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七年前,一个照例加班的晚上,领导电话召我,说要跟我谈谈。我去到他办公室,他几乎一字一顿地说,你回来一年了,《足球周刊》国内报道有些起色,《全体育》遇到了一些困难,想你去弄一下。这是意外的安排,我立刻有点发懵。我的专业是国内足球,从2000年到体坛,到2004年移师足球报,再到一年后转战《足球周刊》,一直如此,对于《全体育》,只知其名,从未拜读,尽管空间距离上只是楼东楼西,不过几十米。接手一个陌生且毫无兴趣的杂志,实在非我所愿。想直接拒绝,没敢,于是犹豫着说,让我考虑考虑。说完,就走进张敦南社长的办公室,向他请教。他显然早已知晓此事,说,什么专业不专业,都是通的,把“体坛”的这套东西玩好,就足够了。
翌日,我终于恍然而悟了:多哈亚运会在即,《全体育》国内部分的内容,落后于新起的竞争对手《体育画报》。尤其关于棋手诸宸的报道,《体育画报》的呈现堪称完美,而其策划套路,不过是体坛周报的翻版。《全体育》需要一个有着强烈体坛做事风格的策划者,算是对团队进行精神哺乳,我以总编助理的身份介入,但全面负责。这一干,就是七年。
《全体育》创刊于2003年5月,非典正凶的时候。创刊总编辑是著名的颜强,现任网易门户副总编辑,具体负责编务的则是才子黄庆,现任《高尔夫大师》总编辑。他们筚路蓝缕的创业史,我不甚了了。最早的一点耳闻,是为了改版而停刊若干期。文艺范儿的陈淼,屡屡跟我提及那段悠闲时光,说他当时经常到后海吃鳖赏荷,一坐一下午,还曾带着父亲到北戴河游海泳。我上任的时候,虽然一切已进入正轨,但日子依旧不算好过。
一本陌生的月刊,一个全新的领域,肩负解困的任务,而我的基础,不过是做报纸和周刊的所谓经验和资历。后来的事实表明,之前的工作经验一无所用,好在那时完全无知,所以无畏。第一次开会,在四楼会议室,空气凝固般地严肃,领导向我介绍诸位同事,三男一女,执行主编傅小亮、编辑部主任卞晶、国内部编辑朱春明和国际部编辑陈明。那是极度个人崇拜的时代,领导的身上散发着不可思议的威严,所有编辑都紧张得面如土色,没有人能完整地说清楚一句话。
“黄健翔”是我上任后的第一个封面。他正从央视闹辞职,引起轩然大波,虽然并非体育界人士,但毕竟跟体育沾边,而且社会影响力之大超乎想象。很多人,也许还包括他自己,愿意将此渲染为个人英雄主义对僵化体制的挑战,但是请他写稿并拍摄封面,却并非易事,因为他很忙。好在任何事情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谈。谈成了。这期杂志卖得很好,但不是每一期都能有这么热火的封面人物。
相比传统的综合性体育杂志《新体育》,拍大片是《全体育》的最大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图片比文字更重要,但这并非我们的首创。诚实地说,我们的带路天使,是美国的《ESPN》,《体育画报》的直接竞争对手。《ESPN》善于拍摄明星的变形记,再大的牌,也任由摄影师“再创作”,比如荒谬、夸张、时空错位和经典戏仿,但中国明星可受不起这样的幽默,他们需要循规蹈矩的庄严,来不得半点的戏谑,而这恰恰是我们所反对的。
观念上的错反并不是最大的难题。拍“李永波军团”那一回,让我深刻体会到邀角儿之难难于上青天。通常,运动员是愿意配合的,但需要走组织程序,这一走就十有八九会夭折。而为全队拍合影,那就不仅要中心领导同意,还要愿意协调。为此我跟李永波通过无数电话。总体上他说是可以的,但时间要“看”,因为队员不齐,他更常常出差。转眼两个月过去了,空无着落。算了,有些故事,它虽然曲折如戏,却是真的。不说了,坚持就是胜利,最后成了。
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全体育》的所谓风格,其实,就是在体坛传统和社会潮流之间寻找折中之路,文字是坚实的,包装是新潮的。这的确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市场之门。长发披肩的广告总监张静,正是这一风格的践行者,他捉住了杂志的灵魂,并努力在市场上寻找契合点。他干得很疯,也很享受,《全体育》的广告,是他最先做起来的。
