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问题

来源 :优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ouaim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做菜尽量不用调料,取食材本味;用不同调料,增加食材味道,请问哪种理念才是健康的?
  日常饮食中的调料可分为营养型和调味型两类,营养型如酱油、醋、盐、麻油等,调味型如味精、香精、辣椒粉、花椒粉等。适当的使用营养型的调味品,不仅能起到调味的作用,而且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而调味型的调料多数营养素缺乏,有些甚至是人工合成的,如果吃太多会给身体带来代谢的负担。
  有人说: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的,这究竟应该掌握怎样的度?
  古语说“腹常空、肠常清、人长寿”,其实是提醒人们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得过饱,目的是不要给胃肠道带来过重的负担,特别是晚上8点以后建议不要再大量饮食,也是给消化系统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所以三餐定时定量,食不过饱才是正确的饮食制度。
  在外地生活,但总喜欢吃家乡的口味,实际上家乡的做法不适合本地的气候,该怎么均衡?
  从健康考虑,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在不同的气候和季节,选择合适的食材和烹调方式。如果因为选择的食材和口味与此时的气候不相适应,也可以采取一些折中的搭配,比如四川人在深圳吃火锅怕上火,可以同时搭配新鲜的水果、蔬菜沙拉,餐后喝点凉茶,就能减轻热毒入内。
  做菜时,切菜的方式或形状大小,影不影响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呢?
  烹调时,如果切块太小而又没有及时食用,那么因切割带来更多的接触面会增加食材氧化,从而造成营养流失;但切块过大也会造成加热时间延长,同样会造成有营养素的损失。所以建议食材要先洗后切、大小均匀、切后不久放、不浸泡、大火快炒,减少加热时间,才能有效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锅的材质不同,影响食物的营养成分吗?
  过去还经常能见到铝制、铜制的炊具,他们也都因为延展性好、导热快而被广泛使用,但随之也会带来重金属的污染及营养素的破坏,影响人类健康。所以后来都被以铁及铁合金为主的炊具替代,这不仅杜绝了重金属残留,又同时增加了营养素铁的析出,有利于人体健康。
  有些食材需不需要去皮?是否去皮就会把营养去掉了?
  有些食材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需要去皮、去瓤等,而且不同地区的人去掉和保留的部位也有所不同,如冬瓜去皮、羊肉去皮等。从营养上说,食材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每一个部分都含有部分营养素,如果去掉当然会有营养的减少,但考虑风俗习惯,特别是口感因素,做少许的去除也不必过分担心。
  营养师眼里的国人营养状况:
  现实生活中的“营养盲”很多。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在做一些关于营养方面的问卷调查时,发现很多人对预防性的题目不感兴趣,而只关注已成事实的营养疾病,这说明国人的健康状况不佳,并且只注重治疗而不注重预防。其次,我发现营养盲的划分没有职业、学历、阶层的区别,甚至一些学历较高的人,你要改变他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最难的。因为他太相信自己。
其他文献
对一个女性最有害的东西,就是怨恨和内疚。前者让我们把恶毒的能量对准他人;后者则是掉转枪口,把这种负面的情绪对准自身。你可以愤怒,然后采取行动;你也可以懊悔,然后改善自我。但是请你放弃怨恨和内疚,它们除了让女性丑陋以外,就是带来疾病。   我有一个面目清秀的女友,多年没见,再相见时,吓了我一跳。我一时间张口结舌,不知说什么好。她倒很平静,说,我变老了,是吧?我嗫嚅着说,我也老了。咱们都老了,岁月不饶
冰岛的火山爆发最近成为热点话题,它给世界范围的人们造成了或大或小的麻烦:悬浮的火山灰迫使欧洲数百家机场关闭,航空业蒙受了重大损失,甚至危及欧洲整体经济;火山烟尘中的细小微粒还会侵害周边地区人们的健康状况,等等。火山爆发的确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然而在商家的眼里,这次火山爆发也许还有着讨人喜欢的特质。   在无数旅客因航班取消而怨声载道之时,冰岛的伏特加品牌Reyka Vodka趁机策划了一场营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