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天,很多人对财富的追求,早已不再是为了维持生计,而是转向财富的积累。对于他们来说,财富的意义或许就体现在数字的变化上,今天增加一个零,明天又减少一个零,如此而已。
命运是靠我们自己运作的
虽然,每个生命都带着无始以来形成的业力,但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因与缘的内在联系,就可以通过对外缘的改善,达到改造命运的效果。
若是我们因为前生不修布施,导致今生的贫穷下贱,但只要懂得通过行善、布施和供养来增长福德资粮,就能在因地上逐渐改变命运。若是我们因为前生嗔心炽盛而树敌众多,但只要我们懂得忍耐谦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方也就无法与你继续争斗,从而在客观上改变这段恶缘的成熟。若是我们因为前生杀生过多,导致今生的多病与短命,但只要懂得慈悲、放生和护生,就能不断增加延寿的缘,从而改变短命的业报。
然而,外缘的影响是相对的,它既能使命运朝好的方向迈进,也能促使其朝相反的一面发展。若是我们因为前生行善积德带来了福报,但却不懂得好好珍惜,不懂得好好利用,反而仗势欺人、多行不义,那么,今生造下的恶缘一旦成熟,就会转福为祸。
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命运,因此佛法又将命运称为“运命”,也就是说,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来运载的,它的改变就掌握在我们手中。佛法认为,命运是由业力决定的,而业力就是阿赖耶识中储藏的无始以来的生命信息,它又是由我们的行为所决定。由我们过去的行为,导致今生的生命状态,再由现在的行为,决定未来的生命走向。
“众生业力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世上之所以会有那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现象,并不是由某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所推动,而是由我们的行为导致。佛法认为,世间所有现象都有内在的因缘联系,即“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所谓的偶然,也是建立在必然的前提下。
放弃财富后私心就没有了吗
一个人放弃财富后,私心就没有了吗?内心深处就什么占有欲都没有了吗?事实上,放弃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而私心是无始以来的积累,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还要通过不断修行来舍弃内心深处的我执。修行的过程,就是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从有我到达无我的过程。
这个过程要通过勤修戒定慧完成。戒是以戒律割舍对世俗生活的占有和贪著,定是以定力降伏自私和自私引起的烦恼。我执使我们整天妄想纷飞,整天在得失、荣辱、恩怨中转来转去,片刻不得安宁。学佛修行,就要把心安住在佛法上,安住在正念上,使心从自我执著中超越出来,获得自在和安详。
而菩萨道的修行则是在利他中完善人格。如果一个人整天只为自己考虑,烦恼就会越来越多,患得患失也会越来越严重。反之,如果我们考虑的是众生的利益,众生的幸福,没有自我掺杂其中,我执就会逐渐减少,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不治而愈。
我们可以通过布施来克服悭贪,许多人对财产很执著,不但舍不得给父母妻儿使用,甚至舍不得给自己用,把钱存起来才觉得满足,布施正是对治吝啬的有效手段。我们还可以通过持戒来克服欲望,通过忍辱来克服嗔恨,通过精进来克服懈怠,通过禅定来克服散乱,通过智慧来克服烦恼。菩萨的修行,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若能以此作为行为准则,就能逐步摆脱对我的执著。
一个没有我执的人,是不会有任何私心杂念的。《金刚经》告诉我们:“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道的修行,要由无我引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把自己和所有众生视为一体,不求回报地慈悲关爱。只要我执还存在,我们和众生之间就会有隔阂,哪怕是和自己的亲人,也觉得他是他,我是我,无法真正融为一体。或许只有母亲对儿女的爱可以接近这个程度,但母爱往往是狭隘的,不能遍及一切众生。若能破除我执,没有作为主体的我,自然也就没有作为客体的众生,没有由此而来的一系列私心杂念。
找寻存在的感觉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这一宝藏却在重重无明和烦恼的遮蔽之下,虽有若无,也就是佛陀接着所说的“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这种无明,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匮乏感和失落感,使我们不断寻找外在支撑,好让这个“我”得到证明,得到肯定。问题是,我们寻找的这些支撑都是脆弱而无常的,每增加一个支撑,反而在增加一份垮塌的危险,增加一份不安定因素。
所以,这种匮乏绝不是增加什么就可以填补的,而是要向内找寻。一旦开启生命内在的宝藏,我们就不再需要外在支撑了。就像那些水边林下的禅者们,虽然生活中一无所有,但不会觉得缺少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已体认到圆满的觉悟本性。正如六祖悟道时感叹的那样:“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体认到这样的觉悟本性,就如宝藏在握,还会为瓦砾动心吗?还会为尘埃追逐吗?
