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高等教育结构失衡、质量滑坡等现象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新形势下,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已然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新使命:迈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重点聚焦于:
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具有高端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决定着我们站在什么样的制高点上。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及时更新观念,走创新驱动、质量优先、内生增长的道路,实现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
顺应全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浪潮。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引领创新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掀起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浪潮。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聚焦质量提升,更好地把握时与势、清醒认识守与变、努力平衡稳与进、科学规划供与求,实现内涵式发展。
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特征。随着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呈现新特征。首先,信息网络技术广泛應用使得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不再受到时空的局限,经济全球化则进一步推动了资金、技术、人才的频繁流动,这要求高等教育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开放共享。其次,新的科技革命拓展了科学研究的领域,加速了不同学科交叉融合,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组织模式进行改革。最后,知识创造爆发性增长,极大程度地缩短了科研成果转化周期,推动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都对高等教育理念、模式等方面的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解决好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当前国内高等教育仍然面临着“大而不强”“质量不高”“同质化发展”“资源分配不公”等突出问题。例如:拥有2700多所大学,但是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数量并不多;培养出来的学生因为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用工荒”和“就业难”的怪象;部分高校盲目贪大求全,一味追求“规模大、层次高、专业全”,导致国内高校千篇一律,同质化发展、资源重叠浪费的问题十分突出;当前一些教育政策对“重点高校”照顾较多,而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的“非重点高校”则面临着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高等教育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注重公平,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新要求:“人才培养”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能把“内涵式发展”作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回答内涵式发展的本质问题,需要把高等教育的发展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察其诞生、演变、发展过程中亘古不变的规律。
回归人才培养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现代大学肇始于欧洲中世纪大学,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大学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中世纪大学诞生伊始,人才培养就是大学职能的核心,也是大学职能的逻辑起点,后来衍生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近年来又增加了“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功能。在大学功能日益丰富之时,大学因何而生、为何而立却变得日益模糊。从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提出“失去灵魂的卓越”到“钱学森之问”“钱理群之忧”,中外教育学者都通过不同方式提醒我们,大学功能越多样,越要坚守本位,越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回归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战略和意志的要求。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大学硬件条件都有很大改善,有的学校的硬件同世界一流大学比没有太大差别了,关键是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调整思路,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坚持以本为本,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义。近年来,国家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方面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如2012年的“高教30条”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新策略:构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大学内涵式发展体系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推进内涵式发展必须围绕人才培养来展开,需要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及支撑保障体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大学内涵式发展体系主要包含六大要素:目标、主体、方法、内容、资源以及结果。
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理性思考与周密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在制定目标时我们应当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明确方向,扭转“一次性”教育理念。第二,着重特色,摒弃落后办学理念。第三,以生为本,回归学生成长本身。
主体:“谁来教”、“谁来学”。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主要有两个,即教师与学生。一方面,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首先要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办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始终以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评价教育的成效。
内容:“教什么”。大学中教学内容主要有两条形成逻辑:一是知识发展的逻辑。大学教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来源于课程、专业、学科三者之间的有机互动。二是学生学习的逻辑。学生所学的内容由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组成,通识知识主要来自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以及中外传世经典等内容;另一部分是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前沿知识等。
方法:“怎么教”。教学方法涉及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等教学过程的所有重要环节。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如从农耕时代的坐而论道、广场辩论,到工业时代的规模化、标准化培养,再到信息时代的教学相长、因材施教。面对当今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形式的冲击,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要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权,尊重学生学习志趣。另一方面,要适时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资源:“怎么保障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工作,领导的精力、办学经费投入都应当优先安排、优先保障。面对办学经费的紧张,高校要开源节流。一方面,通过协同创新、产教融合等方式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投入;另一方面,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师生内在创新活力,盘活存量办学资源,多维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结果:“怎么评价人才培养的效果”。面对新形势,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培育质量文化的三大理念,实现关注重心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评价重点由“投入”到“产出”的转变、建设重任由“方法技术”到“质量文化”的转变。构建在校生教学效果评估和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相衔接的全过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以客观、全面、精准化评价,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精准发力。
