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的黑色“六一一”事件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feng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陈伯达到人民日报社夺权的第二步,荒谬绝伦为新闻史上罕见。在陈伯达一伙弹冠相庆的另一边,是受侮辱受迫害的人们。
  1966年5月31日晚,陈伯达带领“中央工作组”来到位于北京王府井的人民日报社夺权,于次日(6月1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煽动“文革”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实际上,5月最后一天的夺权闹剧只是陈伯达在中央机关报打出的第一拳。那天晚上,他夺取了报纸的审稿权,将身兼《人民日报》总编辑和新华社社长两职的吴冷西排斥出人民日报社决策层。但是《人民日报》的原编委会仍然在运转,报社日常业务由第一副总编辑胡绩伟主持。对此,陈伯达不肯善罢甘休。他在窥伺机会,摩拳擦掌,以求再次出手一击,将《人民日报》编委会成员尽数打翻。
  很快,这个机会来了,而且是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来临的,这就是新闻史上荒谬绝伦的“六一一”事件。
  
  四幅约稿画,一场大灾难
  
  说起来,自从发出《五一六通知》。“文革”一把邪火烧将起来,《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的地位摇摇欲坠,人民日报社急剧动荡,日常工作受到极大冲击,乱成了一团。编辑部各部门原有存稿有许多不能刊用了,尤其是文艺部,老作家、老作者们一时摸不着头脑,不敢贸然投稿,编辑部稿源顿时大成问题。编辑们一要稿件组版,二来也要积极投身“文革”,于是纷纷走出大门,到部队、工厂、农村约稿,若有“工农兵”投稿,当然在优先刊用之列。文艺部美术编辑、著名漫画家方成,于5月下旬向他认识的一位工人业余作者李锦德写了一封约稿信,请他即向《人民日报》投稿。
  时年26岁的李锦德是北京永定机械厂的青年工人,酷爱美术。他于1959年进厂当工人,次年受推荐进入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职工美术进修班学习美术,几年下来已经很有创作潜力,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多篇美术作品。能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作品,是业余作者们求之不得的事。接到了方成的约稿信,李锦德十分高兴,当即挥笔,一口气画了4幅速写画,还在画面上写明了成画日期——5月27日,马上寄给了方成。
  陈伯达到人民日报社夺权之日,这几幅约稿画也寄到了。李锦德根本没有想到,一场灭顶之灾会紧跟着降临到自己头上。
  
  速写画拼到了版面上
  
  6月10日,文艺部编辑为次日见报的副刊排版。组版编辑是一年前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来到报社的解波。画版时,有一块空白处怎么也安排不妥帖。解波就向比自己年长的女编辑朱宝蓁请教。朱宝蓁果然有经验,一看版面就出主意说,这块空白可以用来刊登一幅画,这样版面就比较丰富了。
  一边说着,朱宝蓁到放着“部主任审稿通过”稿样的卷宗里翻了一下,挑出一组速写画,一共4张,作者正是李锦德。按照编辑流程,这些画既由文艺部副主任聂真审稿同意,就是可以刊用的。
  根据版面情况,选用了4幅画中的2幅。作者已经拟了题目。一幅画面内容是一群工人围坐,中间放着一块写有毛主席语录的黑板。其中有一人在读报,表现宣传时事方面的内容。题目是《义愤填膺看“黑话”,满腔仇恨化力量》。另一幅画叫做《黑帮分子想翻天,我们坚决不答应》。
  这两幅画放在版面上,解波看上去觉得很合适。她在黑板上画出版样,还做了一个大标题《坚决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版样又经值班副主任聂真看过,在下午交车间排版。
  当晚,还是解波当班跑拼版。这天排版时间拖得很长,直到11日凌晨3时左右才下班。解波回到单身宿舍休息。她累了,一觉睡去。
  