但我们迷失了本性,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要四处找寻存在的感觉。《楞严经》谓之“迷头认影”——忘了头就在肩上,却把影子来当做是“我”。我们把这种感觉投射到身体上,投射到身份上,投射到家庭上,投射到名誉上,投射到事业上,总以为抓住什么之后才会踏实。其实,我们抓住的只是一些虚幻而短暂的存在。更糟的是,当我们抓住这些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
点石成金者的悲哀
在今天,很多人对财富的追求,早已不再是为了维持生计,而是转向财富的积累。对于他们来说,财富的意义或许就体现在数字的变化上,今天增加一个零,明天又减少一个零,如此而已。问题是,一旦陷入这样的追求,心态就会随着数字的增减而变化,似乎人生的全部意义便在于此。只要有利可图,其他一切又算得了什么?现在有句话叫做“穷得只剩下钱了”,这不仅仅是幽默,事实上,正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可悲的是,当整个社会也走向这一歧途时,道德解体了,自然破坏了。最后的结果或许就是,整个世界也穷得只剩下钱了。 这使我想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做梦都想发财的人,一天,幸运终于降临到他的头上,甚至比他想要得到的更多。因为他获得了点石成金的魔力,任何东西只要一经他的手,就会变成真正的黄金。他迫不及待地将他的屋子变成了黄金的宫殿,然后是花园、街道。当最初的狂喜渐渐平息之后,他想起应当和家人一道来分享这份奇迹,可他的妻儿也成了冷冰冰的金子塑像。于是他开始感到孤独,只好安慰自己说:“毕竟,我有了再也用不完的黄金,虽然没有了亲人,但我还可以用金子买到我想要的一切。”结果他很快对购物也厌倦了,因为他买来的一切都变成了同样的金子。最后,他开始饿了,这时他才发现所谓的幸运已为自己带来了最大的不幸,因为所有的食物在他手中都成了无法食用的金子。“老天呵,把我的魔力收回去吧!”他哭泣着、恳求着,在饥饿和孤独中慢慢地死去。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把自然中的一切都变成了钱,钱能够买到的或许也只是钱了,我们又将何以为生?所以说,财富决不是生活的惟一目标,更不是幸福的惟一保障。
我们活在哪里
我们每天活在哪里?其实,并不在我们所以为的现实中,而是在这个无形无相而又变幻莫测的内心世界。比如,我喜欢谁或讨厌谁,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是谁在主宰这一切?正是内心抉择的结果。为什么你会喜欢某人?是贪爱的心理使然;为什么你想得到什么?是占有的心理使然。不仅如此,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来自与之相应的心理。
在每天的早晚功课中,都会念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偈颂出自《华严经》,告诉我们:心的运作最终会发展出十法界。其中,包括四圣和六凡,前者为佛、菩萨、声闻、缘觉,后者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所有这些生命形态,乃至其间的种种差别,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根源于我们不同的心行。成佛取决于它,堕落同样取决于它。
我们为什么能成佛?是因为众生本具成佛潜质,也就是潜在的觉悟本体,又称佛性。但同时,生命还有着无始无明,有着与生俱来的我执和烦恼,如果不加以阻止,便会将我们导向恶道。
左右生命走向的,正是那些绵绵不绝而又刹那变化的心念。每个心念的生起,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并通过不断重复积累成习惯。而习惯会成为心态,进而发展为性格,最终固定为人格。你有什么心态,有什么人格,就会营造什么样的生命环境。所以说,每个心念的发展都代表着一条生命道路,顺着这个方向,最终会发展出一个世界。
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关注外在结果,而忽略了内在因果。我们干了错事,如果当下看不到报应,就会心存侥幸,就会觉得无所谓,明天可以继续再干,这是非常短视的。因为阿赖耶识早已经忠实地、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这些信息。当我们在重复过程中,这一行为在内心形成的力量就会随之强化。可以想见,如果阿赖耶识存储的都是不良信息,生命将呈现怎样的面貌,走向怎样的结果。
社会上,很多人为了做事不择手段,最后把心做坏了。这种情况在教界同样存在,因为不懂得心行运作规律,做事时不能善用其心,虽然事情做成了,但已误入凡夫心的轨道,或执著于地位,或执著于事业,或执著于名闻利养。如此,人我是非也就在所难免了。
