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相信一个又一个既定的驿站在前方召唤命运的列车。
一直相信人生的某种情缘,任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仍挥之不去,愈久弥深。
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从千里之外的湖南来到十堰,并与热电厂相依相伴26年,这就是一种缘。
1983年7月,我从大连工学院毕业分到二汽热电厂工作,还是个稚嫩的学生。就像粒种子,不停地吸吮着养分,在她滋润的土壤里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从日常的运行、维护、检修、设备技术革新到新工程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人员培训、启动调试、生产装备、规程修编等……通过各种实践,使我的业务知识不断丰富、充实。一步一个脚印,从班组技术员、车间(分厂)专工、科室工程师到厂总工程师、党委书记和热电厂厂长。可以说,我是伴着热电厂的成长壮大,走过了艰难曲折,走过了激动喜悦,走过了奋斗的26个春秋岁月。这段使我终身难忘的历史,是我积累丰富热电生产经验的关键时期,为我的人生和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能与热电人共创辉煌的知识源泉。尽管期间有众多的职业诱惑,以及其他组织的召唤,但我不为所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不改。怀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忠诚,扎根热电奉献青春年华。因为我为是热电人而骄傲,而自豪!
1983年,二汽乘着改革的春风,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犹如喷薄而出的朝阳,火红全国。建设中的热电厂也是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当年7月我来到这里,就被二汽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生机所吸引,被二汽人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忘我工作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血气方刚的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干,要以实际行动为热电厂早日投产发电贡献力量,为二汽发展壮大奉献心智。于是在火热的季节,我以火热的热情,投入到火热的生产准备之中,发挥所学热动知识的作用。
从投产到如今,热电厂生产装备的先进性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也是我的职业使然。从汽机技术员到厂总工程师,汽机调速系统、给水系统、本体部分;锅炉稳燃系统、密封性能、自动保护;厂用电节能及智能化升级,我都倾注全力,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在上级支持和全厂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先后完成机炉电技术改造,使我厂生产装备由原始落后,变为现代先进,安全可控。设备自动化的提升,彻底改变了原来热电生产物耗指标高、劳动成本高、污染指标高、经济效益少的被动局面。生产装备的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经济性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意义。道理很简单:科技兴、企业兴;企业兴,职工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得以持续发展。
2002年4月,我荣膺党委书记职务,主管党群工作。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如何为企业保驾护航,就成为我探索研究的新领域。把握社会主义方向,依靠职工群众,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就是党委的行动准则。而自己更是自觉地以“三讲”为武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中心”发挥“核心”作用。抓班子、带队伍,循序推进党的建设、职工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工程建设,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后期挑战煤炭困难、金融危机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思想保证。
2006年8月,组织上任命我为热电厂厂长,并且党政一肩挑。不惑之年,天降大任,既是组织的安排和职工的信赖,也是我为热电人服务的心愿。因此我感到责任重大的同时,也感到无比的荣耀和激动。感到责任重大是因为我不仅要懂得生产专业知识,还要有经营管理知识,更需具备决策意识和领导能力。比这更重要的是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在行动中,既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要保证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好在我与热电厂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成长,驾驭起来心中有数。感到荣耀和激动的是与我同心同德、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热电人选择了我。所以我有一个坚定信念:全厂职工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和我一起为振兴东风公司热电厂而奋斗。