我对杂志的原创文字,总体上是不怎么满意的。实在,在体坛系,很难找到优秀的杂志作者,即使有,人家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未必愿意帮忙。采取的下下策是鸡尾酒写作,将无数人的采访素材聚合在一起,整理加工,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当然,也有我非常满意的作品,比如朱春明和王军对马俊仁及张慧敏的报道。为深入到马俊仁的狗场,朱春明跟老马勾兑了半年,而足球记者王军的首部“长篇”,文字之细腻,让我吃惊。
国内部最好的作品,我认为是朱春明赴满洲里采写的《雪痕》和马佳毕其功于一役的《白雪背后的长跑江湖》。《雪痕》是写王德显的,他正深陷兴奋剂和“工资门”漩涡,但由共同的朋友牵线,他居然很爽快地答应了采访要求。在满洲里的冰天雪地里,被“终身禁赛”的王德显神龙见首不见尾,而他的妻子朱凤玲和弟弟王德明凌晨督战的情景,则让我们感动。
马佳采写的《中国田径江湖》,是她多年积淀的总爆发。马佳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毕业,是我到全体育后招收的第一个记者。她跟严小琰同班,毕业后在体坛的广播节目部当记者,原单位解散时,经小琰力荐,转至《全体育》工作。马佳的文字底子比较薄,但有北京大妞天不怕地不怕的那股劲头,而且非常用功,这给了我信心。现在,她已经转会《第五频道》,但我觉得,她要再写出《江湖》那样的横向大稿,很难了。
田径,又是田径,这还没算上贯穿“十年”的刘翔和博尔特,冥冥中注定,几年后我们要穷尽心智办一本以马拉松为主干的田径杂志。当然,这是后话。
国际方面的内容,我基本没管过。最初负责的是编辑部主任卞晶,北大中文系硕士生,文字宣净灵秀,策划能力也强。大约2007年,她被调至兄弟杂志《户外》,担任执行主编,但不久即赴美深造,并在那里结婚生子。卞晶的衣着风格出其不意,给我的印象,她有着小布尔乔亚美学的精神倾向。 卞晶离开后,国际部分交给了陈明。陈明身材敦实,性格敦厚,也是北大出身,并曾留学欧洲。我对他最初的了解,来自那本重达5公斤的《从雅典到北京》。文字编辑,几乎我俩包办。那是一个颇见人性的苦力活儿,绵延数月,没歇没停,现在想起来,近乎“长征”,居然奇迹般地按时完成了。陈明除了业务能力出众外,他还善于分享与包容,尤其对我那众所周知的坏脾气,是非常好的弥补。
陈明是全体育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跟他比肩的是朱春明和陈淼,我的思路,主要靠他们三个去落实,而结果比我想象得会更好。自责的是,我对他们,缺乏必要的尊重。
我第一次知道“陈淼”这名字,还是在大街上,跟我同行的一个同事喊他“陈书记”,他回头神秘地笑了笑,匆匆而去。我到全体育后第一次开会,他也没参加。开会是中午,而他完全晨昏颠倒,晚六点上班,早六点下班,艺术青年最时髦的作息方式。给我最初的印象,他的气质里有一种犯困的忧伤。
他的设计,对我这样的外行来说,当然无懈可击。他做事的风格,却比我更加“体坛”,没日没夜,随叫随到,甚至不叫也候着。对于一本杂志的出版流程来说,美术总监就是牛鼻子,牵住他就够了。而他从一开始就给我的配合,使我至今心存感念。
至于朱春明,他对这本杂志最重要的贡献,倒不在采编业务上。尽管他是个出色的记者。
2008奥运会后,广告总监张静由于业绩突出,升任T3总经理。全体育需要一个既熟悉采编业务,又了解市场操作的总监,我想到了朱春明。他的性格不像陈明和陈淼那样圆润而内敛,但做销售像打仗,须有好胜必胜之心,这一点他完全具备,况且,近两年,他常常参与广告策划,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不过,我找他谈话时,他还是很担忧,毕竟他是一个靠笔杆子吃饭的人。
考虑了一夜,他答应了。我至今还记得,他拿下第一单时的兴奋,那是跟加拿大旅游局的一个合同。不久后,他又在汽车客户上取得突破,跟广丰的一个大单,使他完全自信起来。
一个具有采编背景的广告总监,对于宏大的商业潮流有着真切细腻的感受,全体育从“全”向“新”,转变成一本“中国体育潮流志”,朱春明是首倡者,而从开辟“全酷跑”版块、夹带“跑者世界”别册以及创办《跑者世界》杂志,朱是引领者。而广告部在副总监王捷加盟后,战斗力更强、触觉更敏锐。她的内部调动引起一点波澜,那正是她作用的体现。
