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宋词中的延伸隐喻和反向隐喻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272206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宝贵财富。在宋词中,词人往往基于自身的困顿或国家的不幸,将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借助隐喻这一手法表达出来。因此,对宋词的隐喻手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前人的相关研究理论作为基础,对宋词中的隐喻手法做出探析。
  关键词:宋词;延伸隐喻;反向隐喻
  古典诗词在我国众多的文学体裁中,最能集中而又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其中,宋词是古典诗词的阆苑里最为绚丽明艳的花朵之一。词人或倾诉缠绵相思,或感慨羁旅凄苦,或评述历史兴衰,或喟叹人生短暂,这其中都要借助到隐喻的修辞手法。
  一、以意象为基础的隐喻
  1.借助具体物象进行隐喻
  在宋词中,词人往往不直接描述自己的情感体验,而是将其寄托于某种具体物象。依照人类的认知规律,首先会对有形的物体产生感知,当人类运用了创造性思维,也就打破了有形的局限,将具象事物和思维情感构成了隐喻投射,创造出概念和实物之间的隐喻关系。
  以淮上女的《减字木兰花》为例: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住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该词中,词人将隐隐的云峰比作绵延不绝的恨,将悠远的流水比作缠绵悱恻的愁思,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苦闷。山长水远,就像这愁和恨没有尽头。山永远岿然不动,就像恨永无绝期;水源源不绝,旧愁未解又添新愁。
  2.借助抽象意象进行隐喻
  意象是作者对抽象事物(一般不是眼前所见)的一种形象的反映,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很多意象由于被多次使用,往往成为表达某种情感和意义的约定俗成的概念,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由于多数意象在使用的经验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一致性,因此在宋词中借助这种抽象的意象来隐喻,可以有效达到表达目的。
  以曹组的《卜算子》为例: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这首宋词涵盖了松、竹、梅这三个常见的意象。松、竹、梅被称作“岁寒三友”,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松、竹、梅代表着坚韧和孤高,词人以三者自喻,“幽径无人独自芳”,“着意闻时不肯香”,表达自己虽有才华与情操,但是并不需要世人的欣赏,只愿孤芳自赏,流露出了出世、归隐的思想。
  二、以典故为基础的隐喻
  用典是文化历史的传承,也是一种历史化的隐喻,在已有的历史的暗示下,通过典故和现实的互相照应,将词人的情感和思想含蓄地表达出来,以达到照应现实、借古喻今的目的,其表达效果往往耐人寻味,能够带给读者深层次的共鸣。典故与意象的不同之处在于,意象主要是一种静态的概念,而典故是动态的事件或过程,而二者的共同之处则在于都可以很好地表现出作者传达的思想。因此,在宋词的隐喻中,常常将典故和意象紧密结合。
  隐喻中所用典故多为历史事件、名人轶事、前人的诗词以及神话传说,这些事件和传说具有某些典型意义,因此可以有效表现出词人当前的思想。以姜夔的《扬州慢》为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主要追忆昔日扬州城的繁华,与战争过后扬州城的萧索和破败进行对比,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该词中引用了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和“豆蔻”均出自杜牧的《赠别二首之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在扬州留下了不少精彩的诗作,其中“豆蔻”一句更是经典,“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是指纵使杜牧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句,恐怕也无法描述如今扬州城的衰败。运用这种隐喻方法不但能够使读者读到作者所见所感,还能联想到当年在杜牧笔下那个繁华的扬州,对词人所表达的悲愤会有更深的感触。
  三、以比兴为基础的隐喻
  比兴这一手法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广泛运用了,即先言他物,由此引出所咏之词。运用比兴的手法实现隐喻目的,主要表现为寓情于景、托物言志,通过比兴将抽象的思维生动化、具体化,增强诗词的感染力。有一些学者将比兴运用语言学的理论进行了重新诠释,认为“比兴”中的“比”对照着“隐喻”。而“兴”则对照着“转喻”,实际上是通过语义的代替来实现修辞目的。
  比兴与意象的区别在于,意象可以是不在眼前但是具有某种广泛含义的概念,而比兴描述的景物可以为实景,但其意却又不在于景物,词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具有广泛的、约定俗成的经验,而只是词人独特的感悟。
  在宋词中,运用比兴而实现隐喻的例子也有很多。如周邦彦的《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首词通过比兴很好地实现了隐喻目的。该词的上阕描述了隋堤柳色,但是其中心思想并不是描绘风景,而是借由柳色引出离别的悲伤,景色在这里不仅仅是故事的画面背景,更是用来起兴的发端。
  四、结语
  隐喻是修辞学和语言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以宋词为语料对隐喻这一修辞手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宋词中,隐喻主要借助意象、典故以及比兴来实现,能够含蓄、婉转地表达词人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加深了读者的理解,引起更广泛的共鸣。把握好隐喻的运用规律,能够更好地理解宋词的语言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兆鹏,郁玉英.宋词经典名篇的定量考察[J].文学评论,2008(6).
  [2]谢桃坊.论宋词的艺术特征[J].天府新论,2006(5).
  [3]时艳香.宋词中延伸隐喻和反向隐喻的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李文莉.《全宋词》八十四字至九十三字词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