  “反革命黑画”事件爆发了
  
  6月11日午饭后,为准备上夜班,解波在宿舍里又睡了一会儿。下午2时左右,突然有人拍打她的房门,大声叫道:不好了,今天的报纸出大错了,发生“反革命事件”了!你怎么还在屋里睡觉?
  解波惊醒了,赶紧起来开门。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些天,她的工作相当紧张,生怕出现什么差错。谁知道,越是担心什么,越是发生什么事。没有想到,就是她负责拼版的第六版出了大事。来人告诉她,版面上的两幅画被读者“揭发”,确认为“反动黑画”!
  原来,社会上已经有一大群“阶级斗争”之弦绷紧头脑的读者。他们在早晨看到刚刚出版的《人民日报》,就一眼认定副刊上刊登的李锦德的画是“反革命黑画”。
  这些人对阶级斗争“见微知著”的本领实在令人惊叹。他们指出。李锦德的画大有文章:《义愤填膺看“黑话”》的画面,一个工人正在展读一张《人民日报》,但是报纸上写清楚的只有“人民日报”四个字,文章内容用一排排虚点来表示,所谓“黑帮分子”的话并没有在画面上的《人民日报》上登出来(要登出来其实是不可能的)。而在人群中间的黑板上只写了“毛主席语录”字样,具体内容看不清楚(由于字体小,要印清楚也是不可能的)。那么,读者在画作中,只会看到标题《义愤填膺看“黑话”》,细看下去却找不到“黑话”,就会联想到“黑话”被登载到《人民日报》上了。按此同理,画中的黑板上除了毛主席语录之外的字既然看不清楚,也可以被推论为这段“语录”就是黑话,这还了得!而另一幅画面上,完整的标题分成两截书写,这明摆着是“腰斩文化大革命”!《人民日报》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登载“黑画”影射领袖,岂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狂风乍起的“文革”搅昏了神经过敏的读者,他们头脑中“阶级斗争”的弦绷得实在太紧太紧,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这天的报纸发行不久,编辑部的电话就响成一片,敏感的读者纷纷来电责问以至谩骂说,《人民日报》刊登“黑画”,“罪该万死”。而这时候,报纸早已经发了出去,覆水难收。
  从6月11日早上8时开始,就有年轻:工人、学生读者陆续来到王府井的人民日报社大门口,声讨“黑画”。后来。人群中有人干脆打出了大标语:“强烈控诉人民日报黑帮反毛主席的滔天罪行”、“把人民日报文艺部的黑手揪出来”。到午后,人民日报社门外渐成声势,躁动的读者,将报社大门挤得水泄不通。
  
  老革命成了“反革命”
  
  闻得此讯,把解波吓得不轻,她赶紧跑上办公大楼四层的文艺部编辑部去找聂真。聂真正神情沮丧地半躺在自己办公室的长沙发上,看到解波进来,慨然长叹一声说:“没有想到,革命革了几十年,老革命成了反革命。”原来,聂真在抗日战争中参加革命,被称为“三八式”干部,算得上资格很老的“老新闻”了。
  聂真的这句话说得很低沉,解波吓了一跳,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
  得知报纸“出事”的消息,跟随陈伯达前来的“记者团”的一名成员来到分管的文艺部,看看文艺部主任张潮的动静。此时的张潮早成了惊弓之鸟,他用毛笔写了“多想”两个字,压在办公桌玻璃板下,以时时 警示自己。看到记者进屋,张潮马上站了起来,表示为今天的事情深感不安。
  这个记者对张潮说,今天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来发生在你们文艺部,但根子是在“上面”。
  这时,解波已先一步来到张潮的办公室,正向部主任解释昨夜拼版的前前后后。听到这样的话,认为所指的是吴冷西,解波心中大为不平,心直口快地说:“我来到报社不到一年,吴冷西我认都不认识,我的错误和他有什么关系?”
  
