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雕塑发展的几个阶段特点,以及90年代雕塑发展中关于文化生态的条件、状况到展望,一路下来对于城市雕塑艺术在人所存在的环境中的思考,衡量城市雕塑文化生态的内涵,以及探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中国城市雕塑的状况;文化生态;流动循环性
Summary: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story that the China sculpture has developed since fiftieth of the 20th century.The condition,the status and the prospect that be refl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inetieth China city sculpture. The thought of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China city sculpture lives. Pondering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that the city sculpture expresses,and explo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city sculpture varies.
Key Words: the status of the China city sculpture ;culture ecology;circulation
城市雕塑,在以往的岁月中承载着记录历史人物、社会发展片段等等的功能。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中,写实与抽象占据了主要的阵地。它们并没有超越社会写实艺术和传统的束缚。不仅形式上单一,而且是一种静止的作品,处在一种失语的状态。因此,有必要给城市雕塑加入活动的空间,促使作品与社会之间产生对话,改变以往城市雕塑被大众漠视的局面,这将是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和景区开发促进了城市雕塑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没有城市雕塑历史的国家,尽管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史,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惟独缺少像陶瓷和国画那般延续、那样辉煌的城市雕塑历史。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只有几十年历史,中国人没有多少关于城市雕塑创作和欣赏的积淀,更谈不上去关注其中蕴涵的文化价值。分析现代中国城市雕塑50多年的发展状况,明显可以看出四个较为明显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显著的社会背景,尤其是当代观念性雕塑,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以空前发展。
一、 城市雕塑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型纪念性雕塑和小品性雕塑,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它们是最具革命性年代的图式化形象,有使用浪漫写实主义表现手法创作的大无畏英雄人物形象,有以表现工业建设、农业发展为题材,或者表现劳苦大众受压迫被屈辱的历史,为满足当时较低层次的审美趣味和达到教育及政治宣传目的。中国雕塑界跨越了欧洲近百年经历的种种流派,创造出如《收租院》这种中国式超级写实主义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些以符合政治、宣传、感化为标准的,明显透露出“苏派”唯美主义人文现象的作品共同构成中国城市雕塑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主席和工农兵为题材,高高在上、体量巨大,造型手法概括写实的城市中心广场雕塑。为鼓舞人民的政治热情,投资者们充分利用城市雕塑这种有利武器,借用政治手段使大批艺术工作者们辛勤劳作,在短短十年间建立了一批造型式样相同、创作题材一致、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政治雕塑广场,创造了独具中国文化、文明、审美品位存在普遍共识的城市雕塑奇观。
在第三阶段中,以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为主要创作题材的中国城市雕塑。这种以颂扬改革、宣传城市为目的的城市雕塑,重在对写实变形、抽象造型、雕塑材料、肌理和构成关系的探索。较之前两个阶段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特别在形式创新和新材料使用上更为突出。这一阶段以写实为基础,以变形加抽象为手段,但仍摆脱不了政治力量在背后的操纵,出现了假、大、空的城市雕塑。充满象征性含义的几何构成、抽象的造型,传递出虚无的观念信息,造成受众的审美误导。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才出现了第四个阶段的户外观念雕塑。观念雕塑艺术多表现了作者思考,体现是空间与作品本身的一种融合和交替。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正开始摆脱学院主义的束缚,突破了传统空间环境的约束,逐渐成就着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环境雕塑。而最能体现出作品人文性的特征是作者对于社会问题、生态环境、与当代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联的事物的思考。这一阶段的雕塑从缅怀历史的角度或者是哲学性思辩的角度,都体现了作者对问题的深度见解,通过作品的展现提炼出作者对于围绕着生活的各个为大众所忽视的细节的揭示,表达的是对社会现存中的一种人文的关怀。
