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尊容的好友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t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QQ空间发表了一些文章,有网友看到了,常常要加我为好友。渐渐地,QQ上的好友头像已经有了很长一串。看着这些网络上的好友,我心里常常溢满了温暖和感动。虽然彼此素不相识,甚至相隔天涯海角,但因网络,心有灵犀,有了某种默契,才使得我们成为一种看不见尊容的好友。
  QQ用的是昵称,而不是实名,个人资料很多都是虚妄的填写。时间长了,对于这些QQ上的好友,我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我突发奇想,想和这些久违的好友聊聊天。于是,我随便选了其中一个,并向其发去了问候:你好!
  过了很长时间,对方才回了一句:你是谁?
  对方的这一问,吓了我一大跳。我们不是好友吗?怎么不知道我是谁?
  想当初,曾有人三番四次地请求我加其为好友。看到对方的恳切,我同意对方加入。没想到,对方立刻发来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叫我帮助修改。面对这突兀的要求,我有点不知所措。
  也曾有好友经常向我诉苦,说她感冒了,说她失业了,说她很痛苦。面对这些痛哭流涕的QQ表情和悲伤的文字,我只好耐心相劝、鼓励。她好像也从这些相劝和鼓励中得到启发和安慰。忽然有一天,她告诉我,她要结婚了,女朋友是一家超市营业员。当我问他为什么要以女性的角色与我相交时,他没有说话,而是主动退出了我的好友圈。
  还有一个好友,他喜欢谈鲁迅,谈韩寒,谈余秋雨,他义愤填膺,也有一种怀才不遇的酸楚。他叫平地一声雷,一声雷响后,我就没再见他上线了。
  我们在现实中,似乎找不到朋友,而要到网络中去找。我们在现实中,似乎没有办法说真话,而要找陌生人谈心。我们不知道彼此,却比有多年情谊的朋友更深入了解对方,因为从一开始就从心说起。可是这种交流,总充斥着虚空的无聊,充斥着关于贪婪的陷阱。我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我不断地将QQ好友剔除、剔除、再剔除。保留下来的,只是那些彼此都能对上号的,我不愿再遭遇“你是谁”的尴尬了。
其他文献
岁月将生活的肌肤洗得发白,工作的刺却深深地扎了进去,狂风如刀般将它割成一片片,世俗的泪水咸咸地洒在了上面,从此生活变得坎坷!时间是疗伤的圣手,温柔地抚摸,轻轻地抚慰,精心地护理,一碗忘情水,一剂止痛膏,几颗回春草,生活的肌肤重回青春的光泽。  当我学会用理性思维来看待事物时,儿时的纯真与狂热已离我远去,我也慢慢地成熟长大。  我的心总是不安分地思考,不停地思考有了不断的感悟。我在不断解决烦恼的过程
期刊
一    四年前,我因逃避一段痛心的感情漂泊到广东。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我常因回忆与他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而在夜晚痛哭失声,一颗痴心也因他的绝情而碎成千块万块。我痛苦、彷徨、绝望、消沉,甚至有几次想到用自杀来解脱自己。可人们常说:好死不如赖活。好!那就活着。上班时,别人不愿干的活我都抢着干,我不断用繁重的体力活来麻痹自己。工作之余,别人都忙着谈情说爱,我却泡在书店里。我不想给自己留一点空余时间,
期刊
