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打造趣味课堂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字:生物教学 趣味课堂
俗话说:“严是爱,生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在生物教学中,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完成好各项教学任务,对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是个重要的因素,但对于主攻专业学习的艺术生来说一味的严,学生不但不听从, 还会有逆反心理,故意捣蛋,甚至和你作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趣味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显著特征。要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就要尽可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思考、探讨、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中恰当使用趣味案例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趣闻轶事,使知识趣味化
事例一:在讲《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前,先讲一段“月亮女儿”的故事:大西洋中有个小岛,岛上住着300多位居民。他们的皮肤极白,头发几乎透明,眼睛怕光,视力极差,所以白天深居简出以避光,只有皓月当空时,才走出家门,在海滩上高歌狂舞,故被称为“月亮女儿”。为什么岛上居民会得白化病呢?原来是岛民近亲结婚所致。
事例二:在讲《伴性遗传》时,以“英国皇室趣闻”作为引言:历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的携带者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由于欧洲皇室的门当户对思想,导致各国之间近亲结婚严重,使血友病成为欧洲的皇室病。
学生通过故事和视频,对白化病兴趣大增,积极参加到课堂讨论学习中,很顺利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以生活实例,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
事例一:在讲无氧呼吸时,可以从长跑引入。学生每天跑操后,都会感觉肌肉酸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原来是氧气吸入量不够,导致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大量乳酸,所以才会肌肉酸痛。还有泡菜、酒、醋等都是利用细胞的无氧呼吸原理制成了,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回家自己制作。
事例二:关于器官移植,近日,韩国科学家成功将一只克隆猪的心脏移植到一只猴子体内后存活了20多天,在进行这项手术之前,克隆猪的免疫排斥基因已经移除,从而确保手术后猴子不会出现排斥情况。他们称这项研究将有助于解决人类器官短缺而引起的移植难题,为人类“异种器官移植”做准备,并且在五年内可以实现商业化。
多看视频,与枯燥的文字说再见
事例一:在学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节时,我通过录像形象而直接的阐述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过渡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渡繁殖是生物生存的条件,生存斗争是生物生存的手段、动力,遗传变异为基础,适者生存为生物生存的结果,四则内容环环相扣。看完后提出问题:人类是不是也在进行着自然选择?这时候很多同学就在议论了。这时整个课堂很活跃,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后同学总结他们的讨论结果时这样说:人类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如果不计划生育,也会出现过度繁殖的现象。为了生存下去,如升学、就业、工作的竞争等就相当于生存斗争,如果你学好了知识,掌握了一技之长,就等于获得了有利变异,容易生存下来了。同时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们进行了教育,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掌握知识,增强生存竞争的本领。
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做课堂的主人
事例一:在免疫学中,有关艾滋病的内容学生很感兴趣。因此我提前布置任务下去,以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学生的表现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很强,不仅解放了老师,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这种上课的方式也被我一直延续至今。
使用幽默、夸张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
板着脸说话,会让很多学生不敢回答问题,还会让课堂气氛低落,而笑声中的课堂更能吸引学生。
事例一:下午第一堂课,大多数学生都处在昏昏欲睡的状态,怎样能唤醒他们呢?“大家知道注射了过量胰岛素是什么症状吗?看看周围要睡着的同学吧!”学生一听,立刻哄堂大笑。“缺少甲状腺素也这样,慵懒没活力。”有时,课堂气氛过于活跃,你一言我一语根本停不下来,“大家精力这么充沛,是不是酶加多了?”同学一听,可能会想想这个问题怎么回答,有些同学很快就能明白老师的意思安静下来。
事例二:
讲到烟草的危害,我一本正经的对学生说:“烟草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多种物质,其中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含量丰富。抽烟能够锻炼肺部对烟雾的适应能力,让肺部与癌症成为亲密伙伴,同时抽烟还能让人避免小孩的烦恼,因为吸烟可导致不育。”
總之,打造趣味课堂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有张有弛的课堂氛围,更容易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发掘学生的潜力,老师的主动必然可以给学生传达积极的信号,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专心致志。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保持课堂热度和新鲜度的重要路径。事实证明,学生对老师的好感增加,必然会使他们对教师所教科目的兴趣提升。正因为如此,教师才需要更加主动、积极地与学生保持课堂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既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努力做学生的知己好友。