二、当代城市雕塑的优势——文化生态发展的条件
中国当代雕塑在第四个阶段里完成了对形式语言的消化和吸收,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生,成为当代雕塑家的文化选择。创作观念整体移植到公共空间中,把作品暴露在日光下,接受大众的检验。当代城市雕塑与纪念性雕塑最大的区别在于强化与人的生存环境、观众的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观众的心理因素在于观众自身也是处在于整体环境中,在面对视觉文化的警示时同样以行动作为反馈。作品与人之间形成了循环流动式的交替运动。
城市雕塑作品比起展览馆内的作品,有更良好的与观众沟通的条件,因为它本身就存在于公众的日常生活经验里。中国当代雕塑艺术逐步地剔除了圈子艺术的屏障,走出艺术馆的围墙,进入到真实世界的阳光下,接受大众的认识和交流。
如孙振华先生的《深圳人的一天》,选取深圳18个不同职业的普通人为原型。这些清洁工人、公司文员等铜像,没有以往雕塑表现的英雄或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安放在人行道上,没有了高高的基座,人物的相貌、身材、服装、表情与真实生活是如此的相似,与市民融为一体,组成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增强了与文化融合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从作品实施的观念看,作者从调查咨询,到征得模特的同意,逐一将他们翻模铸造成铜像。创作行为不再单单是选取形象,而在于获得和关注模特们的生活资料、日常工作以及他们各种特有的职业性格和服饰装备。这件作品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和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关系的见证。
中国当代艺术之中对于人和现实的关注,以城市雕塑的发展为较晚。这里有政治的因素和社会现实对其的左右。由1991年展望的《假山石系列》、隋建国的《地罣》等雕塑作品开始,接触到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符号,开始激起了触及现代意义上对旧有事物的文化涵义的发掘。作为对雕塑艺术的人文思考的一支,这些作品凸现出的是对历史文化、符号的一种反思,借用已有的视觉图像提取其中历史性的、哲学性的意涵,达到对环境与人的一种关注。传统文化的利用将有助于抵抗我们所要面临的西方文化的殖民问题。政治元素和传统民间元素等资料的提取,都将是一笔很好的关于人文思考的资料。
全球化问题将当代雕塑中关于文化符号的认识,悄然替代成一种时代文化。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国际,艺术家们转而注意起社会问题。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于凡2003年创作的写实人物雕塑《王荣国》,塑造原型是一位在学校打工的普通木工。现实还原的塑造手法使雕塑传达出对原形人物的人文关注,而不是空洞的歌颂和敬仰。20世纪末关于雕塑造型所包含的空间、材质、尺度乃至时间意义上的种种实验,城市雕塑从让普通观众走近发展到让观众走入,这正是艺术创作中人文性的关注在中国城市雕塑里的复苏。
三、当代雕塑发展的绊脚石——文化生态发展的不足之处
受《深圳人的一天》的表面形式化影响,近几年大量写实小品雕塑出现在国内商业街、步行街中。但真正体现当代意识的城市雕塑作品,其创作过程和创作结构都是在揭示对生活状态的思考深度,作品中饱含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在文化的误读语境中所制作的、目前大量充斥我国大中城市的各种文化广场雕塑,只是其外表和形式上的模仿。这类文化作品显得无力和苍白,是一种倒退和减法的回归。
城市抽象雕塑作品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治的开放。西方世界大量代表工业社会发展的城市抽象雕塑,作为发达国家的精神文明产物和形象资源,对国家和城市都具有一定的代言性质。但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某些盲从,造成中国的文化过多模仿、追随西方的现象。这种附庸风雅的追求、作用于艺术界的长官意志、昧着良心的艺术钻营分子,使城市雕塑变成赚取利润的商品。
此类形象工程在早期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城镇尤其普遍存在,特别是高高耸立在主要道路、交通环岛、高速公路旁等环境中的不锈钢雕塑,它们以工业化造型在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为存在目的,无论从对道路的使用功能还是造型简单的集合拼凑,都体现不出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这类城市雕塑以政治、经济的名义,标榜城市文明的象征,披着新时代雕塑的外衣,行走纪念性雕塑的旧屐。
四、当代城市雕塑研究——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活动