  荒唐的批判和追查
  
  但到了这会儿。事态的发展已经容不得张潮、聂真和解波等人“多想”了。“中央工作组”通知,召开全社员工大会,勒令签字付印的值班副总编辑胡绩伟检查。同时采取措施,在北京全市范围内收回已经发出的当天《人民日报》,随即销毁;印刷车间将李锦德两幅画作的竖标题挖除后重印报纸。由于印刷报纸的版型已经通过飞机航班向全国各个印点发出。就打电话通知,务必挖除画作竖标题后再印刷。
  这样一来,1966年6月11日在北京印刷的《人民日报》就有了前后两个版本。几十年后,那个“错版”成了收藏家手中的珍品。
  铸成“大错”的版样的确是胡绩伟在6月10日深夜或11日凌晨签字付印的。受当时工艺和流程所限,他审阅的大样上有一片空白,是为李锦德画作预留的,夜班初审第一次大样时并不将画作贴上,要等到“最后样”时才把图画拼上。
  偏巧的是,5月31日晚陈伯达前来夺权以后,白天连续开会,晚上又要上夜班,几个连轴转下来,胡绩伟有些吃不消了。他想今天下班早一点儿。稍稍睡一会儿。审完了文字样,没有等到画面贴上,他就签字付印了。
  按程序检查,如果说“六一一”版面有问题,与几个人有关,但胡绩伟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他在全社员工紧急大会上表态说:“希望大家不要责怪文艺部的同志,这次严重的事故我全部承担责任,要坐牢我胡绩伟去坐牢。”
  胡绩伟接着检查说,自己的工作粗枝大叶,平时对编辑思想工作做得不够,业务上要求不严,以致铸成这次大错,给党报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愿意接受任何党的纪律处分。他还给当天的事故上纲上线说,《人民日报》出错,不是业务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所以,报社的运动必须搞好,工作也必须搞好。
  工作组认定,《人民日报》“六一一”刊载两幅“黑画”为“反革命事件”的理由有三条。一是画面上有22个]:人开批判会,却把毛主席语录放在中间,这不是批判领袖语录吗?二是画作原稿上的标语为红色,可是印在报纸上成了黑色的,这就把红色标语说成了“黑话”(至于以当时的印刷条件来说,还不能套色将标语印成红色,就不去管它了)。三是画作中把一幅标语分为上下两截,是故意把“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拦腰砍断。
  对“事件”的追查和处理也由工作组负责,处理结论是,签字付印的副总编辑胡绩伟为第一责任人,立即检查,“靠边站”。编辑朱蓁出主意用“黑画”是第二责任人,拼版编辑解波为第三责任人,责令写出检查。文艺部副主任聂真也难逃其责,一并作出检查。
  “黑画”事件的恶果
  对已掌控人民日报社大权的工作组来说,严厉追查“六一一”事件乃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抓住这个“事件”可以说明报社高层领导有严重问题,证明这个地方果然存在激烈的阶级斗争。在当晚的全社紧急大会上唐平铸宣布:今天报纸版面上发生了“一个反革命事件”,工作组决定,立即停止胡绩伟的工作,令其作出深刻检查,然后组织批斗。
  在唐平铸讲话后,胡绩伟说了几句辩解的话。他说,第一,大家围着“毛主席语录牌”开批判会,是学习毛主席语录,不能说是在批毛主席语录。第二,目前报社印刷厂没有套红设备,一切红色的字和画,经照相制版后印出来都是黑色的。再说,报上常把毛主席的话排成黑体字,是为了重视,引人注意,怎么能说是把毛主席的话印成黑话呢?第三,报上印出来的是作者的原画,从创作来说,作者把口号写得很大,一行写不下就写成两行,是为了突出口号,不能说就是什么“腰斩文化大革命”。
  工作组哪里肯听胡绩伟的辩解,坚持要他写出“深刻检查”。
  此刻真是被逼急了,胡绩伟涌现出了一些“黑色幽默”。他顺着工作组的意思,在6月11日深夜(或12日凌晨)写出了检查,第一段写道:
  我的错误是十分严重的。我对睡在自己身边的赫鲁晓夫分子长期不认识,甚至为吴冷西的错误辩护,妄图保护他过关,堕落成为顽固的保皇派。特别是在我主持报纸的几天中,报上连续出错,6月11日报上出现反革命图画,在中央党报上公开刊登辱骂毛主席的画,造成极其严重的恶果,我犯了现行反革命的罪行。
  不过,胡绩伟在检查书中又写道:“尽管我的错误实际上是反党反社会主义,但是我确实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阴谋家。”这就是前言不搭后语,很有些“讽刺和幽默”的意味了。这份检查写得很长,交给收阅者自己去判读。
