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绒棉超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752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十三团典型高产棉田的棉铃空间分布特征、产量结构及栽培技术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了高产棉田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和经验。
  [关键词] 棉花;高产棉田;产量结构;栽培技术
  随着滴灌技术在我区的推广及逐步走向成熟,如何提高棉花高产、优质、高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典型高产棉田进行了技术调查和产量鉴定,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总结了高产棉田的产量结构特征、棉铃空间分布特征及各项栽培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一、产量组成结构
  棉花的产量结构由收获株数、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构成。
  1.收获株数分析
  对高产棉田的统计结果表明:亩收获株数在1.4~1.7万的范围内均可获得亩产皮棉240kg以上的產量。
  表1 2010年不同收获株数高产条田数
  密度(万/亩) 1.4~1.5 1.5~1.6 1.6~1.7
  条田数(个) 2 3 1
  2.亩总铃数
  高产棉田的亩铃数一般在11.0万个以上,以11.0~12.0万的比例最大。
  3.单株铃数
  多数高产棉田的单株成铃数在6~9个范围。其中,以7.5~8.5个的比例最大。
  4.几个类型超高产棉田的产量结构
  从表2中列出的几个类型超高产棉田的产量结构可以看出,1.5万株左右的中密度棉田,实现超高产主要依靠较高的单株成铃数;超高密度棉田主要依靠特高的收获株数,群体调控难度大;高密度棉田,产量构成因素之间比较协调,且每个因素的指标都比较容易达到。
  5.高产棉田的植株性状
  从表3可以看出,高产棉田的株高平均在73.8 cm,果枝台数在7~10台,单株成铃在6.5~10个之间,成铃率高平均44.1%。
  二、棉铃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棉铃的空间分布能反映构成产量的主要部分及其合理性,预测产量和棉纤维品质;同时还可分析栽培措施,进而为总结高产经验和教训提供资料。
  1.不同密度的棉铃空间分布
  表4表明,随密度增加,下部铃增加,而上部铃比例减少,中部铃相对稳定;同时,随密度增加,内围铃比例增加。
  2.不同单株果枝台数的棉铃空间分布
  从表5可以看出,随着果枝台数的增加,上部铃所占的比例也随之增加,但下部铃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随着果枝台数的增加,单株成铃也随之增加;果枝台数超过11台后,外围铃的比例也随之增大。
  3.不同单株成铃的棉铃空间分布
  从表6可以看出,随着单株铃数的增加,上部成铃的比例也随之增加,呈正相关,但空果枝率却是负相关;横向分布以内围铃为主,单株成铃达到9个以上,第1果节成铃比例最大,随之是第2果节,第3果节也有成铃,但单株成铃在9个以下的第3果节没有成铃。
  三、实现高产棉田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1.合理密植
  以高密度为前提,适当调整种植密度,优化株行距配置,确保棉花苗匀、苗壮,解决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使产量构成因素之间比较协调,且每个因素的指标都比较容易达到,而且风险较小。
  2.科学调控
  科学调控,降低植株高度,塑造理想株型,提高成铃率。从高产田株式图显示,棉株高度从子叶节开始,平均株高为75.0 cm,主茎节间平均长度5.5cm,实现 “棉株大小匀,节间伸长匀,果枝伸长匀,结铃分布匀”。
  3.节水灌溉与科学施肥
  协调好滴灌棉田水肥调控与化学调控的关系,坚持“水肥调控为主,化学调控为辅”的原则;坚持基肥、滴肥、叶面肥三结合;水肥调控要及时到位,高产棉田在抓好棉株内围铃的基础上,应抓好一定比例的外围铃,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高产。
  4.综合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四结合。从开春前的消灭虫源、铲埂除蛹,到苗期加强虫情调查和防治,对棉蚜、红蜘蛛采用“查、插、抹、摘、拔、涂”的防治方法,做好棉铃虫的预测预报和田间调查、监测工作,把棉铃虫的发生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范围内,减少蛀铃率,达到高产的目的。
其他文献
夏季香菇栽培具有當年投资当年见效,劳动强度低、栽培风险小、效益高等优点,是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好项目。  一、栽培季节安排  夏菇栽培包括春夏菇栽培和夏秋菇栽培,接种期安排在冬春季节,当发菌棚室温度达到0~12℃时,是香菇接种的安全期。利用温室或有加温设施的冷棚发菌,可提前到1月份接种,利用普通冷棚发菌,可安排在2~3月份接种。接种过早温度太低,不利发菌;接种过晚温度太高,容易烧菌和感染绿霉等杂菌。
期刊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新发展,它具有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实用性强的特点。为此,特制定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方案。  一、品种选择  选用比当地主推品种生育期长7~10d的品种。西部平原区用长城303、辽单565等,中部丘陵区用四密21、吉单261,东部半山区用四密25、吉单27。  二、选地与整地  ①选地:除岗地和坡度较大的地块外均可种植。  ②整地:最好采取秋翻,前
