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诗歌语言风格鉴赏越来越多地出现于高考题中,如果不熟悉基本的风格术语,不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就可能一筹莫展,而多读多思多积累是唯一途径。下面结合高考经典试题,作一具体说明。
一、从意象入手,体会情感,辨析风格。即从诗歌所选取的意象出发,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进而分析其语言风格。如2011年湖北卷 :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 敞 苏 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分析两首诗所选取的意象,这一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刘诗用“寒空”作为背景,用“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等意象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等意象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这个意象,只说明湖面是短暂平静的,接着出现“电光”“金蛇”意象,使全诗跌宕起伏,更凸显出其壮观。
二、从流派和诗人主体诗风入手,进行比较辨析。这就必须熟悉有关流派和诗人主体诗风等基本知识,从而按图索骥,对号入座。如在唐诗的发展中,出现了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更有李白的雄浑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等风格;有宋一代,出现了婉约派与豪放派;明清则有性灵派、公安派、桐城派等,这些风格或流派各不相同,只有弄清了各流派的相关风格及有关诗人的主体诗风才能左右逢源,活学活用。
如2009北京卷对张孝祥的《西江月 黄陵庙》“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如此设题: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宋词的风格流派一般为两类,一类是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类是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从词的内容和情感倾向上即可判断。答案: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三、从表现风格的基本术语入手,进行迁移和转换。这就必须掌握相关的术语,从而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转换。可以从不同时代、风格相近诗人的生平、经历来梳理风格的传承与发展,并联系贯通,还可以从不同时代诗歌整体风格的差异性着手。总之,必须具有一定的“史学观”。
如2008北京卷对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如此设题: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答本题之前,自然应该清楚杜甫的诗歌特征——沉郁顿挫,即感情深沉悲怆,节奏上迂徐曲折。再联系试卷中的注释部分,理解诗人的经历,知人论世,即可理解与杜甫诗的相近风格——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最后,我们还可以根据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归纳出一套答题模式,可以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失分:①用一两个词(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这种风格表达出怎样的感情。或者以“明特色+列例证+析感情”来解答此类题目。
【牛刀小试】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语言很接近,请作简要分析。
3. 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语言风格。
焚书坑
章 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4. 分析这首唐诗的语言风格。
营州歌
高 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5. 分析这首唐诗的语言风格。
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宫词”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 语言委婉含蓄,极具讽刺性(或批判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而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2. 平淡质朴或平淡自然(明特色)。首联总写新晴野望的感受:经过雨水的冲涤,空所中无丝毫尘埃,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空旷广阔。后三联写雨后水涨,晴日辉映,峰峦叠现,农人繁忙,俨然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列例证),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感情(析感情)。
3. 幽默讽刺或辛辣嘲讽(明特色)。“帝业虚”是说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第三句点题,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做出评判。末句抒发议论,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包含着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列例证)。全诗似乎很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的感情十分鲜明(析感情)。
4. 雄健豪放(明特色)。诗人写出了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边塞情调(列例证)。赞扬了边塞少年粗犷豪放的性情和勇敢尚武的精神(析感情)。
5. 泼辣明快。此诗首句直述国亡之事,次句则是针对“女祸亡国”而作的自我申辩,最后两句用“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妾”对照,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就全诗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铺垫,最后一句更显泼辣明快,痛快淋漓。
一、从意象入手,体会情感,辨析风格。即从诗歌所选取的意象出发,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进而分析其语言风格。如2011年湖北卷 :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 敞 苏 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分析两首诗所选取的意象,这一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刘诗用“寒空”作为背景,用“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等意象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等意象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这个意象,只说明湖面是短暂平静的,接着出现“电光”“金蛇”意象,使全诗跌宕起伏,更凸显出其壮观。
二、从流派和诗人主体诗风入手,进行比较辨析。这就必须熟悉有关流派和诗人主体诗风等基本知识,从而按图索骥,对号入座。如在唐诗的发展中,出现了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更有李白的雄浑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等风格;有宋一代,出现了婉约派与豪放派;明清则有性灵派、公安派、桐城派等,这些风格或流派各不相同,只有弄清了各流派的相关风格及有关诗人的主体诗风才能左右逢源,活学活用。
如2009北京卷对张孝祥的《西江月 黄陵庙》“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如此设题: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宋词的风格流派一般为两类,一类是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类是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从词的内容和情感倾向上即可判断。答案: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三、从表现风格的基本术语入手,进行迁移和转换。这就必须掌握相关的术语,从而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转换。可以从不同时代、风格相近诗人的生平、经历来梳理风格的传承与发展,并联系贯通,还可以从不同时代诗歌整体风格的差异性着手。总之,必须具有一定的“史学观”。
如2008北京卷对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如此设题: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答本题之前,自然应该清楚杜甫的诗歌特征——沉郁顿挫,即感情深沉悲怆,节奏上迂徐曲折。再联系试卷中的注释部分,理解诗人的经历,知人论世,即可理解与杜甫诗的相近风格——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最后,我们还可以根据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归纳出一套答题模式,可以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失分:①用一两个词(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这种风格表达出怎样的感情。或者以“明特色+列例证+析感情”来解答此类题目。
【牛刀小试】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语言很接近,请作简要分析。
3. 分析下面这首唐诗的语言风格。
焚书坑
章 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4. 分析这首唐诗的语言风格。
营州歌
高 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5. 分析这首唐诗的语言风格。
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宫词”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 语言委婉含蓄,极具讽刺性(或批判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而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2. 平淡质朴或平淡自然(明特色)。首联总写新晴野望的感受:经过雨水的冲涤,空所中无丝毫尘埃,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空旷广阔。后三联写雨后水涨,晴日辉映,峰峦叠现,农人繁忙,俨然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列例证),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感情(析感情)。
3. 幽默讽刺或辛辣嘲讽(明特色)。“帝业虚”是说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第三句点题,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做出评判。末句抒发议论,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包含着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列例证)。全诗似乎很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的感情十分鲜明(析感情)。
4. 雄健豪放(明特色)。诗人写出了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边塞情调(列例证)。赞扬了边塞少年粗犷豪放的性情和勇敢尚武的精神(析感情)。
5. 泼辣明快。此诗首句直述国亡之事,次句则是针对“女祸亡国”而作的自我申辩,最后两句用“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妾”对照,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就全诗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铺垫,最后一句更显泼辣明快,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