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怎样运用写作素材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geyonghuk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学生在以论文写作中素材运用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积累素材和灵活运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高中 议论文 写作 素材 运用
  就高考而言,人们常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而就语文而言,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天下。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很多学生却视之如猛虎,避之不及,唾手可得的分数总是咫尺天涯。究其原因,作文不得其法。除了行文结构的问题,很多是素材的问题,运用素材能力不足。在写作时不懂选材,选好后不懂如何处理,导致文章文体不清,主题不清,详略不当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积累,更主要的是要学会素材的运用。
  一、素材运用存在的问题
  1.腹中空空,材料陈旧
  在作文写作中有几个名人总是站在出镜率的榜首,如司马迁、屈原、陶渊明、牛顿、爱因斯坦等。无论什么题目,什么观点,都总是一成不变的用他们几个来撑门面,还美名其曰,典型,除此之外很少能结合论点写出更新鲜、更有说服力的例子。很少关注现实,缺乏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更别提活学活用,这充分暴露出很多学生日常阅读面较狭窄,生活单一,缺乏丰富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大多数学生都无法做到这点基本要求。
  2.堆砌材料,不知所云
  曾读过一篇文章,材料实在太丰富了,丰富的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大致有张良、范蠡、伏明霞的急流勇退,韩信、鳌拜的功高盖主,毛主席吟诗作赋,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化大革命时的一味狂热等等。这些材料没有分类,也无分析,有点像开杂货铺一样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地摆出来,论点是什么,如何逐渐论证不得而知,只剩下满篇事例。其实写论文所需材料并用很多,有四五个典型事例就够了,关键是怎样挑选这些典型、怎样才能把这些典型事例分析到位,进而顺理成章的证明自身观点。
  3.打擦边球,不够典型
  在实际写作中,也有一些学生没有完全理解透彻材料,所选素材有点牵强附会,不能很好的论证自身观点;也有很多学生所掌握的材料数量有限,无法找到一切合本论点的材料,拿一个相似材料凑数,以致时常形成材料与观点无法统一的局面。比如,《平凡孕育着伟大》一文中就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沙成塔,真金生焉。平凡的土平凡的水平凡的沙都孕育着伟大。”该段看似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推敲,我们会发现该例子主要以“积累”的重要性为中心,根本无法充分体现出“平凡孕育着伟大”。
  二、注重素材积累
  1.注重积累课本内的资源
  当今很多学生抱怨只是“全日制”地待在学校学习,整体泡在课本中,缺乏素材,殊不知课本正是很多思想精英的呕心之作,这上边有很多经典事例,可以说是吹尽黄沙所得的宝贵金子。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三年的高中各类学科里,学生接触到的中外古今人物可达数100个,接触到的典型历史事件也有很多,也有很多是关注现实的,如有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中西文化差异等等,还有诗词名言,这些资源可以说是学生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甚至很多课文也是议论文的范本,《师说》《劝学》等等,还可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2.注重积累身边的资源
  人都是社会动物,置身其间总会“扫描”到各种各样的人与事,有意识的对这些人事做观察、积累、思考,资源库自然充裕。现在资讯发达,我们也可通过报纸、新闻节目积累很多素材。且这些素材的时代性更强、更新鲜、同时还能拓宽自身知识面。不会总是陈词滥调似地重复地让屈原从江里跳上来再跳下去,说到爱国时,就是哪几个抗日英雄。最近的里约奥运会话题多多,跟别人茶余饭后闲聊时,可引用一些事例进行畅谈阔论,这样不仅新鲜生动,而且易激发聊天者兴趣。此外,就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而言,很多时候也是以一些比较时兴的话题为主,哪么新闻、报纸上文章的参考加之就会相对较大,可使文章的议论性以及现实性更强。
  3.注重积累“精品”中的资源
  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有几千年,精品书籍浩如烟海,这也是我们积累素材的宝藏。高尔基曾经把书籍比作面包,我们中国人也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苏轼《东坡文集事略》)书上所写的内容很多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智慧的结晶,记得有一位外国作家——坎耶里曾总结说:“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随作者的不同,也会对同一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看法。角度不同,思路不同,高度不同,学生阅读不经可以开阔眼界还可以提高思维品质。尤其是一些文化名人的文集、博客,内容丰富,材料新鲜,观点犀利,议论精彩,行文恣肆,堪称议论文的范本,是学生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的重要参考。
  三、学会灵活运用素材
  好素材对于议论文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事,但光有素材却不会运用,无异于入宝山不识宝一样,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1.明确主题,准确选择素材
  材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论据,它是论证论点的主要根据,同时也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其主要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其必须一致于论点,也就是材料与论点应存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要能对论点进行全面支撑,即材料与观点应统一。若材料与观点不一致,或者与论点发生了偏离,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说服作用,而且易造成文章存在累赘现象,更有甚者会把文章思路阻塞。可以说材料与观点的彼此统一,这是写作议论文最基本、最简单的要求。