东风公司热电厂自1984年7月15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以来,至2008年12月20日,累计供电149.374亿kWh,供热8044.52万GJ。25年来,为东风公司三次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证,也为缓解湖北电力紧缺的局面、加快国民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业绩卓著,功不可没。近几年,我们按照“统籌规划、协调发展、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思路,先后对厂区道路、生产装备、工作环境和职工收入进行改造和改善,从而使厂区环境发生了巨变,装备技术发生了巨变,职工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发生了巨变。但是昨日的辉煌,只能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光芒。作为东风公司的自备电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生存与发展存在着变幻莫测的局面。而热电厂虽经近几年的技术改造,生存能力有所改观。然而尚存在着“人老(技术力量青黄不接)、设备老化(降耗出力效率差)、僧多(包括离退休职工1300多人)粥少(可供分配的收入少)”的问题,而热电比的降低更是我们的致命威胁,要想使全体热电职工富起来,实在勉为其难。热电厂的出路在哪里?历史赋予我们新的挑战——“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去创造新的辉煌。面对挑战,勇者胜。作为厂长,我要带领全厂干部职工抓住机遇,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让热电厂兴旺发达,永葆青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要借祖国后30年改革开放的东风,东风公司创“百年老店”的雄风,按照“电为核心、热能支撑、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的热电生存方针,我们的工作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切实抓好安全文明生产,它是热电发展的根本。作为一厂之长,其工作目标和任务只有两条:一是安全,二是产量。有了这两条,企业才会有效益。假使一个企业没有产品,不能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哪里会有效益?没有效益拿什么提高职工的收入?又怎能稳定人心、增强企业凝聚力?所以要获得最大的效益,就要加强安全、设备、生产、经营、人事、党群等各方面的工作,制定出与之配套、最终目标一致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培养虚心谨慎、忠诚敬业、纪律严明、求真务实、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创建一个秩序井然、文明整洁的生产环境,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这将是热电发展的潜力。因此,在巩固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入开展精益生产活动,使全厂电力生产和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其次要持续地抓好技术改造工作。第一步抓紧完成余下4台锅炉脱硫工程改造项目。第二步逐渐完成治理“七漏”任务。第三步将国内已淘汰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同时把发挥好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他们的个人利益统一在技术革新之中,技术力量与技术改造并重,使我厂生产装备来个脱胎换骨,焕发青春,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热电联产企业。
三是全力全速开拓热力市场。热力市场的开拓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蒸汽管网潜在用户与高温水网用户”并重开发的原则,做到管网供热与移动供热相结合,扩大市场覆盖面。统筹考虑“用户入网成本、用户使用成本、热源生产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发“蒸汽、热水、冷气”三个热力产品,建设厂区余热利用和家属区高温水使用两个示范工程。同时采取“四轮驱动”措施开拓热力市场:一是继续围绕两条蒸汽管网做好热力市场开拓;二是做好高温高压热水供应的启动工作;三是做好厂内余热利用工作;四是做好移动式供热的市场开拓工作。其中移动式供热的“轮子”要先转起来,为其他“轮子”更好的转动趟出新路子。
时光走廊里印下热电人艰辛跋涉的足迹,历史的回音壁上留下热电人壮志凌云的豪情。25年矢志不渝的奋斗,25年百折不挠的拼搏,铸就了热电光辉不朽的丰碑。我们为是热电人而骄傲、自豪,热电的未来靠我们去开创。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企业、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大河与小河的关系。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带动兴旺,才能使个人收入增高。全体职工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思想,发扬“知荣知耻做人,爱厂如家做事”的光荣传统,弘扬热电精神,勇敢地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未来的奋斗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衷心希望全厂职工上下一致,齐心协力,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再创热电辉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坚信,只要我们上下同欲, “三个热电”的美好愿景一定会实现,热电厂的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灿烂、更美好!
一直相信人生的某种情缘,任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仍挥之不去,愈久弥深。
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从千里之外的湖南来到十堰,并与热电厂相依相伴26年,这就是一种缘。
1983年7月,我从大连工学院毕业分到二汽热电厂工作,还是个稚嫩的学生。就像粒种子,不停地吸吮着养分,在她滋润的土壤里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从日常的运行、维护、检修、设备技术革新到新工程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人员培训、启动调试、生产装备、规程修编等……通过各种实践,使我的业务知识不断丰富、充实。一步一个脚印,从班组技术员、车间(分厂)专工、科室工程师到厂总工程师、党委书记和热电厂厂长。可以说,我是伴着热电厂的成长壮大,走过了艰难曲折,走过了激动喜悦,走过了奋斗的26个春秋岁月。这段使我终身难忘的历史,是我积累丰富热电生产经验的关键时期,为我的人生和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能与热电人共创辉煌的知识源泉。尽管期间有众多的职业诱惑,以及其他组织的召唤,但我不为所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不改。怀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忠诚,扎根热电奉献青春年华。因为我为是热电人而骄傲,而自豪!