20世纪末的中国城市雕塑正在进行一个新的转变阶段,城市雕塑更多地朝向表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造型趋向传递内涵信息为主的多元化,并且开始使用自然中的元素作为作品的一部分。城市雕塑的状态是发展,并不断地变化,而每一个时段的作品在时间来看,都只是历史上的一个点;从地域空间的角度上来看,各类不同的雕塑作品都在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和状态,整体上构成了强调我们生存的总和,强化了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度。
城市雕塑的生态关注,其理论主要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物派艺术。他们提出东方色彩的艺术观念成为艺术作品的中介,给予观众体验作品的各种可能性,强调雕塑应该是包括观众在内的无数自我的关系。广西桂林愚自乐园给了雕塑家一个开放的实验平台,中国许多雕塑家带着时代的思考在桂林山水间尝试塑造回归自然的人文景观。他们用天然石材以最直接的方式体现了状态、材料和感觉之间的关系。艺术家们尽量维持石头的本来面貌,或者直接将天然材料作为某种哲学思维的证据摆放在自然空间中。
从近几年杭州国际雕塑邀请展、西部·西部——与历史对话景观雕塑邀请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的当代雕塑艺术展等室外雕塑展览上看,作品明显地体现对当代性问题的思量。当代社会的公共艺术如何实现提升更高层次的人文价值,在开放但有限的空间中充分实现人文价值的意义,是检验城市文明高度以及作品的精神性和前卫性的有效标准。同时,作为一种与国际其他城市进行艺术对话的途径,表现本土化的观念艺术形式,将在整体的国际雕塑艺术领域中能够更加有利地提升中国本地的艺术地位。
五、结语——生态永动
关于城市雕塑文化生态的思考,需要我们更多地了解与自身生活有关的社会性或人性的事物。所以,城市雕塑在对题材的领悟上应该将眼界放得更开放些,从社会、人的生存,把时代文化的思考作为呈现作品的前提条件,将作品的视觉呈现作为一个永动生命的过程之一,一个循环往复的轮回。城市雕塑在立意上考虑了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的互动关系,多点照应于生态环境的人文价值。应该承认,现在还处于探索的开始,发展文化生态要放在全面流动的、有生命过程的运动之中。
我们对于城市雕塑的人文性关注和文化生态的探讨才刚刚开始,对于滞后于当代艺术的城市雕塑的思考还是浅层的、表面性的。对于公共空间中在视觉艺术上展现关于人性的思考,衡量艺术内涵的准则,城市雕塑不失为一个恰切的出发点,一个蕴含极大动力的可能性,它面对未来而展开,导向中国公共艺术的高水平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皮力.国外后现代雕塑.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
2、陈云岗.城市雕塑规划提要.雕塑,2002;增刊
3、孙振华.雕塑空间.湖南:美术出版社
陈 克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关键词:中国城市雕塑的状况;文化生态;流动循环性
Summary: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story that the China sculpture has developed since fiftieth of the 20th century.The condition,the status and the prospect that be refl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inetieth China city sculpture. The thought of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China city sculpture lives. Pondering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that the city sculpture expresses,and explo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city sculpture varies.
Key Words: the status of the China city sculpture ;culture ecology;circulation
城市雕塑,在以往的岁月中承载着记录历史人物、社会发展片段等等的功能。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中,写实与抽象占据了主要的阵地。它们并没有超越社会写实艺术和传统的束缚。不仅形式上单一,而且是一种静止的作品,处在一种失语的状态。因此,有必要给城市雕塑加入活动的空间,促使作品与社会之间产生对话,改变以往城市雕塑被大众漠视的局面,这将是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和景区开发促进了城市雕塑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没有城市雕塑历史的国家,尽管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史,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惟独缺少像陶瓷和国画那般延续、那样辉煌的城市雕塑历史。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只有几十年历史,中国人没有多少关于城市雕塑创作和欣赏的积淀,更谈不上去关注其中蕴涵的文化价值。分析现代中国城市雕塑50多年的发展状况,明显可以看出四个较为明显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显著的社会背景,尤其是当代观念性雕塑,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以空前发展。