朱春明提议,我拍板,并向张敦南社长汇报获批,然后陈明安排稿件,陈淼设计,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实现了全体育的两次大转型。
当然,《跑者世界》的创刊,不仅是全体育的事,也是体坛传媒转型的步骤。竞技体育报道的市场,2008后,即已遭遇瓶颈,体坛传媒适时提出向健康、生活领域进军。我在2010年秋受命筹办《汽车画刊》,半年后杂志正式创刊,我即把精力用于《跑者世界》的独立出刊。
请晏懿来做执行主编,源于我对他长期的观察。他是狂热的足球迷,在《扣篮》做编辑,爱好广泛,文字能力强,还有一副好身板。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性格刚毅耿直,做事踏实认真,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总之,我感觉他很“体坛”。
我对“体坛”二字有很深的情结,通常,对某个人,会以是不是够“体坛”来评价,其含义除了上述外,还包括“把事情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只做第一不做第二”。当初,领导让我来《全体育》工作,初衷就是把“体坛”的血脉灌输其中。我想,我是做到了。
《跑者世界》另一个业务支柱是李瑛。我认识她,是因为看了她博客上朴拙简约的文字,认定她是个好编辑。果然一问,她有此履历,而且酷爱跑步,见面简单一聊,就定了。
必须说一说贺崇炜。他人民大学毕业,严格说来比我还资深,大二即到《全体育》实习,先于我加盟一年。他胡乱的作息时间,让我发怒,但多面手的才情又让我欣慰。他天天犯困,以致有一天我勒令他,必须中午起床,去踢球,他居然差点晕厥在球场。在我的心里,他是杂志的“清道夫”,只要他看过的文字,我会彻底放心。离职时,他送我一套《青衣张火丁》,作为纪念。后来,陈明又转述了他的人生感悟,我深以为然,并作为座右铭:
人际关系的失败才是最终的失败。
透彻地理解了这句话,人生会完全不同。是的,《全体育》十年,也全赖各界朋友的捧场,在此谢过。
除了几个元老和骨干,我不想更多谈及在役的同事。你们各有千秋,你们还在成长,正青春,像这本杂志。但我想,要在这里干得好,你们就必须“体坛”,还要“全体育”。
“全体育”代表着永远求变求新。十年,它孕育了《扣篮》、《新潮流》、《瑜伽》、《汽车画刊》和《跑者世界》,几乎每两年生产一次,多么旺盛的青春战力。
十年只是一个习惯上的计时概念,它未必是一个历史的节点。肯定的只是,我们可以借此为自己庆祝一下。
祝我们的《全体育》十周年生日快乐。
翌日,我终于恍然而悟了:多哈亚运会在即,《全体育》国内部分的内容,落后于新起的竞争对手《体育画报》。尤其关于棋手诸宸的报道,《体育画报》的呈现堪称完美,而其策划套路,不过是体坛周报的翻版。《全体育》需要一个有着强烈体坛做事风格的策划者,算是对团队进行精神哺乳,我以总编助理的身份介入,但全面负责。这一干,就是七年。
《全体育》创刊于2003年5月,非典正凶的时候。创刊总编辑是著名的颜强,现任网易门户副总编辑,具体负责编务的则是才子黄庆,现任《高尔夫大师》总编辑。他们筚路蓝缕的创业史,我不甚了了。最早的一点耳闻,是为了改版而停刊若干期。文艺范儿的陈淼,屡屡跟我提及那段悠闲时光,说他当时经常到后海吃鳖赏荷,一坐一下午,还曾带着父亲到北戴河游海泳。我上任的时候,虽然一切已进入正轨,但日子依旧不算好过。
一本陌生的月刊,一个全新的领域,肩负解困的任务,而我的基础,不过是做报纸和周刊的所谓经验和资历。后来的事实表明,之前的工作经验一无所用,好在那时完全无知,所以无畏。第一次开会,在四楼会议室,空气凝固般地严肃,领导向我介绍诸位同事,三男一女,执行主编傅小亮、编辑部主任卞晶、国内部编辑朱春明和国际部编辑陈明。那是极度个人崇拜的时代,领导的身上散发着不可思议的威严,所有编辑都紧张得面如土色,没有人能完整地说清楚一句话。
“黄健翔”是我上任后的第一个封面。他正从央视闹辞职,引起轩然大波,虽然并非体育界人士,但毕竟跟体育沾边,而且社会影响力之大超乎想象。很多人,也许还包括他自己,愿意将此渲染为个人英雄主义对僵化体制的挑战,但是请他写稿并拍摄封面,却并非易事,因为他很忙。好在任何事情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谈。谈成了。这期杂志卖得很好,但不是每一期都能有这么热火的封面人物。