须知,凡事都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结果,一是心灵结果。相比之下,后者远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外在结果是暂时的,而心灵结果是长久的,并能长时间地影响生命走向。我们不要以为坏事做了就会过去,事实上,它都会在内心形成心理力量。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负面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导致心理疾病的成因。
佛教认为,善行能招感快乐的结果,而恶行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种快乐和痛苦不仅是外在的,同时也是内在的。当一念慈悲生起时,内心是开放而柔和的;而当一念嗔心生起时,内心是扭曲而动荡的。这些结果,是我们当下就能感受得到,体会得到的。
如果心行力量强大,还会导致生理反应,影响色身健康。有些被烦恼折磨的人,甚至痛苦到要去自虐,要去自寻短见,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已无法承受这些烦恼,所以需要身体共同负担,或以毁灭身体的方式进行对抗。可见,这种力量是多么惊人啊。那么,这些力量从哪里来?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不断纵容起来,发展起来的。
所以,发心不仅意味着你要发展一种什么心理,还意味着你将成就怎样的人格,感得怎样的命运。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所在。根,就是因——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若是因种得不对,比如以贪心、私心想要成佛,那是绝对无法成就的。
有什么样的心,就会导致相应的生命结果。这个发心包含最初的动机,也包含做事过程中每个当下的用心。有时,我们的确是本着高尚的利他之心开始做事,但在做的过程中,却逐渐偏离方向,进入凡夫心的轨道,这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凡夫心代表着我们无始以来的固有习惯,如果不是时时警惕,刻意扭转,很容易落入业已形成的惯性之中。
避不开,躲不掉,那就面对
现在,地球的环境已经越来越恶劣。人类对自然不遗余力的破坏,已经使我们开始吞咽自己亲手种下的这颗苦果:空气污染了,水源污染了,臭氧层出现了空洞……而由此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正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水土的流失使水灾空前地泛滥;森林面积的减少使沙漠向城市逼近;众多野生动物的灭绝又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人际关系也是我们痛苦的一大根源:心爱的人不能长相厮守,只有苦苦问天:“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爱别离苦;离别的人天各一方,“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是求不得苦;不喜欢的人,讨厌的人,却低头不见抬头见,所谓冤家路窄,又是怨憎会苦。
我们的身体更是时时伴随着痛苦,“吾之大患在吾有身”: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疾病的痛苦,死亡的痛苦,色身的成、住、坏、空,无时不在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折磨。我们不愿意衰老,可不得不老;我们不愿意死亡,可不得不死。即便外在的条件都很好,但只要我们的内心还有烦恼,一样会活得无聊,活得痛苦。
我们修学佛法,必须认识到人生是苦。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无法生起出离心,因为出离心是基于对苦的认识而产生的:三界如火宅,只要在三界轮转,就无法摆脱痛苦的煎熬。
所以,我们既要利用现有人身为进一步的修行打下基础,又不能过分贪著和留恋人世。贪著和留恋本身,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世界是无常变化的,如果我们执著于人间,那么,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对我们造成影响。
命运是靠我们自己运作的
虽然,每个生命都带着无始以来形成的业力,但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因与缘的内在联系,就可以通过对外缘的改善,达到改造命运的效果。
若是我们因为前生不修布施,导致今生的贫穷下贱,但只要懂得通过行善、布施和供养来增长福德资粮,就能在因地上逐渐改变命运。若是我们因为前生嗔心炽盛而树敌众多,但只要我们懂得忍耐谦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方也就无法与你继续争斗,从而在客观上改变这段恶缘的成熟。若是我们因为前生杀生过多,导致今生的多病与短命,但只要懂得慈悲、放生和护生,就能不断增加延寿的缘,从而改变短命的业报。
