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富集,人文和自然景观独特,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储备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年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新疆以其雄厚的资源储备为依托,经济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一块充满潜力的经济高地,正在我国六分之一的国土上孕育、隆升。
新疆正从产业基地向产业集群化发展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是三个装满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聚宝盆”。根据最新资源评价结果,新疆石油资源量209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储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储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储量的40%。丰富的资源储备,是新疆乃至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
新疆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从1983年开始,新疆粮食就一直保持自给有余。棉花自1994年以来连续保持单产、总产、品级和调出量四个全国第一。啤酒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番茄酱出口量占到国际贸易量的四分之一。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
富集的矿产、农业和旅游资源,为新疆建立产业基地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近些年来新疆明确提出,建立石油天然气和石化、煤炭和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优质纱(布)、商品棉、粮食、特色林果、畜产品八大基地。
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新疆先后建成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库车、泽普等一批大中型石化项目,初步形成克拉玛依-独山子、南疆、乌鲁木齐、吐哈四大石化基地。目前,新疆原油加工能力已达1950万吨,生产300多种石化产品,石油石化工业已撑起新疆工业半壁江山。
煤电、煤化工将是今后新疆着力发展的另一个支柱产业。近年来,山东鲁能、神华、国投等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先后在新疆从事煤炭勘探开发和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鲁能集团开始在哈密地区建设投资上千亿元的煤电基地,计划建设1000万千瓦左右的电厂和年产2500万-3000万吨的配套煤矿。神华集团正在新疆进行煤炭勘探开发,并提出了建设全国最大煤制油基地的宏伟蓝图。
石油、煤炭等黑色产业闪闪发光,天山南北的万顷棉田银浪滚滚,棉花被喻为新疆的白色产业。虽然棉花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但新疆纺织工业却一直是短腿。新疆已明确提出,今后将集中力量培育几个装备一流、规模在5077-100万锭、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纺织企业集团,拉长棉花产业链。
古丝绸之路构建油气保障线
中国正沿着古丝绸之路构建一条能源大动脉,以便使中国新疆和中亚、西亚国家的丰富石油和天然气源源不断输送到中国东中部地区。
处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新疆及其周边国家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为中国建设能源大动脉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新疆已被定位于中国石油工业的战略接替区。在目前国内能源短缺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今年夏天提出,要把新疆建成中国能源的重要战略基地。
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前苏联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产油国,石油储量540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65万亿-70万亿立方英尺。
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天然气资源也非常可观,其中土库曼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天然气资源国,世界排名第五。它们正成为中国能源保障的重点供应区。
今年年初,中哈原油管道和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相继开工建设,再加上去年全线贯通的“西气东输”管道,一个运送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走廊”已初见雏形。
中哈石油管道全长3000多公里,其中哈国境内2800多公里,新疆境内240多公里,总投资30亿美元。
哈萨克斯坦计划在2010年将其石油产量提高到1亿吨,大量原油需要外销,中国是最大的客户之一。预计2010年,中国将从哈萨克斯坦进口2000万吨原油。
据预计,到2006年,新疆将通过这一管道输出原油1359万吨、成品油868万吨。西气东输工程将促进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该工程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方,全线正式商业运营后的若干年内,管道的年输气量将增加到170亿至180亿方。
巨大的油气管道建成后,新疆将担负起提供石油和天然气的重任。根据最新资源评价结果,新疆预测石油资源量为209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总量的30%。
中国最大的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已于去年12月1日建成投产,其中央处理厂是亚洲目前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
据悉,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开始投入巨资在新疆境内勘探开发油气资源,2004年,两大公司共投入勘探开发资金138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铺就新疆经济起飞的“快速跑道”
自治区成立50年来,国家和新疆投入大量资金,加强水利、交通、通信、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新疆经济发展的基础。
1978年至2004年,新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7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就达3710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47%,建成了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近年来,新疆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克孜尔水库、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工程和大批干支渠及其防渗工程的建设,使全疆引水量、水库库容量和有效灌溉面积迅速增加。到2004年,全疆已建成水库487座,总库容达78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达4249千公顷,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新疆已形成铁路、公路、民航、管道运输等组成的立体化现代交通运输网络。50年来,新疆相继建成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北疆铁路以及兰新铁路复线等,目前正式运营里程已达2998公里。总投资60亿元的精(河)—伊(宁)—霍(尔果斯)铁路现已开工建设。奎屯-克拉玛依-阿勒泰铁路、北疆铁路以及南疆铁路吐鲁番-库尔勒段的扩能改造工程,也已列入铁道部计划。新疆公路建设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的交通运输网,通车里程达8.65万公里。最近几年,还建成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乌奎高速公路等几个高速路段。新疆民航联结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自治区内12个地州市,通航里程已达11万多公里,成为我国拥有航站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
最近几年来,新疆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达107亿元,以中央投资为主,目的是通过生态措施保证塔里木河下游不断流和整个流域生态的改善。此外,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风沙治理、艾比湖湖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农田林网建设等,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项目,将为新疆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新疆经济发展的态势犹如一列高速列车,满载着矿产、农业、旅游资源奔驰,快速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坚实的轨道,工业化建设则是火车头。
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连续推出了加快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乌鲁木齐建设现代商贸中心、乌鲁木齐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实行经济一体化等发展战略措施,力争打造区域内的经济高地,增强优势地区的辐射效应。