  对“六一一反革命黑画”事件的起因也要追查。追查者顺藤摸瓜。找到了“黑画”作者李锦德,当晚就对他隔离审查。随后成立专案组,重点追查“幕后黑手”。辱骂拷打,查无结果之后,索性挖“黑根子”,把李锦德的家庭出身从工人改为“地主”,然后把他打成“反革命”管制劳动,还将他的老母亲遣返东北农村。荒谬绝伦,无以复加!
  苦难与李锦德紧紧相伴了十年。直到“文革”结束,他才得到平反。后来,李锦德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兵器知识》杂志的编辑、副主编。他勤奋创作,圆了自己的美术梦。
  经过“六一一”事件,《人民日报》编委领导层被打散了。胡绩伟从领导层中消失,唐平铸短暂地当上了《人民日报》代总编辑。吴冷西被宣布停职反省,陈浚和王泽民随后“靠边站”,副总编辑王揖也不再办公。原《人民日报》编委会不复存在了,这样一来,陈伯达“夺权”才算落到了实处,也为后人认识“文革”的荒谬留下了一份绝好的教材。
其他文献
李玫瑾rn对已经出现危害行为的未成年人不能没有强制方式rn提问: 作为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学者,请您剖析一下弑母案中12岁男童的心理状态?rn李玫瑾: 未成年人犯罪涉及刑事责
期刊
来:rn给你写了几封信,已封包好,拟寄给你,旋闻你要回,又取出留待你归来看.现在又闻你这次不回,终于又要封包寄给你,因此,再加上这几页.你想想,在这种过程中,给我带来了一些什
太阳,从新年的地平线喷薄而出,长成圆嫩的脸庞;奉献出新鲜、蓬勃与魅力,创造着璀璨、明丽和炫亮。黄河两岸、江南大地,翠绿与秀丽染天;白山黑水、高原雪域,穿上了壮美盛装。
期刊
史学家何炳棣晚年回忆小时候外祖母的言传身教.吃饭时,外祖母不止一次地教训他:“菜、肉能吃尽管吃,但总要把一块红烧肉留到碗底最后一口吃,这样老来才不会吃苦.”何炳棣说:
吕梁是山西著名的革命老区,到处留下了革命领袖和老革命家战斗的足迹。1947年,当国民党23万大军围困陕北、进犯延安之际,习仲勋根据党中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率部进驻吕梁,出色地完成了统筹后方、支援前线的任务,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在吕梁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其革命风范却让老区人民永远难以忘怀。借以此文,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  进驻吕梁  1947年7月21
众人皆知苏步青是数学大师,却很少知道他还是位文学大师,写作大家和诗人。他对诗歌的痴迷,可以看出他是个性情之人。苏步青从小酷爱古诗文,13岁学写诗。读初小时常骑在牛背上
期刊
本文以捷克、波兰与匈牙利三国为样本,通过对东欧国有企业私有化不同方式的考察,重点分析与评价了东欧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社会经济效果,并从中得出了几点深刻的启示.
2017年10月18日,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世人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党在创新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
期刊
各国一方面认同需要通过绿色技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另一方面对于知识产权在国际绿色技术转让中的作用并未达成一致。2009年12月,万众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物价的持续增长,老百姓普遍感觉是“钱不值钱了”,其实说白了,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问题,我们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透支了我们的资源与财富,再加上常年来的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国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说到通货膨胀那就不得不说货币超发,因为看上去只有货币供应过量过多,才会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本文就近些年国内出现的通货膨胀现象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