那些老弄堂里搬迁过来的,他们已经忘记了几家人家公用一个卫生间的滋味,也未必知道西方人提出的先进模式,但是他们生活在狭窄而交错的法华镇路,在不紧不慢的小街巷里,或者走到新华路喝杯咖啡,或者踩个自行车到菜场里买条鱼,或者拉上朋友到定西路吃个火锅,回避了市中心大环境的拥堵与仓促,在自家门口绕来绕去,见了眼熟的小贩点个头,遇上对面社区的阿姨扯两句,这样的“小环境”倒也不会寂寞。
当城市被大幅度、一体化地改建成“国际脸”崭新的表皮时,类似法华镇路这样的街道就好像是上海那光鲜脸蛋上的一道抹不去的表情纹,你不细看亦不会注意到,但是它分明存在,它有时光的记忆,也有好看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