  有的文章片段论点很明确,选材也很准确,在自己的话语中科学、合理的融化了素材,让素材与自身作文的思考方向、实际议论角度与中心实现了有机和谐结合,很好地为论点服务,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2. 吃透素材,给材料准确定性
  素材本身不存在优、劣之分,就像矿山中的各类矿物质,主要看你的利用提炼目的,因此在选用素材前应先彻底分析透彻自身所选素材内涵,特别是对于一些存在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的素材,有时事先推究的不合理,不到位,时常易造成在使用时,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如俄罗斯十二月党人进行的是一场为推翻沙俄制度的贵族革命,推翻黑暗旧制度是他们进行革命的主要目的,其行为与后来进行的十月革命中的工人阶级革命性质完全不同,同时与中国农民起义或无产阶级工农革命也不相同,只有对这一点认识到位,才能实现科学、合理应用。但有的学生理解为人民推动历史发展,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笔者认为这是不够准确的。而运用十二月党人的材料来讴歌人的高贵精神,敢于对重重思想束缚进行冲破则比较合适,同时也可运用该事例来对真正的爱的歌颂中。如我的学生在一篇文章中也选取运用了十二月党人妻子们的事迹素材。她写道:“这些有着高贵血统的流光溢彩的女性,她们有水一般的柔美,水一般的温情,但在这玫瑰花丛中孕育起来的柔弱的身体中却蕴涵着坚韧的生命意志。这已不只是爱情的力量,而是来自女性生命中潜在的善良,对苦难者同情,对黑暗反抗的伟力,这其实就是水的本质。”
  3.灵活运用,要多角度审视
  材料是立体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加上不同学生思考角度不同,理解立意不同,一则材料可以挖掘出很多不同观点。平时要注意多寻找材料之间的交叉点,对材料进行边缘化处理,写出个性化的材料。例如司马迁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1)死可以明志,生则可以践志。司马迁受累于李陵一案,就算死,也不枉一个铮铮之臣,但他选择生,让朋友亲人都感到难堪的生。也许只有那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才能证明这一行为的价值。司马迁隐忍痛苦,开后世史书先河,是中国文人精神的高峰。(2)面对李陵被俘降敌的消息,朝堂上下瞬间凝固了。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太史公挺身而出。面对精神被阉割的群臣,你是唯一一个敢说真话的男子汉,一个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同是写司馬迁受累于李陵一案的素材,但不同的是例(1)写出了司马迁“死可以明志,生则可以践志”,例(2)写出了司马迁“敢说真话”,同一个素材是可以多角度分析的。
  温家宝曾专程来到陕西省铜川矿务局,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11·28”矿难的遇难职工家属,当遇难的陈家山矿副总工程师牛铁奇的妻子对温总理说出“感谢党、感谢政府”时,温总理轻轻地摇了摇头,把脸转到了一边,泪水从他的眼睛里缓缓地流下来……同一材料亦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感动、悲痛、愧疚、责任、同情、爱民如子 ……
  写作文是个日日功,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想写出精彩的文章,既需要清晰的思路,也需要有力的论证,更离不开得力的素材。文无定法,只要胸中有“料”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并能灵活运用,那么写作就成为了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一旦有机会表达,就能灵活运用,厚积薄发。
  【参考资料】
  黄孟轲.议论文写作中如何运用素材
其他文献
将女性题材电影海报和男性题材电影海报做了深入的对比研究,并针对不同点做出详细概述,对两大类海报在构图,图形,色彩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从而得出两大类电影海报以及类型片电影海
【摘 要】  作文是历年中考语文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占分比例最大,含金量最高。每年中考结束,关注度最高的是中考作文题目是什么?“学生有没有话可说,能否写出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的话题。  【关键词】  中考作文 分析 策略  中考是学子们九年寒窗苦读的最后检验,作文是中考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它的成败不仅决定考生语文的分数,还对考生能否进入理想高中起着决定性作
以广东省北江流域的长坝、坪石、犁市、韶关4站以及韩江流域的溪口站和珠江三角洲的流溪河站的洪峰流量频率分析为背景,选用6种常用的频率分布线型(模型)进行分析计算,采用线性矩
灌水模式优劣评价指标及适宜灌水模式的选取一直以来是节水灌溉领域所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田间连续多年试验为手段,探讨了精细地面灌(水平格田灌)、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3种灌水模式分别在4种灌溉制度下对冬小麦根系空间分布以及多年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水下限和灌溉定额相同时,灌水方式对冬小麦根系在行上和行间的空间分布规律存在显著影响,精细地面灌和地表滴灌显著促进根系在0~50cm土壤中的分布,而地下滴灌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在安装及运行过程中,将承受外荷载(土荷载、附加荷载、瞬时荷载及施工荷载)、管子重量、流体重量和内水压力的共同作用。由于这些荷载的作用,使得PCCP管
摘 要: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视觉艺术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数字媒体技术融入到视觉艺术,丰富了视觉语言,使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很多视觉艺术在思维和文化以及视觉传播媒介方面都存在着创新。所以,在城市数字媒体语境下,对视觉艺术进行创新成为了设计行业中的热点话题。在城市数字媒体语境下,研究视觉艺术传播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视觉艺术创新提出了新的观点,希望能够为设计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数
【摘 要】  针对应试教育带来的学生习作假大空的弊端和作文教学模式化、空泛化的缺陷,提出构建“求真课堂”,引导学生真听真看真感悟,积累真素材,利用创新的活动型写作激发学生真情的表达,使用多维评真,建立写作时的读者意识。  【关键词】  求真 活动型写作 多维评真  当今教育界,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在课堂不确定性、高考导向性、文化差异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课堂“失真”现象十分常见。尤其在语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