关键字:生物教学 趣味课堂
俗话说:“严是爱,生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在生物教学中,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完成好各项教学任务,对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是个重要的因素,但对于主攻专业学习的艺术生来说一味的严,学生不但不听从, 还会有逆反心理,故意捣蛋,甚至和你作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趣味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显著特征。要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就要尽可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思考、探讨、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中恰当使用趣味案例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趣闻轶事,使知识趣味化
事例一:在讲《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前,先讲一段“月亮女儿”的故事:大西洋中有个小岛,岛上住着300多位居民。他们的皮肤极白,头发几乎透明,眼睛怕光,视力极差,所以白天深居简出以避光,只有皓月当空时,才走出家门,在海滩上高歌狂舞,故被称为“月亮女儿”。为什么岛上居民会得白化病呢?原来是岛民近亲结婚所致。
事例二:在讲《伴性遗传》时,以“英国皇室趣闻”作为引言:历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的携带者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由于欧洲皇室的门当户对思想,导致各国之间近亲结婚严重,使血友病成为欧洲的皇室病。
学生通过故事和视频,对白化病兴趣大增,积极参加到课堂讨论学习中,很顺利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以生活实例,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
事例一:在讲无氧呼吸时,可以从长跑引入。学生每天跑操后,都会感觉肌肉酸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原来是氧气吸入量不够,导致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大量乳酸,所以才会肌肉酸痛。还有泡菜、酒、醋等都是利用细胞的无氧呼吸原理制成了,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回家自己制作。
事例二:关于器官移植,近日,韩国科学家成功将一只克隆猪的心脏移植到一只猴子体内后存活了20多天,在进行这项手术之前,克隆猪的免疫排斥基因已经移除,从而确保手术后猴子不会出现排斥情况。他们称这项研究将有助于解决人类器官短缺而引起的移植难题,为人类“异种器官移植”做准备,并且在五年内可以实现商业化。
多看视频,与枯燥的文字说再见
事例一:在学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节时,我通过录像形象而直接的阐述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过渡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渡繁殖是生物生存的条件,生存斗争是生物生存的手段、动力,遗传变异为基础,适者生存为生物生存的结果,四则内容环环相扣。看完后提出问题:人类是不是也在进行着自然选择?这时候很多同学就在议论了。这时整个课堂很活跃,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后同学总结他们的讨论结果时这样说:人类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如果不计划生育,也会出现过度繁殖的现象。为了生存下去,如升学、就业、工作的竞争等就相当于生存斗争,如果你学好了知识,掌握了一技之长,就等于获得了有利变异,容易生存下来了。同时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们进行了教育,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掌握知识,增强生存竞争的本领。
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做课堂的主人
事例一:在免疫学中,有关艾滋病的内容学生很感兴趣。因此我提前布置任务下去,以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学生的表现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很强,不仅解放了老师,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这种上课的方式也被我一直延续至今。
使用幽默、夸张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
板着脸说话,会让很多学生不敢回答问题,还会让课堂气氛低落,而笑声中的课堂更能吸引学生。
事例一:下午第一堂课,大多数学生都处在昏昏欲睡的状态,怎样能唤醒他们呢?“大家知道注射了过量胰岛素是什么症状吗?看看周围要睡着的同学吧!”学生一听,立刻哄堂大笑。“缺少甲状腺素也这样,慵懒没活力。”有时,课堂气氛过于活跃,你一言我一语根本停不下来,“大家精力这么充沛,是不是酶加多了?”同学一听,可能会想想这个问题怎么回答,有些同学很快就能明白老师的意思安静下来。
事例二:
讲到烟草的危害,我一本正经的对学生说:“烟草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多种物质,其中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含量丰富。抽烟能够锻炼肺部对烟雾的适应能力,让肺部与癌症成为亲密伙伴,同时抽烟还能让人避免小孩的烦恼,因为吸烟可导致不育。”
總之,打造趣味课堂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有张有弛的课堂氛围,更容易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发掘学生的潜力,老师的主动必然可以给学生传达积极的信号,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专心致志。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保持课堂热度和新鲜度的重要路径。事实证明,学生对老师的好感增加,必然会使他们对教师所教科目的兴趣提升。正因为如此,教师才需要更加主动、积极地与学生保持课堂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既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努力做学生的知己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