然而,外缘的影响是相对的,它既能使命运朝好的方向迈进,也能促使其朝相反的一面发展。若是我们因为前生行善积德带来了福报,但却不懂得好好珍惜,不懂得好好利用,反而仗势欺人、多行不义,那么,今生造下的恶缘一旦成熟,就会转福为祸。
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命运,因此佛法又将命运称为“运命”,也就是说,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来运载的,它的改变就掌握在我们手中。佛法认为,命运是由业力决定的,而业力就是阿赖耶识中储藏的无始以来的生命信息,它又是由我们的行为所决定。由我们过去的行为,导致今生的生命状态,再由现在的行为,决定未来的生命走向。
“众生业力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世上之所以会有那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现象,并不是由某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所推动,而是由我们的行为导致。佛法认为,世间所有现象都有内在的因缘联系,即“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所谓的偶然,也是建立在必然的前提下。
放弃财富后私心就没有了吗
一个人放弃财富后,私心就没有了吗?内心深处就什么占有欲都没有了吗?事实上,放弃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而私心是无始以来的积累,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还要通过不断修行来舍弃内心深处的我执。修行的过程,就是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从有我到达无我的过程。
这个过程要通过勤修戒定慧完成。戒是以戒律割舍对世俗生活的占有和贪著,定是以定力降伏自私和自私引起的烦恼。我执使我们整天妄想纷飞,整天在得失、荣辱、恩怨中转来转去,片刻不得安宁。学佛修行,就要把心安住在佛法上,安住在正念上,使心从自我执著中超越出来,获得自在和安详。
而菩萨道的修行则是在利他中完善人格。如果一个人整天只为自己考虑,烦恼就会越来越多,患得患失也会越来越严重。反之,如果我们考虑的是众生的利益,众生的幸福,没有自我掺杂其中,我执就会逐渐减少,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不治而愈。
我们可以通过布施来克服悭贪,许多人对财产很执著,不但舍不得给父母妻儿使用,甚至舍不得给自己用,把钱存起来才觉得满足,布施正是对治吝啬的有效手段。我们还可以通过持戒来克服欲望,通过忍辱来克服嗔恨,通过精进来克服懈怠,通过禅定来克服散乱,通过智慧来克服烦恼。菩萨的修行,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若能以此作为行为准则,就能逐步摆脱对我的执著。
一个没有我执的人,是不会有任何私心杂念的。《金刚经》告诉我们:“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道的修行,要由无我引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把自己和所有众生视为一体,不求回报地慈悲关爱。只要我执还存在,我们和众生之间就会有隔阂,哪怕是和自己的亲人,也觉得他是他,我是我,无法真正融为一体。或许只有母亲对儿女的爱可以接近这个程度,但母爱往往是狭隘的,不能遍及一切众生。若能破除我执,没有作为主体的我,自然也就没有作为客体的众生,没有由此而来的一系列私心杂念。
找寻存在的感觉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这一宝藏却在重重无明和烦恼的遮蔽之下,虽有若无,也就是佛陀接着所说的“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这种无明,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匮乏感和失落感,使我们不断寻找外在支撑,好让这个“我”得到证明,得到肯定。问题是,我们寻找的这些支撑都是脆弱而无常的,每增加一个支撑,反而在增加一份垮塌的危险,增加一份不安定因素。
所以,这种匮乏绝不是增加什么就可以填补的,而是要向内找寻。一旦开启生命内在的宝藏,我们就不再需要外在支撑了。就像那些水边林下的禅者们,虽然生活中一无所有,但不会觉得缺少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已体认到圆满的觉悟本性。正如六祖悟道时感叹的那样:“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体认到这样的觉悟本性,就如宝藏在握,还会为瓦砾动心吗?还会为尘埃追逐吗?