期刊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东三省及内蒙,以干燥的根茎入药。因其生长区域不同,故有南、北苍术之分。苍术除药用价值外,在兽药、生物农药制剂、食用(嫩茎)等方面极具应用潜力。目前市场苍术销售以北苍术为主,约占市场份额的70%~80%,属大宗品种之一。多年来,北苍术主要来源于野生,少有家种,随着苍术多功能性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人工栽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选地与整地  以选择腐殖质层厚的山坡
期刊
岫岩现有耕地面积90万亩,是一个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县,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的拉动,政府的引导,花生种植面积一跃成为我县第二大作物,由2006年的1万亩,发展到现在的近8万亩。近几年对花生品种、施肥、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总结最佳的栽培模式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  一、什么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  就是由原来60cm宽的垄种一行改为90cm宽的垄种
期刊
有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难点是有机栽培技术和马铃薯易受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和蚜虫侵害,这是制约有机马铃薯生产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要求,我们采用高垄栽培技术加上有效环保防治就能够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马铃薯。????  一、土壤要求  选择海拔1600~2200m(早熟种应选择海拔1600~1900m)水源条件好,中上等肥力,土壤疏松、平缓地,土细,无石块、无杂草,前
期刊
为了筛选适合同江市栽培的高产玉米新品种,我们特引进了适宜本区域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品系)17个,进行试验研究,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品种  哲单37号、绿单1号、绥玉12号、绥玉17号、合玉19号、合玉16号、绥玉10号、绥玉15号、合玉14号、绥玉19号、绥玉14号、垦玉6号、同育152、绥玉7号、丰单3号、扎单16号、北种玉1号等17个品种(品系),其中以
期刊
[摘 要] 从沼肥在水稻上综合利用试验中得出,沼肥不仅可以提高秧苗素质,还可以提高水稻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增产。  [关键词] 水稻;沼肥利用;增产  随着沼气能源在我县农村得到迅速发展,沼气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然而,沼气能源的利用价值不仅体现在用气上,沼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沼液、沼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酸、氮、磷、钾、微量元素
期刊
[摘 要]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硫氰基甲烷乳油拌种防治大麦条纹病的防效显著高于20%的粉锈宁乳油,拌种用药量以2.0ml/10 ㎏大麦种子为宜。  [关键词] 10%二硫氰基甲烷乳油;拌种;大麦条纹病;药效试验  啤酒大麦是金昌市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播种面积2.5万hm2左右,大麦条纹病是啤酒大麦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常年发病面积1万hm2左右,正常年份减产12%以上,流行年
期刊
[摘 要] 通过小区试验的方法,探索含腐殖酸水溶性肥料对大豆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大豆喷施含腐殖酸水溶性肥料比没有喷施的亩增产43.0kg、增产6.7%,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 含腐殖酸水溶性肥料;大豆;增产效果  含腐殖酸水溶性肥料是黑龙江大地光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为了验证该产品对大豆的增产效果以及该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2010年我们在双城镇诚顺村农户张成龙地进行试验。 
期刊
[摘 要] 红薯生理紊乱,对红薯产量影响极大,研究证明,在红薯秧蔓罩严地皮时,用红薯生理紊乱调节剂(红薯一抹灵)茎基处理,可使分枝增加,秧蔓缩短34.9%,茎直径增粗0.4cm,秧鲜重增74.1%,叶面积增20.5%,茎基增重159%,茎基增粗181%,亩产达8343kg,增产率达195.1%。  [关键词] 红薯;生理紊乱;红薯生理紊乱调节剂;茎基处理;增产  红薯是高产的粮食作物,它不仅给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