1983年,二汽乘着改革的春风,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犹如喷薄而出的朝阳,火红全国。建设中的热电厂也是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当年7月我来到这里,就被二汽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生机所吸引,被二汽人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忘我工作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血气方刚的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干,要以实际行动为热电厂早日投产发电贡献力量,为二汽发展壮大奉献心智。于是在火热的季节,我以火热的热情,投入到火热的生产准备之中,发挥所学热动知识的作用。
从投产到如今,热电厂生产装备的先进性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也是我的职业使然。从汽机技术员到厂总工程师,汽机调速系统、给水系统、本体部分;锅炉稳燃系统、密封性能、自动保护;厂用电节能及智能化升级,我都倾注全力,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在上级支持和全厂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先后完成机炉电技术改造,使我厂生产装备由原始落后,变为现代先进,安全可控。设备自动化的提升,彻底改变了原来热电生产物耗指标高、劳动成本高、污染指标高、经济效益少的被动局面。生产装备的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经济性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意义。道理很简单:科技兴、企业兴;企业兴,职工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得以持续发展。
2002年4月,我荣膺党委书记职务,主管党群工作。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如何为企业保驾护航,就成为我探索研究的新领域。把握社会主义方向,依靠职工群众,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就是党委的行动准则。而自己更是自觉地以“三讲”为武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中心”发挥“核心”作用。抓班子、带队伍,循序推进党的建设、职工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工程建设,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后期挑战煤炭困难、金融危机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思想保证。
2006年8月,组织上任命我为热电厂厂长,并且党政一肩挑。不惑之年,天降大任,既是组织的安排和职工的信赖,也是我为热电人服务的心愿。因此我感到责任重大的同时,也感到无比的荣耀和激动。感到责任重大是因为我不仅要懂得生产专业知识,还要有经营管理知识,更需具备决策意识和领导能力。比这更重要的是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在行动中,既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要保证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好在我与热电厂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成长,驾驭起来心中有数。感到荣耀和激动的是与我同心同德、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热电人选择了我。所以我有一个坚定信念:全厂职工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和我一起为振兴东风公司热电厂而奋斗。
东风公司热电厂自1984年7月15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以来,至2008年12月20日,累计供电149.374亿kWh,供热8044.52万GJ。25年来,为东风公司三次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证,也为缓解湖北电力紧缺的局面、加快国民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业绩卓著,功不可没。近几年,我们按照“统籌规划、协调发展、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思路,先后对厂区道路、生产装备、工作环境和职工收入进行改造和改善,从而使厂区环境发生了巨变,装备技术发生了巨变,职工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发生了巨变。但是昨日的辉煌,只能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光芒。作为东风公司的自备电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生存与发展存在着变幻莫测的局面。而热电厂虽经近几年的技术改造,生存能力有所改观。然而尚存在着“人老(技术力量青黄不接)、设备老化(降耗出力效率差)、僧多(包括离退休职工1300多人)粥少(可供分配的收入少)”的问题,而热电比的降低更是我们的致命威胁,要想使全体热电职工富起来,实在勉为其难。热电厂的出路在哪里?历史赋予我们新的挑战——“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去创造新的辉煌。面对挑战,勇者胜。作为厂长,我要带领全厂干部职工抓住机遇,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让热电厂兴旺发达,永葆青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要借祖国后30年改革开放的东风,东风公司创“百年老店”的雄风,按照“电为核心、热能支撑、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的热电生存方针,我们的工作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切实抓好安全文明生产,它是热电发展的根本。作为一厂之长,其工作目标和任务只有两条:一是安全,二是产量。有了这两条,企业才会有效益。假使一个企业没有产品,不能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哪里会有效益?没有效益拿什么提高职工的收入?又怎能稳定人心、增强企业凝聚力?所以要获得最大的效益,就要加强安全、设备、生产、经营、人事、党群等各方面的工作,制定出与之配套、最终目标一致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培养虚心谨慎、忠诚敬业、纪律严明、求真务实、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创建一个秩序井然、文明整洁的生产环境,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这将是热电发展的潜力。因此,在巩固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入开展精益生产活动,使全厂电力生产和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其次要持续地抓好技术改造工作。第一步抓紧完成余下4台锅炉脱硫工程改造项目。第二步逐渐完成治理“七漏”任务。第三步将国内已淘汰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同时把发挥好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他们的个人利益统一在技术革新之中,技术力量与技术改造并重,使我厂生产装备来个脱胎换骨,焕发青春,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热电联产企业。
三是全力全速开拓热力市场。热力市场的开拓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蒸汽管网潜在用户与高温水网用户”并重开发的原则,做到管网供热与移动供热相结合,扩大市场覆盖面。统筹考虑“用户入网成本、用户使用成本、热源生产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发“蒸汽、热水、冷气”三个热力产品,建设厂区余热利用和家属区高温水使用两个示范工程。同时采取“四轮驱动”措施开拓热力市场:一是继续围绕两条蒸汽管网做好热力市场开拓;二是做好高温高压热水供应的启动工作;三是做好厂内余热利用工作;四是做好移动式供热的市场开拓工作。其中移动式供热的“轮子”要先转起来,为其他“轮子”更好的转动趟出新路子。
时光走廊里印下热电人艰辛跋涉的足迹,历史的回音壁上留下热电人壮志凌云的豪情。25年矢志不渝的奋斗,25年百折不挠的拼搏,铸就了热电光辉不朽的丰碑。我们为是热电人而骄傲、自豪,热电的未来靠我们去开创。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企业、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大河与小河的关系。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带动兴旺,才能使个人收入增高。全体职工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思想,发扬“知荣知耻做人,爱厂如家做事”的光荣传统,弘扬热电精神,勇敢地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未来的奋斗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衷心希望全厂职工上下一致,齐心协力,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再创热电辉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坚信,只要我们上下同欲, “三个热电”的美好愿景一定会实现,热电厂的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灿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