一、 城市雕塑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型纪念性雕塑和小品性雕塑,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它们是最具革命性年代的图式化形象,有使用浪漫写实主义表现手法创作的大无畏英雄人物形象,有以表现工业建设、农业发展为题材,或者表现劳苦大众受压迫被屈辱的历史,为满足当时较低层次的审美趣味和达到教育及政治宣传目的。中国雕塑界跨越了欧洲近百年经历的种种流派,创造出如《收租院》这种中国式超级写实主义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些以符合政治、宣传、感化为标准的,明显透露出“苏派”唯美主义人文现象的作品共同构成中国城市雕塑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主席和工农兵为题材,高高在上、体量巨大,造型手法概括写实的城市中心广场雕塑。为鼓舞人民的政治热情,投资者们充分利用城市雕塑这种有利武器,借用政治手段使大批艺术工作者们辛勤劳作,在短短十年间建立了一批造型式样相同、创作题材一致、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政治雕塑广场,创造了独具中国文化、文明、审美品位存在普遍共识的城市雕塑奇观。
在第三阶段中,以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为主要创作题材的中国城市雕塑。这种以颂扬改革、宣传城市为目的的城市雕塑,重在对写实变形、抽象造型、雕塑材料、肌理和构成关系的探索。较之前两个阶段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特别在形式创新和新材料使用上更为突出。这一阶段以写实为基础,以变形加抽象为手段,但仍摆脱不了政治力量在背后的操纵,出现了假、大、空的城市雕塑。充满象征性含义的几何构成、抽象的造型,传递出虚无的观念信息,造成受众的审美误导。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才出现了第四个阶段的户外观念雕塑。观念雕塑艺术多表现了作者思考,体现是空间与作品本身的一种融合和交替。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正开始摆脱学院主义的束缚,突破了传统空间环境的约束,逐渐成就着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环境雕塑。而最能体现出作品人文性的特征是作者对于社会问题、生态环境、与当代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联的事物的思考。这一阶段的雕塑从缅怀历史的角度或者是哲学性思辩的角度,都体现了作者对问题的深度见解,通过作品的展现提炼出作者对于围绕着生活的各个为大众所忽视的细节的揭示,表达的是对社会现存中的一种人文的关怀。
二、当代城市雕塑的优势——文化生态发展的条件
中国当代雕塑在第四个阶段里完成了对形式语言的消化和吸收,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生,成为当代雕塑家的文化选择。创作观念整体移植到公共空间中,把作品暴露在日光下,接受大众的检验。当代城市雕塑与纪念性雕塑最大的区别在于强化与人的生存环境、观众的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观众的心理因素在于观众自身也是处在于整体环境中,在面对视觉文化的警示时同样以行动作为反馈。作品与人之间形成了循环流动式的交替运动。
城市雕塑作品比起展览馆内的作品,有更良好的与观众沟通的条件,因为它本身就存在于公众的日常生活经验里。中国当代雕塑艺术逐步地剔除了圈子艺术的屏障,走出艺术馆的围墙,进入到真实世界的阳光下,接受大众的认识和交流。
如孙振华先生的《深圳人的一天》,选取深圳18个不同职业的普通人为原型。这些清洁工人、公司文员等铜像,没有以往雕塑表现的英雄或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安放在人行道上,没有了高高的基座,人物的相貌、身材、服装、表情与真实生活是如此的相似,与市民融为一体,组成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增强了与文化融合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从作品实施的观念看,作者从调查咨询,到征得模特的同意,逐一将他们翻模铸造成铜像。创作行为不再单单是选取形象,而在于获得和关注模特们的生活资料、日常工作以及他们各种特有的职业性格和服饰装备。这件作品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和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关系的见证。
中国当代艺术之中对于人和现实的关注,以城市雕塑的发展为较晚。这里有政治的因素和社会现实对其的左右。由1991年展望的《假山石系列》、隋建国的《地罣》等雕塑作品开始,接触到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符号,开始激起了触及现代意义上对旧有事物的文化涵义的发掘。作为对雕塑艺术的人文思考的一支,这些作品凸现出的是对历史文化、符号的一种反思,借用已有的视觉图像提取其中历史性的、哲学性的意涵,达到对环境与人的一种关注。传统文化的利用将有助于抵抗我们所要面临的西方文化的殖民问题。政治元素和传统民间元素等资料的提取,都将是一笔很好的关于人文思考的资料。