(作者系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苏州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张 宁
新使命:迈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重点聚焦于:
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具有高端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决定着我们站在什么样的制高点上。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及时更新观念,走创新驱动、质量优先、内生增长的道路,实现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
顺应全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浪潮。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引领创新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掀起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浪潮。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聚焦质量提升,更好地把握时与势、清醒认识守与变、努力平衡稳与进、科学规划供与求,实现内涵式发展。
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特征。随着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呈现新特征。首先,信息网络技术广泛應用使得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不再受到时空的局限,经济全球化则进一步推动了资金、技术、人才的频繁流动,这要求高等教育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开放共享。其次,新的科技革命拓展了科学研究的领域,加速了不同学科交叉融合,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组织模式进行改革。最后,知识创造爆发性增长,极大程度地缩短了科研成果转化周期,推动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都对高等教育理念、模式等方面的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解决好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当前国内高等教育仍然面临着“大而不强”“质量不高”“同质化发展”“资源分配不公”等突出问题。例如:拥有2700多所大学,但是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数量并不多;培养出来的学生因为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用工荒”和“就业难”的怪象;部分高校盲目贪大求全,一味追求“规模大、层次高、专业全”,导致国内高校千篇一律,同质化发展、资源重叠浪费的问题十分突出;当前一些教育政策对“重点高校”照顾较多,而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的“非重点高校”则面临着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高等教育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注重公平,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新要求:“人才培养”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能把“内涵式发展”作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回答内涵式发展的本质问题,需要把高等教育的发展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察其诞生、演变、发展过程中亘古不变的规律。
回归人才培养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现代大学肇始于欧洲中世纪大学,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大学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中世纪大学诞生伊始,人才培养就是大学职能的核心,也是大学职能的逻辑起点,后来衍生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近年来又增加了“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功能。在大学功能日益丰富之时,大学因何而生、为何而立却变得日益模糊。从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提出“失去灵魂的卓越”到“钱学森之问”“钱理群之忧”,中外教育学者都通过不同方式提醒我们,大学功能越多样,越要坚守本位,越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回归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战略和意志的要求。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大学硬件条件都有很大改善,有的学校的硬件同世界一流大学比没有太大差别了,关键是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国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调整思路,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坚持以本为本,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义。近年来,国家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方面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如2012年的“高教30条”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新策略:构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大学内涵式发展体系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推进内涵式发展必须围绕人才培养来展开,需要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及支撑保障体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大学内涵式发展体系主要包含六大要素:目标、主体、方法、内容、资源以及结果。
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理性思考与周密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在制定目标时我们应当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明确方向,扭转“一次性”教育理念。第二,着重特色,摒弃落后办学理念。第三,以生为本,回归学生成长本身。
主体:“谁来教”、“谁来学”。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主要有两个,即教师与学生。一方面,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首先要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办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始终以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评价教育的成效。
内容:“教什么”。大学中教学内容主要有两条形成逻辑:一是知识发展的逻辑。大学教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来源于课程、专业、学科三者之间的有机互动。二是学生学习的逻辑。学生所学的内容由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组成,通识知识主要来自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以及中外传世经典等内容;另一部分是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前沿知识等。
方法:“怎么教”。教学方法涉及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等教学过程的所有重要环节。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如从农耕时代的坐而论道、广场辩论,到工业时代的规模化、标准化培养,再到信息时代的教学相长、因材施教。面对当今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形式的冲击,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要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权,尊重学生学习志趣。另一方面,要适时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资源:“怎么保障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工作,领导的精力、办学经费投入都应当优先安排、优先保障。面对办学经费的紧张,高校要开源节流。一方面,通过协同创新、产教融合等方式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投入;另一方面,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师生内在创新活力,盘活存量办学资源,多维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结果:“怎么评价人才培养的效果”。面对新形势,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培育质量文化的三大理念,实现关注重心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评价重点由“投入”到“产出”的转变、建设重任由“方法技术”到“质量文化”的转变。构建在校生教学效果评估和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相衔接的全过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以客观、全面、精准化评价,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精准发力。
(作者系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苏州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