相比传统的综合性体育杂志《新体育》,拍大片是《全体育》的最大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图片比文字更重要,但这并非我们的首创。诚实地说,我们的带路天使,是美国的《ESPN》,《体育画报》的直接竞争对手。《ESPN》善于拍摄明星的变形记,再大的牌,也任由摄影师“再创作”,比如荒谬、夸张、时空错位和经典戏仿,但中国明星可受不起这样的幽默,他们需要循规蹈矩的庄严,来不得半点的戏谑,而这恰恰是我们所反对的。
观念上的错反并不是最大的难题。拍“李永波军团”那一回,让我深刻体会到邀角儿之难难于上青天。通常,运动员是愿意配合的,但需要走组织程序,这一走就十有八九会夭折。而为全队拍合影,那就不仅要中心领导同意,还要愿意协调。为此我跟李永波通过无数电话。总体上他说是可以的,但时间要“看”,因为队员不齐,他更常常出差。转眼两个月过去了,空无着落。算了,有些故事,它虽然曲折如戏,却是真的。不说了,坚持就是胜利,最后成了。
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全体育》的所谓风格,其实,就是在体坛传统和社会潮流之间寻找折中之路,文字是坚实的,包装是新潮的。这的确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市场之门。长发披肩的广告总监张静,正是这一风格的践行者,他捉住了杂志的灵魂,并努力在市场上寻找契合点。他干得很疯,也很享受,《全体育》的广告,是他最先做起来的。
我对杂志的原创文字,总体上是不怎么满意的。实在,在体坛系,很难找到优秀的杂志作者,即使有,人家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未必愿意帮忙。采取的下下策是鸡尾酒写作,将无数人的采访素材聚合在一起,整理加工,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当然,也有我非常满意的作品,比如朱春明和王军对马俊仁及张慧敏的报道。为深入到马俊仁的狗场,朱春明跟老马勾兑了半年,而足球记者王军的首部“长篇”,文字之细腻,让我吃惊。
国内部最好的作品,我认为是朱春明赴满洲里采写的《雪痕》和马佳毕其功于一役的《白雪背后的长跑江湖》。《雪痕》是写王德显的,他正深陷兴奋剂和“工资门”漩涡,但由共同的朋友牵线,他居然很爽快地答应了采访要求。在满洲里的冰天雪地里,被“终身禁赛”的王德显神龙见首不见尾,而他的妻子朱凤玲和弟弟王德明凌晨督战的情景,则让我们感动。
马佳采写的《中国田径江湖》,是她多年积淀的总爆发。马佳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毕业,是我到全体育后招收的第一个记者。她跟严小琰同班,毕业后在体坛的广播节目部当记者,原单位解散时,经小琰力荐,转至《全体育》工作。马佳的文字底子比较薄,但有北京大妞天不怕地不怕的那股劲头,而且非常用功,这给了我信心。现在,她已经转会《第五频道》,但我觉得,她要再写出《江湖》那样的横向大稿,很难了。
田径,又是田径,这还没算上贯穿“十年”的刘翔和博尔特,冥冥中注定,几年后我们要穷尽心智办一本以马拉松为主干的田径杂志。当然,这是后话。
国际方面的内容,我基本没管过。最初负责的是编辑部主任卞晶,北大中文系硕士生,文字宣净灵秀,策划能力也强。大约2007年,她被调至兄弟杂志《户外》,担任执行主编,但不久即赴美深造,并在那里结婚生子。卞晶的衣着风格出其不意,给我的印象,她有着小布尔乔亚美学的精神倾向。 卞晶离开后,国际部分交给了陈明。陈明身材敦实,性格敦厚,也是北大出身,并曾留学欧洲。我对他最初的了解,来自那本重达5公斤的《从雅典到北京》。文字编辑,几乎我俩包办。那是一个颇见人性的苦力活儿,绵延数月,没歇没停,现在想起来,近乎“长征”,居然奇迹般地按时完成了。陈明除了业务能力出众外,他还善于分享与包容,尤其对我那众所周知的坏脾气,是非常好的弥补。
陈明是全体育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跟他比肩的是朱春明和陈淼,我的思路,主要靠他们三个去落实,而结果比我想象得会更好。自责的是,我对他们,缺乏必要的尊重。
