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认识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jhh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传媒业高层次人才培养难点诸多,本文从内蒙古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的现状出发,从课程改革、新闻实践、职业精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自己学习的切身体会提出当前传媒高等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创新传播 职业精神 高校传媒
  内蒙古大学作为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首批获得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资格授权的211高校,经过6年来的教学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固定的教学培养模式。然而,在传媒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不相适应的地方也日显突出。作为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在课堂学习和到新闻单位的实践中,越来越感到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与国家培养目标的差距很大。现结合自身近期的学习和实践,对高校传媒人才的培训从课程改革、新闻实践、职业精神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
  1.现有课程设置的情况
  内蒙古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年限为两年,所有课程均在培养方案中已设置好,共分为公共学位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四类。公共课程为英语、政治以及职业规划;专业课程大致分为纯理论类和理论实践结合类,纯理论类课程主要教授新闻传播学科应掌握的基本理论;理论与实践结合类包括与新闻业界结合密切的出版编排、视频剪辑、媒体运营等内容,旨在对业界的新兴内容进行理论解读,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属于时下较为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与工作,深深感到这一模式与新闻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走出校门,踏入传媒,面对具体的操作任务时,还是会感到无所适从。反复对比理论和实践的不同之处后,笔者悟出了课程改革的几个方向。
  2.课程改革的方向
  第一,夯实基础,采、写、编、评不能丢。采、写、编、评是新闻的基础课程,是记者和编辑的基本功,无论传媒技术怎样更新升级,内容优劣仍是吸引受众关注度的主要因素。学校要为传媒业培养高层次人才,首先就要让学生完全掌握新闻业务采、写、编、评的一整套流程,而不是一味追求拔高,使新闻传播教育沦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第二,拓展提高,打造“新闻传播+”的教学模式。在自媒体、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人才既要掌握新闻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百科知识,最好精通一类其他知识。要当“杂家”,也要当“专家”,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这也就是近年来媒体行业对新闻传播学教育起到的倒逼作用。“新闻传播+”的教学模式要求学校设立一系列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如“新闻传播+法学”“新闻传播+计算机”“新闻传播+外语”等等,在学科的交叉中找到新闻传播学与各类学科的契合点,达到拓展思维、提升能力、促进就业的目的。
  第三,调动气氛,创建开放互动式新型课堂。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开放性、包容性极强的社会科学,相应的专业教学不能止步于封闭式、指令式教学,也不能简单地将分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定义为开放互动。一方面,“堵不如疏”,利用新技术为课堂添活力。如浙江理工大学一名老师就采用了“弹幕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点评,教师也能随时掌握教学状况并适时进行引导。另一方面,“走出课堂”,营造户外教学新体验。如清华大学新闻院系的“大篷车采访”,把学生拉到户外,近距离接触真实人物、采写真实故事、学习真实本领。
  二、新闻实践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多次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坚持创新为主的思想,在研究和参与新闻实践活动中,也要体现创新的精神。在这方面,部校共建、校媒合作就是一种为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创新形式。
  部校共建最初始于2001年,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订共建新闻学院的协议。此后,新闻教育界掀起“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高潮,有力地推动了部校共建的广泛深入发展。目前,全国31省已完成当地高校与宣传部共建新闻传播学院的工作。部校共建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政府部门以政策保障、经费支持和宏观导向促进新闻教学实践;高校方面利用优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人才交流,为新闻工作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后备力量。
  在部校共建创新新闻实践的过程中,立足当地实际,打造鲜明特色,是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如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大学部校共建时提出,“新闻学院建设要立足国内知名、云南特色、区域一流的目标来谋划设计,成为全省卓越新闻人才的摇篮,新闻战线上的‘党校’,以及新闻宣传系统在职干部培训的基地。”在部校共建成为潮流的今天,差异化定位必须找准,要做到因时、因地、因需制宜,让培养出的新闻人才学对口、能上手,适应并融入不同单位的宣传工作,以最佳的状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尽一份力。
  “校媒合作”,顾名思义,是指新闻传播院系与当地媒体单位共同建立的一种合作型的实践探索模式,在传媒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产、学、研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也能推进传媒行业的发展,可谓是共赢互惠。
  内蒙古大学在培养传媒人才的过程中,采用“双导师制”,除校内导师外,还特聘媒体优秀记者、编辑作为业界导师,专门负责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无疑是校媒合作的有益探索。此外,高校要深入推广校媒合作,还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尝试:其一,连接合作纽带,联合项目攻关。现今社会科学类的项目基本是学界在做,若将学生与媒体或媒体人的合作引入其中,丰富了成果的展现形式,提升了课题的应用价值,对传媒人才的培养一定大有裨益。其二,搭建合作平台,创设实训基地。其中,高校内部可以设立“校中台”,媒体派专员进行指导。如山东网络电视台传媒职院频道,方便学生碎片化实习。高校周边则可以与各类媒体建立联合培养基地群,搭建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多个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三、职业精神的历练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个记者节上,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的希望,高校教育应切实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强化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力度,创新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首先要孜孜不倦,刻苦修炼打磨工匠精神。在国内诸多高校中,硕士研究生平时作业所起的作用仅仅是计入期末总成绩。这种“一次性”的快餐式课程考核方式,对新闻工作中所需要的持之以恒的精神极为不利,建立“评估—修改—再评估”的作业反馈机制势在必行,要让学生在不断提升能力中锻炼工匠般认真求索的职业精神。