2000年冬天,虽说身处热闹的南方,我还是感到阵阵凉意不断地袭来。厂里正放春节假,同事们、老乡们呼朋引伴,一群又一群地提着行李包回家了。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宿舍里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人,一种孤独感刹那间袭上心头,不知不觉勾起了在外漂泊的伤感。  枕边的几本《江门文艺》已反复看了几遍,无聊时,那每一页下面的“寻觅芳踪”我也一则则地看了起来,像受到启发似的,为打发这难熬的孤独无奈,我决定尝试着也去刊登
期刊
其实黑六在厂子里干得挺好的,之所以被开除是因为那天晚上黑六在外面和几个老乡多喝了几瓶啤酒,一走进厂门黑六就有点憋不住了。醉得迷迷糊糊的黑六半闭着眼睛摇晃着身子便推开搞不清楚是那层楼的洗手间,还没等黑六掏出家伙畅快淋漓地舒服一下呢,黑六就被一声尖叫吓得当时就尿湿了裤子。也就是那声尖叫使黑六明白自己闯祸了——他妈的怎么跑到女洗手间去了呢?  结果可想而知,黑六第二天就被开除了,而且还被罚了五百块钱,说
期刊
北宋熙宁年间,苏东坡曾任杭州通判。  有一天,苏东城路过清河坊,见一青年在卖画,他走近那幅月梅图,认真玩味一番后,默默称赞画得好,便问道:“后生仔,这画是你画的吗?”青年人点了点头。他又说:“这画卖吗?”青年人又点了点头。  苏东坡自小就喜爱绘画,而且颇有心得,所以他便买下这幅画带回家去收藏。  过了一段时间,苏东坡又经过清河坊,碰巧又遇到这个青年人。他见青年人仍愁眉苦脸在卖画,便禁不住走过去问:
期刊
我们这个五金制品厂的勤杂工余本牛,身材魁梧,力大如牛,干活一个顶俩。他干最脏最重的活,领最低的工资,却干得最好而且毫无怨言,工余时间还常帮工友们干些搬运等力气活,招之即来,从不计较报酬,温顺蠢笨如牛。很快,人们就叫他为“笨牛”。他对这个“雅号”不但不介意,反而有点自豪,每当有人叫他的外号时,他总是“哎,哎”地应着。  有些人说他:“你真笨,什么年代了,还常学雷锋做义务工。”他回答:“我来自边远而偏
期刊
穿针引线  江先平  奶奶想缝补衣服,但半天都穿不上线,就喊来孙子,说:“小宝,你眼力好,来帮奶奶穿线吧!”  小宝却不肯,说:“奶奶,您撒谎!上午张叔叔请你帮忙,您不是说包在您身上,还说穿针引线您最在行呢?”    歌舞厅  梦想  一位员工怒气冲冲地对宿舍管理员说:“宿舍的电灯坏了,一闪一闪的。”管理员说:“这样不好吗?像个歌舞厅,你们还可以边唱歌边跳舞。”    牛头不对马嘴  林康养  有
期刊
这个有趣的抗日小故事则发生在粤东潮阳县金浦乡。  话说1944年3月的一天中午,有婆媳俩,婆婆刘氏,53岁,媳妇林氏,22岁。婆媳俩刚从县城亲戚家作客回来,刘氏手里拿着一把没有打开的雨伞,林氏手里则拿着一份礼物,彼此心情都十分舒畅。婆媳俩一边赶路,一边拉起了家常,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家乡地界。  就在此时,一个日本军官骑马路过这里,与刘氏婆媳俩擦肩而过。这个日本鬼子大约四十来岁,身材矮小,留着一撮仁丹
期刊
一    深圳四月的阳光毒辣辣的,让走出职业介绍所的我有种晕眩的感觉。茫然地走在附近工业区宽阔的马路上,眼睛却下意识地往伫立在道路两旁张贴各种信息的广告栏上瞟来瞟去,希望能看到一些招工信息。  一路下来,大约到四点半左右,我还是一无所获,双腿如灌了铅似的,沉重得不愿再往前多迈一步。我索性一屁股坐在一家公司侧门边的绿化草地上。恰好此时从侧门里面走出一位戴眼镜的小姐,手里拿着一张打印好的纸。我腾的一下
期刊
药剂师悄悄地对胖太太说:“老婆,你现在千万别出去,我要把刚调配出来的10瓶减肥药卖出去。”    彼此彼此    妻子怒斥丈夫:“你为什么偷看我的日记?”  “这……”丈夫张口结舌,半天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妻子声色俱厉地说:“因为我刚看了你的日记,上面写着你昨天偷看我的日记!”    下岗与上岗    妻子对丈夫说:“我下岗了,你有啥看法?”  “我认为你下岗了,也是上岗了。”  “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