我第一次知道“陈淼”这名字,还是在大街上,跟我同行的一个同事喊他“陈书记”,他回头神秘地笑了笑,匆匆而去。我到全体育后第一次开会,他也没参加。开会是中午,而他完全晨昏颠倒,晚六点上班,早六点下班,艺术青年最时髦的作息方式。给我最初的印象,他的气质里有一种犯困的忧伤。
他的设计,对我这样的外行来说,当然无懈可击。他做事的风格,却比我更加“体坛”,没日没夜,随叫随到,甚至不叫也候着。对于一本杂志的出版流程来说,美术总监就是牛鼻子,牵住他就够了。而他从一开始就给我的配合,使我至今心存感念。
至于朱春明,他对这本杂志最重要的贡献,倒不在采编业务上。尽管他是个出色的记者。
2008奥运会后,广告总监张静由于业绩突出,升任T3总经理。全体育需要一个既熟悉采编业务,又了解市场操作的总监,我想到了朱春明。他的性格不像陈明和陈淼那样圆润而内敛,但做销售像打仗,须有好胜必胜之心,这一点他完全具备,况且,近两年,他常常参与广告策划,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不过,我找他谈话时,他还是很担忧,毕竟他是一个靠笔杆子吃饭的人。
考虑了一夜,他答应了。我至今还记得,他拿下第一单时的兴奋,那是跟加拿大旅游局的一个合同。不久后,他又在汽车客户上取得突破,跟广丰的一个大单,使他完全自信起来。
一个具有采编背景的广告总监,对于宏大的商业潮流有着真切细腻的感受,全体育从“全”向“新”,转变成一本“中国体育潮流志”,朱春明是首倡者,而从开辟“全酷跑”版块、夹带“跑者世界”别册以及创办《跑者世界》杂志,朱是引领者。而广告部在副总监王捷加盟后,战斗力更强、触觉更敏锐。她的内部调动引起一点波澜,那正是她作用的体现。
朱春明提议,我拍板,并向张敦南社长汇报获批,然后陈明安排稿件,陈淼设计,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实现了全体育的两次大转型。
当然,《跑者世界》的创刊,不仅是全体育的事,也是体坛传媒转型的步骤。竞技体育报道的市场,2008后,即已遭遇瓶颈,体坛传媒适时提出向健康、生活领域进军。我在2010年秋受命筹办《汽车画刊》,半年后杂志正式创刊,我即把精力用于《跑者世界》的独立出刊。
请晏懿来做执行主编,源于我对他长期的观察。他是狂热的足球迷,在《扣篮》做编辑,爱好广泛,文字能力强,还有一副好身板。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性格刚毅耿直,做事踏实认真,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总之,我感觉他很“体坛”。
我对“体坛”二字有很深的情结,通常,对某个人,会以是不是够“体坛”来评价,其含义除了上述外,还包括“把事情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只做第一不做第二”。当初,领导让我来《全体育》工作,初衷就是把“体坛”的血脉灌输其中。我想,我是做到了。
《跑者世界》另一个业务支柱是李瑛。我认识她,是因为看了她博客上朴拙简约的文字,认定她是个好编辑。果然一问,她有此履历,而且酷爱跑步,见面简单一聊,就定了。
必须说一说贺崇炜。他人民大学毕业,严格说来比我还资深,大二即到《全体育》实习,先于我加盟一年。他胡乱的作息时间,让我发怒,但多面手的才情又让我欣慰。他天天犯困,以致有一天我勒令他,必须中午起床,去踢球,他居然差点晕厥在球场。在我的心里,他是杂志的“清道夫”,只要他看过的文字,我会彻底放心。离职时,他送我一套《青衣张火丁》,作为纪念。后来,陈明又转述了他的人生感悟,我深以为然,并作为座右铭:
人际关系的失败才是最终的失败。
透彻地理解了这句话,人生会完全不同。是的,《全体育》十年,也全赖各界朋友的捧场,在此谢过。
除了几个元老和骨干,我不想更多谈及在役的同事。你们各有千秋,你们还在成长,正青春,像这本杂志。但我想,要在这里干得好,你们就必须“体坛”,还要“全体育”。
“全体育”代表着永远求变求新。十年,它孕育了《扣篮》、《新潮流》、《瑜伽》、《汽车画刊》和《跑者世界》,几乎每两年生产一次,多么旺盛的青春战力。
十年只是一个习惯上的计时概念,它未必是一个历史的节点。肯定的只是,我们可以借此为自己庆祝一下。
祝我们的《全体育》十周年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