  其次,要以真动人,请一线人员进课堂讲故事。对于尚在高校读书的学生来说,职业精神总是书本上的詞汇和老师的板书,尚有一定距离感。在职业精神相关课程上,可以拿出三分之一的课时请优秀的采编人员进课堂,既可以请当地的名记者讲述工作中是如何探索钻研,创作出优秀作品,也可以请刚从本校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讲述如何坚定信心,端正心态,抵制变相诱惑,等等。
  此外要言传身教,加强对教师言行的规范。近年来,一些青年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不恰当案例或对明显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行为,做出过度夸张、暧昧不明的评价,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对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严肃性的认识。校方必须严格要求教师言行,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促成职业精神的培养。
  作者简介: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白 洁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对《人民日报》评论版“人民時评”栏目与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栏目在选题、评论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分析,提出“人民时评”选题扣准时代脉搏,力求重大、深刻,立论多站在中观高度;“人民网评”选题时效性、贴近性强,立论角度新颖,思想深刻。本文认为,二者的差异性体现出《人民日报》与人民网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战略考量。进一步提出,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网需要理顺采编流程,融入中央厨房采编机制
期刊
【内容提要】《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在“2.19”这天同时推出了自己的直播产品,一是对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的回应,二是在主流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减弱的情况下的一种转型自救。借助母体媒体的影响力,吸引其他媒体机构入驻,整合内容资源。同时产品中也体现了互联网的互动、分享等思维,注重用户体验。  【关键词】央媒 媒体转型直播  2017年2月1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三大央媒同时推出
期刊
【内容提要】新媒体环境下,政治传播随着新的传播因素的介入,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本文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梳理了当前西北藏族地区政治传播的现状,一方面关注新媒体在西北藏区政治传播中的传播优势,另一方面发现在当前传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 西北藏族地区 政治传播 对策  一、新媒体与政治传播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对于新媒体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民族类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亦与时俱进。本文拟结合西北民族大学新闻采访学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中的体验,通过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过程设计,探索本课程“激励、帮扶、分层”实践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民族院校 新闻采访学 实践教学 “激励、帮扶、分层”  一、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激励、帮扶、分层”实践教学探研缘起  高等院校新闻学专
期刊
本期刊发7篇论文,分别是《新时期党报的坚守与改革》《新媒体:玩的就是创意》《城市台品牌的保鲜术》《先网后报是解决新闻时效性的有效途径》《媒体融合发力点:共享 连接 移动》《浅析媒体融合发展的三个关键词》《“微语境”下新闻编辑的转型与思考》。  7篇论文分别从新时期党报的坚守与改革、新媒体创意、城市台品牌保鲜、先网后报、新闻编辑如何把握微语境、媒体融合发力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其中,《新时期党
期刊
【内容提要】西藏电视台有两档旅游栏目,即《西藏漫游》和《西藏旅游》。《西藏漫游》栏目的特点是注重挖掘旅游节目的文化意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播西藏文化,优美的画面和解说词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该栏目存在的问题是有些节目的选题和栏目的宗旨相去甚远,栏目背景音乐缺乏民族特色,节目选题和内容重复率高,主持人的素质有待提高。  【关键词】旅游栏目 传统文化 保护  西藏电视的旅游栏目主要有西藏卫视的两
期刊
自2014年8月中央深改小组会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传统媒体经历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之路:一方面,通过在新媒体的渠道拓展,传统媒体整体的品牌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有了明显提升;另一方面,报业经营连续数年呈断崖式下跌,通过新媒体渠道拓展带来的营收增量远无法弥补下滑带来的缺口。就目前而言,挑战大于机遇。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已经从传播、渠道层面过渡到产业链及整个
期刊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时政报道由于其自身特性,对普通民众一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正因为如此,时政类报道也是当前报道创新的富矿,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近年来,媒体从业者调整自身理念,注重用户使用体验,不断运用新技术,在时政类新闻报道中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这种尝试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中得到集中展示,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爆款”新媒体报道策划。本文以2017年全国两会中广泛传播的优秀H5新闻为例,探讨
期刊
【内容提要】新媒体环境下,党媒的话语正在被新兴的社交媒体、网络媒体的娱乐性质话语解构,导致党媒的话语领导权和社会文化领导权发生转向。本文以里约奥运会的媒介话语为例,分析多个社会主体如何运用媒介进行话语权的争夺,并对重塑党媒话语权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话语权 新媒体 党媒 话语  党媒是我国的官方媒体,建国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通过党媒宣传我国的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国家的大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小额支付的普及,IP意识的强化,互联网的知识信息传播正大步向着付费的模式迈进。然而,在新兴的“微博问答”平台上,知识付费的发展却并非尽如人意。从知识信息的传播模式来看,平台中的知识传播存在定位模糊、用户权益受损以及平台信息把关乏力等隐患,不仅不利于以“知识问答”为卖点的产品的良性运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付费模式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这需要多方努力,引入第三方评估系统,提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