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师辛苦探索,但仍有不少学生视作文为畏途,谈作文色变。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引领;农村初中
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起点低基础差,缺乏系统训练,教师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写作水平普遍较低,因此作文教学显得尤为棘手。针对这些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教”字上做文章,改革落后的作文教学法,要重视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 兴趣引领,适时鼓励强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学习态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他们写作的浓厚兴趣,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首先,引导发现,即兴写作。社会热点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将它适当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激发他们写作欲望。比如对于学校组织“希望工程捐款活动”,学生们议论纷纷,“又是捐款,多没劲”,“我本身也是贫困,干脆捐给我好了”,对此,我即兴组织学生讨论,耐心引导后,学生都能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纷纷发表见解,有的说:“我们虽不富有,但比起那些面临失学的同学,已经很幸福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要节省开支,为希望工程尽微薄之力。”有的说:“希望工程不仅是扶助即将失学的同学,更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我稍加归纳,然后布置作文,由于情在笔先,学生写来得心应手,觉得作文并不神秘可怕,而是一种享受和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创作热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讲评时以鼓励为主。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即使是最微小的一次成功,也看作是生命的闪光点,永远珍藏在心灵深处。例如自己的作文被选为范文在班上宣读,自己的作文在校刊上发表,甚至是“坏作文”中的好句段等。教师及时批改,讲评中发现闪光点,多层次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巩固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上进心,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写作,反复修改好自己的文章。只要不把“成功”看得太神秘,努力培养学生成功的意识,就能在教学实践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到写作是一件乐事,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立足实际,多方积累夯基础
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后,虽“想言”却未必能“言之有物”,这需要让学生积累素材,扩展思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有了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就能开阔学生对某一领域视野,写作时,就有较丰富的材料可以选择,为写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是生活的积累。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不断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作文才能意蕴常新。每天记日记也是对生活积累的一种好方法。要写好某些景物,如旅游景点、建筑物、花草树木等等,可经常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平时也应多指导学生对人进行观察,然后寫下人物外貌、言行、性格的观察日记。做到每天记一点写一点,日积月累,就有了生活的积累。
其次是思想认识的积累。作文就是“言为心声”“有感而发”,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不论写事、写景、写人,总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的作文水平不高,思想认识不深刻,往往是因为认识水平太低。叶圣陶先生曾说:“无论写什么东西,立场观点总得正确,思想方法总得对头。要不然写来的决不会是有意义的东西。”要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课本所选许多课文,多是文学作品中的美文,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特定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无论哪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鞭挞生活中的腐朽与丑恶,赞扬生活中的光明和美好。通过这些课文的教学,激发起学生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恶,潜移默化地形成美的观念,美的感情。
再次是语言的积累。积累丰富多彩的语言,对于学生的写作至关重要,要使学生积累丰富多彩的语言就必须培养他们搜集和积累语言的能力。要激发学生收集语言的欲望,自觉地重视收集语言。由少至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建立丰富的语言宝库。还应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方法,主要可以从几方面着手:一是摘录语言。身边永远带着笔和笔记本,美词佳句、成语、谚语、警句,随时记录。二是以日记形式写下随感随笔。三是剪贴报纸。
三、 自评自改,培养自学提能力
作文修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搞好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改的优先权属于作文的本人。”这对于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是有好处的。
首先是自读文稿,理顺语句。学生写好后,引导其认真“读”,是学生自我修改、把好质量关的重要步骤,也是学生自我完善思维活动的重要一环,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篇作文初稿完成以后,要求学生自读两遍以上,重点是理顺语句。作文写好后,读给别人听对理顺文章的语句大有好处,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每次作文写好后,不仅能认真看,还要出声地读,从中发现问题,改正文中使用不当的词句,使文章更通顺些。
第二是集中修改,传授方法。王力先生曾经介绍经验说,他自己在大学预科担任国文课时采用过黑板上公开批改作文的做法,事先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抄录在黑板上,然后师生共同讨论,逐句评改,这是一种“手把手”教的好方法。
第三是自改互改,培养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吕叔湘先生指出:“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组织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对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开拓思路,培养能力大有好处。这项工作需要教师的指导,如修改前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要求,修改过程中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要统一认识,互改时要求学生中肯评价同学作文的成与败、得与失,这样的修改既帮助别人又提高了自己。
教师通过对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智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并掌握“终身受用”的能力,这样作文批改就会在作文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鹏程.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感悟之我见.新课程(中学),2015,01.
