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酱油作为中国传统发酵调味品,其风味是重要的质量指标,功能活性也受到人们的关注.酱油的风味和功能成分复杂,如何全面地解析构成风味和功能特性的挥发性及非挥发性化合物,并
【机 构】
:
华南理工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酱油作为中国传统发酵调味品,其风味是重要的质量指标,功能活性也受到人们的关注.酱油的风味和功能成分复杂,如何全面地解析构成风味和功能特性的挥发性及非挥发性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一直是调味品行业的研究热点.据相关研究报道,酱油中香气活性物质有202种,按气味类型可分为酸香、醇香、麦芽香、花香和果香、焦糖香、烟熏香、蔬菜香等,不同香气的化合物以一定比例组合形成了酱油浓郁的酱香;酱油中非挥发性物质有230种,带给酱油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和浓厚味的综合味感,其中咸味、鲜味较为突出;酱油中已报道的生理功能活性物质约30种,在抗氧化、抗癌、降血压、降尿酸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作用.详细介绍了酱油风味检测技术的更迭和优缺点,按照香气特征、滋味特征和功能特性分类介绍了其关键活性物质基础,评述了技术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酱油及传统发酵行业的高品质发展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2020年6月12日,广州从化区的高压输电线路森从甲线,发生暴雨内涝应急事故,多处杆塔区域地质发生塌方、内涝。本文利用小基线集(SBAS)技术,基于Sentinel-1A数据,反演获得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区域的2020年1月至6月累积地表形变量,研究强降水对山体地表形变产生的影响。综合分析监测结果表明,该区域在2020年上半年期间大部分均趋于平稳,部分丘陵地区在外界条件作用及土壤含水量高的影响下,呈现
目的研究滞育产生的时间延迟对蜱虫种群动力学模型的影响。方法分析正平衡点的存在性,并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和规范形理论,研究分岔周期解的方向和稳定性。结果给出了滞育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模型出现Hopf分岔的分岔条件、周期解及其性质。结论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岔值与数值模拟结果的一致性。
为探讨不同品种马铃薯加工鲜湿面条的适宜性,从流变学特性、烹调特性、质构特性等方面分析了13个马铃薯主栽培品种全粉原料对鲜湿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并研究了马铃薯全粉糊化特性与鲜湿面条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3个马铃薯品种中布尔班克全粉在糊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膨胀度、耐剪切能力、热稳定性、硬度、凝胶强度、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由其制作的面团筋力最强,且鲜湿面条产品烹调特性、质构特性等指标优于其他品种,因此认为,13个主栽培品种中布尔班克适宜加工为马铃薯鲜湿面条。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全粉的峰值黏度与鲜湿面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