但我们迷失了本性,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要四处找寻存在的感觉。《楞严经》谓之“迷头认影”——忘了头就在肩上,却把影子来当做是“我”。我们把这种感觉投射到身体上,投射到身份上,投射到家庭上,投射到名誉上,投射到事业上,总以为抓住什么之后才会踏实。其实,我们抓住的只是一些虚幻而短暂的存在。更糟的是,当我们抓住这些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
点石成金者的悲哀
在今天,很多人对财富的追求,早已不再是为了维持生计,而是转向财富的积累。对于他们来说,财富的意义或许就体现在数字的变化上,今天增加一个零,明天又减少一个零,如此而已。问题是,一旦陷入这样的追求,心态就会随着数字的增减而变化,似乎人生的全部意义便在于此。只要有利可图,其他一切又算得了什么?现在有句话叫做“穷得只剩下钱了”,这不仅仅是幽默,事实上,正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可悲的是,当整个社会也走向这一歧途时,道德解体了,自然破坏了。最后的结果或许就是,整个世界也穷得只剩下钱了。 这使我想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做梦都想发财的人,一天,幸运终于降临到他的头上,甚至比他想要得到的更多。因为他获得了点石成金的魔力,任何东西只要一经他的手,就会变成真正的黄金。他迫不及待地将他的屋子变成了黄金的宫殿,然后是花园、街道。当最初的狂喜渐渐平息之后,他想起应当和家人一道来分享这份奇迹,可他的妻儿也成了冷冰冰的金子塑像。于是他开始感到孤独,只好安慰自己说:“毕竟,我有了再也用不完的黄金,虽然没有了亲人,但我还可以用金子买到我想要的一切。”结果他很快对购物也厌倦了,因为他买来的一切都变成了同样的金子。最后,他开始饿了,这时他才发现所谓的幸运已为自己带来了最大的不幸,因为所有的食物在他手中都成了无法食用的金子。“老天呵,把我的魔力收回去吧!”他哭泣着、恳求着,在饥饿和孤独中慢慢地死去。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把自然中的一切都变成了钱,钱能够买到的或许也只是钱了,我们又将何以为生?所以说,财富决不是生活的惟一目标,更不是幸福的惟一保障。
我们活在哪里
我们每天活在哪里?其实,并不在我们所以为的现实中,而是在这个无形无相而又变幻莫测的内心世界。比如,我喜欢谁或讨厌谁,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是谁在主宰这一切?正是内心抉择的结果。为什么你会喜欢某人?是贪爱的心理使然;为什么你想得到什么?是占有的心理使然。不仅如此,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来自与之相应的心理。
在每天的早晚功课中,都会念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偈颂出自《华严经》,告诉我们:心的运作最终会发展出十法界。其中,包括四圣和六凡,前者为佛、菩萨、声闻、缘觉,后者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所有这些生命形态,乃至其间的种种差别,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根源于我们不同的心行。成佛取决于它,堕落同样取决于它。
我们为什么能成佛?是因为众生本具成佛潜质,也就是潜在的觉悟本体,又称佛性。但同时,生命还有着无始无明,有着与生俱来的我执和烦恼,如果不加以阻止,便会将我们导向恶道。
左右生命走向的,正是那些绵绵不绝而又刹那变化的心念。每个心念的生起,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并通过不断重复积累成习惯。而习惯会成为心态,进而发展为性格,最终固定为人格。你有什么心态,有什么人格,就会营造什么样的生命环境。所以说,每个心念的发展都代表着一条生命道路,顺着这个方向,最终会发展出一个世界。
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关注外在结果,而忽略了内在因果。我们干了错事,如果当下看不到报应,就会心存侥幸,就会觉得无所谓,明天可以继续再干,这是非常短视的。因为阿赖耶识早已经忠实地、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这些信息。当我们在重复过程中,这一行为在内心形成的力量就会随之强化。可以想见,如果阿赖耶识存储的都是不良信息,生命将呈现怎样的面貌,走向怎样的结果。
社会上,很多人为了做事不择手段,最后把心做坏了。这种情况在教界同样存在,因为不懂得心行运作规律,做事时不能善用其心,虽然事情做成了,但已误入凡夫心的轨道,或执著于地位,或执著于事业,或执著于名闻利养。如此,人我是非也就在所难免了。