全球化问题将当代雕塑中关于文化符号的认识,悄然替代成一种时代文化。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国际,艺术家们转而注意起社会问题。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于凡2003年创作的写实人物雕塑《王荣国》,塑造原型是一位在学校打工的普通木工。现实还原的塑造手法使雕塑传达出对原形人物的人文关注,而不是空洞的歌颂和敬仰。20世纪末关于雕塑造型所包含的空间、材质、尺度乃至时间意义上的种种实验,城市雕塑从让普通观众走近发展到让观众走入,这正是艺术创作中人文性的关注在中国城市雕塑里的复苏。
三、当代雕塑发展的绊脚石——文化生态发展的不足之处
受《深圳人的一天》的表面形式化影响,近几年大量写实小品雕塑出现在国内商业街、步行街中。但真正体现当代意识的城市雕塑作品,其创作过程和创作结构都是在揭示对生活状态的思考深度,作品中饱含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在文化的误读语境中所制作的、目前大量充斥我国大中城市的各种文化广场雕塑,只是其外表和形式上的模仿。这类文化作品显得无力和苍白,是一种倒退和减法的回归。
城市抽象雕塑作品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治的开放。西方世界大量代表工业社会发展的城市抽象雕塑,作为发达国家的精神文明产物和形象资源,对国家和城市都具有一定的代言性质。但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某些盲从,造成中国的文化过多模仿、追随西方的现象。这种附庸风雅的追求、作用于艺术界的长官意志、昧着良心的艺术钻营分子,使城市雕塑变成赚取利润的商品。
此类形象工程在早期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城镇尤其普遍存在,特别是高高耸立在主要道路、交通环岛、高速公路旁等环境中的不锈钢雕塑,它们以工业化造型在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为存在目的,无论从对道路的使用功能还是造型简单的集合拼凑,都体现不出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这类城市雕塑以政治、经济的名义,标榜城市文明的象征,披着新时代雕塑的外衣,行走纪念性雕塑的旧屐。
四、当代城市雕塑研究——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活动
20世纪末的中国城市雕塑正在进行一个新的转变阶段,城市雕塑更多地朝向表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造型趋向传递内涵信息为主的多元化,并且开始使用自然中的元素作为作品的一部分。城市雕塑的状态是发展,并不断地变化,而每一个时段的作品在时间来看,都只是历史上的一个点;从地域空间的角度上来看,各类不同的雕塑作品都在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和状态,整体上构成了强调我们生存的总和,强化了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度。
城市雕塑的生态关注,其理论主要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物派艺术。他们提出东方色彩的艺术观念成为艺术作品的中介,给予观众体验作品的各种可能性,强调雕塑应该是包括观众在内的无数自我的关系。广西桂林愚自乐园给了雕塑家一个开放的实验平台,中国许多雕塑家带着时代的思考在桂林山水间尝试塑造回归自然的人文景观。他们用天然石材以最直接的方式体现了状态、材料和感觉之间的关系。艺术家们尽量维持石头的本来面貌,或者直接将天然材料作为某种哲学思维的证据摆放在自然空间中。
从近几年杭州国际雕塑邀请展、西部·西部——与历史对话景观雕塑邀请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的当代雕塑艺术展等室外雕塑展览上看,作品明显地体现对当代性问题的思量。当代社会的公共艺术如何实现提升更高层次的人文价值,在开放但有限的空间中充分实现人文价值的意义,是检验城市文明高度以及作品的精神性和前卫性的有效标准。同时,作为一种与国际其他城市进行艺术对话的途径,表现本土化的观念艺术形式,将在整体的国际雕塑艺术领域中能够更加有利地提升中国本地的艺术地位。
五、结语——生态永动
关于城市雕塑文化生态的思考,需要我们更多地了解与自身生活有关的社会性或人性的事物。所以,城市雕塑在对题材的领悟上应该将眼界放得更开放些,从社会、人的生存,把时代文化的思考作为呈现作品的前提条件,将作品的视觉呈现作为一个永动生命的过程之一,一个循环往复的轮回。城市雕塑在立意上考虑了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的互动关系,多点照应于生态环境的人文价值。应该承认,现在还处于探索的开始,发展文化生态要放在全面流动的、有生命过程的运动之中。
我们对于城市雕塑的人文性关注和文化生态的探讨才刚刚开始,对于滞后于当代艺术的城市雕塑的思考还是浅层的、表面性的。对于公共空间中在视觉艺术上展现关于人性的思考,衡量艺术内涵的准则,城市雕塑不失为一个恰切的出发点,一个蕴含极大动力的可能性,它面对未来而展开,导向中国公共艺术的高水平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皮力.国外后现代雕塑.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
2、陈云岗.城市雕塑规划提要.雕塑,2002;增刊
3、孙振华.雕塑空间.湖南:美术出版社
陈 克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