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这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心愿。新疆计划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00亿元,争取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年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新疆以其雄厚的资源储备为依托,经济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一块充满潜力的经济高地,正在我国六分之一的国土上孕育、隆升。
新疆正从产业基地向产业集群化发展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是三个装满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聚宝盆”。根据最新资源评价结果,新疆石油资源量209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储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储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储量的40%。丰富的资源储备,是新疆乃至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
新疆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从1983年开始,新疆粮食就一直保持自给有余。棉花自1994年以来连续保持单产、总产、品级和调出量四个全国第一。啤酒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番茄酱出口量占到国际贸易量的四分之一。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
富集的矿产、农业和旅游资源,为新疆建立产业基地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近些年来新疆明确提出,建立石油天然气和石化、煤炭和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优质纱(布)、商品棉、粮食、特色林果、畜产品八大基地。
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新疆先后建成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库车、泽普等一批大中型石化项目,初步形成克拉玛依-独山子、南疆、乌鲁木齐、吐哈四大石化基地。目前,新疆原油加工能力已达1950万吨,生产300多种石化产品,石油石化工业已撑起新疆工业半壁江山。
煤电、煤化工将是今后新疆着力发展的另一个支柱产业。近年来,山东鲁能、神华、国投等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先后在新疆从事煤炭勘探开发和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鲁能集团开始在哈密地区建设投资上千亿元的煤电基地,计划建设1000万千瓦左右的电厂和年产2500万-3000万吨的配套煤矿。神华集团正在新疆进行煤炭勘探开发,并提出了建设全国最大煤制油基地的宏伟蓝图。
石油、煤炭等黑色产业闪闪发光,天山南北的万顷棉田银浪滚滚,棉花被喻为新疆的白色产业。虽然棉花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但新疆纺织工业却一直是短腿。新疆已明确提出,今后将集中力量培育几个装备一流、规模在5077-100万锭、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纺织企业集团,拉长棉花产业链。
古丝绸之路构建油气保障线
中国正沿着古丝绸之路构建一条能源大动脉,以便使中国新疆和中亚、西亚国家的丰富石油和天然气源源不断输送到中国东中部地区。
处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新疆及其周边国家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为中国建设能源大动脉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新疆已被定位于中国石油工业的战略接替区。在目前国内能源短缺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今年夏天提出,要把新疆建成中国能源的重要战略基地。
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前苏联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产油国,石油储量540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65万亿-70万亿立方英尺。
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天然气资源也非常可观,其中土库曼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天然气资源国,世界排名第五。它们正成为中国能源保障的重点供应区。
今年年初,中哈原油管道和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相继开工建设,再加上去年全线贯通的“西气东输”管道,一个运送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走廊”已初见雏形。
中哈石油管道全长3000多公里,其中哈国境内2800多公里,新疆境内240多公里,总投资30亿美元。
哈萨克斯坦计划在2010年将其石油产量提高到1亿吨,大量原油需要外销,中国是最大的客户之一。预计2010年,中国将从哈萨克斯坦进口2000万吨原油。
据预计,到2006年,新疆将通过这一管道输出原油1359万吨、成品油868万吨。西气东输工程将促进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该工程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方,全线正式商业运营后的若干年内,管道的年输气量将增加到170亿至180亿方。
巨大的油气管道建成后,新疆将担负起提供石油和天然气的重任。根据最新资源评价结果,新疆预测石油资源量为209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总量的30%。
中国最大的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已于去年12月1日建成投产,其中央处理厂是亚洲目前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
据悉,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开始投入巨资在新疆境内勘探开发油气资源,2004年,两大公司共投入勘探开发资金138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铺就新疆经济起飞的“快速跑道”
自治区成立50年来,国家和新疆投入大量资金,加强水利、交通、通信、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新疆经济发展的基础。
1978年至2004年,新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7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就达3710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47%,建成了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近年来,新疆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克孜尔水库、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工程和大批干支渠及其防渗工程的建设,使全疆引水量、水库库容量和有效灌溉面积迅速增加。到2004年,全疆已建成水库487座,总库容达78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达4249千公顷,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新疆已形成铁路、公路、民航、管道运输等组成的立体化现代交通运输网络。50年来,新疆相继建成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北疆铁路以及兰新铁路复线等,目前正式运营里程已达2998公里。总投资60亿元的精(河)—伊(宁)—霍(尔果斯)铁路现已开工建设。奎屯-克拉玛依-阿勒泰铁路、北疆铁路以及南疆铁路吐鲁番-库尔勒段的扩能改造工程,也已列入铁道部计划。新疆公路建设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的交通运输网,通车里程达8.65万公里。最近几年,还建成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乌奎高速公路等几个高速路段。新疆民航联结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自治区内12个地州市,通航里程已达11万多公里,成为我国拥有航站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
最近几年来,新疆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达107亿元,以中央投资为主,目的是通过生态措施保证塔里木河下游不断流和整个流域生态的改善。此外,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风沙治理、艾比湖湖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农田林网建设等,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项目,将为新疆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新疆经济发展的态势犹如一列高速列车,满载着矿产、农业、旅游资源奔驰,快速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坚实的轨道,工业化建设则是火车头。
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连续推出了加快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乌鲁木齐建设现代商贸中心、乌鲁木齐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实行经济一体化等发展战略措施,力争打造区域内的经济高地,增强优势地区的辐射效应。
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这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心愿。新疆计划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00亿元,争取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