作者简介:
陈传树,现就职于福建省尤溪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引领;农村初中
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起点低基础差,缺乏系统训练,教师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写作水平普遍较低,因此作文教学显得尤为棘手。针对这些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教”字上做文章,改革落后的作文教学法,要重视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 兴趣引领,适时鼓励强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学习态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他们写作的浓厚兴趣,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首先,引导发现,即兴写作。社会热点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将它适当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激发他们写作欲望。比如对于学校组织“希望工程捐款活动”,学生们议论纷纷,“又是捐款,多没劲”,“我本身也是贫困,干脆捐给我好了”,对此,我即兴组织学生讨论,耐心引导后,学生都能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纷纷发表见解,有的说:“我们虽不富有,但比起那些面临失学的同学,已经很幸福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要节省开支,为希望工程尽微薄之力。”有的说:“希望工程不仅是扶助即将失学的同学,更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我稍加归纳,然后布置作文,由于情在笔先,学生写来得心应手,觉得作文并不神秘可怕,而是一种享受和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创作热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讲评时以鼓励为主。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即使是最微小的一次成功,也看作是生命的闪光点,永远珍藏在心灵深处。例如自己的作文被选为范文在班上宣读,自己的作文在校刊上发表,甚至是“坏作文”中的好句段等。教师及时批改,讲评中发现闪光点,多层次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巩固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上进心,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写作,反复修改好自己的文章。只要不把“成功”看得太神秘,努力培养学生成功的意识,就能在教学实践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到写作是一件乐事,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立足实际,多方积累夯基础
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后,虽“想言”却未必能“言之有物”,这需要让学生积累素材,扩展思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有了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就能开阔学生对某一领域视野,写作时,就有较丰富的材料可以选择,为写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是生活的积累。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不断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作文才能意蕴常新。每天记日记也是对生活积累的一种好方法。要写好某些景物,如旅游景点、建筑物、花草树木等等,可经常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平时也应多指导学生对人进行观察,然后寫下人物外貌、言行、性格的观察日记。做到每天记一点写一点,日积月累,就有了生活的积累。
其次是思想认识的积累。作文就是“言为心声”“有感而发”,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不论写事、写景、写人,总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的作文水平不高,思想认识不深刻,往往是因为认识水平太低。叶圣陶先生曾说:“无论写什么东西,立场观点总得正确,思想方法总得对头。要不然写来的决不会是有意义的东西。”要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课本所选许多课文,多是文学作品中的美文,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特定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无论哪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鞭挞生活中的腐朽与丑恶,赞扬生活中的光明和美好。通过这些课文的教学,激发起学生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恶,潜移默化地形成美的观念,美的感情。
再次是语言的积累。积累丰富多彩的语言,对于学生的写作至关重要,要使学生积累丰富多彩的语言就必须培养他们搜集和积累语言的能力。要激发学生收集语言的欲望,自觉地重视收集语言。由少至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建立丰富的语言宝库。还应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方法,主要可以从几方面着手:一是摘录语言。身边永远带着笔和笔记本,美词佳句、成语、谚语、警句,随时记录。二是以日记形式写下随感随笔。三是剪贴报纸。
三、 自评自改,培养自学提能力
作文修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搞好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改的优先权属于作文的本人。”这对于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是有好处的。
首先是自读文稿,理顺语句。学生写好后,引导其认真“读”,是学生自我修改、把好质量关的重要步骤,也是学生自我完善思维活动的重要一环,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篇作文初稿完成以后,要求学生自读两遍以上,重点是理顺语句。作文写好后,读给别人听对理顺文章的语句大有好处,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每次作文写好后,不仅能认真看,还要出声地读,从中发现问题,改正文中使用不当的词句,使文章更通顺些。
第二是集中修改,传授方法。王力先生曾经介绍经验说,他自己在大学预科担任国文课时采用过黑板上公开批改作文的做法,事先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抄录在黑板上,然后师生共同讨论,逐句评改,这是一种“手把手”教的好方法。
第三是自改互改,培养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吕叔湘先生指出:“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组织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对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开拓思路,培养能力大有好处。这项工作需要教师的指导,如修改前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要求,修改过程中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要统一认识,互改时要求学生中肯评价同学作文的成与败、得与失,这样的修改既帮助别人又提高了自己。
教师通过对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智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并掌握“终身受用”的能力,这样作文批改就会在作文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鹏程.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感悟之我见.新课程(中学),2015,01.
作者简介:
陈传树,现就职于福建省尤溪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