须知,凡事都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结果,一是心灵结果。相比之下,后者远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外在结果是暂时的,而心灵结果是长久的,并能长时间地影响生命走向。我们不要以为坏事做了就会过去,事实上,它都会在内心形成心理力量。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负面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导致心理疾病的成因。
佛教认为,善行能招感快乐的结果,而恶行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种快乐和痛苦不仅是外在的,同时也是内在的。当一念慈悲生起时,内心是开放而柔和的;而当一念嗔心生起时,内心是扭曲而动荡的。这些结果,是我们当下就能感受得到,体会得到的。
如果心行力量强大,还会导致生理反应,影响色身健康。有些被烦恼折磨的人,甚至痛苦到要去自虐,要去自寻短见,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已无法承受这些烦恼,所以需要身体共同负担,或以毁灭身体的方式进行对抗。可见,这种力量是多么惊人啊。那么,这些力量从哪里来?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不断纵容起来,发展起来的。
所以,发心不仅意味着你要发展一种什么心理,还意味着你将成就怎样的人格,感得怎样的命运。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所在。根,就是因——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若是因种得不对,比如以贪心、私心想要成佛,那是绝对无法成就的。
有什么样的心,就会导致相应的生命结果。这个发心包含最初的动机,也包含做事过程中每个当下的用心。有时,我们的确是本着高尚的利他之心开始做事,但在做的过程中,却逐渐偏离方向,进入凡夫心的轨道,这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凡夫心代表着我们无始以来的固有习惯,如果不是时时警惕,刻意扭转,很容易落入业已形成的惯性之中。
避不开,躲不掉,那就面对
现在,地球的环境已经越来越恶劣。人类对自然不遗余力的破坏,已经使我们开始吞咽自己亲手种下的这颗苦果:空气污染了,水源污染了,臭氧层出现了空洞……而由此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正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水土的流失使水灾空前地泛滥;森林面积的减少使沙漠向城市逼近;众多野生动物的灭绝又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人际关系也是我们痛苦的一大根源:心爱的人不能长相厮守,只有苦苦问天:“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爱别离苦;离别的人天各一方,“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是求不得苦;不喜欢的人,讨厌的人,却低头不见抬头见,所谓冤家路窄,又是怨憎会苦。
我们的身体更是时时伴随着痛苦,“吾之大患在吾有身”: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疾病的痛苦,死亡的痛苦,色身的成、住、坏、空,无时不在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折磨。我们不愿意衰老,可不得不老;我们不愿意死亡,可不得不死。即便外在的条件都很好,但只要我们的内心还有烦恼,一样会活得无聊,活得痛苦。
我们修学佛法,必须认识到人生是苦。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无法生起出离心,因为出离心是基于对苦的认识而产生的:三界如火宅,只要在三界轮转,就无法摆脱痛苦的煎熬。
所以,我们既要利用现有人身为进一步的修行打下基础,又不能过分贪著和留恋人世。贪著和留恋本身,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世界是无常变化的,如果我们执著于人间,那么,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对我们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